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翠青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課發(fā)生了較大改變,小學科學教師角色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他們從以往的單純知識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榭茖W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情感、思維及生活的幫助者,學生終身學習的引導者。文章指出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角色變化的必要性,分析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角色的變化情況,并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如何順利完成角色變化,以及小學科學教師角色變化后如何高效開展科學教育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科學;教師角色;變化情況
中圖分類號:G62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1-0093-04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其教學重點是科學知識及其原理,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小學科學教師作為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科學知識儲備,積累科學教學經(jīng)驗,積極將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入實際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而有效達成科學課程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課是學生小學階段的一門必修基礎課,其教學宗旨是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學目標是提升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以及科學學科體系特征,小學科學課被劃分為三個學段,即1年級~2年級、3年級~4年級、5年級~6年級,每個學段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重點及教學目標都有所不同,知識難度呈螺旋式上升趨勢。小學科學課程強調(diào)理論與實踐協(xié)同發(fā)展,兩者缺一不可,在教學活動中同樣重要。小學科學課包括科學探究、科學知識、科學態(tài)度,以及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等版塊,與小學語文、小學數(shù)學、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之間有著較密切的關系,還廣泛涉及物質(zhì)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等學科的內(nèi)容。
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在科學課程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不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授者,科學學科教育的促進者,還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啟發(fā)者。因此,小學科學教師的角色轉(zhuǎn)變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1.科學課程本身教學的需要
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的課程結構、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都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科學素養(yǎng)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必須不斷提升個人科學素養(yǎng),積累豐富的科學教學經(jīng)驗,充分了解學生的科學興趣與科學素養(yǎng),提升教學水平,給予學生高效、高質(zhì)量的科學教育,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觀念以及科學精神。
2.落實科學課程教學目標的需要
小學科學課程覆蓋面廣,對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著較深遠的影響。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等特征,如果科學教師能通過小學科學課程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科學引導,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小科學家”。為了達成這一教學目標,小學科學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科學啟蒙,讓學生在科學的世界中感受科學的力量,發(fā)現(xiàn)科學對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改善、人類進步的作用,從而真正喜歡上科學課,主動學習科學知識。
3.新課程理念下的科學課程教學需要
新課改革對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等都提出了綜合性、立體化的改革要求,需要教師做出相應的回應,以順應教學改革趨勢,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育要求。首先,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程的教育結構呈現(xiàn)多元化特征,這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教學能力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必須向復合型教師方向轉(zhuǎn)變,從而適應科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其次,小學科學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學生觀脫離出來,學會欣賞學生,并要采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科學知識,以獲得更加廣闊的視野。最后,小學科學教師的身份角色應從科學知識權威者向科學課堂組織者、科學學習引導者、科學活動參與者、科學教育發(fā)展促進者方向轉(zhuǎn)變,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知識、探索問題的習慣。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角色變化是符合教改趨勢、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的必然結果。為了提高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zhì)量,小學科學教師要對自身的課堂教學權威角色進行改變,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1.小學科學課堂組織者
在傳統(tǒng)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科學教師的作用比較單一,即將科學知識搬運給學生,對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組織不到位,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角色逐漸由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權威者轉(zhuǎn)變?yōu)檎n堂組織者。教師角色發(fā)生改變后,教師要以小學科學新課程理念為基礎,針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及學習情況對課堂進行規(guī)劃,在完成科學知識的講授以后,需要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存在的疑惑進行解答,促進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還要深入研究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和變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積極給予學生鼓勵,幫助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知識,提高對自然事物、生活場景的認識,使得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活動,能夠獨立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
2.小學科學學習引導者
傳統(tǒng)的科學教育集中于科學課堂上,教師對于教材知識的重視程度比較高,容易忽視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新課程理念下,落實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實踐技能成為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重點,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科學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引導者。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尤其對新鮮事物十分感興趣,且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這些都是科學精神形成的基礎。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立足于教學實際,摒棄陳舊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對自己的課堂定位及身份角色進行相應轉(zhuǎn)變,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深度開發(f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提高學生對科學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小學科學活動參與者
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除了要向?qū)W生傳授科學知識外,還要成為科學活動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探索未知的科學世界。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科學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科學學習環(huán)境,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并親自參與到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啟發(fā),從而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體來說,首先,小學科學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教材上的知識,讓學生初步認識科學,并了解科學的具體內(nèi)容及其原理。其次,小學科學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科學實驗,并通過視頻和現(xiàn)場演示向?qū)W生展示科學現(xiàn)象以及實驗結果。最后,小學科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科學實踐活動,并親自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深化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小學科學教師積極參與到科學實踐活動中,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另一方面可以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少走彎路,從而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4.科學教育發(fā)展促進者
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課程并沒有很好地發(fā)揮出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作用。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整體雖然變化不大,但側重點完全不同。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育強調(diào)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其不僅涉及科學觀、科學態(tài)度,也涉及意識和價值觀,要求教師的角色必須做出改變。教師要成為科學教育發(fā)展的促進者,明確科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向?qū)W生傳遞知識,還要對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科學觀樹立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及提升進行促進,以此達成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應立足新課程理念的具體要求,盡快適應全新的教學環(huán)境,深入了解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積極提升個人的科學素養(yǎng),與學生在科學活動中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1.適應全新教學環(huán)境
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要盡快適應全新的教學環(huán)境,對自身的職能和教學作用形成全新、正確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積極轉(zhuǎn)變自身的角色。另外,小學科學教師還要重新審視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認清自己的教育者與管理者身份,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認真思考并充分了解學生對科學活動的具體需求。首先,小學科學教師要主動進行角色變化,并在教育思想與行為方式上進行主動創(chuàng)新,從而為學生提供高質(zhì)量的教育。其次,小學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嚴于律己,時刻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榜樣,為學生做好科學引導。最后,小學科學教師開展的科學教學活動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科學意識及科學素養(yǎng),并采取靈活、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2.深入了解學科內(nèi)容及學生的身心特點
教師是學生除了家長以外最親近的人,也是日常學習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了解和信任是做好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以便深入了解學生的學情以及性格特點,并“因材施教”。第一,小學科學教師可通過登記表、教師評語及考試成績等,全面了解學生對科學課程的重視程度,評估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認可度。第二,小學科學教師可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第三,小學科學教師要想給學生留下好的印象,特別是第一印象,在初次與學生見面時就要采用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和輕柔的語氣向?qū)W生做自我介紹,并表現(xiàn)出自己的真誠以及對學生的關愛。在向?qū)W生講授第一堂課時,備課要充分,以保證教學內(nèi)容豐富有趣,能夠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并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在布置作業(yè)時,要充分了解科學課程的教學重點,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作業(yè)內(nèi)容,做精妙的設計,讓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獲得成長,形成科學素養(yǎng)。
3 .提升個人的科學素養(yǎng)
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要完成角色的轉(zhuǎn)變,從以往的單純知識傳授者轉(zhuǎn)變?yōu)榭茖W學科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這對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及教學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必須注重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對各方面的科學知識進行吸納和總結,認真研讀各種科學讀物,廣泛參加科學活動,并將科學知識、現(xiàn)象與課本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方法,以此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科學教育,引領學生在科學的海洋中暢游。
小學科學教師角色變化是為了滿足新課程理念對小學科學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其根本目標在于提升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因此,小學科學教師在推進科學教學發(fā)展的過程中,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給學生做好示范,教會學生管理時間,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
1.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
營造好的科學學習氛圍是提高科學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小學科學教師完成角色變化后的第一要務,是科學教育有序開展的基本保證。首先,小學科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前,要營造出一個輕松、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身心愉悅,而愉悅的身心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敏捷。其次,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科學教師要通過趣味問答、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活躍課堂學習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最后,小學科學教師在開展科學課教學活動時,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如與學生圍坐在一起,形成一個圈,并通過聊天的方式共同探究某個科學現(xiàn)象或一起討論某個科學話題,這樣,教師也成為了學習者,可以帶動學生一起學習和進步。小學科學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帶領學生進行科學課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2.給學生做好科學示范
與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不同,科學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范圍更廣,與學生日常生活更加貼近,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對科學教育的認可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沒有給學生做好科學示范。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部分小學科學教師在進行知識點講解時,習慣于使用電子課件等為學生展示科學現(xiàn)象,這雖然簡化了教學過程,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但也切斷了學生親歷科學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過程,理解科學現(xiàn)象產(chǎn)生原因的可能,不利于學生將科學知識理論與科學現(xiàn)象建立起聯(lián)系。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小學科學教師就要在科學教育中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教學示范作用,在教學中親自為學生示范,并讓學生模仿,自己再進行相關的指導,糾正錯誤,與學生互動交流,從而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
3.教會學生管理時間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科學課程的教育目標是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小學科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進行無限的學習,從而夯實自身的科學知識基礎,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教會學生管理時間,合理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努力平衡好科學課程與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和質(zhì)量。首先,小學科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時,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會學生管理時間,并鼓勵學生自己掌握學習時間,在合適的時間內(nèi)做適合的事,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高質(zhì)量完成學習任務。其次,小學科學教師要針對教學內(nèi)容作出有效的設計,對作業(yè)、科學活動進行合理規(guī)劃,豐富學生課后生活,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在生活中探索科學奧秘,獲得科學知識。最后,小學科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學后指導,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回憶已學過的科學知識、見過的科學現(xiàn)象,掌握其中的科學原理,從而實現(xiàn)二次學習和升華。
4.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
科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關系,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是小學科學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新課程理念的重要要求。小學科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科學教學時,要先進行教材科學知識的講授,然后針對具體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擴展和豐富,并在生活中尋找相關證據(jù)和實例,從而將理論知識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另外,在教學活動中,小學科學教師可通過實踐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演示,讓學生可以近距離、親身觀察實驗現(xiàn)象,體驗科學過程,并在學習中逐漸了解科學的奧妙,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進而主動參與到科學課程的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學習習慣,提升科學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科學教師角色變化具有重要意義,是課程改革以及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要求教師從以往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轉(zhuǎn)化,成為小學科學課堂組織者、學習引導者、科學活動參與者,以及科學教育發(fā)展促進者。在實際教學中,小學科學教師應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深入了解學科及學生特點,提高個人科學素養(yǎng),與學生做朋友,從而高效、高質(zhì)量地完成科學教學工作,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武成,周東濱.試論新時代的教師如何實現(xiàn)角色轉(zhuǎn)換[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2).
[2]邱雪華.從“知識的傳授者”到“知識的共創(chuàng)者”———幼兒園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轉(zhuǎn)變[J].學前教育,2021(23).
[3]孫巧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課教師角色轉(zhuǎn)變及方法探析[J].天津教育,2021(10).
[4]滕照剛.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課教師角色的轉(zhuǎn)變探討[J].教育界,2020(35).
[5]李飛.新課程標準時期小學科學教學的思考及建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8(08).
[6]李水霞.新課程下小學科學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4.
Research on the Role Change of Scienc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Ma Cuiqing
(Suwu Town Xinhe Wanquan Primary School,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the primary school science lesson has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role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has also changed. They have changed from simple knowledge imparters to organizers and participants of science classes, helpers of students emotions, thinking and life, and guides of students lifelong learning.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the change of the role of scienc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analyzes the change of the role of scienc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and explores how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role change of scienc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concept, and how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science education after the change of the role of scienc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primaryschoolscience;teacher role;chan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