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家國使命下晚清的云南中日文化交流

      2023-06-12 00:52:56王歡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23年2期
      關(guān)鍵詞:晚清云南

      王歡

      內(nèi)容摘要:列強環(huán)伺之際,袁嘉谷、陳榮昌二人奉命赴日考察,肩負著以教育之力救亡圖存的家國使命,他們切身感受到了晚清中國教育與日本教育之間的巨大差距,并將學到悟到的教育理念躬身施行,對推動晚清中國尤其是云南教育近代化產(chǎn)生了非常積極而正面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晚清 云南 家國使命 中日文化交流

      日本是漢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員,自古以來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天朝上國”的形象在日本人眼中開始坍塌。19世紀后半期,日本提出“文明開化”“脫亞入歐”之口號。1894年甲午之戰(zhàn),中國國勢之孱弱暴露無遺。中國學界提出“以日為師”。1898年后,在清政府“留學興國”政策的推動下,游歷日本、留學日本迅速升溫,1898—1907年成為近代中日關(guān)系史上富有成效、相對和諧的“黃金十年”[1]。

      正是在此背景下,1904—1905年,袁嘉谷、陳榮昌作為云南赴日交流的官方代表先后成行(袁嘉谷雖由清中央政府派出,但曾任云南留日學生監(jiān)督一職),且陳榮昌是袁嘉谷的老師,其考察多由袁嘉谷陪同,故合二人之考察一并研究。袁、陳二人取得了豐碩的交流成果,對加速云南近代化進程起到了推動作用。

      然而,目前學界關(guān)于云南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較少,中國知網(wǎng)相關(guān)論文僅有萬劍《清末云南學生留日活動研究(1902—1911)》(碩士論文)[2]、周立英《晚清中國邊吏眼中的日本——陳榮昌〈乙巳東游日記〉評介》[3]、陳友康《晚清陳榮昌與日本人士的詩歌交流》等寥寥數(shù)篇[4];專著則有周立英《晚清留日學生與近代云南社會》一部[5]。學者關(guān)注的焦點是云南留日學生群體和陳友康的與日交流問題,并未進一步挖掘云南近代官方赴日考察的貢獻及意義。筆者從赴日背景、交流內(nèi)容、歸國謀劃等方面,謹伸愚見如下。

      一.國步艱難之際赴日求指點迷津之方

      光緒二十三年(1904)8月,袁嘉谷自天津塘沽港啟程,前往日本考察學政。期間先后到達東京、長崎、札幌、江戶、足尾等地,訪問早稻田大學、札幌農(nóng)學校、高等師范、圖書館、博物館等處。光緒二十四年(1905)3月,陳榮昌自昆明啟程赴日,6月21日抵達日本京都。

      袁、陳二人之赴日,固有官方公派的因素,然而從更深層次上講也是二人對國家和民族危機如何應對進行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袁嘉谷就受到甲午戰(zhàn)敗、馬關(guān)之辱、八國聯(lián)軍侵華、辛丑條約簽訂等一系列國難觸動,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希望能夠針對性地學習日本在教育制度設計、教育改革進程、教育發(fā)展方式等方面的經(jīng)驗。陳榮昌之赴日,則是在總結(jié)中國甲午戰(zhàn)敗原因及云南面臨形勢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具體而言,一是認為中國人眾而散、日本人少而心齊,“譬如積谷盈倉,不知其幾萬萬粒也,碾石之大僅數(shù)尺,以石碾谷,無不脫其皮者,石雖小而力全,谷雖多而勢散也?!盵6]66二是中國教育守舊且民智未開,日本教育改革成效顯著。三是中日幾乎同時派學生赴歐美,但日本留學生歸國后能各展其長,中國留學生歸國后往往學而不用、用非所學。陳榮昌送友人赴日云:“吾國正多難,努力眼中人?!保ā锻h行·送詒孫赴日本》)[7]479一定程度上也透露出陳榮昌赴日考察的初衷。簡言之,上為國家效力、下為桑梓守土是袁、陳二人赴日考察的主要動機。晚清中央及地方政府反復強調(diào)“不可入寶山而空回”“以實心求實學”,把赴日考察提升到關(guān)桑梓、系存亡的高度來強調(diào)。時任云南留日學生監(jiān)督的錢鴻逵說:“開辟我知識,錀啟我錮蔽,鼓鑄我精神,以引我于可憂可泣、可羨可慕、可喜可賀之域者,曰實地考察。”[6]1也把實地考察視為救亡圖存的關(guān)鍵之策。

      從客觀上講,袁、陳二人赴日考察的另一原因是“東瀛三島書同文”(袁嘉谷《劉生昌明,陳生貽恭畢業(yè),長歌贈之》)[8]164,中日文化同源帶來了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正如日本大隈重信所言:“孔孟之道,日本亦守之為國粹。”[6]13-14其時,國人視日本如蓬萊仙山。袁嘉谷《臥雪詩話》卷六云:“在東瀛日,燦然、鼎和諸友,殷殷問字,異邦歟?抑同堂歟?樂可知已。”[8]696卷八云:“嘗游日本、安南之村落,見其題名皆取華文,亦雅亦古,嘆為國光。”[8]802袁嘉谷在東京上野作詩云:“蓬萊飛馭列仙游,一枕青山一味秋?!盵8]167陳榮昌和之云:“枕邊臥聽蓬萊水,疑是銀河一派流?!盵6]18歸國后,陳榮昌《醉蓬萊·憶日本游歷》云:“怪予情癡甚,頗念群仙,尚居三島?!盵7]493均從不同角度表達了對日本的向往之情。

      二.與日人之交流——從景物、學問到國政

      袁、陳二人在日期間的交流方式,一是參觀,二是走訪調(diào)研,三是聆聽演講。二人先后參觀各類大小學校30余所,各種政府機構(gòu)以及工廠、氣象臺等二三十處。

      二人首先被多姿多彩的日本風物觸動,袁嘉谷《足尾道中》云:“之字山程弓字水,神州詩客幾人來?”[8]168《贈長瀨》云:“東道主人知愛客,茶煙半席話丹青?!盵8]166日本醉人的山水、裊裊的茶煙和曼妙的書畫讓遠方而來的神州詩客感慨萬千,并把中日景物及文化現(xiàn)象加以對比。袁嘉谷《赴濱離宮櫻花會》云:“太平洋岸古離宮,多少冠裳遠會同……我憶瓊林開宴日,正陽門外日華隆?!盵8]165-166《不忍池》云:“波外酒樓燈上下,鄉(xiāng)心已赴九龍池?!盵8]164《經(jīng)正書院舊友,游日本者十數(shù)人,同飲照相,補作同門錄,題后二首·其一》云:“回憶九龍池上月,櫻花約略夢梅花?!盵8]169就把東京濱離宮、不忍池、櫻花分別與北京故宮、昆明翠湖、云南梅花作了類比。陳榮昌看到日本札幌牧場,賦詩云:“雞犬桑麻齊入畫,蟲魚草木自能箋。馳觀域外心傾倒,不必農(nóng)書著孝先?!盵6]27傾倒于“雞犬桑麻”“蟲魚草木”的旖旎風光。袁嘉谷還驚嘆于中日禮樂文化的相似,其詩云:“櫻花江戶月,煙水海門春。禮樂猶宗漢,神仙豈避秦?”[8]170從景物到文化,是交流的第一步。對于這樣一個風景和文化都與中國密不可分的國度,袁、陳二人的情感是復雜的,他們既看到了歷史上屬于漢字文化圈的讓人親近的日本,更看到了學習西方、近代化成就卓著的日本。

      袁、陳在日考察的重點在于日本教育,主要關(guān)注以下幾點。一是兒童教育,日本主張把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有機結(jié)合。田所美治《學制大意》云:“涵養(yǎng)兒童之德性,指導道德之實踐,但不可空以所謂仁、義、禮、智者教之……在尋常小學校則授以孝悌、親愛、謹謙、恭敬、信實、義勇之事項,適切于實踐且淺近易行者?!盵6]139二是愛國教育,陳榮昌見一位日本兵士“死心踏地,忠君愛國,斷足而不悔,將至家見父母、兄弟、親戚、故舊,不自傷其殘廢,猶欣欣然有喜色?!盵6]29不禁慨嘆日本愛國教育的成效。三是體育教育,日本小學校尤重體育,認為“身體不發(fā)達,則精神不完固,精神不完固,則學不能完全”[6]81。日本大學暑假中均有旅行,游息以避暑、遠足以習勞,體現(xiàn)了注重體育之精神。四是女子教育,田中不二麻呂說:“中國人來游者,皆羨吾國女學之盛,女子之有用。”[6]110陳榮昌十分欣賞“日本女子體操,步武整齊,與男子無異”的尚武精神[6]57,卻不認為中國可以仿照日本,提倡“男女同學”。他認為“日本初以三島人民無多,其男子擔任國家之事,尚虞不足,故商厘亦多用女子,此不得已之為也?!灿斜酥坏靡颜?,我乃引以為法乎?故吾謂女學不可不興,男女不可無別……男女有別,正中國之國粹也?!盵6]31陳榮昌從國粹的角度肯定男女有別、否定男女同學,認為女子不宜從事商業(yè)等行業(yè),正體現(xiàn)出其教育觀念的局限性。五是國人的留日教育,其時留學生多為短期速成生,二年即可畢業(yè),甚至更短。早稻田大學主事青柳篤恒說:“清國留學生來者日眾,競欲速成,或半年,或一年畢業(yè)歸國,速則速矣,未可以為成也。”[6]67日本實習教習樺島禮吉也說:“預備普通學期僅訂一年半,未免太促,于普通知識不足,則習實事亦不能精。普通學至少須三四年,乃勉強足用?!盵6]5針對此現(xiàn)象,陳榮昌指出:“日本于我國學生,入普通則收之甚寬,入專門則取之甚嚴。以專門各校皆有定額,中國學生多一名,則日本學生少一名?!盵6]75故而他建議清政府與日本政府協(xié)商增加我國留學生名額,借此推動國人留日教育從速成班向?qū)I(yè)化轉(zhuǎn)變。

      三.與日本友人的詩歌酬唱

      袁、陳二人不僅留心日本政治、科學、教育等發(fā)展情況,還是云南籍人士中最早利用詩歌進行中日交流的先行者。二人主動與日本政治、教育、文化界名流交往,以詩文會友,以守住東方文化血脈為共同愿景,成就了晚清云南與日本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此處僅舉數(shù)例,以概其余。

      首先是被袁嘉谷譽為“近日日人之杰”的長岡護美[8]471,出身于熊本藩藩主世家,封子爵,時任東亞同文會副會長,與袁、陳二人頗多交集。長岡護美曾與袁、陳二人及嘉納校長、高田博士、楊公使等宴飲于東京富士軒,并即席賦詩云:“論交何必附忘年,吾輩同文有夙緣。每喜高軒來絡繹,敢辭賤位費周旋。但慚下里巴人調(diào),雪和陽春唱白篇。肝膽俱傾欣得友,濟時今古待明賢。”[6]43袁嘉谷和長岡詩云:“鄉(xiāng)心迢遞雪山夢,詩跡賡歌云海篇。中外一家記今日,莫將佳話讓唐賢?!盵8]168陳榮昌即席唱和云:“龜鑒照人多古誼,驪珠贈我有新篇。鯫生愧少瓊琚報,再詠《緇衣》解好賢。”[6]43以“驪珠贈人”“瓊琚相報”等關(guān)于友誼的優(yōu)美典故記載了中日友人親密互動的瞬間。臨別之際,陳榮昌《留別長岡子爵》云:“東都車馬日紛紛,云海詩名素所聞。國步進于歐米化,家風傳此漢唐文?!盵9]117不僅贊嘆近代日本發(fā)展堪比歐美,而且稱許長岡有漢唐之風。長岡把自己的《云海詩集》贈予陳榮昌,陳榮昌《題長岡子爵〈云海詩集〉》云:“長岡列爵東海東,余事乃作詩中雄。開篇首題大清國,使我忠愛填心胸。尚武精神遍朝野,文陣縱橫收汗馬。許燕大筆何淋漓!自古名臣盡風雅。中有謝公山水詩,魏闕遙寄江湖思。我向江湖思魏闕,愿瞻北極神飛馳?!盵6]43-44足見長岡對大清國頗為友好,其詩兼具豪邁與清新之氣。

      二是與日本教育界名人的唱酬。首先是東京高等師范學校嘉納治五郎校長,他曾邀請日本名流為袁、陳二人講學。陳榮昌《嘉納校長延諸名人為余講學累日,以詩謝之并呈竹添先生即以志別·其一》云:“群材遍樹仙人島,師表高于富士峰。正苦迷津無寶筏,忽開覺路有金鏞?!盵9]110-111感謝嘉納介紹日本名流講學、迷津指路之功。其次是北海道師范學堂校長安達氏,陳榮昌等訪問北海道學堂,安達氏出其《詠史》絕句相示。陳榮昌賦詩云:“羨君腹笥自便便,詠史詩成一百篇;今樂聲中彈古調(diào),北方學者未能先。”[6]27稱許安達氏學問廣博、詩風古雅,可與日本北方學者并駕。再者是日本士官學校的漢文教授、東亞同文會干事和田純,和田純曾陪同袁嘉谷、陳榮昌等參觀中央幼年及士官兩校,陳榮昌贈詩云:“城闕青衿有嗣音,遍觀學校列如林。少年麟鳳無雙品,壯士熊羆不二心。利器示人交誼厚,粗材如我感懷深。聞君正講中州學,吾道由來未陸沉。”既對和田純“利器示人”表達感謝,又對其傳授中州學深感同道。

      三是日本速記手煙崖。速記之余,煙崖賦詩云:“濕翠當眉百尺臺,座中賓主得追陪。情懷欲賦新知樂,為和樽前郢曲來?!眰鬟f出結(jié)交中國友人的喜悅之情。陳榮昌和詩云:“秋柳秋花屋外環(huán),倚欄人正對秋山。偷閑半日渾無事,坐看奔車自往還?!睙o意間表達了“奔車往還”的現(xiàn)代化日本的贊賞。煙崖又和詩云:“梯航萬里路回環(huán),此日來登海上山。游遍瀛洲三島后,滿襟明月抱珠還?!盵6]80既敘陳榮昌等遠涉重洋之艱辛,又對訪日諸人取得豐碩成果充滿期待。

      四.歸國之后的謀劃

      離開日本之際,袁嘉谷來到風景優(yōu)美的東京日比谷公園,心中想的卻是“簫鼓軍中樂,山川酒外醒”“刀劍磨三尺,圖書富五車”[8]170,希望以才學報國,助力中華崛起。歸國后,袁嘉谷積極參與了清末中央教育管理機構(gòu)的改革,擔任學部編譯局局長,主管全國中小學教科書和大學參考書的編寫工作[10]9。

      通過日本考察,陳榮昌結(jié)合云南實際進行了反思:“吾滇之介居兩大(英、法)者,此時正廢興接續(xù)之交也。滇地之興也,更不須三十年而品物燦然,學校林立可必,所異者為人所經(jīng)營與為我所經(jīng)營耳,吾為此懼。”[6]24表達了推動教育改革,促使云南“學校林立”“品物燦然”的美好愿景。返滇后,陳榮昌督促學生掃除昔日之舊學,代之以西洋之科學。具體而言,一是打破云南長期以來的封閉思想,啟迪云南人民救亡圖存,陳氏認為,云南是“國家西南之保障”“昔為邊鄙,今為門戶;昔為無甚輕重之區(qū),今為關(guān)系存亡之地”[6]16,不舉全滇之力,不足以發(fā)揮其保障之作用。二是聘請日本物理、化學、政法教師20余人來滇教學,購置儀器、圖表等,傳播西方科學知識,推動新學發(fā)展。從日本購得《教育法規(guī)類抄》二卷、教育有關(guān)規(guī)劃若干卷,供云南近代化教育實踐之參考。三是堅持分科辦理云南學校,先后創(chuàng)辦勸學所、高級師范、初級師范學堂,創(chuàng)辦政法、方言、工業(yè)、農(nóng)業(yè)、森林等專科學校,創(chuàng)辦女子中、小學各一所,為近代云南發(fā)展儲備了大量優(yōu)秀人才。

      晚清云南中日文化交流并不全是和諧友好的人間童話,袁、陳二人時時以國內(nèi)現(xiàn)狀與日本相對照,心理落差極大,改革上進之意志極強。多數(shù)日本人表面友好但猶存戒心,絕非傾囊相授,在交往中存有輕慢之意。比如參觀軍事工廠時的種種限制、中國留日名額受限等等。且身為戰(zhàn)敗國國民而身處戰(zhàn)勝國國土,隨處可見令人警惕之物,如東京九段坂油畫院陳列著日本與我國黃海之戰(zhàn)的油畫、我國葉志超三軍司命大纛、各種軍需品等,刺激強烈以致有的晚清留日學生承受不了重壓而精神失常。

      概言之,在列強環(huán)伺、家國危難之際,袁嘉谷、陳榮昌二人奉命赴日考察,有著深重的責任意識和強烈的危機意識,肩負著以教育之力救亡圖存的家國使命,他們在日期間切身感受到了晚清中國教育與日本教育之間的巨大差距,并將學到悟到的教育理念躬身施行,雖未收“乾坤轉(zhuǎn)旋”之功,但對推動晚清中國尤其是云南教育近代化產(chǎn)生了非常積極的正面影響。

      參考文獻

      [1]趙霞.中日教育交流的變遷[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25-27.

      [2]萬健.清末云南學生留日活動研究(1902-1911)[D].華東師范大學,2020.

      [3]周立英.晚清中國邊吏眼中的日本——陳榮昌《乙巳東游日記》評介[J].史學月刊,2008(09):36-42.

      [4]陳友康.晚清陳榮昌與日本人士的詩歌交流[J].云南社會科學,2015(04):184-188.

      [5]周立英著.晚清留日學生與近代云南社會[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11.

      [6]陳榮昌著,周立英點校.《乙巳東游日記》點校[M].昆明:云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7.

      [7]廖澤勤編著.全滇詞上[M].合肥:黃山書社,2018.

      [8]袁嘉谷著;袁丕厚編.袁嘉谷文集第2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9]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編;陳友康著.一代文宗陳榮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

      [10]張維著.袁嘉谷傳[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4-5.

      本論文為外研社橫向項目“云南早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其對漢語國際教育的啟示研究——以袁嘉谷為例”(項目編號:2020082301)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西南林業(yè)大學辦公室(黨委巡察辦))

      猜你喜歡
      晚清云南
      云南茶,1200年的發(fā)現(xiàn)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云南邀您來“吸氧”
      云南畫報(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選擇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云南潦滸柴燒陶煴
      云南行
      大眾文藝(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一圖讀懂云南兩新黨建
      論嚴復翻譯理念與翻譯實踐的矛盾及統(tǒng)一
      晚清師范教育發(fā)展的制度變遷分析
      亞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5:27:15
      論晚清民間戲曲中的“皇權(quán)隱退”
      江淮論壇(2016年6期)2016-12-15 14:19:53
      有情總被無情惱
      信丰县| 临澧县| 咸宁市| 郯城县| 兰州市| 马关县| 利川市| 深水埗区| 巨野县| 靖安县| 香港 | 湖口县| 新野县| 绥棱县| 叶城县| 社旗县| 达拉特旗| 鹤峰县| 军事| 闻喜县| 博爱县| 囊谦县| 岱山县| 龙州县| 吐鲁番市| 田东县| 康保县| 霍山县| 青海省| 格尔木市| 舟曲县| 买车| 开化县| 乌拉特中旗| 高安市| 巴里| 肥乡县| 乐业县| 赤水市| 娄底市|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