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東來
摘要:幼兒園自制玩教具是學前教育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以來,國家和各地教育裝備部門開展的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對促進幼兒園辦園水平提升、教育質量提高以及推動幼兒教師專業(yè)技能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結合2022年遼寧省幼兒園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開展情況,探討當前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化策略,有利于促進地區(qū)自制玩教具水平,真正落實以游戲為基本課程的理念。
關鍵詞: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教育裝備
幼兒園玩教具是供幼兒游戲和學習使用的物品的總稱,是實現(xiàn)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要保障。自制玩教具在保障幼兒游戲權利、提高辦園質量、推動家園合作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幼兒園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一般由各地教育裝備部門組織開展,目的是促進幼兒園積極創(chuàng)設支持幼兒學習探索的教育環(huán)境,配備充足多樣的玩教具,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幼兒教師專業(yè)技能發(fā)展,提升保教質量,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yōu)質發(fā)展。本文以2022年遼寧省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為例,探討當前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相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優(yōu)化策略。
一、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開展情況
遼寧教育學院遼寧省教育裝備研究與發(fā)展中心組織舉辦的第五屆遼寧省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自2022年3月起開始籌備,至12月9日完成對全部參評作品的評審工作并成功舉辦線下展覽,歷時9個月,得到了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裝備部門、教研部門及幼兒園的大力支持。省裝備中心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高效推進工作;各市有關部門廣泛發(fā)動幼兒教師參與活動,認真組織遴選推薦工作,市、縣(區(qū))累計征集作品超2000件,近萬名一線幼兒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參與活動,上下聯(lián)動,形成合力,確保了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
按照每市遴選推薦作品不超過20件的要求,全省14個市共遴選推薦269件作品參加省級展評,涵蓋科學、益智、建構、運動、藝術和綜合共六大類型。最終評出一等獎作品30件、二等獎作品60件、三等獎作品112件,提名獎作品67件;共有33人獲得“遼寧省幼兒園自制玩教具能手”榮譽稱號;作品成績優(yōu)秀的參評單位獲得團體一、二、三等獎和組織獎。為使本次展覽惠及全省幼兒園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服務我省學前教育,省裝備中心舉辦線下展覽,展品豐富、布局科學、環(huán)境美觀。
本屆參評作品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符合現(xiàn)代學前教育理念,構思巧妙,寓教于樂,安全環(huán)保,能夠兼顧安全性、教育性、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等,呈現(xiàn)出較高的整體水平。其中的優(yōu)秀作品在教育性、科學性、創(chuàng)新性和特色性方面表現(xiàn)突出,很多作品富有時代性,還有部分作品很好地展現(xiàn)了地域和民族風格特征。
二、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分類不夠清晰
本屆活動中,展評組把玩教具分類確定為科學類、益智類、建構類、運動類、藝術類(美工、音樂)和綜合類(語言閱讀、角色表演、社會等)共六大類型。展評組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無法確定自己的作品屬于哪一類,原因是一件作品的功能可能同時指向多個種類,更有相當多的作品是多功能的復合型玩教具,設計之初便考慮一物多用,服務不同教學場景,提供不同玩法,故不易分類。因此,在市級評選階段,大部分上報作品的選擇類別為綜合類,這給接下來的評選工作帶來不便。
(二)評價標準有待完善
在展評組制定的評價標準中,評價指標不夠細化,量化評分體系不夠完善。因此,在對有爭議的作品給出評分,特別是對相似作品進行比較時,仍依賴有經驗的評審專家團隊經過討論作出判斷。部分參評作品的作者希望展評組提供更精細的量化評分標準,為廣大教師設計和完善作品提供指導與依據(jù)。
(三)帶動教師成長作用有限
很多市級教育裝備部門人員和參與活動的幼兒園教師都反映,只能根據(jù)自己和所在園所的教育理念與教學安排來設計、制作玩教具,缺少學習提升的渠道,缺乏與同行的交流借鑒,導致作品設計思路趨同,在創(chuàng)作理念和制作技法上都存在局限性。
三、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優(yōu)化策略
(一)優(yōu)化作品分類
學前教育界對于玩教具的分類方法有很多,除了前文提到的科學類、益智類、建構類、運動類、藝術類和綜合類之外,也可以分為扮演類、建構類、美工類、音樂舞蹈類、科學探索類,玩沙、玩水、種植類,還可以分別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進行配置。自制玩教具作品的科學分類是保證整個展評活動合理有序進行的重要前提,現(xiàn)有分類方案邊界均較為模糊,在實踐中教師不易掌握,這容易影響教育裝備部門組織后續(xù)的遴選評價工作。展評組在與基層教師的溝通交流中也收到了很多意見與建議,包括允許一件作品兼屬多個種類,增加類別選項,在評比過程中取消分類,擇優(yōu)評獎,展覽時再分類布展等。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展評組將深入調研,組織相關專家團隊研究優(yōu)化方案,制定出教師易理解、執(zhí)行無障礙的分類方案并在實踐中進行檢驗。
(二)完善評價標準
關于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的評價標準問題,學界多位專家普遍認為應從安全性、教育性、創(chuàng)新性、實用性、趣味性、簡易性、特色性、環(huán)保性八個方面設計量化評分指標。由于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已經開展多年,教師們對作品評價指標中的教育性、實用性、趣味性都有充分的認識,作品大都可以滿足評價指標。在此基礎上,當前對自制玩教具的評價應區(qū)分核心指標、參考指標和一票否決指標,重點考察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安全性?!哆|寧省幼兒園裝備管理細則》第七章單獨對自制玩教具的管理作出要求,提出自制玩教具在設計、制作等方面應避免兒童正常使用或可預見的合理濫用下可能造成的傷害;當安全要求與經濟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幼兒園首先考慮安全要求,自制玩教具的大小、邊角、涂料等設計都應充分考慮安全性。評價時應把幼兒園玩教具材料的安全性擺在首要位置,應注意避免的安全問題既包括一般的物理、化學傷害,也包括衛(wèi)生問題。自制玩教具在設計之初應考慮如何方便清潔和消毒。園所可集中采購紙板、紙筒、瓶蓋、布料等自制玩教具常用的半成品材料,統(tǒng)一消毒后使用,避免在二次利用生活垃圾的過程中產生衛(wèi)生問題。
二是創(chuàng)新性。應鼓勵原創(chuàng)和創(chuàng)新性作品,也包括對既有自制玩教具作品和市場成熟產品的設計和用法做出改進和創(chuàng)新。
三是簡易性。應鼓勵幼兒園制作自制材料易得、制作成本較低、制造工藝不復雜的作品,以方便推廣復制,更廣泛地用于幼兒園教師和幼兒游戲活動中。
四是文化內涵。自制玩教具作品應視情況考慮融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和民族文化內涵。民族文化的傳承應借助某種實物,讓幼兒在具體感知中了解民族文化。
(三)服務教師需求
在本次活動中展評組了解到,各市、縣(區(qū))、幼兒園普遍希望獲得專業(yè)的培訓指導。今后要想進一步開展好培訓工作,可由省級教育裝備部門牽頭,邀請從事學前教育教學或相關研究工作、具備玩教具制作與使用相關經驗的專家,進行線上、線下、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幫助幼兒園教師增強運用多種工具的能力、選用和處理材料的能力、運用互聯(lián)網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也包括對學前教育裝備相關新理念、新政策的解讀。這對幼兒園制定玩教具配備和管理體系很有幫助。
同時,展評組也認識到,展評活動中的“展”與“評”一樣重要,不能重“評”輕“展”,也不能只評出獎項,而缺少對作者的指導。自制玩教具作者參加一次展評活動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獲得獎項雖然很重要,但長遠來看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展增長見識,通過同行交流獲得經驗,通過專家點評明確改進方向,以切實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展評活動組應從為廣大幼兒園教師服務的角度出發(fā),在展評活動設計中充分滿足參評教師的觀展、交流以及獲得專家點評的需求,讓每一位參評作者受到尊重、得到提升,讓每一件作品得到充分展示和有針對性的評價。
(四)加強宣傳推廣
舉辦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激發(fā)教師研究玩教具的興趣,提高教師利用玩教具促進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能力,推動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良好的宣傳和推廣可以有效地提升活動效果,宣傳內容包括對活動本身的宣傳和對優(yōu)秀玩教具作品制作案例的宣傳。通過政府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自媒體性質的各類新媒體平臺為展評活動增加影響力,搭建優(yōu)秀自制玩教具的展示平臺,鼓勵和引導各地幼兒園走特色辦園之路。展評結束后,應根據(jù)評選結果,推廣優(yōu)秀自制玩教具成果,通過展評活動選出具有普惠性的作品來推廣,對于經典作品可以通過申請專利、與生產廠家合作等方式批量生產,鼓勵創(chuàng)新,獎勵先進,激發(fā)教師參加展評活動的熱情。
各地應積極組織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教育裝備管理人員、教研人員、幼兒園園長、幼兒園教師現(xiàn)場參觀玩教具展會。如組織教師去現(xiàn)場參觀國家級自制玩教具展覽,從國家最高水平的自制玩教具展評中學習經驗,培養(yǎng)自制玩教具骨干隊伍,促進本地區(qū)自制玩教具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真正落實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理念,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園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是教育裝備部門的一項品牌活動,展評組將認真總結相關工作經驗,優(yōu)化完善工作方法,用心做好評選和展示工作,指導參評教師提升作品質量,宣傳推廣優(yōu)秀自制玩教具成果,調動廣大幼兒園教師設計制作玩教具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促進幼兒園辦園水平提升、教育質量提高,為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霍力巖.從學前教育裝備的視角談幼兒園自制玩教具與幼兒的有效學習[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8(12).
[2]劉焱.幼兒園自制玩教具活動的意義、指導思想和評價標準[J].學前教育研究,2007(9).
[3]中國幼兒園教育裝備發(fā)展與研究報告課題組.中國幼兒園教育裝備發(fā)展與研究報告[R].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
[4]楊麗.探析幼兒園玩教具的配置路徑[J].甘肅教育研究,2022(8).
[5]潘麗欽.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價值與問題探析[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22(6).
(責任編輯:趙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