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
在當前教育時代背景下,英語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英語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也層出不窮,但是其教學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并沒有脫離英語學科育人的本質(zhì)。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從英語學科育人的本質(zhì)出發(fā),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與學習能力為基本原則,以落實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為基本目標,促進學生進步。本文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分析了閱讀課堂中育人的有效方法。
一、思路轉(zhuǎn)變,幫助學生樹立一定的文本閱讀意識
文本閱讀意識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基礎,也是學生英語綜合學習水平的體現(xiàn)。文本閱讀是英語閱讀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思路,認識到學生文本閱讀意識的重要性,并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閱讀意識。說到文本閱讀意識,不得不提其包含的對話意識、比較意識、寫作意識等。對話意識的淺層意思是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但其實還包括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與同學之間的對話,是學生與教師、同學之間的有效互動,也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的思想碰撞。比較意識是指同類閱讀文本之間的比較,在學生閱讀時,教師要善于聯(lián)系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文本或句子,在比較與分析中完成閱讀,形成比較意識后,學生對新文本的加工能力會越來越高,閱讀水平也會不斷提升。寫作意識其實是積累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的語言素材、了解的語言交際情境等都有助于學生的寫作與表達,促進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形成完整的輸入與輸出的閉環(huán)??梢哉f,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既要了解文本閱讀意識對學生閱讀能力的促進作用,也要幫助學生找準樹立文本閱讀意識的切入點。
比如,在教學“Unit 1 School subjects”時,Story Time中Tim對上學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貫穿了整個故事線,因此,教師在講解時先從Tim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入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先提出問題“He didnt want to go to school. He thought it was very boring, but then he asked to go to school. What did he experience? ”再用中文復述一遍,便于學生理解,接著引導學生閱讀第一幅圖畫中母子二人的對話。Its time for……的句式學生并不陌生,教師可以列舉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句子,如“Its time for eat breakfast.”,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確這句話的意思,發(fā)展學生的比較意識。故事中的對話內(nèi)容很多,在學生熟讀故事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與同桌對話,采取一人一句的方式,將課本中的故事讀一遍,在閱讀與對話中完成學習。
二、手段創(chuàng)新,讓學生對英語文本的閱讀有好感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是否有主動閱讀的內(nèi)驅(qū)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設法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來增加學生的閱讀動力,促使學生在閱讀之前就產(chǎn)生積極探索的沖動。然而,這落實在閱讀教學中并不簡單,需要教師對英語文本做到全面分析,并且對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畢竟要想增強學生的閱讀動力,就要設法增強文本閱讀本身對學生的吸引力。從文本閱讀來說,教師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靈活變換教學手段,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文本閱讀更具活力,尤其要注重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情感教育價值,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促進學生在主題句中找到文本重要信息,學會分析作者的觀點或者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學習“Unit 4 Shopping Day”的Lesson 3時,教師從Dialogue 1入手開展文本閱讀教學,這部分知識點要求學生根據(jù)圖片猜測物品的價格,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學習用品設計問題。比如“Whats on your desk? There is a pencil box on the desk.”隨后詢問學生“How much did your pencil box cost?”學生會直接說出具體的錢數(shù)。教師接著問“How much do you think Helen wants to buy this pencil box?”這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就了解了猜測價格的過程,即使大部分對話是由教師發(fā)起的,學生也能在對話中對Dialogue 1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好奇。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根據(jù)售貨員和Helen之間的對話可以了解購物時的基本用語,如“Can I help you?”“l(fā) want to buy……”“How much is it?”這給學生掌握交際用語提供了必要條件。為保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實現(xiàn)有效的輸入,教師要與學生進行簡單互動,“Can I help you?”“Yes. I want to buy this white eraser.”這樣用對話的形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也讓學生看到英語作為一門交際性語言與中文同樣注重禮貌性地語言表達,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
三、情境設置,帶給學生更為真實的課堂閱讀體驗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利用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設法通過教學問題啟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閱讀教學中的情境設置離不開豐富的語言學習材料,學生能夠在學習材料閱讀中獲得實踐感悟,同時還能夠在情境中投入情感,這讓學生的閱讀印象更加深刻,閱讀質(zhì)量會自然而然提升。在閱讀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游戲情境,如組織學生將課本中的Story Time以演繹的游戲方式表達出來;設置音樂情境,如在學生閱讀時播放英語兒歌,其中高頻率重復的詞匯引起學生的關(guān)注后,教師再順勢引出閱讀主題;設置生活情境,如將生活實物引入英語課堂,利用好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減少閱讀負擔;設置動態(tài)情境,利用課堂中的多媒體展現(xiàn)移動的畫面,其中的色彩變化、人物或動物的動作以及聲音的高低等都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更活躍。
例如,在教學“Unit 5 TV Shows”的Lesson 3時,教師就將Jane、Mack和Coco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類型搬到了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播放經(jīng)過剪輯的電視節(jié)目,每個電視節(jié)目大概有1分鐘時間,在學生閱讀每一小段之前,教師都會播放相對應的電視節(jié)目,隨后詢問學生“Is this Janes favorite TV program? Whose favorite TV program is this?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is TV program? ”這樣在多媒體技術(shù)的輔助下結(jié)合視頻與文本,不用教師過多的解釋,學生就能明白文本要表達的意思,在閱讀中也有了更多的畫面感支撐,不會感覺閱讀枯燥,而且學生在閱讀中能夠和主人公Jane、Mack、Coco產(chǎn)生共鳴,促進學生在豐富的體驗感中獲取知識。
四、合作閱讀,提高學生英語課堂文本閱讀的深度
合作閱讀是學生獨立閱讀文本并在小組內(nèi)對文本進行深入閱讀后的學習活動,有助于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對文本主要思想的透徹了解,并且學會從文本中總結(jié)作者的寫作技巧。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與同齡人討論文本的主要思想能夠增強自己的信心,并且有助于學生在互助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找到新觀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必然要學會傾聽與表達,與同學交流彼此的意見,形成新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對文本細節(jié)進行深入分析。教師也要輔助學生區(qū)分文本中的重要信息與細節(jié)信息,使學生在分析人物時能夠抓住人物的特征,在分析事件時能夠明確每一情節(jié)和沖突的作用,在分析說明文時能夠找到事物的本質(zhì),這會讓學生在閱讀時形成抓主要思想并尋找細節(jié)信息的習慣,也會讓學生在合作閱讀過程中善于通過推理、分析等途徑回答與文本閱讀相關(guān)的問題。
例如,在學習“Unit 1 Keeping healthy”的Lesson 3時,教師組織學生以合作的方式閱讀這兩封信,在合作之前,學生要進行獨立閱讀,并且將自己讀不懂或是有疑問的地方標注出來,在合作閱讀中,學生首先在小組內(nèi)提出自己的問題,并說明自己在閱讀中碰到的疑問。如學生在讀到Linda的回信時,無法順利理解Linda提出的建議,學生讀起來也磕磕絆絆,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分享了之后,其余同學立刻伸出援手,從求助信Worried入手,將兩封信以逐條對應的方式展開閱讀。很多同學會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閱讀視角,通過這種閱讀方式,學生對Worried存在的問題以及Linda提出的建議展開了深入分析,很多同學都能夠在聽到問題后說出相對應的解決方式。在互助合作閱讀中,學生不僅能掌握求助信與建議信的寫作方式,還通過閱讀經(jīng)驗的交流學會對比式閱讀方法。
五、活動組織,提升小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
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教師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將學生的閱讀局限在課堂中和課本上,要通過組織有特色的閱讀活動引領學生在經(jīng)典作品中體會英語文化,熏陶精神品格。這要求教師樹立大閱讀觀,在組織英語閱讀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興趣、經(jīng)典作品對學生的積極影響等,找準受學生歡迎的組織形式,為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奠定基礎。從學生目前在閱讀活動中的表現(xiàn)來看,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投入閱讀狀態(tài),但其中存在學生閱讀習慣不佳、在閱讀活動中收獲少、閱讀成果展示時間少等問題,這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改變現(xiàn)狀,根據(jù)每次組織閱讀活動的動機開展主題式閱讀,即使活動形式是非常多樣的,但都不能偏離主題。同時,教師要關(guān)注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在閱讀時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jù)閱讀主題,給學生提供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從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出發(fā),教師可以將閱讀成果的展示變成趣味性的交流會,學生樂于參與,積極展示,教師就可以觀察到學生的閱讀情況,分析此次活動的得與失。
例如,在學習“Unit 3 Making contact”的Fun Time后,學生了解了很多傳遞信息的方式,但其實傳遞信息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可以搜集我國古代驛站傳信方式、旗語傳信方式等,將其進行精簡并翻譯成英文,給部分單詞標注漢語,并給每篇文章找出配圖,以降低學生的閱讀負擔,隨后就可以組織學生圍繞“How messages are delivered”展開閱讀活動。在閱讀活動中,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一篇喜歡的文章閱讀,并且可以和選擇了同一篇文章的同學坐在一起,讓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多。同時,給學生提供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教師將每個文章的題目貼在不同的板子上,學生根據(jù)自己所閱讀的文章,在紙上寫出相應的閱讀感受,并貼到文章題目所在的板子。教師會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感受隨機提問學生,讓學生說出自己總結(jié)的過程,也可以分享閱讀中的經(jīng)驗。
六、作業(yè)布置,有效落實英語學科教育育人的目的
為了落實學科育人目標、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體驗,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基于英語課程目標設計英語特色作業(yè),給學生提供趣味、高質(zhì)量的學習空間。在低年級,教師可以將作業(yè)設計帶有趣味性的字母表演,在學生初步認識字母時,在課堂中教給學生如何用肢體動作表達出相應的字母,促進學生手腳并用的學習。還可以將其設計為作業(yè),讓學生家長監(jiān)督學生課下擺出相應的動作,并拍照上傳至班級群,教師可以直接看到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
在中年級,教師可以將文本閱讀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新,在該年齡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學生在掌握了課上學習的Story Time中的故事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將課下作業(yè)設計為學生對Story Time情節(jié)的演繹。學生可以選擇口述的方式復述故事內(nèi)容,但教師更應該鼓勵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學生把自己當作故事的主人公,在進行改編后將故事情節(jié)展現(xiàn)出來。在中年級培養(yǎng)學生的改編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發(fā)音,同時以學生自身的經(jīng)歷豐富了學生做作業(yè)的體驗。
在高年級,教師要注重英語作業(yè)的實用價值,在設計閱讀作業(yè)時要達成減負增效的目標,可以設計讀寫結(jié)合的作業(yè)。學生在課下根據(jù)課本內(nèi)的文本開展閱讀,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選擇相對應的課外閱讀材料,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同時,學生還需要在閱讀之后練習仿寫。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所設計的作業(yè)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形式多樣的作業(yè)形式也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品質(zhì),兼具趣味性與實效性。
七、結(jié)語
總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落實學科育人的目的,就要關(guān)注學生的知識形成情況,了解課堂中的情感滲透情況,教師要設法對現(xiàn)有的閱讀教學方法進行優(yōu)化,促進學生在閱讀中積極思考,借助教學情境、合作閱讀、閱讀活動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