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娟
摘 要:小學階段,英語教師應該研究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研究課程標準提出的單元整體教學的可行性,并以此為基礎(chǔ),實行英語繪本的融合教學,從而借助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英語繪本的融合教學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綜合發(fā)展學生的素質(zhì),使其建構(gòu)單元知識結(jié)構(gòu),形成英語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單元整體;小學英語;繪本應用;教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7-0222-03
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實行英語繪本融合教學是新時代、新課標、新課改提出的方式手段之一。主要是指,教師以課程標準為基礎(chǔ),圍繞單元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目標、核心內(nèi)容、語言知識、學生發(fā)展需求和實際情況等,選取與教材高度匹配的繪本,于單元整體教學融合繪本。憑借繪本和單元整體教學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知識技能、學科素養(yǎng)。
1.目標精準,進階提升
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行為的大綱,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先明確教學目標,以此為導向?qū)嵭袉卧w教學。根據(jù)單元整體,選擇適合的英語繪本,以單元核心目標和核心知識為結(jié)合點,精準定位繪本的教學目標,從而實現(xiàn)單元拓展繪本教學。比如,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譯林版三年級上冊Unit7“Would you like a pie?”時,可以將教學目標確定為學習詞匯和句子ice cream、sweet、pie、cake、hot dog、Would you like...?Yes,please./No thank you.What about...?Yes,please./No thank you.該單元的核心教學目標為“聽懂、會讀、會說、會寫食物類詞匯和句子后,利用這些句子進行文明交際”“對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的故事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后實際表演”。根據(jù)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教師們?nèi)诤吓c本單元知識有聯(lián)系的英語繪本A Nice Sunday。
繪本A Nice Sunday講述的是星期天Tina為家人準備食物和飲料的故事。Tina為爸爸媽媽準備了面包蛋糕等食物,而爸爸還想要雞蛋和牛奶,弟弟想要果汁,于是Tina又去廚房準備了爸爸和弟弟想要的食物,最后一家人快樂地享受美食。事實上,繪本中的這些詞匯和教材中的核心詞匯屬于同一種類,其中的句子也與緊密相連著教材上單元的核心句子。故而,教師可以結(jié)合單元的核心詞匯句型和單元的核心目標,對繪本的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如掌握繪本中的yummy、food、drinks、enjoy等詞匯和Can I have some...I'd like...等繪本句子,積極閱讀繪本,以繪本中的文本和插圖鞏固所學的詞匯句子,提升閱讀能力、思維品質(zhì)和綜合的語言能力。如此,不僅可以增加話題,貼合生活實際;還能讓學生進階提升單元的核心目標,復習鞏固單元知識,豐富方式,形成結(jié)構(gòu)。
2.主題關(guān)聯(lián),以舊帶新
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實行英語繪本融合教學,有利于學生相互聯(lián)系繪本和單元知識,從而正面遷移知識和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了解教學的主題意義,研究教材后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建立教材和繪本之間的橋梁,選擇適當?shù)睦L本,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于教材和繪本的相互關(guān)聯(lián)下挖掘和延伸教材主題。再以單元主題、內(nèi)容和知識點為結(jié)合點,指導學生學習教材并過渡學習繪本,鞏固拓展教材知識時,深入理解主題內(nèi)容,體驗生動豐富的教學語言后實現(xiàn)新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和綜合語言能力的提升。例如,“In class”的教學內(nèi)容為教室里發(fā)生的事和說的話,這些語言知識點類似于繪本A Bear in School。
繪本A Bear in School講述的是John和熊之間的故事。John坐在門邊剛好看到了一只熊進入教室,該熊在教室亂竄,一會兒坐在John的座位上,一會兒吃著John的食物,一會兒看看John的書籍。一旦John提醒同學有熊出沒時,熊便通人性地玩著躲貓貓。或是躲在課桌下,或是躲在置物架后面,或是躲在書柜后。正因如此,除了John竟無人看到熊,導致大家都以為是John開玩笑。一直等到第二天熊站上講臺坐在教師的座位上,所有人才相信John所說的都是真的,真的有熊溜進了學校和教室。根據(jù)繪本內(nèi)容不難發(fā)現(xiàn),該繪本與英語教材存在某種關(guān)聯(lián),小學英語教師可基于單元整體教學,融合教材和繪本,于教材知識中導入繪本。基于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教師可以在播放PPT后將課堂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給機器人發(fā)送指令,于情境中對各種核心詞匯和句型進行運用。通過單元歌謠內(nèi)容的呈現(xiàn)實現(xiàn)主題和情境之間的對接,利用建立起的繪本和教材溝通橋梁加強學生的學習,使其無痕鏈接單元整體內(nèi)容的學習和繪本閱讀,優(yōu)化復習和鞏固,豐富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成效。
3.滲透學法,自主建構(gòu)
(1)插圖助力,引導學生推理和感悟
小學階段的學生暫時以形象思維為主,這就導致學生的認知并不夠深入和全面。由于小學生學習的詞匯不夠豐富,致使許多時候無法理解教材出現(xiàn)的詞句。面對學生無法理解的詞句,教師要改變以往直接告知學生答案的教學方式,要根據(jù)教材和繪本的聯(lián)系積極融合教材和繪本。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融合圖文并茂的繪本故事,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具體的圖畫為結(jié)合點,對教材的陌生詞句進行猜測、想象和推理,以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方式優(yōu)化學生學習,使其自主理解知識含義。
以三年級下冊“In class”教學為例,此時教師可以選取另一本繪本Thank You!。確定繪本之后介紹繪本的故事背景,如“One day,Tommy goes home after school.He is hungry,but the fridge is empty.”學生年齡小,無法理解empty這一單詞,哪怕結(jié)合上下文,學生也無法掌握其意。此時,教師可充分展示繪本中的插圖,以紅色的線圈標注該單詞描繪的事物,展示沒有裝任何東西的冰箱,引導學生分析可以用什么詞形容此時的冰箱。甚至為了讓學生們更加深刻的理解empty,還可以給予學生兩個相關(guān)的選項,學生辨析之后選擇。如No food or drinks和many things。學生觀察和分析過后就會選擇No food or drinks,因此明白empty為空的意思。
(2)角色代入,指導學生悟情和明理
所謂的角色代入就是學生閱讀時,通過想象將自己變成作品中的人物,代入自己的情感后以故事內(nèi)容對作品中人物的感情進行感受體驗,憑借走進人物內(nèi)心解讀文本。小學英語中,無論教學所用的教學素材還是輔助性的繪本故事,最大的特性就是人物有鮮明的個性,故事的語言簡潔。對此,小學英語教師要基于單元整體教學實現(xiàn)英語繪本融合教學時,加強學生指導,使其深入教材和繪本,代入角色,對人物的性格特點、情感個性等深刻理解和感悟,對繪本的語言特色進行分析,對其中的故事內(nèi)涵進行體會。
例如“Would you like a pie?”一課中,選擇了繪本A Nice Sunday后,教師要結(jié)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以PPT對沒有文字的繪本插圖進行展示。學生利用插圖對可能的人物對話進行分析,而后融入情境進行角色扮演。四名學生分別明確自己扮演的人物,扮演Tina的學生對著扮演媽媽的學生說:“Have some bread,Mum.”該學生拿一塊面包并回答:“Thanks,Tina.”“Tina”對著扮演爸爸的學生說:“Have some cake,Dad.I hope you like it.”該學生根據(jù)繪本插圖和大致的繪本故事梗概回答:“It's yummy! Do we have any eggs”?Tina:Sorry,Dad.We don't any eggs.Would you like some honey?Dad: No, thanks. I'm thirsty. Can I have some milk,please?”接下來還有Tina和“弟弟”的對話:“Here is the juice and the milk.”“Wow,this juice is great! Thanks, Sister.”這樣的角色代入不僅能夠?qū)W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使其更加深入地解讀文本;還能因此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訓練思維,對Tina一家其樂融融的人文情懷深入體驗,豐富自身情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3)對話故事,引領(lǐng)學生積極思維
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思考如何引領(lǐng)學生積極思維。期間,教師要融合適合的英語繪本,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和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情感對話,對繪本中的語言特點、文本背后蘊藏的道理啟示等進行感悟,借此深入理解文本,拓展思維,優(yōu)化體驗,升華精神。譬如在Unit4“I Can Play Basketball”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合英語繪本Crocodile at School引導學生學習。該故事前半部分講述的是淘氣的鱷魚總是在學校搗蛋找樂子以解無聊和煩悶,導致教師和同學都不喜歡它。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文本對話情境,引導學生嘗試著和故事人物對話。教師還可利用PPT展示鱷魚所做的壞事,如將蟲子放在講臺上、瘋狂吵鬧和跺腳。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若是自己身邊有這樣淘氣的同學,將蟲子放在講臺上等等,那么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思考過后基于繪本內(nèi)容和其他同學積極主動交流。這樣的方式可以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其以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為結(jié)合點,對人物性格特點深入感悟。既理解了文本,又引領(lǐng)了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其在感情色彩的意見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維品質(zhì)。
(4)梳理故事,幫助學生歸納內(nèi)化
一般來說,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根據(jù)故事的發(fā)展和自身對學生的加強引導推進學生繪本學習。只是這種方式看似能夠?qū)⒗L本故事全部講解,實際上只能讓學生對繪本內(nèi)容形成散亂印象,并不能很好地規(guī)整處理信息。對此,小學英語教師要以單元整體教學為視域,創(chuàng)新方式,融合英語教學和繪本時促使學生有順序、條理分明、邏輯清晰地整理故事的核心信息和主要內(nèi)容。借此梳理故事后內(nèi)化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結(jié)構(gòu)框架。以繪本故事Caterpillar's Home為例。教師要突出學生主體,讓學生完成繪本閱讀。隨著毛毛蟲一起找到家后,引導學生總結(jié)歸納:“A lizard lives on the rock.A worm lives under the rock.A spider lives beside the tree.A duck lives behind the tree.A fish lives in the river.A frog lives by the river.”教師要一步步展示不同的句子,給予學生不同的提示,由扶到放,由易到難,甚至根據(jù)這些知識的規(guī)律,展現(xiàn)相關(guān)聯(lián)的小詩,突出小詩的韻律。如此種種,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深化學生的印象,使其以一定的語言梯度歸納小結(jié)所學繪本內(nèi)容,快速記憶中實現(xiàn)零散知識到結(jié)構(gòu)化知識的過渡,內(nèi)化知識,建構(gòu)體系,提升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
4.結(jié)語
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開展英語繪本的融合教學有助于教師提升教學成效,也有利于學生能力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故而小學英語教師要研究英語單元,根據(jù)教材中的單元知識選擇合適的英語繪本,以教材和繪本之間的聯(lián)系明確教學目標。教師還要在單元整體教學下建構(gòu)主題意義,開展英語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于實踐活動中綜合創(chuàng)造,發(fā)散思維中應用英語,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偉,程凱玥.繪本與教材融合助力單元主題意義探究——以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What's wrong with you?為例[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2(07).
[2]李佳斌.享受閱讀,繪出英語課堂教學的精彩——基于單元整體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課內(nèi)外,2018(28).
[3]張仁娟.享受閱讀,繪出英語課堂教學的精彩——基于單元整體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研究[J].家長,2021(36).
[4]張柳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VR”繪本深度閱讀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gòu)探究[J].英語教師,2022(14).
[5]李佳斌.讓繪本點亮學生“悅讀”之路——基于單元整體的小學英語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9(04).
[6]秦文婷.單元話題整體設計下單課時英語繪本教學初探[J].新東方英語,2019(02).
[7]周輝.從單元整體出發(fā),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J].江西教育,2022(11).
[8]周慧云.以情為線春風化雨育人無聲——淺談英語繪本與三年級英語教材整合運用的教學實踐[J].新課程導學,2021(12).
[9]魏惠.主題意義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概念、特征與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2022(06).
[10]劉莉.指向深度學習的單元整體英語教學設計[J].科普童話(原創(chuàng)),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