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陳忠實的長篇小說《白鹿原》對女性的形象塑造上體現(xiàn)了他濃郁的悲劇意識,作者在作品中賦予了對女性深深的同情并且對女性命運的不公提出了抗議?!栋茁乖分械囊粋€個女性人物成為推動作品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封建教條下,很多女性的性格被壓抑、思想被扭曲,甚至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封建制度的反叛者田小娥,一次次與命運抗?fàn)巺s最終被吞噬,死后還被鎮(zhèn)妖塔鎮(zhèn)壓;悲慘的大家閨秀冷秋月,過于順從封建傳統(tǒng)倫理,最后被自己的正常的需求逼瘋;熱情的革命者白靈,作為理想主義的代表,卻由于過于突出,最終還是悲劇結(jié)尾。田小娥、冷秋月、白靈三人,身份不同性格各異卻同樣被社會現(xiàn)實擊打,作者的痛惜哀婉與悲劇意識在小說中呼之欲出。
【關(guān)鍵詞】 女性悲?。环饨▊鹘y(tǒng);悲劇意識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14-002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4.006
巴爾扎克說:“小說是一部民族的秘史?!盵1]《白鹿原》在娓娓道來中展現(xiàn)了人民的生存處境與情感狀態(tài)。在對女性的描寫上,小說書寫了不同女性幾乎同樣悲慘的命運,由于傳統(tǒng)的貞潔觀對女性的束縛與壓抑,作為弱勢的她們只能順從,盡管她們有的邁出了反抗的第一步,但都遭到了封建倫理觀念的抨擊與社會的反噬?!栋茁乖凡粌H僅向我們展示了傳統(tǒng)女性的血淚與屈辱,更重要的是其濃郁的悲劇意識引發(fā)了我們對女性身份地位以及悲劇命運的關(guān)心與思考。
一、悲劇女性代表——田小娥、冷秋月、白靈
(一)封建制度的反叛者——田小娥
田小娥是勇敢的,她努力地追求愛情,渴望擺脫自身的困境。盡管她美貌有主見,生活賦予了她一些美好,但最終卻沒有賦予她好的命運。
田小娥從一開始的出場便是悲劇。她在最美的年紀(jì)卻被父親賣給了郭舉人,不僅要遭受冷眼,而且要受盡屈辱與虐待。與此同時,家里所有的人都把這件事情當(dāng)作是一個笑談,在黑娃出現(xiàn)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體諒她的不易。遇到黑娃之后,她認(rèn)為自己遇到了真愛,便主動出擊,初嘗甜蜜之后,黑娃卻一再的懦弱,使她受盡苦楚,就連她被帶回原上,也是受盡了冷眼。白鹿原是一個人杰地靈之處,在族長白嘉軒的管理之下,這個地方一切井井有條。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卻無法接納一個受過苦楚的女子,所有人都覺得她“不潔”,卻沒有想過這一切并非她的錯。
一方面,她勇敢地突破封建禮教,不顧一切與黑娃私奔,在白鹿原上住在一個破窯洞里,卻感到心滿意足。在黑娃出逃之后,在鹿子霖的教唆之下,她拉白孝文“下水”,后來她發(fā)現(xiàn)被鹿子霖利用了的時候,直接將尿澆在了鹿子霖臉上。田小娥沒有受過新式的教育,她的行為可能并不是那么的文明,但是她卻以自己的方式堅守內(nèi)心的善良,比如即便她恨白嘉軒,但是當(dāng)白家出事的時候,還是貢獻(xiàn)出了自己的雞蛋,還對白孝文充滿了負(fù)罪感。表面上,她確實是不貞潔的,與多個男人發(fā)生關(guān)系,但是這只是她生存的一種方式,她被鹿子霖誘騙上床,因為恨極了白嘉軒而勾引白孝文,最后卻也把自己的全部幸福押在白孝文身上,甚至懷了白孝文的孩子。從這方面而言,她是勇敢的,也是善良的,所做的一切不過都是為了生存和追求幸福。另一方面,與時代的浪潮相悖,想要沖破巨大的封建禮教,那她的命運一定是悲劇的。她多次想與白鹿原抗?fàn)?,多次想要追求幸福,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愿望,最后卻把她送向了死亡。在活著的時候,她是男人泄欲的工具。就像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對女性地位的評價:“男權(quán)主義者在‘女人身上只見‘女,不見‘人,把女人只看作性的載體,而不看她獨立的人格?!盵2]無論是最初的郭舉人、黑娃,還是后來的鹿子霖、白孝文,都在利用田小娥的身體,達(dá)到或身體或利益上的滿足,可是一旦危難之時,她就變成首當(dāng)其沖的受害者。最后,她凄涼的死在窯洞之中,死后還被鎮(zhèn)妖塔壓住,成為原上的“妖女”?!栋茁乖分?,有一段比較奇幻的描寫,田小娥借助公公的口發(fā)出自己的怨恨:“我到白鹿村惹了誰了?我沒偷掏旁人一朵棉花,沒偷扯旁人一把麥秸柴禾,沒罵過一個長輩人,也沒搡戳過一個娃娃。大呀,俺進(jìn)你屋你不認(rèn),俺出你屋沒拿一把米也沒分一根蒿子棒棒兒,你咋么著還要拿梭鏢刃子捅俺一刀?大呀,你好狠……”。[3]在田小娥的句句控訴之中,悲痛與諷刺,浮上水面。她不貪圖名利,如果她能夠嫁得一個如意郎君,如果她可以入得一個正常家庭,被白鹿原所接受,那么她應(yīng)該也是相夫教子安然度日之人吧,可是她最終卻被封建傳統(tǒng)活活吞噬。
(二)悲慘的大家閨秀——冷秋月
冷秋月是在冷先生的精心呵護(hù)之下長大,她知書達(dá)理,性格溫和。在出嫁之前她都沒有出過門幾次,一直被冷先生以三從四德所約束,嚴(yán)肅的家風(fēng)之下,塑造出了冷秋月這樣的大家閨秀。如果說田小娥是封建制度的反叛者,而造成最后被吞噬的悲劇,那么冷秋月的悲劇,便是她太順從于封建制度,順從于父權(quán)夫權(quán),愛上一個自己不該愛的人,最后像她的名字一樣凄冷無比。
冷秋月不像田小娥一樣,需要去努力生存。她以一個“大家閨秀”的身份出場,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嫁給了鹿子霖的兒子鹿兆鵬,也就是她悲劇的開始?;楹螅袼匈t良的兒媳婦一樣,孝順公婆,謙卑有禮。即使丈夫無比冷淡,她還是一心為丈夫著想,從沒有提出過分的要求,在表面上她無欲無求。內(nèi)心里她渴望和鹿兆鵬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渴望得到丈夫的關(guān)心和愛護(hù),渴望正常的性生活,甚至當(dāng)她看見田小娥的時候,一方面覺得惡心,另一方面她又“嫉妒起婊子來了,她大概和黑娃在那孔破窯洞里夜夜發(fā)羊癇風(fēng)似顫抖”。[4]在她與黑夜無盡的抗?fàn)幹畷r,公公鹿子霖的醉酒直接將她的欲望推向了高峰,她甚至幻想與公公交合,最終在鹿子霖“你才是吃草的畜生”這樣的暗示下,她徹底瘋了。她內(nèi)心的貞節(jié)觀被打破,自尊被撕裂,徹底成為婚姻的犧牲者。在“瘋言瘋語”下,被父親的“一劑藥”毒啞,最終死在了一個沉寂的夜里。
冷秋月不像田小娥,更沒有辦法變成田小娥,從小嚴(yán)格的家風(fēng)使她沒有辦法做出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更沒有辦法接受一紙休書,只能抱著從一而終的態(tài)度生活,而公公的輕賤直接沖破了她內(nèi)心的自尊。除了公公的輕賤、丈夫的冷漠、父親的不理解,這悲劇背后的一切主要歸咎于殘忍的封建禮教,活活地扼殺了一個鮮活的生命,結(jié)束了她短暫的一生。
(三)熱情的革命者——白靈
與冷秋月和田小娥相比,陳忠實先生是偏愛白靈的,使她成為美和正義的化身。在家做女兒時,她受盡寵愛,長大后她思想解放,追求自由,和自己的父親白嘉軒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在書中以白靈為主的女性形象如一道閃電,撕破了封建社會的黑云,并且展現(xiàn)出了對理想社會的一種追求。”[5]
白靈從小作為家里最小的女兒,性格活潑,是家里長輩的掌上明珠。她不僅是第一個沒有裹腳的女孩子,長大之后還進(jìn)入私塾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之中,她有了很多自己的思想,但是這些思想與父親完全相悖,當(dāng)繼續(xù)讀書受到父親的反對之后,她以死威脅父親,才得以繼續(xù)讀書。她本與鹿兆海相愛。但發(fā)現(xiàn)自己和鹿兆海加入了完全不同的黨派的時候,堅決地與鹿兆海分道揚鑣,陰差陽錯之際,認(rèn)識鹿兆鵬,后來與鹿兆鵬產(chǎn)生愛情,并孕育一個孩子。國共合作之后,她積極地投身于革命,在面對無數(shù)次的危險之時,她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并因此多次得罪了她的父親,過于突出她得罪了一些人,釀成了悲劇,最終的悲劇令人惋惜,白靈這朵正義之花就此隕落。
以上列舉的三個女性是完全不同的個體,卻代表著不同的群體。她們有的悲劇從出生就開始,有的悲劇是從長大開始;有的被封建思想所吞噬,有的為自己的革命理想所獻(xiàn)身;有的只想安穩(wěn)度日卻備受打壓,有的只想夫唱婦隨卻無法實現(xiàn)…… 從整體上,《白鹿原》之中女性的結(jié)局讓人感覺到悲哀,因為無論這個女性是怎樣的,好像都沒有什么出頭之日,也沒有什么獨立個體。
除了以上列舉的例子,其他女性也沒有逃脫悲劇命運。比如書的開頭:“白嘉軒后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盵6]讓人實在無法理解,六房女人喪命,對于男人來說,竟然成為炫耀的資本。又比如白孝文的媳婦兒,白孝文夜夜縱情,白孝文的奶奶卻只訓(xùn)斥這個做孫媳婦的,難聽的話脫口便出,好像面前的不是孫媳婦,而是一頭牲口。后來土匪打劫,白孝文媳婦被強(qiáng)奸,可當(dāng)他看到那個場景時,第一反應(yīng)是嘔吐,并不是去安慰自己的妻子,之后這個女人的結(jié)局也必定是走向死亡。各種女性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她們大多在蒙昧悲劇狀態(tài)之中,過完自己的一生,大多數(shù)的女孩子在家遵從父親出嫁遵從丈夫,一旦自己的婚姻生活不幸,那生活就沒有人出頭之日。從這些女性的悲劇命運,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重視他人生命與個人意志的現(xiàn)代社會遠(yuǎn)未到來,女性解放還遠(yuǎn)未完成[7]。
二、濃郁的悲劇意識
悲劇意識是對悲劇現(xiàn)實生活的深刻體驗,是在悲劇性現(xiàn)實生活中產(chǎn)生的悲情,它代表了人類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必然沖突;表現(xiàn)了人類在苦難面前勇敢地斗爭、反叛、積極地尋求自我救贖;它表現(xiàn)了苦難生活的藝術(shù)激情和勇氣。[8]《白鹿原》中,我們可以看到女性為了生存也有過自己的反抗,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是逆來順受的,她們也有努力沖破封建教條的想法,但是最后失敗了,這種悲劇意識在“這沒有最終勝利的希望但又永不妥協(xié)的奮斗之中才表現(xiàn)的最充分”[9]。
《白鹿原》創(chuàng)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jì)蓬勃發(fā)展時期,一方面,很多封建殘余思想還沒有消除;另一方面,新的思想文明沖擊著人們的意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們的精神文明產(chǎn)生了極大的迷惘,人的生存理想應(yīng)該如何實現(xiàn)?女性的地位和身份應(yīng)該如何看待?最后,這所有的問題,都會在社會的曲折發(fā)展之中得到一一的回答。
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對女性的形象塑造上體現(xiàn)了他濃郁的悲劇意識,而這種悲劇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女性命運的悲劇上。作者在閱讀縣志時,發(fā)現(xiàn)在“一部二十多卷的縣志,竟然有四五個卷本用來記載本縣有文字記載的貞婦烈女的事跡或名字”[10]。這些女性用自己一生的命運為賭注,只是為換來一個“貞潔烈女”的空號,她們用自己鮮活的生命守著一個又一個漫長的黑夜,卻要把個人的欲望壓抑在心底的最深處,莫言的《紅高梁》中記載了婦女晚上睡不著數(shù)豆子的場景,應(yīng)該也是那個時候許多婦女的常態(tài)吧。作者在作品中給予了女性深深的同情并且對女性命運的不公提出抗議,田小娥如花似玉的年紀(jì),卻要嫁給70多歲的郭舉人,而郭舉人只是拿她的身體做一個“泡棗”的工具;冷秋月夜夜獨守空房,大家閨秀卻受到丈夫的冷落,婚后并無過錯,卻一直承擔(dān)著婚姻的代價,最后活活地被自己的欲望、被周圍人的冷漠逼瘋,而父親為了保住整個鹿家的名節(jié),不深究女兒在“瘋言瘋語”的背后也說出了鹿子霖不可告人的秘密的事實,直接給女兒送上猛藥,將她毒啞。
如果說來自社會的壓抑和他人造成的女性悲劇令人嘆惋,那么女性對悲劇的不自知則將這種悲劇意識進(jìn)一步加深。在文中“白趙氏”和“白吳氏”是封建綱常三從四德的守護(hù)者。在白嘉軒的前六個女人相繼死后,母親“白趙氏”直言女人“不過是窗戶糊的紙”。在丈夫死前,她完全順從于丈夫,從不參與族內(nèi)大小事,而丈夫死后,這樣一個小腳女人在家里穩(wěn)如泰山,認(rèn)定給兒子傳宗接代是家庭的唯一大事。當(dāng)白嘉軒的前幾房太太相繼去世之后,原上瘋傳著白嘉軒的風(fēng)言風(fēng)語,原上的很多人不愿意再嫁女兒,吳掌柜因得了秉德老漢的恩情,在喝酒言歡的過程之中,就把罌粟種子和女兒許給了白嘉軒,在白家這邊,吳掌柜是仁義的,可是到了女子這邊,相當(dāng)于父親把她的性命壓在了自己的恩情上。新婚的當(dāng)夜,白吳氏拒絕同房,腰上掛著桃木棒槌,說百日之后才可以同房,可是換來白嘉軒的暴怒之后,她唯一的獨立意識也被擊破,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滿足丈夫的私欲,這種獨立意識一旦放下便是一輩子。就連最后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想要見女兒最后一面,也被丈夫安排的理由欺騙,白嘉軒一生挺直的腰桿兒,都不肯因為妻子的死彎腰一次,可是對于白吳氏而言,這一生她嫁給白嘉軒感到無比滿足。
作者以濃厚的悲劇意識,書寫了這些女性悲慘的一生,通過這些女性的命運,批判了儒家倫理綱?!叭龔乃牡隆薄按嫣炖頊缛擞?。在人們思想不斷解放的同時,封建傳統(tǒng)倫理觀念依然在一些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時時刻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甚至影響了女子的一生。傳統(tǒng)倫理道德之下,溫順聽從的女子是錦上添花,而稍具有獨立意識的女性便是紅顏禍水。
作品中這種濃郁的悲劇意識,能夠讓我們在悲劇的過程之中感受到信仰和力量?!栋茁乖分校行┡砸矔龀鲆恍┓纯?,作者以不斷描述社會的“丑惡”來對比個人斗爭的“美麗”,以書寫女性地位來激發(fā)女性的反抗與人民的思考。全書整體悲涼冷漠的基調(diào)之中滲透著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對個體生命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她們的努力為后世女性解放做了鋪墊。
參考文獻(xiàn):
[1]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
[2]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3]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
[4]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
[5]秦艷紅.對《白鹿原》中白靈形象的分析[J].課外語文(下),2016,(7):69-72.
[6]陳忠實.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12.
[7]吳成年.論《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劇命運[J].婦女研究論叢,2002,(6):39-44.
[8]梁雪梅.論《白鹿原》的悲劇美學(xué)[J].文學(xué)教育(上),2021,(12):19-21.
[9]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10]陳忠實.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寫作手記[J].小說評論,2007,(04):44-50.
作者簡介:
付小菲,女,漢族,山東臨沂人,山東理工大學(xué)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xiàn)當(dāng)代文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