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龍 楊東元 蘭軍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種類藥物致急性藥物性肝損傷(DILI)的特征及其影響嚴重程度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4月- 2022年4月醫(yī)院收治的155例急性DILI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影響DILI嚴重程度的相關因素。結果? 185例急性DILI患者按照致病藥物分為7組。7組性別、堿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轉移酶(GGT)、DILI分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組年齡、出現(xiàn)臨床體征、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重度DILI、治療轉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根據DILI嚴重程度分組,分為肝損傷程度<3級組與≥3級組。兩組年齡、性別、飲酒史、糖尿病、心臟疾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高脂血癥、惡性腫瘤、可疑致病藥物種類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脂血癥、中藥、保健類藥物、抗腫瘤或免疫調節(jié)藥為影響重度DILI的危險因素(P<0.05)。結論? 使用藥物為誘導重度DILI的危險因素,并且中藥與保健品引起重度DILI的風險高于抗感染藥物,臨床應加強科普教育。
【關鍵詞】? 急性藥物性肝損傷;特征;嚴重程度;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R969?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3)01--03
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患者因藥物服用不當或種類不當?shù)葘е碌母闻K功能損傷,人群中發(fā)病率不斷升高[1]。調查顯示,DILI在我國的發(fā)生率約23.8/10萬,并且每年約30萬新增DILI患者[2]。絕大多數(shù)DILI具有自限性,然而部分重度患者需接受干預,約10%的患者在6個月后死亡或需肝臟移植治療[3]。目前,臨床對于DILI的研究側重在致病藥物類型、臨床癥狀、發(fā)病機制等,對于DILI病情的研究相對較少[4]。因此,探究重度DILI的危險因素對提高用藥的安全性、減少對患者身體的損傷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臨床調查,分析影響重度DILI的相關因素,為臨床的預防及控制重度DILI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以2019年4月- 2022年4月醫(yī)院收治的155例藥物性肝損傷、藥物性肝炎、藥物性肝衰竭的患者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存在明確用藥史;患者的Roussel Uclaf因果關系評價(RUCAM)評分≥3分;符合急性DILI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合并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合并肝癌者;慢性DILI患者。
1.2? 調查內容
(1)患者的臨床特征:內容包括年齡、性別、飲酒史、用藥史、臨床癥狀及肝功能指標等。肝功能指標包括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堿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轉移酶(GGT)、總膽紅素(TBIL)。
(2)DILI分型:根據受損靶細胞的類型,分為肝細胞損傷型、膽汁淤積型、混合型、肝血管損傷型。
(3)DILI嚴重程度分級:可分為1~5級。嚴重程度<3級定義為輕度DILI;≥3級定義為重度DILI。
(4)預后評估: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且生化指標恢復正常為治愈;患者癥狀消失,生化指標<1.5倍ULN為好轉;未達上述標準為未愈。
1.3? 數(shù)據分析方法
數(shù)據分析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兩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利用Logistic回歸模型。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種類藥物引起急性DILI的臨床特征
185例急性DLI患者按照致病藥物分為7組。7組性別、ALP、GGT、DILI分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組年齡、出現(xiàn)臨床體征、ALT、AST、TBIL、重度DILI、治療轉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影響急性DILI嚴重程度的單因素分析
根據DILI嚴重程度分組,分為肝損傷程度<3級組與≥3級組。兩組年齡、性別、飲酒史、糖尿病、心臟疾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高脂血癥、惡性腫瘤、可疑致病藥物種類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影響急性DILI嚴重程度的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意義的因素高脂血癥、惡性腫瘤、可疑致病藥物種類納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高脂血癥、中藥、保健類藥物、抗腫瘤或免疫調節(jié)藥為影響重度DILI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藥為引起重度DILI的主要因素,與既往研究[5]相一致,并發(fā)現(xiàn)保健品導致的重度DILI風險高于抗感染藥物。這可能與部分廠家為追求功效或牟取利益,對產品的安全性把控不嚴,及在保健品中添加處方或非處方藥物有關[6]。已有證據[7]證實,部分降血脂產品中摻雜綠茶提取物,健身產品中摻雜類固醇類物質,減肥產品中摻雜二甲雙胍等,均可對肝臟造成損傷,甚至導致肝硬化或肝癌。
本文中22例患者是由于服用抗腫瘤或免疫調節(jié)藥物后誘發(fā)DILI,多因素分析表明,抗腫瘤及免疫調節(jié)藥物為影響重度DILI的危險因素。提示臨床醫(yī)師在治療惡性腫瘤患者時,既要考慮化療方案治療效果,同時應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肝功能,以降低DILI的發(fā)生風險[8]。本文結果顯示高脂血癥為誘發(fā)重度DILI的危險因素,其原因可能為高血脂狀態(tài)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激活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誘導大量的活性氧產生,誘導免疫介導的肝損傷[9]。同時活性氧可降低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氧化應激反應可加重肝臟的損傷[10]。
綜上所述,藥物為誘導重度DILI的危險因素,并且中藥與保健品引起重度DILI的風險高于抗感染藥物,臨床應加強宣傳及科普教育,消除公眾對中藥及保健品無毒副作用的錯誤認知;同時在臨床診治中應加強監(jiān)護,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4? 參考文獻
[1] 鄧亞,王春艷,譚文輝,等.慢性藥物性肝損傷復發(fā)的高危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21,46(9):928-934.
[2] 李亞飛,閆華楠,韓少靜,等.老年急性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特征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肝臟,2020,25(3):319-322.
[3] 武亭,王艷,劉立偉,等.基礎疾病負擔對藥物性肝損傷嚴重程度及預后的影響[J].肝臟,2022,27(1):23-27.
[4] 沈婷婷,李光耀,羅瓊,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應用雷公藤制劑及合并用藥所致藥物性肝損傷的臨床特征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2,38(9):2067-2072.
[5] 王艷,何畏,黃濤,等.HIV感染/AIDS并發(fā)結核病住院患者發(fā)生藥物性肝損傷的影響因素分析[J].結核病與肺部健康雜志,2020,10(2):65-70.
[6] 唐穎慧,劉皎皎,李粉萍,等.急性藥物性肝損傷患者中醫(yī)證候要素分布特征探討[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22,26(7):8-12.
[7] 吳世福,田月潔,許莉莉.5066例藥物性肝損傷嚴重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20,40(11):1228-1232.
[8] 王瑜,仇麗霞,范作鵬,等.不同類型的急性藥物性肝損傷患者臨床特征比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1,37(3):632-635.
[9] 洪佳妮,傅瑞春,黃炳川.116例藥物性肝損傷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因素分析[J].肝臟,2021,26(4):370-374.
[10] 王雪媛,林愛清.藥物性肝損傷臨床特點分析及危險因素探討[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0,36(9):48-49.
[2022-10-11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