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莊子》中的顏回形象

      2023-05-30 10:48:04李瑋
      今古文創(chuàng) 2023年11期
      關(guān)鍵詞:顏回莊子

      【摘要】 顏回形象在《莊子》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達十五次之多,分布在《大宗師》《田子方》《盜跖》等十一篇中。在不同篇目的敘述中,顏回呈現(xiàn)出不同的精神風(fēng)貌,與《論語》中的顏回形象相比,《莊子》中的顏回形象既有呼應(yīng),也有轉(zhuǎn)變。這與《莊子》一書的創(chuàng)作手法、儒學(xué)的顯學(xué)地位以及儒道思想的碰撞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關(guān)鍵詞】 《莊子》;顏回;儒道思想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1-000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1.002

      基金項目:福建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中文基地本科生課外研究計劃資助(編號:JD2019015)。

      《莊子》是先秦最有影響力的說理散文巨著之一,無論是思想上還是文學(xué)上,都可謂瑰寶一般的存在,歷來對《莊子》的研究不勝枚舉?!肚f子》一書中出現(xiàn)過形象各異的眾多人物,有的是正面人物,有的是反面人物,有的代表道家思想,有的代表其他百家思想。顏回是孔門的重要弟子,與儒家有緊密的關(guān)聯(lián),顏回在《莊子》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達十五次之多,是儒家中僅次于孔子出現(xiàn)次數(shù)的人物,顏回在《大宗師》 《至樂》 《讓王》等十一篇中都有記錄,在《莊子》不同篇目的敘述中呈現(xiàn)出一定的矛盾性和復(fù)雜性。

      一、《莊子》中顏回形象與《論語》的呼應(yīng)

      顏回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所以《莊子》中的顏回和《論語》中的顏回,必然有一致、共通之處?!肚f子》對顏回的描述,比之《論語》,有更加客觀的視角,能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顏回。

      (一)好學(xué)善學(xué)

      不論是在《論語》還是《莊子》中,顏回“好學(xué)”的形象都是一以貫之的,顏回的“好學(xué)”也正是孔子給予其極高評價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論語》中,對于顏回的好學(xué),孔子從來不吝惜自己的贊賞,如《論語·先進》中記述,“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xué)?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盵1]借孔子之口表現(xiàn)對顏回的惋惜,認為世間再沒有如此好學(xué)之人,以此凸顯顏回的好學(xué),除了孔子對其好學(xué)的贊賞之外,顏回的同門子貢也曾經(jīng)提到過顏回的善學(xué)的特質(zhì),并自以為不如,他在《論語·公冶長》篇中曾說:“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而知十,賜也聞一而知二?!盵2]可見,顏回的好學(xué)善學(xué)已經(jīng)是一種共識的存在。

      莊子筆下的顏回,將這種好學(xué)善學(xué)的特質(zhì)保留了下來,《莊子》中顏回分布在十一篇中,大多數(shù)篇目中的顏回都是作為問道者的身份出現(xiàn),《大宗師》顏回問仲尼孟孫才喪母之事、《天運》中顏回問師金孔子西游于衛(wèi)一事、《山木》顏回問孔子“無受天損易”、《田子方》中顏回問孔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無器而民滔乎前之因”、《知北游》中顏回問孔子如何做到“游”、《達生》中顏回問孔子津人操舟之語,這些篇目中的顏回都是以問道者的形象出現(xiàn)的。因此,他的好學(xué)善學(xué)的特點,在《莊子》中與《論語》中是相互呼應(yīng)的,《莊子》為人們鞏固了顏回勤學(xué)好問的形象認知。

      (二)安貧樂道

      提起顏回,最廣為人知便是《論語·雍也》中孔子對顏回的高度評價,“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3]顏回雖然家境貧寒、身居陋巷,卻從不為此煩惱,仍然勤奮好學(xué)并且自得其樂。

      在《莊子》中,顏回安貧樂道的形象基本保持了一致?!度碎g世》“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shù)月矣。”[4]《讓王》中,“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5]。在如此艱難的處境中,孔子仍舊弦歌不輟,以至于子路和子貢對老師的做法感到不解甚至產(chǎn)生了懷疑,而顏回卻只是采摘野菜,對其所處困境安然處之。在這里,莊子借子路和子貢的言行襯托顏回的安貧樂道,顏回在此正作為“安貧樂道”的典范形象來呈現(xiàn)。

      (三)儒家身份

      顏回是孔子的弟子,這是他的身份特點,這一點無論在《莊子》還是在《論語》中都是確定無疑的。因此,《莊子》中的顏回依然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也就是以儒家子弟的身份出現(xiàn)。

      《至樂》講述的是顏回想要往東到齊國,向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人間世》中,顏回有著宏大的政治抱負和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想要去改變衛(wèi)國民不聊生的悲慘情景,拯救衛(wèi)國生民于危難之中,《莊子》這兩個篇目中所塑造的顏回是一個關(guān)心政治、關(guān)心人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形象,正是其代表儒家入世思想、實現(xiàn)一定的政治理想的鮮明體現(xiàn)。

      為了闡明道家思想,體現(xiàn)“道高于儒”的主張,顏回在有些篇章中是恪守禮規(guī),不察大道,一味盲目堅持儒家思想的“腐儒”形象,為莊子所批判。

      《大宗師》中,顏回就孟孫才母親之死這件事情進行提問,認為其“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卻以善處喪而聞名魯國,心里存疑。顏回滿口“孝”“禮”思想,恪守儒家的倫理規(guī)范和禮法思想,而莊子對這樣一個拘禮的腐儒形象,自然是給予很大程度的批判和駁斥。值得一提的是,《莊子》在這一章中,巧妙地借用孔子的言論,對顏回的提問進行了有力的駁斥和反對。而此處的孔子,也并非是歷史上真實的宣揚立法思想的孔子,而是經(jīng)過莊子的巧妙加工之后,成為道家思想的代言者和傳道者,從而展開對顏回的教育,“若化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其夢者乎?造適不及笑 ,獻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6]

      《田子方》中,莊子也正是借助極力書寫顏回對孔子的絕對追隨,諷刺恪守倫理規(guī)范,不知變通,思維僵化的“腐儒”?!短镒臃健分械念伝?,一味模仿追隨孔子,停留于對老師表面行為的學(xué)習(xí)和模仿,卻發(fā)現(xiàn)孔子永遠出于一個望塵莫及的位置,“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后矣?!盵7]孔子對此給出了“心死”的解釋,“日出東方而入于西極,萬物莫不比方,有目有趾者,待是而后成功。是出則存,是入則亡。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無隙,而不知其所終。薰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guī)乎其前。丘以是日徂。”[8]此處亦是莊子借孔子對顏回的教導(dǎo)來宣揚道家的思想,此處孔子對顏回的教導(dǎo)中暗含著莊子對顏回不察大道的抨擊。

      事實上,在《田子方》中,“莊子與魯哀公論儒服”的故事,也具有深刻的諷刺意味,該寓言諷刺“儒士”中虛偽者居多,深刻揭露了魯國眾人穿儒服,不過是沽名釣譽的一種手段,而真正能行其道的也就只有一人,《莊子》中的這段話是對儒士的虛偽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直接表達自己的意圖。[9]

      另外,在《盜跖》和《漁父》篇中,顏回被莊子塑造成孔子的馭者形象,也就是與孔子思想保持一致的儒者形象。《盜跖》篇中,莊子選擇盜跖這樣一個不仁不義、無法無天的強盜形象來對儒家思想進行抨擊,運用極端手法來解釋儒家“仁義”禮教思想的虛偽?!稘O父》篇同樣如此,莊子借漁父之口批判儒家思想,認為儒家的“仁義”思想被俗世之人所利用,成為沽名釣譽,謀取私利的憑借,闡釋“本真”的含義,即“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盵10]主張人順乎自然、順乎生命,追求人的本真和自然,從而宣揚“保真”思想。莊子對顏回的抨擊,對儒家思想的批判可見一斑。

      二、《莊子》對顏回形象的改造

      《莊子》是道家經(jīng)典,除了保留顏回既有的歷史形象以外,也對顏回的形象有所改造。在《大宗師》《讓王》等篇中,顏回或是扮演問道者的角色,或是直接闡釋道家思想,都一度成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

      《人間世》中,顏回以問道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孔子的提示和教導(dǎo)下,最終得到“心齋”之真諦,實現(xiàn)了由儒者向追隨道家思想的從道者的轉(zhuǎn)變。顏回的出發(fā)點是對自己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并以此作為前提來影響和改變他人,端而虛,勉而一,從而治理國家,教化民眾。即顏回一開始的立場是儒家思想,因為儒家更講求道德的教化力量,主張用道德來約束人的行為。本來作為儒家思想代表的孔子,本應(yīng)該本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心態(tài),去鼓勵顏回,然而此時的孔子已經(jīng)被莊子塑造為道家思想的闡述者,自然否定了顏回的思想,接著莊子借助顏回提出了“內(nèi)直外曲”的問題,認為內(nèi)直是順應(yīng)自然的法則,而“外曲”則是現(xiàn)實社會的約束下靈活地做出適應(yīng)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心齋”的理念,即莊子所主張和宣揚的道家的主張。經(jīng)過“心齋”之后,開始達到對“道”的直覺,能夠以順從自然、安于必然的方式去處理政治上的事務(wù)??梢钥吹?,“心齋”在此構(gòu)成了某種中介,一開始的執(zhí)著漸漸地通過“心齋”而轉(zhuǎn)換為對“道”的領(lǐng)悟,并由此走向合于自然和順乎必然。顏回在此篇中被莊子塑造為“問道者”的形象,借以闡釋自己的思想主張,同時,他的好問、勤學(xué)的特點,在《莊子》中與《論語》中是相互呼應(yīng)的,《莊子》為人們鞏固了顏回勤學(xué)好問的形象認知,使得顏回的形象在改造的同時保留了其部分特質(zhì),增強了說理的信度,達到了絕妙的效果。

      《大宗師》中,孔子對顏回說:“丘也請從而后也?!边@使得顏回不再單純地是《論語》中請教者、詢問者的身份,而甚至獲得了孔子的引領(lǐng)者、教導(dǎo)者的資格,他和孔子的師生身份發(fā)生了互換。之所以顏回能成為孔子的老師,是因為顏回悟得了道家的思想精神,闡發(fā)道家“坐忘”思想,即“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鼻f子認為這種道家精神是超越儒家的真理,于是借顏回之口對儒家的代表人物進行壓制。師生互換的背后是揚道抑儒的思想交鋒。這里顏回的形象就直接轉(zhuǎn)變?yōu)榈兰宜枷氲牟嫉勒?,莊子讓顏回成為道家的代言人。

      《讓王》中,孔子問顏回,“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的回答則是“不愿仕?;赜泄庵镂迨€,足以給飦粥;郭內(nèi)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xué)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夭辉甘恕!盵11]顏回直接表達了自己“不愿仕”的理想,體現(xiàn)的是一種不為世間功名利祿所動搖和束縛,安貧樂道的自樂的精神和處事態(tài)度。同時強調(diào)“行修于內(nèi)者無位而不怍”,即強調(diào)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這些理念和儒家“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入世思想都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契合了道家追求個體生命自由的,逍遙隱逸的出世思想??鬃勇牭筋伝氐幕卮鹬?,愀然變?nèi)菰唬骸吧圃栈刂?!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nèi)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見之,是丘之得也?!盵12]顏回此時亦是作為“布道者”的身份向孔子闡釋道家思想,并使得孔子“學(xué)有所得”,又一次實現(xiàn)了揚道抑儒的思想交鋒。

      歷史上的顏回懷有致仕之才卻終身未仕,加之顏回本身在《論語》中“安貧樂道”的形象略帶有出世意味,正是顏回這樣的經(jīng)歷和形象使得具有相似經(jīng)歷的莊子選擇顏回作為代言人。莊子正是借助顏回的地位和道德高度來闡釋自己的思想,進一步增強自家學(xué)說的力量和信度。

      三、顏回形象的復(fù)雜性

      《莊子》一書中,顏回既具有儒家身份,又要做道家思想的代言人,呈現(xiàn)出一定的矛盾性。莊子對顏回形象并非完全的虛構(gòu)以及不切實際的創(chuàng)造,而是有一定的依據(jù),對顏回的品德、人格并沒有進行大幅度的歪曲?!肚f子》是道家經(jīng)典著作,而顏回是孔子的弟子,與孔子同為儒家思想的遵循者和傳播者,《莊子》中花大量筆墨來塑造顏回的形象,也是出于多方面的目的。

      莊子自稱其創(chuàng)作方法是“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莊子采用歷史名人和故事的手法來宣揚自己的觀點,增強觀點的權(quán)威性、認可度和說服力,達到“以重言為真”的效果。《莊子章義》對重言的作用做過中肯的評論:“托己說于圣言以自重。”[13]然而,《莊子》采用“重言”的形式,用“重人”來為自己的主張造勢,其筆下的人物形象、所援引的故事,并非完全是尊重歷史的真人真事,很多時候都是通過寓言故事的方式,即對人物形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這也就可以解釋《莊子》中顏回既被肯定又被否定的復(fù)雜性和矛盾性。一方面,顏回作為道家思想的代表,或是以“問道者”的身份引出對道家思想的闡釋,在《天運》《田子方》《達生》等篇目中,就關(guān)乎“道”的一些問題進行提問,或是在《大宗師》《讓王》中直接成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都是莊子借重顏回以自重,增強闡釋的信度的手法。另一方面,由于儒道思想的對立性,莊子在借重顏回,為己學(xué)說代言的同時,也假托寓言故事,對以顏回為代表的儒者的形象進行了一定的調(diào)整,對其進行尖刻的批判,從而達到揚道抑儒的目的。此外,莊子借顏回作為道家的代言人,保留了顏回勤學(xué)好問、安貧樂道等美好的品格,符合實際的情況,也使得其論述更為可信,論證更為有利。

      不僅僅是《莊子》善用、好用“三言”的說理模式,戰(zhàn)國諸子中的許多流派在說理論道之時都有運用“三言”的傾向,例如《墨子》《孟子》《韓非子》等,各家尤其好用重言,在加之儒家也是百家爭鳴中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及人物經(jīng)常出現(xiàn)也就有理可循。

      莊子選擇對顏回形象進行加工和塑造,也客觀地反映出儒學(xué)當時所處的顯學(xué)地位以及顏回在莊子所處時代的影響力。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維護周禮,即維護等級制度,滿足統(tǒng)治者的執(zhí)政需要。重視“仁義禮智”,重視血緣關(guān)系,也得到百姓的認可。儒家經(jīng)常性地四處游說,宣揚自己的政治和思想觀點。諸種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儒學(xué)在先秦時期顯赫一時。莊子在闡釋道家思想時也必然會受到儒學(xué)思想的影響,而顏回形象的復(fù)雜性正是儒學(xué)作為背景文化以及儒道思想碰撞的一個生動體現(xiàn)。但更要看到的是,莊子將顏回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追隨者身份予以批判,看似是對顏回的批判,實則是對以孔子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抨擊,儒道思想,究其根本,仍是處于水火不容的對立面,因此,莊子的批判一針見血,尖刻而猛烈,也是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的。

      四、結(jié)語

      《莊子》中的顏回形象具有一定的復(fù)雜性,與《論語》相比,有一定的相通性,其好學(xué)善學(xué)、安貧樂道的儒者身份得到了保留。與此同時,《莊子》也對顏回進行了改造,使其成為道家的代言人,與孔子發(fā)生身份互換,實現(xiàn)揚道抑儒的目的,借重顏回以自重,增強闡釋的信度。也假托寓言形式對顏回形象作一定調(diào)整,將顏回作為批判的對象,實現(xiàn)對儒家思想的批判。顏回的復(fù)雜形象是莊子作為道家思想的提出者,面對儒家思想時的復(fù)雜態(tài)度。儒家思想作為戰(zhàn)國時期的顯學(xué),在當時是文化背景式的存在,《莊子》一書必然會受到其影響。研究《莊子》中顏回形象無疑對人們研究百家爭鳴環(huán)境下儒道思想的關(guān)系,以及研究《莊子》寫作的特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待進一步的發(fā)掘和發(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111.

      [2]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45.

      [3]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2:59.

      [4][5][6][7][8][10][11][12]陳鼓應(yīng)注譯.莊子今注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2009:129,813,218-219,571,572,874- 875,810,811.

      [9]田小林.論《莊子》中的儒生形象[J].戲劇之家, 2015,(11):278+285.

      [13]高書文. 《莊子》借重儒學(xué)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05.

      作者簡介:

      李瑋,福建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9級漢語言文學(xué)(國家人才培養(yǎng)基地)本科生。

      猜你喜歡
      顏回莊子
      顏回偷食
      顏回之樂
      孔子為什么喜歡顏回
      《莊子說》(二十三)
      《莊子說》(二十二)
      《莊子說》(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莊子說》(十八)
      中老年健康(2016年6期)2016-06-30 11:00:47
      《莊子說》(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莊子說》(十五)
      中老年健康(2016年3期)2016-03-26 02:04:52
      顏回之樂
      大姚县| 开远市| 清水河县| 昆明市| 沙田区| 恭城| 安塞县| 庆城县| 卓尼县| 共和县| 个旧市| 宣恩县| 江陵县| 海盐县| 会东县| 梁河县| 郁南县| 益阳市| 德兴市| 崇明县| 东辽县| 双江| 古蔺县| 青州市| 南宫市| 九龙城区| 渝中区| 宜宾县| 武城县| 承德市| 泌阳县| 佛教| 高州市| 石家庄市| 韶关市| 双桥区| 霍林郭勒市| 寿阳县| 名山县| 建瓯市| 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