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快樂讀書吧”的編排意圖,建議教師充分利用導讀單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整本書閱讀的方法。
【關(guān)鍵詞】整本書閱讀 課外閱讀 導讀單
《草房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01-0059-03
2016年,語文統(tǒng)編教材將整本書閱讀納入教材編排體系,并詳細制訂了每學期學生必讀書目。隨后,《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也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這一主題納入高中階段18個學習任務群。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整本書閱讀是小學到高中一以貫之的系統(tǒng)工程,是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要求下一脈相承的必修課程。目前關(guān)于小學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研究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本文將在相關(guān)研究的基礎上,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踐,以《草房子》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論述利用導讀單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方法。
一、整本書閱讀溯源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曾在《論中學國文課程的改訂》中提出“要把整本的書作主體,把單篇短章作輔佐”,后來又在《中學語文科課程標準(草稿)》中提道:“中學語文教材除單篇的文字而外,兼采書本的一章一節(jié),高中階段兼采現(xiàn)代語的整本的書?!敝Z文教育家顧黃初先生在20世紀80年代曾發(fā)表了題為《提倡讀點整本的書》的文章??梢姡白x整本書”并不是語文教育界近年來才開始提倡的新觀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語文課標》)在課程理念部分有“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倡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表述,可見,小學階段進行整本書閱讀成為必要的教學內(nèi)容。齊魯名師李懷源曾強調(diào):“讀整本書的意義只有在教學實踐中被激活才能充分發(fā)揮其能量?!崩顟言蠢蠋熕岬降摹敖虒W實踐”指的是學校課堂教學必須是師生共同參與的實踐。因此,整本書教學實踐必須先從教師開始,教師讀書、選書,再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能從整本書閱讀中有所收獲。
二、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目標
從《2022版語文課標》中,我們不難得出小學各學段的閱讀要求(如表1)。
由表1可知:第一學段的課外閱讀,重在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學生習得初步的閱讀方法,并養(yǎng)成閱讀習慣,順利實現(xiàn)幼小銜接;第二學段和第三學段側(cè)重于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內(nèi)容,習得不同文體的特點及閱讀方法。從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整體編排可知,到了小學六年級,對學生讀整本書的要求有所提高,需要學生了解寫作背景,并學會品味語言、做讀書筆記,以更好地與初中閱讀接軌。
除了《2022年版語文課標》,統(tǒng)編教材每單元的語文要素也是整本書閱讀目標的載體?!罢Z文要素”可以理解為語文學習要素,它包括語文知識及能力、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等。語文要素與學段學習內(nèi)容、目標相對應,是單元教學的抓手。梳理好語文要素,對用好教材、將課內(nèi)閱讀目標和整本書閱讀目標相融合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三、“快樂讀書吧”的編排設置情況
《2022年版語文課標》附錄2列舉了不同類型的課內(nèi)外閱讀書目,但在未統(tǒng)一使用語文統(tǒng)編教材之前,整本書閱讀不論在空間還是時間上,都屬于課外、課后范疇,并沒有真正納入語文教學課程體系。設置“快樂讀書吧”的意義在于把課外閱讀納入現(xiàn)行語文教學課程體系。通過下表(如表2),教師可以整體把握小學語文1—6年級“快樂讀書吧”的編排設置情況。
由表2可知,每個年級每個學期按照相應文體歸類編排了課外書目:一、二年級多以童謠、兒歌及短篇兒童文學作品為主;三、四、五年級則以童話、神話、寓言、科普類等長篇幅的敘事性作品為主;六年級以學生成長小說、主題類世界文學名著為主。
對《2022年版語文課標》及現(xiàn)行部編小學語文教材進行全面分析后,教師便可以有序地按一定步驟進行教學,將與閱讀書目相對應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引入課堂,對學生進行指導。指導小學生多讀、會讀、讀好整本書,應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師既要根據(jù)各學段的閱讀目標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又要根據(jù)教材中的語文要素,以及不同的書目和文體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四、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導讀單的設計與應用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略讀教材若是整本的書,每一堂略讀課內(nèi)令學生報告并討論閱讀那本書某一部分的實際經(jīng)驗;待全書讀畢,然后令作關(guān)于全書的總報告與總討論?!庇懻撌钦緯喿x指導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既能加深學生對書籍的理解,又能激發(fā)學生持續(xù)閱讀的興趣,以及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在了解整本書閱讀目標、清晰掌握“快樂讀書吧”邏輯框架后,需將“如何優(yōu)化整本書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作為教學思考的一個方向。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關(guān)鍵點在于“關(guān)注整體”,在學生討論交流時,不能忽視文本的整體性。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化體驗,而且要挖掘文本細節(jié),以加深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
下面,筆者以《草房子》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談一談利用導讀單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
(一)目標解讀
整本書閱讀教學有很多方法,導讀單只是其中一種。導讀單的設計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一本書滲透一個語文要素;二是不同文體需要不同的讀法;三是整本書閱讀和課內(nèi)閱讀相結(jié)合。小學生所接觸的讀物種類一般有繪本、詩歌、童話、散文、科普作品及小說。小說體裁,可以說是引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最佳主體。兒童小說有很多種類型,如動物小說、科幻小說、成長小說、幽默小說等。不同的小說類型,整本書閱讀指導的關(guān)注點也應不同,如成長小說應立足“人物心靈”、幽默小說應聚焦“文本語言”、動物小說應關(guān)注“形象”、科幻小說應注重“想象”。小說體裁有完整的情節(jié)和較為典型的人物,教師可靈活設計討論話題,如設計討論人的性格特點、語言表達等話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以《草房子》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在完成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閱讀教學任務之后,筆者對學段目標及單元語文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六年級的整本書閱讀目標,需要學生了解書的寫作背景,并學會品味語言,同時要做讀書筆記。該單元人文主題是“美好品質(zhì)”,選用了《橋》《窮人》《在柏林》三篇小說,單元閱讀語文要素是“讀小說,關(guān)注情節(jié)、環(huán)境,感受人物形象”,表達語文要素是“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生活故事”。據(jù)此,筆者決定將作家曹文軒的長篇小說《草房子》作為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推薦書目。
《草房子》的主人公有男孩桑桑,還有桑桑的同齡人——家庭富裕的杜小康、頂著禿頭的陸鶴,被收養(yǎng)的細馬、孤兒紙月等;故事中的成年人有油麻地小學校長桑喬,他是桑桑的爸爸,還有守著艾地的秦大奶奶、邱家夫婦等。小說中的眾多人物正好為學生踐行“感受人物形象”這一語文要素提供了多元的可選目標?!恫莘孔印返墓适掳l(fā)生在20世紀60年代初的農(nóng)村油麻地。小說的環(huán)境既有自然環(huán)境,又有社會環(huán)境,這就需要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寫作背景。
(二)導讀單的設計
學生思維發(fā)展有其自身規(guī)律,呈螺旋式上升的特點。整本書閱讀教學需要按照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閱讀教學發(fā)展學生思維。統(tǒng)觀整套小學語文教材,在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上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即在“復述”“整合”的基礎上,有層次地進行“拓展”“品析”“創(chuàng)新”的訓練,從而逐步實現(xiàn)由“讀”到“思”的目標。
教師只有明確方向,使用恰當?shù)姆绞胶途唧w的方法,才能使整本書閱讀教學更加有效。按照目前整本書閱讀研究領(lǐng)域的共識,整本書閱讀教學一般分為讀前引導課、讀中推進課、讀后展示課、閱讀延伸課四種課型,而導讀單在每一種課型里的作用是不同的。
1.導讀單在讀前引導課中的設計。讀前引導課,是指學生還沒有閱讀整本書之前的指導,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了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筆者將導讀單的內(nèi)容設計如下(如表3)。
該導讀單是為了引導學生了解寫作背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尤其是最后一個問題“《草房子》的目錄里藏著什么秘密?”,承接了讀中推進課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讀前引導課中發(fā)現(xiàn)目錄大多是以人物名字為章節(jié)名稱,如禿鶴、紙月、白靈、細馬等,即使“紅門”“艾地”“藥寮”寫的是地名,其背后依然寫的是杜小康、秦大奶奶、桑喬這幾個主要人物。
2.導讀單在讀中推進課中的設計。讀中推進課,是對學生閱讀整本書的過程進行有目的地跟進,目的是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并為讀后展示課做好鋪墊。結(jié)合《草房子》整本書閱讀教學,筆者將讀中推進課的導讀單設計如下(如表4)。
這份導讀單明確指向的是“人物”,緊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感受人物形象”。第二個問題是將“人物形象”具象化,通過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輕松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第三個問題是閱讀策略“聯(lián)結(jié)力”的體現(xiàn),將作品和生活進行連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共情和融入感。第四、第五個問題是圍繞“人物”這一要素進行讀寫結(jié)合訓練,并引領(lǐng)學生細致地閱讀文本。這里涉及的“人物關(guān)系圖”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完成,它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通過人物圖譜厘清小說中眾多的人物關(guān)系,使閱讀思維具象化、顯性化。第六個問題旨在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在這節(jié)課,教師可根據(jù)學生所選擇的人物進行小組劃分,即選擇同一人物的學生為一組。每組3—5人為宜,人數(shù)過多的小組可再細分小組。
3.導讀單在讀后展示課中的設計。讀后展示課,主要是讓學生閱讀整本書后匯報自己的讀書心得與閱讀收獲。《草房子》讀后展示課的導讀單設計比較簡單(如表5)。
前兩個問題主要展示學生前期的閱讀成果,最后一個問題指向主題的升華,啟發(fā)學生談論“成長”的話題,最終回歸作者所立意的“人性之美、人格精神”主題。
4.導讀單在閱讀延展課中的設計。閱讀延伸課,是從一本書到多本書的主題閱讀引導,同時將讀寫結(jié)合,將閱讀和生活結(jié)合?!恫莘孔印烽喿x延展課中的導讀單可以和作文紙附在一起(如第105頁表6)。
這樣設計閱讀延展導讀單,一是通過主題讀書活動引導學生從閱讀一本書的視野拓展到閱讀更多的書籍;二是讓學生通過寫小說梗概,能夠?qū)W以致用,甚至可以促使部分有寫作愛好的學生嘗試寫小說。
整本書閱讀教學需要講究策略。筆者認為,書籍是陪伴學生成長的一面鏡子,它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書本上不同的角色更好地認識自我、審視自我和提升自我。這也正是教師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教師用適合學生、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是一件艱難而又責任重大的事情。因此,教師既要將學段目標、單元語文要素和整本書有效對接,又要關(guān)注文體和課型,將整本書的“整”和學段、單元的“零”有機結(jié)合,從而使學生充分閱讀、全面吸收,最終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崧舟.整本書導讀單的設計與使用(上)[J].小學教學設計,2020(16):4-6.
[2]陶麗春.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學理思考與策略支持[J].新教師,2020(6):23-25.
[3]馬艷玲.利用閱讀單推進整本書閱讀:以六年級學生讀《草房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2021(9):30-31.
[4]田玉娟.小學整本書閱讀評價:現(xiàn)狀、挑戰(zhàn)及轉(zhuǎn)變策略[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0,35(4):85-91.
[5]劉欣歆,劉曉舟.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0.
[6]李懷源.小學讀整本書教學實施方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生出版社,2020.
作者簡介:鄧春球(1978— ),廣西玉林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