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敏
摘要:目的 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響。方法 以2019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就診順序的先后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50例,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開展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血壓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維持良好的血壓狀態(tài),促進生活質量的改善。
關鍵詞:高血壓;綜合護理干預;老年患者;自我管理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可使患者外周循環(huán)出現(xiàn)異常,對心、肺等多個靶器官造成損害,增加患者發(fā)生冠心病、腦出血等心腦血管病變的風險[1]??刂蒲獕簩Ω哐獕夯颊叨杂兄浅V匾囊饬x,可以減輕靶器官受到的損害,降低心腦血管病變的發(fā)生風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2]。臨床有許多方法可以達到降壓目的,如控制飲食、合理用藥、積極運動等,但前提是患者積極配合[3]。然而,現(xiàn)實中許多高血壓患者為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對高血壓疾病了解不足、自我管理能較差,難以積極配合臨床治療,這使得高血壓控制效果大打折扣[4]。本研究旨在探究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響。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9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就診順序的先后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50例。對照組男96例,女54例;年齡69~89歲,平均(79.31±13.47)歲;病程2~22年,平均(12.42±2.88)年;高血壓I級101例,高血壓II~III級49例。實驗組男92例,女58例;年齡68~90歲,平均(79.42±13.38)歲;病程3~21年,平均(12.52±2.76)年;高血壓I級98例,高血壓II~III級5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5]中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舒張壓≥140/90mmHg;年齡符合老年人的判定標準;病情穩(wěn)定;基線資料完善;對研究安全知情。排除標準:繼發(fā)性高血壓;合并惡性腫瘤等嚴重疾??;肝腎功能異常;患有精神疾病;依從性差;家屬不同意患者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
患者根據(jù)醫(yī)囑用藥,在醫(yī)護人員指導下堅持低脂肪、低鈉鹽飲食,日常積極運動,堅持每日測血壓3次。待出院后,接受醫(yī)護人員定期開展的電話隨訪或上門隨訪,根據(jù)醫(yī)護人員的指導調整用藥。
1.2.2 實驗組開展綜合護理干預
(1)心理護理:因新冠疫情等原因,老年患者普遍缺乏家屬陪伴,再加上對陌生環(huán)境難以適應,使得其非常容易產生緊張等負性情緒,進而影響依從性。因此,醫(yī)護人員應多加關注,代替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和安撫,與患者積極交流,以改善其負性情緒。培養(yǎng)患者的自我管理思維,使其自覺進行自我管理。
(2)生活護理:老年患者大多有吸煙、高鹽高膽固醇飲食等不良行為習慣。為了不影響血壓控制效果,醫(yī)護人員應引導患者糾正不良行為習慣,對患者日常生活進行監(jiān)督,對有效改正不良習慣的患者予以鼓勵。
(3)用藥護理:結合患者文化水平和性格特點開展用藥健康宣教,使其了解降壓藥的作用機制和不良反應表現(xiàn);告知患者用藥的積極意義,提高用藥自覺性;監(jiān)督患者用藥,避免隨意停藥或增加用藥劑量,以免影響療效或增加不良反應。
(4)隨訪: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繼續(xù)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保持聯(lián)系,定期隨訪,指導患者合理用藥、正確飲食、積極運動,以確保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對于血壓控制效果良好者,不繼續(xù)給予干預;對于血壓控制效果較差者,除了繼續(xù)定期進行隨訪,還可以通過微信定期給予健康宣教,并聯(lián)合家屬監(jiān)督患者用藥、合理飲食和運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提高血壓控制效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收縮壓、舒張壓使用歐姆龍便攜式血壓儀進行檢測,每日早、中、晚各1次,取平均值為當日血壓實際水平。自我管理評分使用自我管理能力評估量表進行評估,共有自我效能感、心理狀態(tài)、治療依從性、日常生活能力、生活積極性5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強[6]。使用生活質量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共有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4個維度,每個維度滿分10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自我管理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高(P<0.05)。見表3。
3討論
高血壓的護理目標不應該局限于控制血壓,還應該著眼于提高老年患者的依從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運動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可能存在糖尿病、肥胖等疾病,這些因素會增加老年患者血壓出現(xiàn)較大波動的風險;其次,老年患者年齡較高、健康狀況一般,對高血壓的認知存在偏差,大多意識不到高血壓帶來的危害,在治療方面缺乏自覺性和依從性[8~10]。
綜合護理干預可以依托于人性化原則對患者進行護理管理,可以基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特殊性,結合以往的護理體驗,為老年患者提供針對性更強、更全面的護理措施,不僅可以從飲食、用藥、血壓監(jiān)測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嚴格的管控,還可以通過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對高血壓危害的認識,輔以心理干預緩解患者負性情緒,直接或間接地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還能培養(yǎng)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護理服務更加順利地開展,從而對患者的病情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11~14]。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血壓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收縮壓、舒張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維持良好的血壓狀態(tài),促進生活質量的改善。
參考文獻
[1] 孫黨紅,戴莉,許婷婷,等.5A護理模式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22,26(19):111-114.
[2] 董曉晶,劉玉新,胡培利.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醫(yī)行為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工程,2022,29(4):551-552.
[3] 劉倩,林秀銘,楊小春.責任制護理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康復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36):74-76.
[4] 肖艷艷.責任制護理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康復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2,12(9):92-94.
[5]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9,24(1):24-56.
[6] 袁治玲,王聰,袁燕等.中醫(yī)護理對提升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22,36(2):58-60.
[7] 剛新玲.知信行護理模式對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山西衛(wèi)生健康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31(5):78-80.
[8] 鮑雙爽.協(xié)同護理對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壓的影響[J].河南醫(yī)學研究,2020,29(8):1513-1515.
[9] 王菁晶,黃鳳,高玉婷.KAP理論聯(lián)合雙心護理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心理狀態(tài)、MACE發(fā)生率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21,30(2):46-49.
[10] 馬源,高麗,毛艷麗.個性化認知干預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3,8(8):124-126.
[11] 劉蓮英.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25):59-61.
[12] 曾婷,劉文偉,覃文賢.基于奧馬哈系統(tǒng)的康復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0,15(17):43-45.
[13] 傅鑫花,王琳.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護理干預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1,37(1):125-126.
[14] 徐莉.行為護理干預對健康體檢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及血壓水平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yī)藥,2021,50(4):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