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語大字典》“冫部”字字際關(guān)系辨誤

      2023-06-15 05:23:23閆超文
      現(xiàn)代語文 2023年4期

      摘? 要:在字際關(guān)系溝通方面,《漢語大字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字際關(guān)系溝通闕失、字際關(guān)系溝通錯誤、互注使用不夠規(guī)范、字際關(guān)系標注與凡例不合等。以《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冫部”為例,對其中存在字際關(guān)系錯誤的字予以梳理辨正。希望通過這一個案研究,能夠為《漢語大字典》的再次修訂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guān)鍵詞:《漢語大字典》;字際關(guān)系;冫部;辨誤

      《漢語大字典》(以下簡稱《大字典》)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收字最多、釋義最全的大型語文辭書。1990年的第一版和2010年的第二版,在字際關(guān)系處理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不過,在字際關(guān)系梳理和關(guān)系標注上,《大字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字際關(guān)系溝通闕失、字際關(guān)系溝通錯誤、互注使用不夠規(guī)范、字際關(guān)系標注與凡例不合等。本文以《漢語大字典(第二版)》[1]“冫部”為例進行分析,該部共列字頭136個,其中,涉及字際關(guān)系的有87組。我們對其間存在字際關(guān)系錯誤的字進行歸納分類,并一一辨正,希望能夠?qū)Α洞笞值洹返氖褂煤驮俅涡抻喬峁┯幸娴膮⒖肌?/p>

      一、字際關(guān)系溝通闕失

      1.

      同“?”。冷氣?!都崱で唔崱罚骸?,冷氣。或從心?!盵1](P325)

      《大字典》“?”條:

      (一)qīn 《集韻》千尋切,平侵清。

      冷?!都崱で猪崱罚骸?,冷也?!?/p>

      (二)qìn 《集韻》期鴆切,去沁清。

      冷氣?!都崱で唔崱罚骸?,冷氣?!?/p>

      (三)qǐn 《集韻》期稔切,上寑清。

      [??]寒貌?!都崱€韻》:“?,??,

      寒貌?!盵1](P327)

      按:《大字典》將“”與“?”看作異體字,并附有“冷氣”的釋義。《大字典》凡例中,曾對異體字的標注進行了解釋:“全同異體字不注音,在‘同×之后出書證、例證;非全同異體字注音,在‘同×之后簡要釋義,并引書證、例證?!盵1](P18)《大字典》在表“冷氣”的意思上將“”同“?”二字進行了溝通,認為二字為非全同異體字。實際上,“”不僅具有“冷氣”義,還能夠表示“冷”的意思。《廣韻·沁韻》:“,冷?!盵2](P420)《佩觿》卷三:“沁,并七鴆翻。上水名。下冷也。”[3](P73)《古俗字略·沁韻》:“,冷也。?,同上?!盵4](P65)因此,“”在表示“冷”義上也與“?”相同。《大字典》未在此義上將二者溝通,當補。具體可修改為:

      同“?”。1.冷也。《廣韻·沁韻》:“,冷?!?.冷氣?!都崱で唔崱罚骸?,冷氣?!?/p>

      2.

      同“濪”?!豆潘鬃致浴巾崱罚骸盀D,千定切。寒冷也。,同上。”[1](P331)

      《大字典》“濪”條:

      “?”的訛字?!都崱巾崱罚骸盀D,《說文》:‘冷寒也。”方成珪考正:“濪,當從《說文》作??!盵1](P1892)

      《大字典》“”條:

      qìng 《集韻》千定切,去徑清。又七刃切。

      同“?”。[1](P331)

      按:《大字典》認為,“”與“濪”同、“”與“?”同,它們分別屬于全同異體字關(guān)系?!洞笞值洹匪f不誤,意符“冫”與“氵”往往混用不別,因此,“冫”部字與“氵”部字在聲符相同的情況下,多為異體字關(guān)系。關(guān)于“濪”“?”二字,《大字典》認為“濪”是“?”的訛字,但訛字并不是《大字典》凡例所規(guī)定的用語。《集韻·徑韻》:“濪,《說文》冷寒也?;驈膩暋!盵5](P607)

      《正字通·青部》:“,俗?字。”[6](P1267)因此,應將“濪”“?”看作異體字關(guān)系。不僅“濪”和“?”為異體字,“”與“濪”也應是異體字?!蹲謪R·青

      部》:“,同?!盵7](P55)《重刊詳校篇?!べ俊罚?/p>

      “、、,三,七刃切。音親,去聲。寒也?!盵8](P101)又《古俗字略·徑韻》:“濪,千定切。寒冷也。,同上?!盵4](P59)綜上可知,“”“濪”“”“?”應是一組異體字。此外,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水部》:

      “《世說新語》曰:‘劉真長始見王丞相,時盛暑之月,丞相以腹熨彈棋局,曰:“何乃渹?”劉既出,人問見王公云何,劉曰:“未見他異。惟聞作吳語耳?!弊⒃疲骸畢侨艘岳錇闇?。《太平御覽》引此事,渹作?。《集韻》《類篇》皆云?渹二同?!盵9](P563)《集韻·映韻》:“?、儬、渹,楚慶切。冷也。吳人謂之?,或從人,亦作渹?!盵5](P604)在表“冷寒”義上,“儬”“渹”與“?”等字亦屬于異體字關(guān)系?!洞笞值洹穼υ摻M字的溝通部分闕失,當補。

      3.?

      冰貌?!蹲謪R·冫部》:“?,冰貌。”[1](P324)

      按:“?”不僅可以表示“冰貌”,也是“汀”的訛俗形式,應為“汀”的異體字?!洞笞值洹肺磳⒍株P(guān)系進行溝通,當補。從古代典籍來看,“?”與“汀”有混用的情況。如南宋紹興刻本《藝文類聚》卷六十九:“梁柳惲《詠席詩》曰:‘照日?洲際,搖風綠潭側(cè)。雖無獨繭輕,幸有青袍色。”[10](P6)清代道光八年李式圃刻本《剡錄》卷四:“賈島《憶吳處士》詩:‘半夜長安雨,燈花越客吟。孤舟行一月,萬水與千岑。島嶼夏云起,?洲芳草深。何當折松葉,拂石剡溪陰?!盵11](P7)這兩例中的“?洲”,應當寫作“汀州”,意謂水中的小洲。“?”是“汀”的訛誤字,在表“水邊平灘”義上“汀”與“?”同,《大字典》未將二字的異體字關(guān)系進行溝通。具體可修改為:

      同“汀”。水邊平灘。

      4.

      寒冷?!队衿べ俊罚骸?,冷也。”《廣韻·迥韻》:“,凔寒?!薄墩f文·水部》:“泂,滄也?!鼻宥斡癫米ⅲ骸按肆x俗從仌作?!镀贰俄崱方杂柪涫且?。”[1](P325)

      按:“”,或可寫作“泂”,二者為異體字關(guān)系?!洞笞值洹肺磳⒍株P(guān)系進行溝通,當補?!啊保硎竞涞囊馑?。《廣韻·迥韻》:“,古迥切?!盵2](P299)

      “泂”字,《說文解字·水部》:“泂,滄也?!盵12](P236)“滄”本指寒冷。又《廣韻·迥韻》:“泂,戶迥切?!盵2](P299)

      可見,二字同屬迥韻,均有寒冷的意思,音義相同,應為異體字關(guān)系。其實,古代字書對“”“泂”的異體關(guān)系已有所論述?!都崱ゅ捻崱罚骸?,寒謂之

      ?;驈乃!盵5](P426)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水部》:

      “泂,滄也。此義俗從仌作?!镀贰俄崱方杂柪涫且?。”[9](P563)徐灝《說文解字注箋》:“泂、滄等字改從仌者,皆俗書耳?!盵13](P61)《集韻·迥韻》:“泂,

      《說文》滄也?;驈馁!盵5](P426)《古俗字略·迥韻》:“泂,滄也。同上?!盵4](P41)《正字通·冫部》:“,泂字之訛?!盵6](P83)由此可知,“”“泂”?;煊貌粍e。因此,在表示寒冷義上“”與“泂”應屬異體字關(guān)系,《大字典》對二字的關(guān)系處理不當。具體可修改為:

      同“泂”,寒冷。

      5.?

      冷?!稄V韻·送韻》:“?,冷也?!盵1](P326)

      按:“?”不僅表示“冷”的意思,而且也是“洞”的俗體字,二字為異體字關(guān)系?!洞笞值洹肺磳⒍株P(guān)系進行溝通,當補。“?”與“洞”在文獻典籍中?;煊貌粍e。如清代嘉慶十五年武英殿刻本《剿平三省邪匪方略》卷一百四十六:“雖經(jīng)臣等前此會議,于竹山、房縣、??档瓤h,擇定穩(wěn)妥巖?存貯軍糧,以備臨時急需之用。”[14](P13)此處的“巖?”應是“巖洞”,洞穴的意思。清代康熙四十九年刻本《雅倫》卷六:“炎炎之畏景雖臨,冽冽之寒威益壯。暠暉想冰始之日,?徹得夏頒之狀。”[15](P39)“?徹”即“洞徹”,透徹通徹的意思?;哿铡兑磺薪?jīng)音義》卷二十二:“?徹,?,徒弄反?!队衿吩唬?猶通徹也。字又作迵?!盵16](P19)因此,“洞”可寫作“?”,在表示洞穴、通的意思上“?”同“洞”,《大字典》當補。具體可修改為:

      同“洞”。1.洞穴。2.通。

      6.凞

      xī 《改併四聲篇?!芬洱堼愂骤b》許夷切。

      和?!镀n惥帯r令類·冫部》:“凞,和也?!盵1](P331)

      《大字典》“”條:

      xī 《改併四聲篇?!吩S夷切。

      同“熙”。和?!陡膩闼穆暺!べ俊芬洱堼愂骤b》:“,和也。”[1](P331)

      按:“凞”與“”應屬于異體字關(guān)系,《大字典》未將二者進行溝通,當補。首先,“凞”與“”音義相同。“凞”,《改併四聲篇海·冫部》:“凞,許夷切,和也?!盵17](P5)“”,《改併四聲篇海·冫部》:“,音希?!盵17](P5)在字形上,兩字的構(gòu)型部件“熈”“熙”形體相近;在作為獨立的字使用時,兩字也?;煊貌粍e。如明代嘉靖九年王鎣刻本《淮南子》卷二十六:“詩云:‘日就月將,學有緝熈于光明。此之謂也?!盵18](P17)清代嘉慶十年虞山張氏照曠閣刻學津討原本《韓詩外傳》卷三:“詩曰:‘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19](P8)

      可為“凞”與“”為異體字提供佐證?!皠D”與“”應屬于同一個字的不同異寫形式。李國英指出:“異寫字,即由于書寫變異形成的異體字。異寫字與異構(gòu)字不同。從來源講,異構(gòu)字是造字的產(chǎn)物,異寫字是書寫變異的產(chǎn)物。”[20]因此,應將“凞”“”二字看作是異體字關(guān)系。具體可修改為:

      xī 《改併四聲篇?!芬洱堼愂骤b》許夷切。

      同“”?!镀n惥帯r令類·冫部》:“凞,和也?!?/p>

      二、字際關(guān)系溝通錯誤

      1.冸

      同“泮”?!都崱Q韻》:“冸,冰釋。通作泮?!盵1](P325)

      按:《大字典》認為,“冸”與“泮”同,二字為全同異體字關(guān)系。不過,其所引書證《集韻》則是將二字溝通為通假字關(guān)系,導致引證與所標注的字際關(guān)系并不一致。趙振鐸指出:“《漢語大字典》把引證分為書證和例證兩類。書證主要引自舊辭書、名家注疏以及可信的考證。例證則是古今文籍里的用例。注引書證的目的在于提示所建義項的歷史根據(jù)?!盵21]《大字典》“冸”條所引書證并不能支持得出所標注的字際關(guān)系結(jié)論。因此,該條處理不當。對于“冸”“泮”二字的關(guān)系,還需進一步考察。

      《廣韻·換韻》:“冸,冰散。普半切?!盵2](P384)《新加九經(jīng)字樣·冫部》:“冸,音判。冰散也?!盵3](P30)《史記·封禪書》:“春以脯酒為歲祠,因冸凍,秋涸凍,冬塞禱祠?!迸狍S集解:“服虔曰:解凍?!盵22](P1123)“冸”,換韻滂母,表示冰釋的意思。“泮”,本指一半有水一半無水的學宮?!墩f文解字·水部》:“泮,諸侯鄉(xiāng)射之宮,西南為水,東北為墻。從水從半,半亦聲?!盵12](P237)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七:“頖宮,音判。本多作泮。泮,半也。半有水,半無水也。”[23](P30)《廣韻·換韻》:“泮,普半切。”[2](P384)由此可知,“泮”與“冸”語音相同,而意義并不相同?!杜逵劇肪砣骸般鷥?,并普半翻。上泮宮。下冰解。”[3](P73)則是有意將二者進行區(qū)分,我們認同《佩觿》的處理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泮”也可以表示“冰釋”的意思?!对娊?jīng)·邶風·匏

      有苦葉》:“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毛傳:“迨,及;泮,散也?!编嵐{:“歸妻,使之來歸于己,謂請期也。冰未散,正月中以前也?!盵24](P12)這里應是假借“冸”字而得義??傊?,“冸”與“泮”語音相同,意義不同,不宜將二字看作異體字關(guān)系。同時,在表示“冰釋”的意思上“冸”通作“泮”,二者應是通假字關(guān)系。具體可修改為:

      “冸”條:

      pàn 《廣韻》普半切,去換滂。元部。

      冰釋?!稄V韻·換韻》:“冰散。普半切?!薄毒沤?jīng)字樣·冫部》:“冸,音判。冰散也。”《史記·封禪書》:“春以脯酒為歲祠,因冸凍?!迸狍S集解:“服虔曰:解凍。”

      “泮”條:

      通“冸”。冰釋。《集韻·換韻》:“冸,冰釋。通作泮?!?/p>

      2.凋

      diāo 《廣韻》都聊切,平蕭端。幽部。

      同“叼”。用嘴銜住。《西游記》第二十二回:“師父!你自坐下,等我與他個餓鷹凋食?!盵1](P328)

      按:《大字典》認為,“凋”在表示“用嘴銜住”的意思上與“叼”同,二字為異體字關(guān)系,有誤。王筠《說文解字句讀》:“凋,半傷也。木零落有漸,故曰半傷?!盵25](P452)“凋”本指草木凋零的意思,又可進一步引申為人的疲敝、困苦。《大廣益會玉篇·冫部》:“凋,力盡。”[26](P72)而“用嘴銜住”的意思無法從“凋”的本義引申而出,應是假借“叼”字而得義。因此,“凋”與“叼”應是通假字關(guān)系,《大字典》對二字的關(guān)系溝通有誤,應改正。具體可修改為:

      通“叼”。用嘴銜住。

      三、互注使用不夠規(guī)范

      1.凜

      lǐn 《廣韻》力稔切,上寑來。又巨金切。

      寒冷貌。后作“凜”?!队衿べ俊罚骸皠C,凜凜,寒也?!盵1](P331)

      《大字典》“凜”條:

      同“凜”?!镀n惥帯r令類·冫部》:“凜,俗作凜?!盵1](P330)

      按:《大字典》對所收部分字際關(guān)系字組進行了互注,即雙向溝通。這樣的處理方式可以使字際關(guān)系更為明晰,并且便于讀者閱讀使用。不過,在這部分雙向標注的字組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標注用語使用混亂、互注下的義項不一致等?!洞笞值洹吠ㄟ^“同”與“后作”兩種標注方式,對“凜”“凜”二字進行了互注。一方面,它認為“凜”與“凜”是全同異體字;另一方面,又認為在“寒冷貌”義上二字為古今字,導致二字字際關(guān)系不明?!对鲂藁プ⒍Y部韻略·寢韻》:“凜,寒也。俗作凜?!盵27](P92)《重刊詳校篇?!べ俊罚骸皠C,俗作凜?!盵8](P100)“凜”應是“凜”的俗字,二者為異體字關(guān)系,用“同”標注更為確當。具體可修改為:

      寒冷貌?!队衿べ俊罚骸皠C,凜凜,寒也?!?/p>

      2.馮

      (一)píng 《廣韻》扶冰切(《集韻》皮冰切),平蒸並。又房戎切。蒸部。

      怒;煩悶。也作“憑”?!稄V雅·釋詁二》:“馮,怒也。”王念孫疏證:“馮者,《方言》:‘馮,怒也。楚曰馮。郭璞注云:‘馮,恚盛貌?!卑矗航癖尽斗窖浴纷鳌皯{”。[1](P4831)

      《大字典》“憑”條:

      píng《廣韻》扶冰切(《集韻》皮冰切),平蒸並。蒸部。

      同“馮”。無舟渡河。[1](P2517)

      按:《大字典》通過“同”與“也作”兩種標注方式,對“馮”“憑”進行了互注,導致二字字際關(guān)系不明。需要指出的是,“也作”并非《大字典》凡例所規(guī)定的標注用語?!洞笞值洹氛J為,“馮”在表“怒,煩悶”義上,與“憑”為異體字關(guān)系;“憑”在表“無舟渡河”義上,與“馮”為非全同異體字??梢姡鼈兓プ⑾碌牧x項并不對應。值得注意的是,《大字典》“馮”條下并無“無舟渡河”義項,與之相近的義項為“徒涉,蹚水”,兩者互注下的義項亦不統(tǒng)一。因此,“馮”“憑”在字際關(guān)系上是否雙向溝通仍需進一步論證。同時,在字際關(guān)系溝通上,還應注意標注與義項的相互照應。

      四、字際關(guān)系標注與體例不合

      1.

      “”的訛字。《字匯補·冫部》:“,《玉篇》:‘涕也?!卑矗骸队衿に俊吩疲骸?,涕也?!盵1](P327)

      《大字典》中收錄有不少“訛字”,如“冫部”的“”“”“”等,均標注為“×的訛字”。“×的訛字”并不是凡例所規(guī)定的用語。趙振鐸指出:“不要把訛字當成異體字。文字有訛變,除非有很多用例,說明它們已經(jīng)積非成是,否則不好輕易把訛字說成異體字。”[28]但由于諸種原因,《大字典》中仍收錄有不少“訛字”。加之難以窮盡文獻典籍,是否已經(jīng)達到“積非成是”的標準較難把握。同時,也有一些訛字、俗字,《大字典》并未標注“訛”“俗”,而是直接溝通為異體字。因此,對于《大字典》已收錄的表明訛字的處理,需要慎重考量。目前來看,《大字典》中的訛字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為無相關(guān)引證的訛字,一類為有引證的訛字。訛字多是正字或通用字的異寫形式,對于有引證的訛字,應當看作異體字。該條具體可修改為:

      同“”。

      2.

      “侐”的訛字。[1](P326)

      按:如《大字典》所說,“”是“侐”的訛字,在表清凈的意思上與“侐”相同。需要指出的是,它還是“洫”的異體字。《正字通·冫部》:“,侐、洫之訛。”[6](P83)《大字典》所引《正字通·冫部》為“,侐之訛”,誤漏“洫”字?!墩滞ā氛J為,“”是“洫”的訛誤字。在傳世文獻中,“”與“洫”也出現(xiàn)了混用的情況。如1918年排印本《山東通志》卷八:“二年春三月同提點開封府界公事張君平上言,請疏鑿曹、單等州古溝以通畿內(nèi)水道?!盵29](P9)“溝”應寫作“溝洫”,表示河渠的意思。清代光緒十四年南菁書院刻皇清經(jīng)解續(xù)編本《今文尚書經(jīng)說考》卷三十二,將“《漢書·溝洫志》”寫作“《漢書·溝志》”[30](P9)。由此可知,在表示河渠的意思上,“洫”與“”應屬于異體字關(guān)系。《大字典》未將二字的關(guān)系進行溝通,當補。具體可修改為:

      同“洫”,河渠。

      3.

      同“馮(憑)”?!洱堼愂骤b·冫部》:“,讬也?!薄蹲謪R·冫部》:“,與馮同。據(jù)也?!盵1](P329)

      《大字典》“馮”條:

      (一)píng 《廣韻》扶冰切(《集韻》皮冰切),平蒸並。又房戎切。蒸部。

      怒;煩悶。也作“憑”?!稄V雅·釋詁二》:“馮,怒也?!蓖跄顚O疏證:“馮者,《方言》:‘馮,怒也。楚曰馮。郭璞注云:‘馮,恚盛貌?!卑矗航癖尽斗窖浴纷鳌皯{”。[1](P4831)

      《大字典》“憑”條:

      píng 《廣韻》扶冰切(《集韻》皮冰切),平蒸並。蒸部。

      同“馮”。無舟渡河。[1](P2517)

      按:《大字典》將“”“馮”“憑”三字標注為“”同“馮(憑)”,即認為“”與“馮”為異體字關(guān)系。至于“憑”,《大字典》卻未對加“(×)”的標注方式進行說明,導致“憑”與“”“馮”的關(guān)系并不明確。通過考察“廠部”字,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A同B(C)”方式的一組字,其中“B”與“C”并不只是表示異體字關(guān)系,有的還表示古今字關(guān)系。比如,“”同“矦”,“矦”同“侯”,《大字典》“”條處理為:“同‘矦(侯)?!庇秩纾啊薄皡枴薄暗Z”一組字,“”與“厲”為異體字關(guān)系,“厲”與“礪”為古今字關(guān)系,《大字典》同樣將“”處理為:“同‘厲(礪)。磨刀石。”李運富認為,“簡化字和古今字都是有個性的特殊字群,跟異體字是交叉關(guān)系不是隸屬關(guān)系”[31],不宜將它們等同?!洞笞值洹贩怖⑽磳俗⒎枴埃ā粒庇枰哉f明,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也不統(tǒng)一,從而導致字際關(guān)系的溝通存在一定的混亂??傊?,字際關(guān)系標注用語、標注符號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在大型工具書字際關(guān)系的處理應用上具有重要作用,就此而言,《大字典》仍有需要改進之處。

      綜上所述,本文以《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冫部”為例,對其中存在字際關(guān)系的87組字進行了梳理、歸納,可以看出,漢字之間、字詞之間的關(guān)系錯綜復雜,一個字、一個詞往往會涉及多個相關(guān)的字和詞,厘清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絕非易事。相比于第一版而言,《漢語大字典(第二版)》在字際關(guān)系處理方面已作出了很多改進,但是由于諸種原因,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字際關(guān)系溝通闕失、字際關(guān)系溝通錯誤、互注使用不夠規(guī)范、字際關(guān)系標注與凡例不合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對“冫部”字進行梳理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該部87組字中有32組異體字是由于意符“冫”與意符“氵”的混用而產(chǎn)生的。因此,在對《漢語大字典》字際關(guān)系進行研究時,應特別注意對形體相近或意符相關(guān)的字進行系聯(lián)與區(qū)分??傊?,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個案研究,不僅能夠為《漢語大字典》的使用、修訂提供有益的參考,同時也能夠為漢字字際關(guān)系的標準化建設(shè)、新時期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Z].武漢:崇文書局,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2][宋]陳彭年.宋本廣韻[M].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 1982.

      [3][唐]唐玄度.新加九經(jīng)字樣,[宋]郭忠恕.佩觿[A].叢書集成初編:第1065冊[C].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

      [4][明]陳士元.古俗字略[M].明萬歷年間歸云別集刻本.

      [5][宋]丁度.集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明]張自烈編,[清]廖文英補.正字通[M].董琨整理. 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

      [7][明]梅膺祚.字匯[M].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刻本.

      [8][明]李登.重刊詳校篇海[A].續(xù)修四庫全書:第232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0][唐]歐陽詢.藝文類聚[M].宋紹興年間刻本.

      [11][宋]高似孫.剡錄[M].清道光八年(1828)李式圃刻本.

      [12][漢]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13][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M].清光緒二十年(1894)徐氏刻民國三年(1914)補刻本.

      [14][清]慶桂.剿平三省邪匪方略.清嘉慶十五年(1810)武英殿刻本.

      [15][清]費經(jīng)虞撰,費密補.雅倫[M].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

      [16][唐]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M].日本元文三年至延亨三年獅谷蓮社刻本.

      [17][金]韓孝彥,韓道昭.重刊改併五音類聚四聲篇海[M].明成化三年至七年(1467—1471)釋文儒募刻本.

      [18][漢]劉安.淮南子[M].明嘉靖九年(1530)王鎣刻本.

      [19][漢]韓嬰.韓詩外傳[M].清嘉慶十年(1805)虞山張氏照曠閣刻學津討原本.

      [20]李國英.異體字的定義與類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

      [21]趙振鐸.關(guān)于《漢語大字典》的編纂[J].辭書研究, 1987,(1).

      [22][漢]司馬遷.史記[M].郭逸,郭曼標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3][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M].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盧文弨刊抱經(jīng)堂叢書本.

      [24][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毛詩[M].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武英殿刻仿宋相臺五經(jīng)本.

      [25][清]王筠.說文解字句讀[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6][南朝梁]顧野王撰,[唐]孫強增補,[宋]陳彭年重修.大廣益會玉篇[A].叢書集成初編:第1058—1062冊[C].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27][宋]毛晃增注,毛居正重增.增修互注禮部韻略[M].明刻本.

      [28]趙振鐸.談異體字——為賀《辭書研究》百期作[J].辭書研究,1996,(6).

      [29][清]楊士驤修,孫葆田纂.山東通志[M].山東通志刊印局1918年排印本.

      [30][清]陳喬樅.今文尚書經(jīng)說考[M].清光緒十四年(1888)南菁書院刻皇清經(jīng)解續(xù)編本.

      [31]李運富.關(guān)于“異體字”的幾個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2006,(1).

      Discussion of the Interword Relationship of “Bingbu(冫部)” in Hanyu Da Zidian(《漢語大字典》)

      Yan Chaowen

      (Bashu Culture Research Center/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6,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Bingbu(冫部)” as an example to sort out 87 groups of words related to the interword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interword relationship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interword relationship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ordinary example, the interword relationship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itations, improper communication, should communicate but not communicate, and interword expressions that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re confused,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revision of Hanyu Da Zidian(《漢語大字典》) again.

      Key words:Hanyu Da Zidian(《漢語大字典》);the interword relationship;“Bingbu(冫部)”;discussion

      作者簡介:閆超文,女,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中華傳統(tǒng)文化學院助理研究員,文學博士。

      绍兴县| 剑阁县| 樟树市| 沽源县| 阜城县| 延川县| 监利县| 马公市| 谷城县| 军事| 连平县| 翁牛特旗| 榆树市| 湘乡市| 蕉岭县| 固始县| 砀山县| 永福县| 岳阳市| 衡阳县| 陇川县| 林西县| 同仁县| 醴陵市| 筠连县| 景洪市| 夏邑县| 乡城县| 岳西县| 涞源县| 西安市| 浮梁县| 横山县| 米林县| 屏山县| 阿尔山市| 鹤壁市| 巍山| 周口市| 吉安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