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川江魚福

      2023-06-30 07:32:06陶靈
      廣州文藝 2023年6期
      關(guān)鍵詞:川江

      陶靈

      白魚入舟

      蒲哥和幾位朋友在長壽湖的島上耍了一天,擦黑時,坐“打屁殼殼”回岸上。鐵皮殼小船,裝上三四十匹馬力的柴油機,在水面行駛,遠聽“突突突”的聲音像在打屁,因而得名。

      行進中,突然“啪”的一聲,一條三斤左右重的魚從湖里蹦到艙中,落在蒲哥腳邊。“哇——”大家歡呼起來,“捉到起,莫讓它蹦起跑了!”蒲哥趕忙雙手緊緊抓住魚,樂呵呵地說:“哦,被我捉到了,這是福分喲!”

      “安逸,找個館子加工!”

      “水清魚鮮,做酸菜魚。”

      “還是麻辣味的,好吃些!”大伙兒七嘴八舌地提議。

      “我要放回湖里去!”蒲哥做了個大家意想不到的決定,“來,你們摸一摸,沾點兒喜!”蒲哥抱著魚,輪流讓每個人摸了一下,然后順勢丟進了湖里?!芭痘?!”大家似乎有點兒失望。

      這時,蒲哥開始講故事:“有一次,唐太宗觀看打魚,見魚不停地往水面蹦,問是怎么回事。漁夫回答,魚在板子(產(chǎn)卵)。唐太宗下令馬上收網(wǎng),不打了。這是《酉陽雜俎》上記載的?!逼迅缡莻€有名堂的人,每天早晨起床首先洗涼水澡,然后喝著一杯熱茶看西方哲學著作,讀書多。大家聽他的,不爭辯。

      三峽庫區(qū)蓄水前,川江為自然河道,江里時常也有魚蹦到船上。有一次,萬州漁民劉家兩爺子剛把船劃出去,一條魚蹦了上來。正在掌舵劃橈的劉老漢兒雙手沒空,趕快呼喚:“快點按到!”兒子捉住魚后,劉老漢兒馬上教他,快用嘴巴咬一口,要把魚咬出血來。兒子照著做了。晚上,吃著這條魚的時候,兒子問:“老漢兒,啷個要把活魚咬一口呀?還要咬出血才算數(shù)?”劉老漢兒喝著酒慢悠悠地回答:“這魚無緣無故地蹦到船上,不是好兆頭,咬一口破災,出了血更避邪?!?/p>

      小時候聽大人說過,如果在路上撿到錢,不能馬上放進衣服口袋兒里,是“紙洋”的話,撕一點兒小角角兒,錢仍然可以用。如果是“殼兒”,就咬一下。紙洋是紙幣,殼兒為硬幣。大人沒告訴為什么,我覺得和劉老漢兒說的“破災”差不多。

      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年,川江支流澎溪河秋汛,滴水巖過河船封渡。這天,一個姓杜的姑娘出嫁,急著要過河。結(jié)婚日子不能改,早定好,客人們都來了,婚宴前幾天已開始準備。當?shù)赜袃蓚€農(nóng)民,一個姓肖、一個姓張,想趁機掙點兒錢,于是,找“王打魚”租漁船打賣渡。打第二渡時,一條紅鯉魚突然蹦到了船頭。王打魚當時在場,他是老漁民,懂得這水里的“規(guī)矩”——放信來了!馬上勸肖、張兩人歇渡,莫打了。這兩人見過河的人多,生意好,根本不聽勸阻,而且過河的人也不許停渡。結(jié)果打第三渡時,船在河心翻沉,淹死十六個人,新娘新郎在內(nèi)。后來,王打魚和肖、張三人都被判重刑,縣志上記載了這起特大交通事故。

      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如果行船時碰到魚突然蹦上來,也認為不是好事,但破災的方法卻不一樣。船工捉住魚后,不可留下來自己吃,要把魚老殼剁下來,與魚身子一起扔回水中。他們認為這魚是河神派來的,提醒注意安全,所以以此祭河神、祈平安。某個早晨,洞庭湖有兩只木船同去四川,出發(fā)不久,其中一只的船舷邊突然飛起一條大魚,約三尺高,魚翅全是紅的,然后落入了水中。船工沒捉到這魚,不能剁頭祭河神。當天傍晚,這船的桅桿被大風折斷,布帆扯得稀爛。

      活魚蹦進船艙的事,不但長江上有,黃河還出了個成語:白魚入舟。《史記》上有記載:約公元前1048年,周武王決定伐紂,率軍隊過黃河時,一條白魚跳進他船艙。魚鱗似戰(zhàn)士鎧甲,魚腹多子又如兵,古人把魚當作軍隊的象征。大家說這是吉兆,正是討伐商紂王的時候。武王卻認為時機還不成熟,用這條魚來祭天后,率軍隊回去了。另據(jù)《封神演義》上說,這條魚祭天后被武王煮來吃了?!鞍佐~入舟”比喻用兵必勝的征兆,形容好兆頭開始。

      同樣“魚入舟”,兇與吉,各有說法。

      長江十年禁漁期之前,木洞的老喻打了十二年魚,在這行中算不上老手。他聽信老一輩的,遇到有魚蹦到船上,一定要放回江里去,這叫放生,保佑平安。有一兩年,魚老是往老喻的漁船上蹦,遇到過十多次,每次都放了生。有一天下午,又蹦上來一條白鰱,有六七斤重。少有這么大的白鰱,看起都喜人,老喻卻毫不猶豫地要往江里丟。這次他右客不同意,要拿去賣錢,野生魚搶手得很,白鰱起碼也是二十元一斤,還是批發(fā)價。老喻只好把魚放進漁船的活水艙喂起,第二天早上再給餐館或魚販子送去。晚上,老喻躺在船艙里翻來覆去睡不著,心里惦記著這魚,就怕有不順的事發(fā)生。半夜,右客被吵醒了,見狀,只好說:“好好好,明早你就放了!”聽到這話,老喻才安下心來,馬上就睡著了。

      隨后的日子里,時不時還是有魚蹦到船上。老喻是個實誠人,不管是兇是吉,都不愿碰到這種事,這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他右客回娘家耍,“搭呱”時跟母親說起這事。母親說,你喊他來一趟。老喻立馬去了。丈母娘找來一位“觀花婆”,問了老喻一些話后,然后燒了點兒紙香燭。

      “我沒留意,一點兒記不起她們問的啥,也不曉得具體啷個弄的?!崩嫌鞑唤猓肮值煤?,就這以后,再也沒得魚蹦到我船上了?!?/p>

      不過,同樣是木洞的漁民,有人卻想辦法要讓魚往船上蹦。他們在慢流水中劃行一只小木船,船舷一面張開兜網(wǎng),另一面裝上一人多高的木板,刷著白油漆。小木船慢慢行進,時而會有一條魚從水里蹦起,落入艙中,或掉進兜網(wǎng),手到擒來。木洞漁民稱這辦法為“劃白船”。因白漆木板反光,映照到水中,江里的魚以為到了流水口,就會蹦起來。川江的魚喜歡斗灘。漁民掌握了這個特點,專門“劃白船”捉魚賣錢。

      這些魚和蒲哥、劉家兩爺子、老喻等捉到的魚,往往都屬鯉科,在水的上層生活,性活潑,善跳躍,因而入舟之事也就不奇怪。

      懸 魚

      有一次,在貴州的古鎮(zhèn)游玩,一家咖啡茶吧的木板墻上掛著一條卡通魚,是塊防火警示牌。妻子說,這個有創(chuàng)意,魚與水不可分,代表水,以克火。寓意好!

      我不以為奇,“過去的房子常用魚做平安符號的?!边@古鎮(zhèn)到處都是上百年的老房子,我順手指著一間的山墻問“你看,那正梁頭子上吊的是什么?”

      “像條魚!”妻子驚奇地叫道。這魚做得比較粗糙,只是大概樣子有點兒像,但一眼還是能認出來。我解釋說:“對。這叫懸魚?!?/p>

      以前建房用原木做屋梁,我們土話喊檁子棒棒,它上面再鋪擱板,然后蓋瓦。檁子棒棒伸出了山墻,常年風吹雨打,特別是人字頂?shù)恼鹤钣L,時間長了會腐爛。建房時,木匠在檁子棒棒的端頭釘一塊木板遮擋,建筑上稱之為搏風板。漸漸地,講究的人,或富裕之家,搏風板做成各種各樣的魚形,十分美觀。因這“魚”高掛于梁上,民間都喊“懸魚”。過去建房主要材料為木質(zhì),防火很重要,水克火,魚為水,懸魚意寓平安。

      卻說古時有一“懸魚”故事。東漢時,一個名叫羊續(xù)的人擔任南陽郡太守。下屬一官員聽說他喜歡吃魚,送來一條當?shù)靥禺a(chǎn)白河鯉魚。羊續(xù)出于人情世故,收下但不吃,懸掛在屋檐下。風吹日曬,鮮魚變成魚干。后來,這屬下又送魚來。羊續(xù)指著懸魚說,上次的還在那里呢。這樣,“羊續(xù)懸魚”作為古代為官清廉的成語傳了下來。內(nèi)容雖與“建房懸魚”截然不同,是不是其來歷不好說,但這名字之間有沒有聯(lián)系呢?

      宋代的建造文獻記載,懸魚一般長三尺至一丈,即一米到三米多,或配有花瓣圖案及各種傳統(tǒng)吉祥紋飾。1902年,日本建筑學家伊東忠太到巴蜀一帶考察,看到民居中的懸魚造型優(yōu)美,花樣繁多,魚、蝙蝠、蝴蝶、花紋都有,非常喜歡,謂“妙不可言”。

      自從那次貴州古鎮(zhèn)行之后,我與妻子再外出時,看到老房子,她都要尋找懸魚。看到它們掛在那里,或抽象或?qū)憣崳庞山ㄖ镅b飾風格而定,有的是兩條“鮮活”的魚并掛一起,還刻著一個水字。木魚多為本色,有的刷了土紅油漆,少數(shù)富裕人家的宅院為彩繪懸魚。在四川一個寺廟建筑群中,我們找到的懸魚是琉璃瓦材質(zhì),配吉祥云紋,造型美觀、絢麗多彩,真是別具一格。

      在妻子的贊嘆中,我指著寺廟屋面的一個個琉璃瓦小物件問:“你看到?jīng)]有?斜面屋脊上有一排排小東西!”告訴她,“里面也有魚。”

      “看到了,看到了,小時候就看到過,還以為是歇的雀鳥,一直不見它們飛走?!逼拮佑悬c兒小興奮,“也叫懸魚嗎?”

      “這叫脊獸,有龍、鳳、天馬、魚、獬等十來個,安裝規(guī)矩多得很?!蔽乙仓恢纻€大概,“主要作用就是鎮(zhèn)火、祈平安。”

      小時候,我生活在下川東,沒見過民居中有懸魚,檁子棒棒端頭的梁瓦是往上錯疊而蓋,向前翹起,可擋飄風雨。另外,沿屋檐口都扣蓋著瓦,把檁子棒棒端頭和邊擱板都遮住了。這也是搏風雨的好辦法。

      下川東屬山區(qū),山大山多,交通不便,舊時“棒老二”也多。于是,百姓選擇多面懸空的“方山”“桌山”修筑寨堡躲避,以求平安。據(jù)不同時期當?shù)乜h志具體列名記載,清道光時城口有寨堡六十六個,清同治時萬縣為二百七十六個,民國時云陽存三百四十一個。僅三個縣就如此之多,可知匪盜多么猖獗。

      云陽磨盤寨是下川東一帶有名的寨堡,四周絕壁,確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1999年版《云陽縣志》載:“1958年3月,成都會議之后,毛澤東主席乘船路過雙江,曾向陪同的地方領(lǐng)導仔細詢問磨盤寨的歷史掌故和沿革,稱它很奇特?!鼻迩∥迨哪辏?789年)后,此寨一直為當?shù)胤浅8辉5耐渴霞易逅鶕碛小?920年農(nóng)歷正月初二,突然二百多名土匪圍攻磨盤寨,但幾次都失敗。匪首姓王,向寨上喊話:“交出兩萬塊鋼洋、一千石糧谷,我們就走。如果不交,就困死你們、渴死你們?!闭喜粦?,僵持了一個多月。頭年入冬以來一直未下雨,眼看寨上堰塘要干了,大家惶恐不安。涂家“掌墨”老爺更是急得茶飯不思。家人見狀,一天中午吃飯時,專門給他做了紅燒鯉魚,換換口味。涂老爺很驚奇,哪來的魚?家人回答,堰塘要干了,捉的,灶屋水缸里還有幾條喂起的,明天再煮給您吃。“莫忙煮!”涂老爺吩咐道,一個退匪計謀在心中醞釀……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將近中午時太陽很大,寨下的土匪一個兩個被曬得懶洋洋的。突然,寨子上有光影晃動,王匪首大驚:“有動靜!”手下報告:“是寨墻上在曬漁網(wǎng),上面巴了很多魚鱗,反光?!?/p>

      王匪首更吃驚了:“用網(wǎng)打魚?他們還有恁個多水?”

      手下勸說道:“圍了這個久,他們就是‘不虛火,恐怕‘燉不粑喲!”并獻策,“耽擱久了不劃算,不如撤了,到別的地方去照樣‘弄方兒。”王匪首想想,覺得是這個道理,“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當天夜里,帶著人馬悄悄走了。

      磨盤寨上曬網(wǎng),求得平安,也是一種“懸魚”。

      下川東一帶寨堡類似“懸魚”故事多。很古的東晉時,白帝城的夔州太守鮑陋,用“偷水孔”釣的魚解了圍;清初年,石寶寨譚家兄弟從通江的“鴨子洞”釣起鮮魚,掛在竹竿上退兵……以至于萬州“魚木寨”的百姓投魚退兵后,連寨名也換作姓“魚”了。

      “懸魚”是平安“符”號,更是“福”號。

      走 蛟

      夏天的雷陣雨,一陣噼里啪啦的炸雷聲從天那邊傳過來,像是落到了姑媽家屋后的陽溝里,我嚇得趕緊雙手捂住耳朵。姑媽說“又是哪個凼子走蛟,雷公雷母要打死它。”川江方言中的“凼子”是指地方。

      我問姑媽:“啷個叫走蛟?”姑媽邊剁豬草邊回答:“躲在山洞里的蟒想成龍,跟著山洪跑下來,跑到河里,再下到海里頭,龍都住在大海里?!彼沿i草煮到鐵鍋里后,又說:“蟒一走,那個洞就要垮,山坡就滑下來了,害人呀!”

      下雨天姑媽不出工,才有空給我擺龍門陣:我女祖祖生幺姑奶奶時,菩薩給她托夢,竹林那股浸水后面土坎子里有一條蟒。女祖祖生下幺姑奶奶后,男祖祖把人衣(胎盤)埋在那里,水不流了。人衣是“臟”東西,它就移走了。

      有一個熱天的半晚上,男祖祖到灣里的大堰塘去放水,田里谷子渴得很。他走過溢洪口時還是干的,這里比塘坎位置要低。當他走上塘坎,正準備從梯道下去抽木樁放水,突然塘水涌起來,瞬間齊他半腰,只見一條比人頭還粗的黑乎乎的蟒順水翻過塘坎,一下子沒了蹤影。堰塘的水又回落下去,一切歸于平靜。第二天聽下面肖家溝的人說,好端端的石橋,既沒打雷又沒下雨,夜里卻垮了。男祖祖原以為蟒移走了就沒事,結(jié)果還是害了人。男祖祖說,那橋拱洞頂本來懸著一把斬龍劍,幾天前被人偷了,這“東西”感應得到,所以趁機“走”了。

      川江一帶走蛟,在地方志中多有記錄。《重慶府志》和《巴縣志》都有載: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重慶城刮大風,府署青陰堂前古黃葛樹內(nèi)出蛟,由千廝門入江,所過屋瓦皆飛,江中破舟無算。又,清道光《城口廳志》記錄,道光二年(1822年)三月,高觀場樅樹溝山民上山打豬草,看見山邊洞穴中有物,大如牛頭,昂首水中。幾天后走蛟,山崩,沖塌田地百余畝,葬埋山民七家,共三十六丁口。

      “人也可以打死蟒的?!惫脣尶隙ǖ卣f,“那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有狀元身,算是人中之‘龍?!彼^續(xù)擺:重慶府有個私學堂,教書先生有一晚做夢,一個白胡子老頭說,你那個姓駱的學生,明天讓他背書,不管背得到背不到,都罰他跪在香案前。教書先生猛然醒來,想起不久前土地菩薩也給他托了夢:“你給那個姓駱的學生說一下,他把船拴在我門口,叫我照到,這么久了也不來撐走,爛了我是不賠的喲?!苯虝壬淮蚵牐瓉韼讉€月前,駱學生在河邊放竹葉船兒耍,玩累了,把剩下的一只用小棍兒插在水邊,側(cè)頭正好看到路邊石龕里供著土地菩薩,順口一說:“土地公公,幫我把船兒照到起,我走嗒?!苯虝壬隙槍W生是文曲星下凡,帶星宿的人隨口說的話都要作數(shù),哪怕是菩薩,都聽他的。這回白胡子老頭又托夢,不知啷個要罰他下跪,先生感覺事情不一般。

      第二天,教書先生果然照辦。那姓駱的學生被罰跪在香案前,突見墻根冒出一絲浸水,朝他流來,必定會濕了褲子,便在心里默念道:“莫流,莫流!”浸水不僅仍在流,而且漸漸大起來,有了酒杯粗一股。駱學生生氣了,舉起巴掌,啪地拍打在流水上,說:“叫你莫流嘛!”當真,流水止了……幾天后,教書先生上課時總聞到一股臭味,時有時無。他問學生們,哪個屙了屎沒揩屁股?沒有一個人作答。一連幾天都是這樣。終于,教書先生聞出臭味是香案后傳來的,但后面什么也沒有。他叫來人幫忙,尋著臭味,挖開地下一看:一條已死的蟒,身體開始腐爛了。原來駱學生滅了蟒害。教書先生堅信了自己的判斷,而且學生的姓也正配文曲星身份——駱字拆分為馬、各——馬長角(各),與“石頭開花”并列為天下兩大奇事。川江方言中,各與角讀音相同。姑媽說,駱學生后來當了宰相。

      蟒是民間的叫法,古人稱之為蛟,或蛟龍《本草綱目》上說:蛇與野雞在正月里交配后生下蛋,遇打雷下雨,蛋即入地幾丈深,孵化為蛇形物,經(jīng)過兩三百年的修煉就會成龍。如果沒遇雷雨,蛋不能入土,就孵化為野雞了。有古書上說,蛟會害人。野雞與蛇為不同類的動物,怎能交配呢?其實它們都是蛇精所變,冬天為野雞,春天成蛇。

      《本草綱目》中有幾則蛟的故事。唐代有個六十多歲的老尼姑,腹部鼓脹已有兩年時間,身體出奇地瘦。名醫(yī)甄立言給她診斷后說:你誤吃食物,腹內(nèi)有蟲。便配雄黃劑一方,讓老尼姑喝下。片刻,吐出一條拇指粗的蛟。名醫(yī)將之燒成灰,尼姑的病便好了。另外,明朝時有個太醫(yī)叫周顧,也用雄黃清除過人肚里的蛟。一日,周太醫(yī)在宮中遇見一黃門侍郎,因其為皇帝身邊近臣,擔心對皇上不利,便稟告:此人腹中有蛟?;实垠@訝,便叫來黃門侍郎詢問:你是否有哪里不舒服?他回話:我快馬跑過廣東與江西交界的大庾嶺時,又熱又渴,喝了山溪水后,肚子硬脹,里面像有一塊石頭一樣。周太醫(yī)當即用雄黃和消石(中藥)煮水,讓其喝下,立即吐出一條指頭粗、幾寸長的蛟。東漢醫(yī)學家張仲景的《金匱要略》里又說:春夏二時,蛟龍帶精入芹菜中,人食之,則病蛟龍癥,痛不可忍。治以硬糖,日服兩三升,當吐出如蜥蜴狀也。

      我朋友魏兄擺他父親和蠎的龍門陣,說蠎并不害人。川江北岸有一條支流御臨河,從入江口往上走,不遠的地方叫白楊壩,一條小溪從這里流入御臨河。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那年農(nóng)歷六月的一天,我父親十來歲,和幾個細娃兒去打豬草。天很熱,才上午九十點鐘,太陽已經(jīng)很毒了。豬草也差不多打滿了背簍,幾個細娃兒約起到溪溝的水凼里洗澡。水凼不大,是小溪拐彎形成的,靠里邊巖石上稀疏地長著一叢竹子,下有一個洞,被溪水半淹。洞口也不大,卻透出一股寒氣,就是三伏天,離近了,也不免打寒戰(zhàn)。冬天的時候,洞口基本上露出水面。

      幾個細娃兒還沒走到水凼邊,沖在最前面的一個同伴突然收住腳步,目瞪口呆地盯著什么。大伙兒趕上去一看:巖洞口的水面上,拱著一條土缽粗的巨蟒,那拱弧有一人多高,像一張弓,不見其首尾,潛入了水中。在陽光照耀下,巨蟒的鱗甲閃亮耀眼,晃得看不清到底是什么顏色。幾個細娃兒嚇得腿腳發(fā)軟,全部癱坐在地上。這時,一個稍大一點兒的同伴突然想起了什么,大聲唱道:“你成神就上天,成龍就下海!”其他幾個都跟著唱起來,邊唱邊爬起來就往回跑,嚇得屁滾尿流。

      幾天后,白楊壩下了一場暴雨,這條巨蟒帶著三尺洪水,順利地闖過下面的周家拱橋關(guān)口,下到御臨河,下到長江里去了。父親說,這是走蛟。蟒修煉到土缽粗的時候,就要功德圓滿了,但是否能成龍,完全取決于有人給予封贈才行。我們看到的那條巨蟒,是來討封的。我們念的歌啰句,就是封贈。

      后來聽白楊壩的大人擺龍門陣,住在水凼半坡上青岡林邊的周老頭,祖上那輩就見過那巖洞里的蛇。那時只有小碗口粗,還不能稱蟒。到了老周這一代,他每隔兩三年,總要撞見一兩回。但老周從不害怕,也不和它交流,更沒給它封贈,雙方就像是啞巴鄰居見面一樣。走蛟后的第二年,老周的三兒子被抽了壯丁,離家后杳無音信,再也沒回來。

      幾個給巨蟒封贈的細娃兒,一生都沒什么大災大難。我父親后來當兵三年,剿匪時中彈多次,卻皮毛未傷。退伍后拆洗棉褲時,從棉絮里摳出了三顆彈頭。

      但魏兄聽了父親的龍門陣后,有意無意都避開那水凼,不曾踏足半步。

      四十多年前,川江歷史上出現(xiàn)過一次最厲害的走蛟。那年七月中旬,云陽連續(xù)下了幾天百年未遇的大暴雨,縣城東邊隔著一條小河的山坡走蛟了。我老師說他親眼所見:“白天間或放晴,晚上八點左右,我在江對岸半山腰的院壩里和親友們擺龍門陣。暗暗暮色中,對岸突然出現(xiàn)閃電似的火光一道,緊接著烈焰沖天,一聲悶雷般的巨響過后,只見石板溝山體猶似萬馬千軍排成的列陣,排山倒海般撲向江里,頓時掀起數(shù)丈高的排浪,頃刻又死一般沉寂……”

      縣水電局的王技術(shù)員說:這叫滑坡!

      王技術(shù)員給我們講解:這里小地名“雞扒子”,屬古滑坡地貌。持續(xù)大暴雨,排水不暢,古滑坡復活,一千七百多幢房屋被泥土埋掉,滑到江里。川江被阻塞后形成巨灘,一般的輪船都上不去,三艘兩千多匹馬力的拖輪一起,拖一條幾百噸的貨駁才勉強上灘。

      后來,我在長江重慶航道工程局檔案室看到這樣的記錄:1982年10月20日開始,奮戰(zhàn)四個枯水期,消除雞扒子滑坡造成的急流險灘,航道暢通。其搶險工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shù)進步三等獎。

      雷公雷母滅不了的蛟害,被航道工人治服。

      責任編輯:盧 欣

      猜你喜歡
      川江
      淺論非遺川江號子原生環(huán)境的消亡與“活態(tài)”傳承
      聲樂套曲《川江敘事組歌》
      當代音樂(2018年11期)2018-06-30 14:43:16
      近代川江木船情結(jié)與輪船制造力、航行權(quán)、利益權(quán)之考量
      江漢論壇(2018年5期)2018-06-04 08:44:02
      聲樂套曲《川江敘事組歌》
      當代音樂(2018年12期)2018-05-14 13:08:43
      川江纖歌
      當代音樂(2018年9期)2018-05-14 09:08:23
      《川江往事》
      紅巖春秋(2017年11期)2017-12-07 20:21:12
      The Prospect of Wulong Tourism Development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4:15:45
      川江號子(重慶)
      四川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系列之——川江號子
      四川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系列之
      ——川江號子
      赤壁市| 霍邱县| 土默特右旗| 晋江市| 荔波县| 泗阳县| 从江县| 牙克石市| 高唐县| 绿春县| 泰州市| 嘉兴市| 西平县| 汶川县| 开封县| 成都市| 凤庆县| 金平| 平昌县| 萨迦县| 怀柔区| 综艺| 阿勒泰市| 中超| 新田县| 云安县| 广水市| 饶平县| 巴林左旗| 尉犁县| 安西县| 宝兴县| 突泉县| 衢州市| 来凤县| 繁峙县| 含山县| 逊克县| 常熟市| 石柱| 丰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