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 李業(yè)才
[摘 要]本文從環(huán)境、國情、國別、層次和影響方面探究中泰漢語課堂差異,并對泰國漢語教學存在問題進行分析,主要表現(xiàn)在師生語言不通,漢語音、形、義教學偏誤多,適切漢語教材和教輔闕如,課外活動偏少,漢語教學易出現(xiàn)斷層等方面;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泰國;漢語教學;差異;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H19文獻標志碼:A
[項目名稱]嶺南師范學院“2021年一流專業(yè)漢語國際教育”經(jīng)費;嶺南師范學院“2021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育點”經(jīng)費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陸華,女,廣西南寧人,嶺南師范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
李業(yè)才,男,廣西北流人,嶺南師范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論。
泰國作為“漢語熱”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之一,其漢語教學現(xiàn)狀及需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漢語國際化發(fā)展的情況。探究中泰漢語教學課堂的差異、泰國漢語教學的問題及策略,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漢語教學的發(fā)展。
1 中泰漢語課堂差異
泰國是全球漢語熱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之一。目前,泰國27家教育機構與中方合作設立的16家孔子學院、11家孔子課堂肩負著漢語教學和協(xié)助培訓泰國本土漢語師資的重任,師資關系到教學質(zhì)量[1]。漢語教師(注:本文所提及的“漢語教師”均指中國籍的漢語教師)的工作中心是教學。了解中泰漢語課堂差異,對于促進漢語教學事業(yè)有著重要的意義。
筆者經(jīng)過在泰八年來的漢語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中泰漢語課堂的主要差異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其一,環(huán)境相異。在泰國進行漢語教學,泰國學生為主場,漢語教師為客場。因此,漢語教師需要做到客隨主便、入鄉(xiāng)隨俗。其二,國情相異。泰國學生的活動能力強,但是沒有很強的考試觀念,因此教學中使用中國應試教學的方法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因此教師需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把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任務當堂完成。其三,國別相異。中國國內(nèi)的留學生漢語課堂,學生來自世界各國,而泰國的漢語課堂中學生大多為泰國人。其四,層次相異。中國國內(nèi)的留學生漢語課堂,學生層次相異主要體現(xiàn)為零起點、初級、中級、高級的差別,而泰國的漢語課堂,學生層次相異主要體現(xiàn)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差別。其五,影響相異。漢語教師在中國國內(nèi)教授漢語,很難知曉學生回到自己的國家后,向他的朋友或家人傳播漢語的情況。而漢語教師來到泰國,代表中國國家形象,學生尊師重教,學生從課堂回到家向他的朋友或家人傳播漢語,漢語教師很容易得到反饋,在社區(qū)影響較大。
2 泰國漢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筆者對35個合作學校展開調(diào)研,總結出泰國中小學生具有以下特點:活躍好動,團隊競合,有的漢語課堂學習紀律好,有的則略顯隨意。同時,在35個合作學校中任教的漢語教師具有以下特點:年齡較輕,課堂掌控能力有待加強,跨文化交際能力待提高。由以上學生和教師組成的漢語課堂呈現(xiàn)出以下共性問題:因為師生語言文化背景差異,漢語的音、形、義教學偏多;缺乏有效的漢語教材和教輔材料;漢語課外活動偏少;漢語教學易出現(xiàn)斷層。
3 泰國漢語教學策略建議
在泰國開展?jié)h語教學,教師必須開創(chuàng)良好的開端,要與泰國學生相處融洽,對此教師要抓好重要三點。
3.1 漢語教師使用泰語與學生交流
漢語教師能以泰語與學生交流,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漢語教師與泰國學生最好的聯(lián)絡方式是漢語教師在課堂上能以泰語與學生交流,講得不好沒關系,只要能講幾句最常用的,學生便能很快從教師身上找到認同感,之后再跟老師學漢語就順理成章了。在國外,缺乏漢語語言環(huán)境,課內(nèi)課外不能全用漢語。但泰國的學生漢語達到一定水平后,就要盡量貫徹用目的語教授目的語的原則,即用漢語教授漢語的原則[2]。
3.2 給學生起好中文名
一個好的中文名是泰國學生記住漢語老師和認識中國的永久符號。送給泰國學生的最好見面禮就是送給學生一個好的中文名。而且學生有了中文名,漢語教師也能能快速地記住學生,從而有利于教學的開展。另外,教師如果能在課上、課下都融入學生當中,再掌握點“獨門秘籍”,如魔術、武術、舞蹈等,則能夠盡快與學生“打成一片”,拉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3]。
3.3 有效掌控課堂
教學中實際的情況可能是漢語教師空有一腔熱情,剛剛開始教學燒了三把火,之后就很容易面臨挫敗,因為漢語課堂不一定是教師理想中的課堂。教師需要提高課堂掌控能力,只有有效掌控課堂,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教師如何掌控課堂呢?“平衡術”很重要。即教師要把握好批評與表揚之間的尺度、獎勵與懲罰之間的尺度。另外,良心、真心、熱心、耐心、細心也是必須的[4]。
在此筆者提出幾條對漢語教師可能有幫助的建議。第一,見習。搬把椅子到別人的課堂里坐坐;第二,熟悉。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第三,勇氣。戰(zhàn)略上冷靜——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第四,重視。戰(zhàn)術上重視——認真?zhèn)湔n,備用方案;第五,實習。實戰(zhàn)演練——時刻關注學生的“學”。
另外,漢語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獲得感、幸福感、態(tài)度和興趣。如能達成以下幾點目標,或者至少達成其中之一,漢語教學就是成功的了:第一,學生在我們的課堂里學有所得,學有所成;第二,學生對漢語感興趣,越學越想學;第三,學生對中國的一切產(chǎn)生興趣;第四,教師在課堂上傳遞了漢語、傳遞了中國文化、傳遞了愛;第五,漢語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第六,漢語對學生的人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5]。
4 泰國漢語教學設計和實施策略
舊的時代已經(jīng)終結:過去教案在手、教學無憂的模式已經(jīng)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轉變;過去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模式也已向互動教學的模式轉變;過去一次備課、終生夠用也已向與時俱進的模式轉變。
新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教師教學需要關注的內(nèi)容更加多元化:第一,漢語教師需要了解學校漢語教學的規(guī)劃;第二,漢語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第三,漢語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目標。另外,漢語教師還需把握在泰漢語教學人群趨勢——漢語學習人群低齡化、公眾化、社區(qū)化。在此基礎上,漢語教師進行自我提高和自我升華。因為漢語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還是一門藝術。對于泰國漢語教學的開展,教師也可以從建設漢語精品課堂、漢語走進泰國民眾社區(qū)、漢語融入泰國人生活等方面下苦功[6]。
只有在此基礎上對漢語教學進行設計也才有可能成功。因此,漢語教師需做好以下三點工作: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于教具,盡可能就地取材;現(xiàn)編、自制有效的教輔資料。
4.1 在泰國進行漢語教學設計的策略
4.1.1 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漢語教材
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漢語教材,能夠?qū)崿F(xiàn)從注重“教”向關注“學”的轉變,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操作方法:從漢語教材中截取部分材料;幾套漢語教材搭配使用;以一套漢語教材為主,進行改編創(chuàng)新;拼接幾套漢語教材[7]。
首先,從漢語教材中截取部分材料。從漢語教材中截取的部分材料,一般是可供單獨使用的材料,包含以下材料:生字卡片、生詞卡片、游戲光盤 、DVD、CD、MP3。
其次,幾套教材搭配使用。幾套教材搭配使用可以滿足學員漢語聽、說的學習需求,如:《體驗漢語》基礎教程+《長城漢語》,《體驗漢語》生活篇+《長城漢語》,《體驗漢語》留學篇+《長城漢語》,《體驗漢語》商務篇+《漢語會話301句》,等等。
再次,以一套漢語教材為主,改編創(chuàng)造。以一套漢語教材為主,進行改編創(chuàng)造,如以《漢語入門》(任景文)為底本進行改編,可以抽出其中的單句操練漢語語法結構進行改編,也可以抽出其中的對話練習情景交流進行改編,還可以抽出其中的課文練習成段表達進行改編。
最后,拼接幾套漢語教材。拼接幾套漢語教材有利于泰國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如拼接《漢語口語速成》《體驗漢語》生活篇和《漢語閱讀教程》,能夠分別滿足學員口語、交際和漢字讀寫等方面的復合需求。
4.1.2 自編漢語教材
以筆者自編泰國小學生漢語教材《漢語很好玩》為例,其以當前盛行于歐美漢語教學界“主題式”教學法的理念為指導,進行泰國小學生“主題式”漢語教學設計,包含以下“主題”:親屬稱謂、身體部位、基本動作、水果 、蔬菜、食物、味道、顏色、動物、大自然、日常用品、錢、數(shù)字。
同時,筆者還進行了與之相關聯(lián)的教學活動的設計,包括以下內(nèi)容。游戲教學——數(shù)手指、數(shù)同學、排隊報數(shù)、數(shù)字歌,游戲教學——伸出手來指五官、蒙眼睛摸鼻子游戲,游戲教學——我說你做做動作、幸福拍手歌、跳跳踢踢,認知教學——看全家福說家里親屬,實物教學——辨認水果、蔬菜,嗅覺教學——品嘗味道,聽覺、觸覺教學——猜猜動物,繪畫教學——小手畫京劇臉譜:認顏色,剪紙教學——小手剪出大自然:日月山川、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圖片教學——認錢,實物教學——辨認日常用品,交際教學——用錢買賣日常用品,等等。
4.1.3 自編中文輔助材料
中文輔助材料可以幫助延伸漢語課堂,幫助學生課前、課后自學,可供預習,也可供復習,還可與朋友、家人一起學習、分享[8]。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處的中文輔助材料是經(jīng)過二次轉化的,即漢語教師應將中文輔助材料用漢語進行陳述,然后轉化為學生的母語(泰語),然后再轉化為學生能聽懂的漢語。筆者設計的中文輔助材料包括:課文MP3,課文情景DV,漢字FLASH,中文歌曲,中文歌謠、繞口令,中文電視、電影、動畫片,中文故事,中文笑話,中國文化氣息的游戲,等等。
將以上所述漢語教學策略應用于實踐,還需要把握與之相適應的漢語教學實施原則,從而確保這些漢語教學策略并非坐而論道,使其行之有效。
4.2 漢語教學實施原則
據(jù)筆者在泰八年多的漢語教學實踐,可將泰國的漢語教學實施原則概括為以下六點內(nèi)容。
4.2.1 簡化教學大綱、目標
每節(jié)課列幾個重點詞、重點句,貫徹“精講多練”原則,讓學生多練習單句、對話,然后過渡到小段。如果教商務漢語會話,要先打好非商務的口語基礎,然后再加些專業(yè)詞匯。
4.2.2 貫徹“先聽說、后讀寫”
重視口語教學,每次課后都用拼音在黑板上列出該課所學重點句子。先讓學生能聽懂,會說一些句子。學生有了一些成就感后,再讀寫。教讀寫,要先讓學生會認,再會讀、會寫。之后再貫連“聽說讀寫”,不應要求學生馬上會寫漢字[9]。
4.2.3 貫徹“常用先學、急用先學”
常用功能項目可歸納為吃、穿、住、學、用、行、動、玩、樂。例如“吃”,學會食品的名稱,如水果、食物、飲料等。急用功能項目可歸納為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例如“吃”,會認錢、會點菜、稱呼服務員等。
4.2.4 功能教學與情景教學相結合
功能教學,需要教會學生掌握打招呼、問候、交友、介紹、地點、問路、時間、物品、事件等功能項目,在功能教學中,導入具體情境,使功能教學與情景教學相結合。比如,在進行“介紹”這一功能項目教學時,需要展現(xiàn)介紹說話人自己、家庭、家、學校和工作等五個情景,在具體的情景中完成語言教學。
4.2.5 興趣教學與活動教學相結合
興趣教學包括中國文化的介紹,如用圖片展現(xiàn)中國今昔,包括用圖片展示中國城市、中國人、十二生肖、百家姓、中國國粹、中國建筑等;興趣教學還包括中國結、剪紙、書法、茶藝、象棋、紙藝、布藝、樂器、武術等文化板塊的體驗與教學。活動教學,如設計趣味漢語活動、語言游戲、口語句句練、漢語詞語卡片接龍、猜字謎、捉迷藏、唱中文歌、跳中國舞、畫中國畫、做中國菜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將興趣教學與活動教學相結合,有利于提高泰國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10]。
4.2.6 對象差別化教學
教學對象若是幼兒,教師則要重點教會其自我介紹、食物、動物、方位、數(shù)字、感情、圖形、顏色等功能項目;教學對象若是政府公務員,教師則要重點教會其打招呼、問候、介紹、交友、敬語、謙辭、點菜、旅游、住宿、購物以及某個領域工作用語等功能項目;教學對象若是泰國本土漢語老師,在教會飲食、住宿的功能之后,教師則要重點教會其漢語課堂教學用語;教學對象若是短期游學的學生,教師在教會其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八個功能之后,還需要教會其看病、求助等功能項目;等等。
5 結語
近年來在泰國漢語教育蓬勃發(fā)展的同時,也暴露了泰國漢語教學師資、教材、教法等方面的一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眾多漢語教師共同努力,從而促進泰國漢語教學的發(fā)展,提高泰國漢語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加強中泰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姜麗萍. 體驗漢語基礎教程(泰語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康玉華,來思平. 漢語會話301句[M].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
[3]姜麗萍. 體驗漢語(留學篇)泰語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婁開陽,呂妍醒.美國明德漢語教學模式課堂操練方法的類型及其理據(jù)[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5):72-78.
[5]馬箭飛. 長城漢語生存交際篇[M].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
[6]王彬.泰國中學主題式漢語教學模式建構與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7]王焰.主題式的任務型教學模式探析[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2-15
[8]張紅. 體驗漢語(商務篇)泰語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張寧志.國際漢語教師手冊[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10]朱曉星. 體驗漢語(生活篇)泰語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