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做中學”理論在初中地理課堂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2023-06-26 17:18:50黃興順羅婭黃啟艷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17期
      關鍵詞:等高線繪制中學

      黃興順 羅婭 黃啟艷

      [摘 要]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版)》對初中地理教學提出新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單一,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方面亟須改變。“從做中學”是從活動中學、從經(jīng)驗中學,在學生自主能力培養(yǎng)中發(fā)揮積極作用。以等高線地形圖教學為例,開展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用自己的感官親自感受等高線地形圖,一方面是將抽象難懂的等高線地形圖知識形象化、直觀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另一方面是引導學生掌握從實驗中探索知識的學習方法,突破教學重難點,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 從做中學;地理課堂實驗;地理實踐力;等高線地形圖

      [作者簡介] 黃興順(1998—),男,貴州安龍人,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2021級地理學科教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地理學科研究;羅 婭(1979—),女,貴州畢節(jié)人,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教授(通信作者),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態(tài)水文與水土資源保護、地理教育研究;黃啟艷(1997—),女,貴州黔西人,貴州師范大學地理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地理學科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17-0057-04[收稿日期] 2022-08-18

      新時代育人方式改革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積極開展基于情境與問題的互動式、啟發(fā)式、探究式、體驗式、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1]?!读x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版)》提出強化課程綜合性和實踐性,著力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不同的主題中貫穿地理工具應用和地理實踐活動,突出地理課程的實踐性、凸顯學生主體地位[2]。其與杜威的教育思想“從做中學”高度契合。地理課堂實驗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學生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等,充分體現(xiàn)新課改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杜威“從做中學”的教育理論。在此以“等高線地形圖”一課為例,立足于“從做中學”教育理念,嘗試在初中地理課堂中讓學生“做”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學”好等高線地形圖。

      一、“從做中學”教育理論內(nèi)涵

      約翰·杜威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提出“從做中學”。“從做中學”要求學生親自接觸具體的事物,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在經(jīng)驗中積累知識,使思維方式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后親自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3]。杜威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以經(jīng)驗為基礎,主張在學習中將知識概念具體化,認為學習遵循知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律[4]??傮w來說,在實際教學中“從做中學”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地理課堂實驗教學建立在真實的情境中,以實驗的形式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達成知行合一,是實現(xiàn)“從做中學”教育思想的教學方法之一。實驗過程中,教師是“做”實驗的引導者,輔助學生建立山體與等高線之間的空間思維,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是“做”實驗的主體,借助地理交互式學具,制作山體模型,繪制等高線地形圖,模擬等高線的獲得過程,直觀感受山體與等高線地形圖之間的聯(lián)系,歸納等高線特點等知識,并應用于實際生活,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二、初中地理課堂實驗

      (一)實施地理課堂實驗的重要性

      地理實踐包括地理實驗、社會調(diào)查、野外考察三種形式。地理課堂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地理實驗教學是適應新課程改革要求和素質(zhì)教育要求的一種教學方法[5]?!皬淖鲋袑W”在學生對概念理解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積極地接觸一個概念,學生獲得了經(jīng)驗并發(fā)展了對概念的持久理解[6]。對抽象陌生的等高線理解,“從做中學”起著突破性的作用。在課堂上模擬實驗活動容易讓學生對地理現(xiàn)象及其演變過程的形成機制獲得生動形象的感知,讓學生在親身探索和體驗中感受知識的獲得過程,為學生提供更多可供參考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觀念的轉(zhuǎn)變[7]。

      余亞奇[8]指出地理實踐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離不開直觀、形象、具體的地理現(xiàn)象,地理課堂實驗能讓學生更直觀地去認識、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地理規(guī)律。在實驗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實驗中鞏固、深化所學地理知識,也容易突破教學重難點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對地理原理的有效掌握,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及地理學科素養(yǎng);在中學地理課堂中實施實驗教學,有效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精神。

      (二)地理課堂實驗實施原則

      1.可操作性原則。很多地理規(guī)律、原理、過程并不能完全通過實驗的方法展示出來,因此應該選擇一些能夠通過實驗模擬、驗證和探究的知識內(nèi)容開展實驗[9]。教師在構(gòu)思和開展地理實驗時,除選擇能操作的地理內(nèi)容進行實驗外,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實際情況,依據(jù)地理實驗內(nèi)容設計出具有可行性的地理實驗。開展地理課堂實驗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不宜過于復雜或超出學生認知;若是實驗不易操作,課堂實驗很難取得應有的效果。

      2.典型性原則。實施課堂實驗前,教師應當針對教學重難點設計典型的實驗。地理課堂實驗的設計,必須對地理學的基本過程、原理、規(guī)律進行正確的體現(xiàn),在實驗中獲取知識、建立正確的人地觀念、突破重難點。

      3.教育性原則。地理課堂實驗的設計需要遵循教育性原則,并不是為了檢測學生簡單完成操作,而是通過實驗使學生感受實驗過程,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地理知識規(guī)律和原理,并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實施地理實驗,不是為了展示“華麗的課堂”,更不能采取任何對學生身心發(fā)展不利的措施,應設計對學生有發(fā)展和教育意義的實驗。

      三、“等高線地形圖”教學設計與實施

      (一)地理課堂實驗實施注意事項

      1.實施過程的安全性。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中學生需要親自操作激光定位筆,由于學生好奇心強、實驗課堂相對平時較為開放以及激光筆的特殊性,若不規(guī)范使用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地理實驗的危險性雖然沒有物理、化學、生物實驗高,但由于實驗操作、實驗條件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也會存在一定的危險。因此在準備實施活動時,教師應明確活動要求,保證實驗課堂的安全性。

      2.實施過程的時長。在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實施過程中,活動時長會受教師的引領、活動過程規(guī)劃、實驗步驟、器材使用熟練度等因素影響?;顒訒r間過長難免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因此教師的課前準備極為重要,如實驗器材檢查與擺放、激光定位筆組裝等。

      (二)地理課堂實驗說明

      地理課堂實驗依托地理交互式學具開展“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根據(jù)制作的山體模型繪制等高線地形圖。實驗過程從原理到現(xiàn)象,再從現(xiàn)象回歸原理。通過實踐,立體和平面的關聯(lián)性得到內(nèi)化。通過對比觀察山體模型與等高線地形圖,概括等高線概念、等高線特點,以及說出等高線地形圖表達地形的方法等內(nèi)容。

      (三)學情與環(huán)境分析

      學生已學過地圖的相關知識,掌握一定的讀圖技巧。生活在祖國的壯麗河山之中,對“山”熟悉度高,生活經(jīng)驗豐富。思維能力不斷提高,逐步向抽象思維發(fā)展,但對一些抽象概念或知識的掌握依然存在問題,需要借助直觀、具體的事物來理解。隨著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很多學校已配備地理專用教室,其功能豐富多樣,滿足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需求。地理交互式學具——等高線繪制探究中的器材齊全,為開展“等高線地形圖”課堂實驗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四)教學設計與實施

      1.課前預習——查看“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微課,完成任務清單。由于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本身的復雜性,完成它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于是將山體模型制作與等高線繪制的整個過程、注意事項做成微課,作為學生課前預習的材料。微課利于學生提前熟知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步驟與注意事項,減少實驗失誤,節(jié)約時間,提高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任務清單的完成,利于學生深入了解地形部位。

      2.新課導入——感受祖國壯麗河山。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彩且有意義的導入不僅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地形圖這個詞較陌生,通過展示我國與家鄉(xiāng)的兩組典型山體景觀圖,學生在祖國壯麗河山中既能直觀地感受地形,又能提高學習興趣和家國情懷,培養(yǎng)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

      3.夯實基礎——相對高度與海拔。相對高度和海拔是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借助教材圖片設計故事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兩者概念。情境設計為:我國的登山隊員到達乙處,拿出儀器測量乙地的高度為500米。當?shù)鼐用裾f遠處的甲山有1 000米高,但是當?shù)巧疥爢T到達甲處時,拿出儀器測量得出高度為1 500米,這個高度與當?shù)鼐用衩枋龅牟环?,這是為什么?由于登山員與當?shù)鼐用竦膮⒄瘴锊灰粯?,當?shù)鼐用裾f的高度是甲和乙之間的垂直高度,這種高度稱為相對高度。而登山隊員測量的高度是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登山情境的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興趣,教材圖片的展示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相對高度和海拔的概念,為進一步學習等高線地形圖奠定基礎。

      4.活動探究——判讀等高線地形圖。根據(jù)要求“做”等高線繪制探究活動,“學”等高線地形圖相關知識,即概括等高線、等高距含義,等高線特點;對照觀察山體模型和等高線地形圖,分別說出陡坡和緩坡等高線的特點;在山體模型上指出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并觀察等高線地形圖說出地形部位對應的等高線特點等知識。完成學案,最后展示成果。繪制等高線原理:將注入箱子內(nèi)部帶有色素的水看作海平面,保證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通過俯視繪制不同海拔的等高線,多條等高線共同組成一幅等高線地形圖。

      學生對比觀察制作的山體模型與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概括等高線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總結(jié)概況能力。實驗的開展,利于突破本節(jié)內(nèi)容的重難點。重視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理論知識的過程。在活動中認識等高線繪制原理,學會判讀不同區(qū)域的等高線地形圖,綜合分析區(qū)域特征。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等高線空間想象能力。

      5.知識遷移——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地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地理知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而且還可以解決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如在山體模型和等高線地形圖上找出可能出現(xiàn)河流,容易發(fā)生滑坡、泥石流的地點,簡單分析原因。若是我們遇到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時,我們該如何逃生?以實驗的方式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并將其運用到生活中,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提升。分析災害發(fā)生原因,提出措施,樹立學生的人地觀念。

      6.作品評價,課堂總結(jié)。從制作山體模型與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過程與結(jié)果兩個方面進行評價、總結(jié),利于學生深度學習與總結(jié)反思,方便對下一次地理課堂實驗進行有效調(diào)控,使學生逐步具有科學研究和求真務實的精神。

      (五)實施問題反饋

      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遇到很多問題,并就相應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如表1),對下次實驗課的完善具有指導意義。

      結(jié)語

      地理課堂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通過地理課堂實驗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課堂的參與度;在“做”活動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產(chǎn)生新思考、解決新問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由于自身實踐經(jīng)驗不足,造成實驗時間安排不合理。在今后的教學研究中不斷總結(jié)歸納,汲取經(jīng)驗。就本次地理課堂實驗實施建議如下:地理實驗課堂較為開放,應明確課堂紀律,維護秩序;強調(diào)實驗注意事項,確保實驗安全進行;活動應詳細分工,保證全員參與;遇到問題時,教師需靈活應對,總結(jié)失敗原因,找出解決辦法,鼓勵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教師及時總結(jié),讓學生知其所以然。鼓勵學生取得的成果,激發(fā)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范國睿.從藍圖到行動:全國教育大會一周年基礎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述評[J].人民教育,2019(18):30-3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賴紅梅.淺論杜威“從做中學”的理論內(nèi)涵及對我國基礎教育的啟示[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8):32-34.

      [4]李麗紅.基于地理實踐力培養(yǎng)的高中地理實驗教學策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21.

      [5]陳健.高中地理實驗教學與地理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3(5):32-34.

      [6]Perez Kauahi. Learning by Doing: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Pollen Viability in a Horticulture Classroom[J]. HortTechnology,2017,27(4).

      [7]趙汝倩.模擬實驗型地理課堂活動策略初探: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1”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8(10):44-45.

      [8]余亞奇.淺談地理課堂實驗[J].中學教學參考,2021(13):95-96.

      [9]陳皆兵.中學地理課堂實驗教學探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8(Z6):2-3.

      Ap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 Theor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Classroom

      Experiment Teaching

      HUANG Xing-shun, LUO Ya, HUANG Qi-yan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0, China)

      Abstract:“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2022 Edition)”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geograph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form is single, and needs to chang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utonomous ability. Dewey believes that “l(fā)earning by doing” is “l(fā)earning by activities” and “l(fā)earning by experience”, which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ability.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contour topographic map”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contour mapping inquiry activities, in which students use their senses to personally feel “contour topographic map”. On the one hand, it visualizes the abstract and difficult knowledge of “contour topographic map”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of geography. On the other hand, it guid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learning methods of exploring knowledge from experiments, break through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eaching, and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 learning by doing; geography classroom experiment; geographical practice;contour topographic map

      猜你喜歡
      等高線繪制中學
      Art on coffee cups
      地形圖的閱讀
      在多解中學創(chuàng)新
      一種基于Fréchet距離的斷裂等高線內(nèi)插算法
      測繪通報(2019年1期)2019-02-15 04:56:06
      放學后
      童話世界(2018年17期)2018-07-30 01:52:02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測試
      地理教育(2016年10期)2016-11-09 00:32:53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諸暨市學勉中學
      在轉(zhuǎn)變中繪制新藍圖
      建昌县| 芮城县| 砚山县| 肇庆市| 临沂市| 海晏县| 苍南县| 廊坊市| 濮阳县| 杭锦旗| 海原县| 南乐县| 安丘市| 合作市| 石首市| 德令哈市| 文登市| 新闻| SHOW| 河东区| 左权县| 额济纳旗| 黄山市| 上蔡县| 太白县| 惠水县| 韶山市| 化州市| 大竹县| 长岛县| 夏河县| 寿光市| 卢湾区| 永吉县| 正镶白旗| 木里| 鄂温| 奇台县| 宁强县| 铜陵市|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