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
【摘要】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情境支架導讀,結構支架尋主線,內容支架凝主題,語言支架促思維,評價支架促習得,通過教師導讀、學生自主閱讀、同伴共讀和小組閱讀展示等英語整本書閱讀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整本書閱讀;同伴共讀
初中英語學科2022年版新課標倡導主題引領下的廣泛閱讀、深入閱讀和整本書閱讀,促進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提升,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適應未來閱讀教學發(fā)展方向的需要。英語整本書閱讀篇幅長、難度大,一線教師應深入思考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學支架來幫助學生降低閱讀難度,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樂于閱讀、善于閱讀。
一、在不同的閱讀階段搭建不同的支架
整本書閱讀指導教學的支架主要包括情境支架、結構支架、內容支架、語言支架和評價支架等。這些教學支架的合理使用,在閱讀各個階段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大致可以概括為:搭建情境支架,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搭建結構支架,幫助學生知曉書本結構;搭建內容支架,指導學生提煉整本書主題;搭建語言支架,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賞析書中語言;搭建評價支架,鼓勵學生嘗試運用習得語言。
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整本書閱讀方法和策略的指導,分為讀前導讀框架、讀中賞析語言和讀后展示收獲三部分。讀前重在“引導”搭建情境和結構支架,引導學生關注書的封面、目錄、插圖,分析小說各個章節(ji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導出整本書大的框架結構,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讀中重在“賞析”搭建內容和語言支架,帶著學生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點、處事風格,同時關注事件發(fā)生前后的變化,主人公的成長蛻變和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歸納整本書的主題,分析的過程中帶著學生賞析語言;讀后重在“輸出”搭建評價支架,可以設計一些與主題相關的寫作活動,小組合作,以讀促寫,并讓小組進行展示,展出對主題和主要人物的理解,升華主題。整本書閱讀主要分三塊:導讀推薦、激發(fā)興趣—深度閱讀、對話文本—分享交流、感悟提升。
二、“支架式教學”用于整本書閱讀的課例
以下筆者將結合最近我市一節(jié)評優(yōu)課黑布林閱讀“The Little Woman”,具體闡述支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各個閱讀階段的具體運用。
1.情境支架促導讀
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關注整本書的封面、圖片、標題、作者和導讀來預測整本書的內容,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教學片段1】以黑布林閱讀“The Little Woman”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關注書的封面(見下文),進行師生問答:
T:What’s the title of the book?
S:The Little Women.
T:Who are they?
S:They are Meg,Jo, Beth and Amy.
從標題了解書中四個主人公,教師接著問:“Who is the writer?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him?Do you know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book?”指導學生關注作者,通過作者的人生經歷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為順利閱讀整本書做好鋪墊。接下來就帶著學生關注書中插圖(圖1見下文),通過插圖理清人物關系,教師可以指著圖片讓學生認一認圖片中的人物并問一問你是如何辨認的?(Who is Meg/Amy/Jo/Beth? How do you know?)這樣一問,學生就會關注四姐妹在年齡、性格、個性等方面的差異,同時關注到他們的家人、朋友和鄰居。教師進一步提問:
T:What’s the story mainly about?
S:It’s the story between the March Sisters and their family and their friends.
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很快就能歸納出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由此可見,教師巧妙、有效地導讀可以幫助學生快速了解書本主旨,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閱讀真正發(fā)生。
圖1
2.結構支架尋主線
目錄是故事情節(jié)的概要,研究整本書的目錄,搭建結構支架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各章節(ji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尋找整本書的主線,從宏觀上把握整本書。
【教學片段2】教師在讀前導讀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書的目錄(圖3),并提問“Is it important to read the contents and why?”討論得出:有助于“Find out the mainline of the 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以黑布林閱讀“The Little Woman”為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研究整本書的目錄(如圖2)來找到各個章節(ji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指導學生思考。
T:What did the story start with?
S:The story started with “A merry Christmas”.
T:What did the story end with ?
S:The story ended with “A Special Christmas Present”.
T:What changed their peaceful life?
S:“A Telegram changed their peaceful life”.
圖2
通過師生問答目錄內容,引導學生關注故事情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教師總結如下:So the story started with“A merry Christmas”and ended with“A Special Christmas Present”,“A Telegram changed their peaceful life”。教師進一步提問“How did the family feel during the first Christmas?”“How about their second Christmas.”“What happen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Christmas?”此時引導學生關注The March Sister一家家庭情感氛圍的變化,從第一個圣誕節(jié)的“a little sad(father was far away in the army)”到一封電報發(fā)來后的“cold and sad (mother had to take care of the father in the army)”再到收到特殊圣誕禮物后,回歸到“warm and happy (family members got together)”。對整本書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接下來圍繞主線推測故事發(fā)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根據(jù)學生閱讀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分組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落實閱讀任務,幫助學生增強“讀者意識”,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深入閱讀。進行閱讀任務的布置:(1)Analyze the main characters: the March family, neighbours,relatives and friends;(2)Tell the settings:the time and place of the story;(3)Tell the main plot:tell briefly what mainly happens,小組合作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拓展閱讀思路,降低閱讀難度并為后續(xù)閱讀展示做好準備。
3.內容支架凝主題
理解整本書主要內容,弄清楚作品各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幫助學生提煉整本書的主題。同時設計與書本主題相關的思維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核心素養(yǎng)。
【教學片段3】讀中賞析,引導學生關注目錄中不同章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癟he Little woman”教學中,老師通過引導學生關注兩個Christmas期間March一家家庭氛圍的變化,巧妙引導學生快速找到故事主線。教師可以提問“What’s important for the March sisters?”學生通過字里行間的內容可以總結出“Family and friends are important to them.”教師進一步問“How do you know? Can you find some related information in the book?”追根究底地提問旨在讓學生關注語言,品味細節(jié)描寫,引導學生關注本書主題:家人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family)。教師列出四姐妹前后變化的表格提問:“What were they like before? What are they like now? Can you find out and fill in the blanks?”通過對比四姐妹之前和現(xiàn)在的變化,得出書本的主題(圖3):成長(growth)。教師指導學生閱讀Mr. March的信,并和學生進行問答:
T:What did Mr. March ask the sisters to do in the letter?
S:To be a better person.
T:in which aspects?
S:to be good to their mother, to be good to their friends, to be good to their sisters.
圖3
從中看出父親的教育觀(圖4):讓四姐妹成為更好的自我,對母親孝順,對朋友友善,對姐妹友好。教師繼而提問“Do Mr. And Mrs.March succeed in educating their daughters?”指導學生從人物性格和成長過程中的蛻變來審視父母的教育觀。學生小組討論后更深刻地領會到這本書的主題—父母成功的教育觀:教育孩子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培養(yǎng)孩子不趨附金錢權勢和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品德。
圖4
4.語言支架促思維
搭建語言支架幫助學生理解整本書,同時注重學生高階思維訓練。
【教學片段4】在深刻分析小說主題后,教師提問 “What makes the story special and attractive?”這是一個開放性和發(fā)散性思維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小說沖突,關注主人公的成長,指出“The conflicts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of the main characters”。
T:How do the conflicts affect the main plots?
S:To make the plots more reasonable.
這些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高階思維問題幫助學生理清了故事各個章節(jié)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對故事主題有更深入的理解,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增強文化理解。接下來教師設計復述本書主題的活動,內化語言。教師搭建語言支架,給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詞,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增強邏輯性,讓學生小組合作用精煉的語言復述主題,以此幫助學生內化整本書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整合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語言能力。
【教學片段5】以讀促寫。在分析了小說主題,初步內化相關優(yōu)美的語言后,教師布置寫作任務“Please write an article about the theme that impress you most”進行主題寫作,讓學生進一步運用所學輸出寫作。這個階段組織學生探討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引導學生運用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例如:渲染氛圍時的環(huán)境描寫,塑造人物形象時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運用文本中學到的好的表達方式進行寫作,為接下來的小組展示做充分準備。
5.評價支架促習得
通過搭建評價支架幫助學生反思閱讀,發(fā)現(xiàn)一段時間內在整本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并在下一階段作出相應的調整,實現(xiàn)高效閱讀。
【教學片段6】讀后展示。把全班分成背景介紹組、角色扮演組和情節(jié)再現(xiàn)組,根據(jù)相關要求進行讀后展示如下:背景組:“introduce the writer,the book and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角色組:“Role-play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is book. Pay attention to personality and the growth of them”;情節(jié)組:“Make a performance about the story, choose your favourite chapter”。這個環(huán)節(jié)升華了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檢測了整本書閱讀的效果。在各個小組完成展示后,開展組內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活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指出“The plot falls but the character grows(故事落幕了,但是故事中的主角成長了)”。
簡言之,將支架式教學用于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旨在指導教師全面解構文本,指導學生運用整本書閱讀的方法和策略,降低學生閱讀英語整本書的難度,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語言能力、閱讀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的提升,更好地培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呂秋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視域下的文本解讀和閱讀活動設計—以一節(jié)一課三構為例[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