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說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事關學生閱讀能力、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大事。但是,長期以來,受教材篇幅限制,小說閱讀教學始終存在斷章取義、覆蓋面狹窄等問題,小說閱讀教學距離深度閱讀教學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讀整本書,可以提高小說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文章以《紅樓夢》為例,就整本書閱讀及其理念指導下的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策略進行了梳理、總結。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高中語文;小說教學;《紅樓夢》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03-0057-03
引? 言
以整本書閱讀為重點,構建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閱讀整本書,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建構閱讀經驗,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課程標準》下,針對整本書閱讀的研究越來越多,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也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材中節(jié)選了很多小說片段,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以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為例,就高中語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整本書閱讀是與“篇章閱讀”、碎片化閱讀相對而言的個性化閱讀形式。整本書閱讀的基本方向是發(fā)展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基礎[1]。整本書閱讀理念將閱讀視為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主張將精讀與范讀、細讀與略讀有機結合起來,循序漸進,使閱讀廣泛化、深層化。整本書閱讀步驟包括閱讀材料、閱讀整本書、分享閱讀整本書、深度整合閱讀內容、二次創(chuàng)作作品等。整本書閱讀可以有效解決閱讀的功利化、碎片化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整本書的連貫性,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內容,還可以在思想上對學生進行浸潤和熏陶,幫助他們打開眼界,使其在格局和境界上都得到提升。
整本書閱讀并不是一個新概念。20世紀二三十年代,葉圣陶先生就曾提出過“讀整本書”的主張,并于1941年明確提出“在中學國文教學中,以整本書作主體,單篇短章作輔佐,進行教學改革”。但是,受環(huán)境影響,整本書閱讀的理念在當時并未受到重視。讀整本書會使閱讀的時間跨度更長、難度更大,但無論是選擇書籍,還是閱讀鑒賞,都會給讀者帶來全新的挑戰(zhàn)和體驗。另外,相對于單篇閱讀來說,整本書閱讀更加需要技巧和策略,這對讀者的能力提升、素養(yǎng)養(yǎng)成來說,都是有益的。因此,隨著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隨著時代進步,整本書閱讀又重新被提了出來,并成為教學領域的熱門話題。《課程標準》更是將整本書閱讀當作教學的重要任務,將其置于18個任務的首要位置。在此情境下,許多人都主張讓學生讀整本書,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二、高中語文小說整本書閱讀的必要性
古語有云:“立身應當以修身為先,立學應當以讀書為本?!庇纱丝梢婇喿x的重要意義。閱讀貴在得法。整本書閱讀更有助于學生拓寬閱讀視野,掌握閱讀規(guī)則和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小說是一種獨特的文體,小說也是作者利用文字構建的具有體驗性的虛擬人生。所以,讀小說被許多人視為獲取豐富的精神財富的重要途徑。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碎片化閱讀成為當下最流行的閱讀方式。受碎片化閱讀方式影響,對于整本書閱讀,許多學生不僅失去了耐心,也缺少認知和感情。但是,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更具深度的閱讀方式,又是我們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不可忽視的一種途徑。
在高中語文教材和教學中,小說占據了較大的比重,但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小說大都是名篇節(jié)選,無法滿足學生讀整本書的要求。因此,在語文小說教學中,教師可以整本書閱讀思想為指導,引導學生讀整本書,在整本書閱讀中滲透寫作、展示、評價、反思等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發(fā)展打好基礎。作為教學的總設計師,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情,將課內、課外結合起來,制訂整本書閱讀計劃,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并通過優(yōu)化課堂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等傳授學生科學的整本書閱讀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高中語文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選好合適的版本,做好閱讀規(guī)劃
《紅樓夢》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這本書不僅突破了傳統(tǒng)文學思想的束縛,在思想和藝術上達到了較高的水準,而且蘊含著燦爛的中華文化。高中語文教材以《林黛玉進賈府》為學習對象,選入了這一部分的內容。但是《紅樓夢》一書博大精深,學生即便是含英咀華,僅僅憑借節(jié)選的部分,也無法體會全書的魅力。因此,整本書閱讀就顯得非常重要。整本書閱讀的第一步,是選擇合適的閱讀版本,制訂閱讀計劃[2]。整本書閱讀素材選擇和書籍版本會影響整本書閱讀的整體效果,而閱讀計劃會影響整本書閱讀的進度。鑒于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情況,給他們推薦合適的《紅樓夢》版本,并推薦一些閱讀輔助材料,為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提供有力支持和幫助。就目前來說,最適合高中生閱讀的《紅樓夢》版本為脂批本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研究所出版的版本。這兩版《紅樓夢》不僅書前有導讀,書中還有知識鏈接、校注、凡例、版本說明,可以說權威易懂且實惠精致。許多出版社,如岳麓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等,都出版過這兩版的《紅樓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從中選擇一種,進行整本書閱讀。《紅樓夢》共一百二十回,一百多萬字。在讀這本書時,許多人都經常會因為時間問題而無法完成整本書閱讀。為了確保學生能深入整本書閱讀中,順利讀完整本書,并通過閱讀有所收獲,教師要幫助、指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例如,許多學校都開設了閱讀課,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閱讀課時間、課余時間充分閱讀整本書,并對閱讀時間、閱讀量、閱讀要求、閱讀重點等做出明確要求,比如,讓學生兩個月內完成小說通讀,重點閱讀前八十回的內容,再用一個月的時間重溫這本書,并在閱讀中記錄心得體會,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等。教師這樣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可以使學生的閱讀活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做好導讀工作,激發(fā)閱讀興趣
閱讀是一項集思考、想象、信息輸入于一體的綜合活動。相對于電子閱讀,書籍閱讀更需要用心。但是,在繁重的學業(yè)壓力下,許多學生都沒有了整本書閱讀的時間和興趣。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原始的動力。為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特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導讀是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導讀方式巧妙,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在導讀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師要注意導讀方式,借助積極有效的導讀策略發(fā)掘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閱讀。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在導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談話的方式進行導讀:相信大家都知道《紅樓夢》這本書,有的人即便沒有完整閱讀過這本書,但是應該也看過《紅樓夢》電影或電視劇。誰能告訴我這本書里你最喜歡的人是誰?為什么在許多人眼里,林黛玉是個愛耍小性子的人?但是作者和賈寶玉卻對她“用情至深”?鑒于對《紅樓夢》基本上耳熟能詳,學生會給出不同的答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答案,再次設問,幫助學生打開整本書閱讀的大門。另外,品讀封面,了解作者及書評,也是整本書導讀的一個重要手段。在《紅樓夢》導讀中,教師可以利用大屏幕展示幾個不同版本的《紅樓夢》封面,讓學生說說,自己能從封面上獲取什么信息,并利用大屏幕出示作者的資料卡片,結合卡片講述作者的人生經歷、文學成就。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展示名家對《紅樓夢》的評價,如周汝昌說過,《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具有驚人廣博而深厚的文化內涵,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紅樓夢》,那就是“正因寫實,轉成新鮮”。結合名家評價,教師可問學生,他們?yōu)槭裁催@么說?《紅樓夢》為何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并鼓勵學生展開整本書閱讀,通過整本書閱讀了解故事起因、書籍大體內容,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
(三)梳理故事情節(jié),體會小說的主題
在整本書閱讀中,學生需要接觸、接收大量的信息,如何從眾多的信息中捕捉重要信息,并通過信息甄別、篩選、梳理,形成正確的認知,是整本書閱讀的重點。以前,許多教師喜歡指導學生采用速讀、通讀的策略去閱讀,但是《紅樓夢》篇幅較長,章節(jié)繁多,無論是速讀還是通讀,都需要較長的時間。學生讀完整本書,很容易“讀了后面,忘了前面”。若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改變教學策略,借助問題穿針引線,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通讀全書,在通讀中通過導讀、內容劃分、章節(jié)標題分析梳理主要故事情節(jié),了解小說的主要內容,體會小說的主題。如在前五回的導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章節(jié)標題,看這幾回主要講述了什么事,都出現(xiàn)了哪些人,哪些人與后面的人或事有關系。教師可以問題為引線,讓學生梳理故事線索,分析主要事件,了解人物性格,為下一步的閱讀打好基礎。如前幾回的故事在仙界、幻境、夢境和人間來回穿梭,究竟是何用意?賈寶玉、神瑛侍者、頑石,究竟是什么關系?作者為什么先寫甄士隱,而不直接寫賈府之事?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作者的用心巧妙。《紅樓夢》雖然內容豐富,但主題非常明確,即“以寶黛愛情為核心,賈府興衰為線索,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腐朽的生活,批判了黑暗現(xiàn)實,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走向崩潰的命運”。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要圍繞主題讓學生展開閱讀,讓學生緊貼小說主題去讀故事,去分析人物形象,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化,以及特殊形態(tài)下的風俗人情。
(四)多元化教學,引導學生深入研讀
整本書閱讀是一個由淺入深、從微觀到宏觀的閱讀過程。高中生雖然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是,在整本書閱讀中,許多人都缺少方法和策略。因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好閱讀指導,傳授閱讀方法,借助多元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為學生深入研讀注入動力。例如,在《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經典的影視作品,借助視頻影像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然后,教師指導學生通讀整本書,大致瀏覽全書內容,
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制訂計劃,列出提綱,理清閱讀思路,由大到小,由粗到細,層層深入,細細閱讀,深入研讀。在這一階段,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或感受,對書中的某個人物、某些方面進行研究性的閱讀。例如,賈探春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而王熙鳳是一個多元化的人物,許多人都對這兩人很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人物生長環(huán)境、性格特點、人物命運,并分析人物在各個事件中的表現(xiàn),如王熙鳳、賈探春在“起詩社”時的表現(xiàn),在抄檢大觀園中的表現(xiàn)等,使學生管中窺豹,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五)開展互動活動,優(yōu)化閱讀成果
整本書閱讀教學與其他教學活動一樣,需要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還需要教師做好閱讀活動管理、指導、評價等工作,定期了解和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顒邮菍W生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增進師生了解、優(yōu)化教學成果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為了督促學生深入閱讀,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交流、互動的機會,增強閱讀效果。如在《紅樓夢》的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選擇書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讓學生圈點批注,進行交流展評;或者讓學生上臺為大家推薦自己喜愛的章節(jié),講述自己喜愛的人物,讓學生在與同伴互動中有更多的感悟。又如,在早讀或閱讀課上,教師可以開展讀書交流討論活動,讓大家針對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問題或一些可以深究的地方展開討論,加深學生對小說內容的理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教師還可以專門抽出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讀書筆記,講述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在同學啟示、引導下堅定閱讀的信心;或者借助小型測試,了解學生的閱讀成果,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計劃調整;或者在學生閱讀時,讓其觀看由《紅樓夢》一書改編的影視作品,使其發(fā)現(xiàn)藝術的相通之處和差異性。
結? 語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具有復雜性,整本書閱讀教學要講究方法和策略。在小說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只有明確教學目標,統(tǒng)籌規(guī)劃整本書閱讀過程,優(yōu)化教學方法與路徑,積極服務學生,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通過閱讀豐富人生閱歷,實現(xiàn)能力和素養(yǎng)的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沈珊珊.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語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思路與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0(35):42-43.
吳曉航.“文化傳承與理解”視野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以《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的教學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語文教學),2019(12):24-27.
作者簡介:李旭華(1981.9-),女,福建霞浦人,
任教于福建省霞浦縣第六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