坐在東湖邊,看微風拂過,湖面浮著枯黃的落葉,深色的湖水給人油畫般的厚重感,那天邊的夕陽,是您愛看的,不知道如今的您是否依然康健如常?
想來今年龔老師已經(jīng)八十有七了。碩士在讀期間,幸運地遇上了龔老師,讓自己的學習生涯變得豐富多彩了起來。
一
和龔老師相識是在書畫協(xié)會,協(xié)會雖然有會費,但自己并未多加猶豫。因為喜愛,所以每節(jié)課都不曾落下。協(xié)會每周一次課,邀請校內(nèi)外知名書畫家在教室進行現(xiàn)場教學。
龔老師個子瘦瘦小小的,但是精氣神十足。開始上課了,他環(huán)顧一下四周,說道:“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畫葡萄,我的目標是讓你們在座的每個同學都學會畫葡萄!”此話一出,擲地有聲,讓大家為之一振。同學們紛紛開始認真聽講,雙眼盯著老師做示范,并時不時地做筆記。龔老師小心翼翼地攤開自己的筆簾,露出了一排整齊的毛筆。他隨手拿出一支,吸足了淡墨后,又在筆尖蘸了濃墨。只見龔老師手臂上下來回揮動,不一會兒蒼勁的葡萄藤就顯現(xiàn)出來了。隨手又添了幾片墨綠色的葉子,趁著晾干作品的間隙,動手調(diào)起顏料來:曙紅和花青調(diào)成紫色,這時候另換一只毛筆蘸上紫色,在葉子的下面畫起了葡萄。不一會兒,一串串嬌翠欲滴的葡萄就已經(jīng)掛在了藤枝上。臺下的學生都看呆了,正準備鼓掌。但是老師示意大家先不著急,最后又換一支筆,蘸墨在紙上開始左點右點,還時不時勾畫一番。就在我們不知所以時,幾只小雞已經(jīng)活靈活現(xiàn)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好一幅春華秋實農(nóng)家趣味圖!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在接下來的幾周,龔老師手把手給我們講授構(gòu)圖、藤葉、葡萄、小雞等的畫法。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自己動起手來卻不是那么回事。我在寢室搗鼓許久,最后畫出來的成品自己都不忍直視,最終鼓起勇氣讓龔老師指點。誰知老師并沒有批評我,只是溫和地指點我怎樣畫可以更好。幾周的課快要結(jié)束了,龔老師還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說不懂的可以問他。
后來,在練習的過程中果然遇到了各種問題,又鼓起勇氣撥通了龔老師的電話,老師爽快地約定來學校親手再給我演示一遍葡萄的畫法。于是就有了在學校附近居民區(qū)的小石桌上龔老師給我演示葡萄畫法的場景:夕陽溫和地照在石桌上,柔和的微風吹動著樹影,我仿佛聽不見老師的解說,眼神追隨著老師的畫筆,羞愧又感動。自己何德何能讓老先生這般折騰,一定要好好學習才不辜負老師的付出。到后來才知道,龔老師來學校竟要在路上花費兩個多小時,中途還要轉(zhuǎn)兩次公交車!于是,我對龔老師愈加地愧疚:都是自己的冒失,讓老師來回折騰……
二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和龔老師漸漸熟絡起來。在學校除了我這個“小白”之外,還有一個英文名叫Kim的中年“學生”,他也是慕名來學習的。我們會一起約好時間去龔老師家蹭飯+學習,通常我會帶著自己的習作讓老師指點,老師會在我的作品基礎上修改,之后另外拿出新紙給我們示范一遍。每到畫完了的時候,我和Kim就要爭論一番這幅畫應該歸誰,而每次龔老師并不作聲,只在作品旁題字“贈學生黃玲”,讓我心里一暖,隨即大家相視而笑。吃飯時,龔老師會特地給Kim添滿滿一大碗飯,把菜也夾得滿滿當當,一個其樂融融的場面。
印象深刻的是跟著龔老師參加過幾次筆會。第一次是某位富商邀請幾位書畫藝術(shù)家到他家里去,現(xiàn)場作畫寫字。我呢,像是龔老師的小跟班,幫忙在旁邊拍照,在龔老師畫畫的時候牽著宣紙等。這雖是小范圍的以書畫會友,但卻是我第一次接觸這類活動。在此過程中,龔老師向他的書畫朋友介紹我,完全沒有因為我是小白而忽略我,在席間怕我拘束還勸我多吃菜。另外幾次則是在書畫拍賣現(xiàn)場,主辦方也邀請了好幾位書畫家在現(xiàn)場作畫寫字等?!靶g(shù)業(yè)有專攻”,畫家們都有各自擅長的方向,有畫牡丹的、畫貓的、畫梅花的、畫葡萄的等等;書法家們寫字的風格也不盡相同,隸書、楷書、行書、篆書等應有盡有。各種尺寸的作品,裝裱的未裝裱的都擺在了一起。現(xiàn)場秩序井然,隨著主持人的介紹,一一進行拍賣,好不熱鬧。這個時候每位書畫家都精神抖擻,不知疲倦地寫字作畫,只在極少的休息時間中相互聊聊家常。
然而,也正因為這種不自覺的“隱形加班”,還鬧出過人命:有位畫牡丹的畫家在一次書畫拍賣會上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了!想來那個老師本應該能安享晚年的,如此遭遇,不免引人唏噓。但轉(zhuǎn)念一想,他在最后一刻仍從事著自己所喜愛的繪畫愛好,也算是種安慰吧。
三
夜晚,一輪皓月從家門前的山坡上冉冉升起,山風拂過樹林,拂過自己清涼的手臂,懷抱中的小兒子正睜大眼睛注視著夜空。在他小小的漆黑的雙眸里,倒映著如水的月光。我們的生命里有意外,也有驚喜,只是在不經(jīng)意間回顧的時候才會恍然,恍然于生命中種種曲折的路途,種種美麗的牽絆。
碩士在讀期間,我還不太能理解為什么那些本科生在工作之后總會對母校念念不忘,直到自己碩士畢業(yè)混跡于職場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學生時代和在職狀態(tài)是完全不一樣的。社會是殘酷的,而學校的象牙塔只有在離開了之后才會覺得可貴。
畢業(yè)后我成了一所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經(jīng)歷了教學過程中的起起伏伏,最終找到了工作與職業(yè)理想的平衡。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被結(jié)婚生子、生二胎等一系列事情所裹挾,在和婆婆的斗智斗勇中逐漸成長,甚至有過“拋夫棄子”的離婚想法。心里實在覺得憋屈的時候,也會找龔老師訴說,他只是靜靜地傾聽我的講述,在我平復心情后,關切地問起我在哪里,再三確認我的人身安全。是啊,別的其實都不重要,只要人在,一切都會好起來。從那個時候我開始覺悟:應該好好地愛自己,即使生活千瘡百孔,人仰馬翻,我也在心里保證要好好照顧自己。人生多苦難,誰能確保萬事皆如自己所愿呢?好在身邊人也逐漸成熟起來,開始直面問題,變得有所擔當,未來正朝著幸福的方向行進。
轉(zhuǎn)眼,自己離開象牙塔已經(jīng)六年了。這期間也忙里偷閑回武漢看望了龔老師幾次,他還是住在那個熟悉的小院,前院樹起了葡萄架,還有各色花兒爭奇斗艷;后院有龔老師寶貝的金魚在魚缸里面快活地游來游去。武漢的冬天比較難捱,濕冷濕冷的;夏天太陽毒辣,整個城市如火爐一般。這種氣候?qū)夏耆藖碚f其實并不友好,但是龔老師的心態(tài)好,他和師母每天早早起床去菜市場買菜,去公園里放風箏、散步,偶爾也會約三五好友在家打牌消磨時間,日子過得不亦樂乎。曾經(jīng)我也感慨,要是自己退休了該有多好!這個時候龔老師就笑一笑說:“你們的日子還長著呢,還是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p>
雖然現(xiàn)在鮮有時間寫字畫畫,但是和龔老師那段快樂的學習時光在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之后愈久彌香。月色依然如水,晚風依舊清涼,龔老師,愿遠在武漢的您一切安好。
(作者單位:廣東中山市火炬科學技術(shù)學校)
責任編輯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