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思想的不斷改革,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儼然已經(jīng)成了人們最關心和重視的問題。但是,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育還未成熟,極易受到社會和網(wǎng)絡等不良風氣的影響,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初中語文教師一方面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責任,另一方面還需要在道德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視域下對學生展開鍛煉,以此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語文教師能夠幫助初中生逐漸樹立正確的三觀,還可以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提升他們對語文這門課程的滿意認知指數(shù),最終促進他們健康成長與發(fā)展?;诖?,本文將重點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并提出可行的滲透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7-0160-03
初中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正逐漸趨于成熟,在這一階段,學生會出現(xiàn)社會性的多元變化,學習形態(tài)同樣也會發(fā)生改變,這就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學科,其中還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將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地滲透于教學的各個層面、各個維度,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健康的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zhì)量,使初中語文教學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更加順利。
1.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必要性
現(xiàn)行的初中語文教材中大都是一些比較優(yōu)質(zhì)的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與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很多內(nèi)容,都有很強的匹配度??梢哉f,當前的初中語文教材中可以從大多數(shù)的課文中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蘊,且還有很多適合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三觀的一些內(nèi)容。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以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為載體,在此基礎上將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合理地運用到這些內(nèi)容中,可以使語文教學內(nèi)容更具有健康教育的意義。
(1)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zhì)
我國的教育已邁入信息化的高速時代,在這樣全新的時代格局下,我國的教育也呈現(xiàn)出創(chuàng)新型的發(fā)展形態(tài)。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發(fā)受到重視,且成了我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主要前提。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從中形成健康的世界觀,還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與認知。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引導上面,通過融入和引導的方式,促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品格。
(2)能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
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和工具性以及人文教育的功能,通過對以往教學實施的教學流程進行分析,可以了解到以往教師將重點放在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特征上,對語文學科所具備的人文性教育的發(fā)揚并不多,這使以往的語文教學相對而言比較單一。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設計與實施語文教學活動時,應注重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先對這些內(nèi)容進行設計和反思,只有這樣才可以在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使語文教學更具活力,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和成績非常重要。
(3)能有效促進教學改革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初中語文教師也逐漸進行了觀念的革新,使用的教學手段也愈加多元,這與教育改革有很大的關系。另外,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將心理健康知識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心理問題,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教師的科學引導,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對語文知識的吸收能力。同時,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會不斷地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運用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替代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最終實現(xiàn)全新教學局面的打造。
2.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可行路徑
基礎性和人文性是語文學科最外顯的特征,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非常重要,除了可以促進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高,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健康心理,使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1)關注教材,深挖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現(xiàn)行的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多彩的文章,有愛國的文章內(nèi)容,也有熱愛科學的文章內(nèi)容,更有熱愛生活和父母的文章內(nèi)容,且涵蓋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對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想做好心理健康知識的滲透,必須提前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知識素材提取出來,在此基礎上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對語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素材內(nèi)容進行解析,為學生從中切實感受到心理健康素材中傳遞出來的人文精神,潛移默化地學到心理健康知識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背影》這部分內(nèi)容時,為了使學生可以在閱讀完本課知識后,可以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并能對作者用樸實語言表達的應用效果有一定的理解。教師在開展教學前,可以先根據(jù)語文學科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其中隱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通過作者父親為作者買橘子時的背影這一細節(jié),讓學生從中引發(fā)出感恩的教育活動主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從語言和動作以及神態(tài)等方面把握父親的形象,并可以從中體悟親情的美好,明白責任和擔當,進而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又如,在教學《土地的誓言》這部分內(nèi)容時,本課的能力目標是學生在學完本課知識后,可以從中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深厚感情,最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懷。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內(nèi)容后,先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對課文中的不畏艱難和樂觀向上以及積極奮斗的語言內(nèi)容進行分析,同時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述出這篇文章的核心主旨,促使他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文本人物獨有的人格魅力,進而為培養(yǎng)他們樂觀的心態(tài)奠定堅實基礎。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不僅可以從中體會到親情的重要性,還可以從中明確自身的責任,更可以間接培養(yǎng)他們的樂觀心態(tài)。
(2)緊抓閱讀,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
語文教學的兩大難點和重點分別為閱讀與寫作,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需要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每一篇課文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深挖其中隱藏的正能量,促使學生可以在閱讀積累中對課文中的英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同時,教師可以緊抓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使學生可以懂得,遇到困難應勇于面對,并正視困難。當然,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寫作的方式將自己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美好事物記錄下來,借此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教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將教學的基點定為,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一哲理,最終獲得思想方面的成長。另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思想輸出的作業(yè),讓學生試著將自己理解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寫出來。隨著教師問題的布置,學生紛紛投入寫作的狀態(tài),有的學生寫:“我們只有在生活中遭受一定的磨難才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績,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我們的學習,在學習中,我們只有奮發(fā)圖強,遇到困難想方設法解決才可以取得勝利?!币灿械膶W生寫:“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績,那么我們的身體和思想以及行為必須受到艱難困苦?!边€有的學生寫:“人只有一直處于困境才會奮發(fā)向上,同理如果國家沒有憂患便會消亡?!苯處熆梢詮膶W生的作文內(nèi)容中捕捉他們的思想,對他們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教師可以和學生家長積極溝通,幫助學生共渡心理難關。又如,文天祥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師在講解這首詩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思考詩句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可以從中對這首詩句有一個深入了解,并了解到詩句的內(nèi)涵與核心,即舍生取義的人生觀以及濃厚的愛國情懷。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應教授學生課本知識外,還應注重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借此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要單純地進行機械的理論說教,更多是讓學生有一個親身參與的機會。綜合實踐作為一門綜合多學科的課程,語文教師應當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貫穿于教學活動中,在此基礎上為他們設計不同主題的實踐活動,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從而使他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樂趣,實現(xiàn)道德素養(yǎng)的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雷鋒活動日”活動,讓學生自發(fā)組成學習小組,將自己或者他人身上的雷鋒事跡進行分享學習,借此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素養(yǎng)。在整個活動中,教師都應當積極地為學生示范和舉例,以此讓學生對雷鋒精神產(chǎn)生深刻認知。如:學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做出對社會有益的事情,這便屬于雷鋒精神。在教師為學生做出示范后,學生便會懂得同學生病主動照顧學生,為生病的同學端茶倒水,這種不計較自身得失的行為,便屬于雷鋒精神,更是其他人學習的榜樣。此外,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為自己的爺爺奶奶端茶倒水,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路上看到其他小朋友迷路,將小朋友送到保安亭,讓保安聯(lián)系小朋友的家人,并在小朋友的家人來后再離開,這些行為同樣屬于雷鋒精神。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不僅可以使初中生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還能潛移默化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使他們可以懂得雷鋒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又如,教師可以在每周“升國旗”活動中,組織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通過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愛國主義活動中,使他們樹立良好的愛國主義信念。在該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升國旗心得體會,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他們將自己升國旗時的驕傲和自豪以及對祖國的熱愛表達出來。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社區(qū)實踐活動或者到養(yǎng)老院、孤兒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教師也可以與貧困山區(qū)的小學合作,帶領學生進入山區(qū)內(nèi)部,為山區(qū)的小學生補課等,這樣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自我輸出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真正感悟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當然,教師還應當注重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設計的實踐活動中,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得到思想品德素養(yǎng)的提升。
(4)利用多媒體技術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學科中有很多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因此,部分學生會逐漸降低自己對語文學習的熱情。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其中,以此不斷增強語文教學的新鮮感,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
例如,在教學《木蘭詩》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可以提高背誦能力,可以領會故事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戲劇性,并可以形成正確的情感和價值觀,深刻體會到木蘭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教師在開展教學前,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木蘭保家衛(wèi)國的電視或者電影片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同時可以從中學習木蘭身上可貴的精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鼓勵學生思考影片中木蘭身上有哪些可貴的精神,這些可貴的精神對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不可小覷的價值。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木蘭身上的可貴精神進行討論交流,并總結討論的結果。在學生討論完畢并總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概括。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有特色的作業(yè),比如,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搜索的方式,搜集一些與木蘭一樣保家衛(wèi)國的故事,在搜集完畢后,寫出相應的心得。通過這樣的方式,在促進學生之間形成良好關系的同時,讓他們有意識地參與其中,從而獲得身心健康發(fā)展。
3.結語
一言以蔽之,要想保證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心理健康教育高質(zhì)、高量,教師除了要落實新課程理念,還要緊緊圍繞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更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唯有如此,才能夠保證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高效性。另外,語文教師還應當從語文科學的教育特征出發(fā),開展科學的育人工作,并積極地將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貫穿其中,這對初中生而言,不僅可以從中獲得成長,還可以發(fā)展他們的個性,更對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徐軍.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途徑探討[J].格言(校園版),2022(21).
[2]吳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析[J].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22(12).
[3]陳影.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求知導刊,2022(18).
[4]林月芳.談如何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