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美學事件:激活教育過程的契機性因素

      2023-07-11 23:01:31駱冬青
      江蘇教育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教學實踐

      摘要:注重美學事件的課堂,必會以偶然打破必然,重構可能;必會讓知識成為奇遇,成為生命自我成長的關鍵;必會激活已有的經驗,生成靈動的生命智慧。教學中的即興是即時的感興,即時的生發(fā)和升華;教學中的舉例,則是預設中的選取,所“舉”之“例”為“之一”,為的是例證其背后的原理、原則、普遍的東西。即興,所面對的美學事件,則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一個”,是唯一的、獨特的、偶然的,是突發(fā)的事件。這些美學事件的情節(jié),由細節(jié)生發(fā)而成,需要擴張、推動、延伸“細節(jié)”為“情節(jié)”,從而令師生在“事情”中創(chuàng)造、成長。如此,學校里學習的知識,既包括可以“言傳”的公共知識,更有深入內心的意會知識。后者是真正屬于每個人的個人知識。

      關鍵詞:美學事件;教學實踐;田野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11-0055-05

      讓人成長的不是時間,而是事件。我們內心被觸動的“心事”,往往在某個事件的發(fā)展中,令心靈轉變?yōu)樾碌男螒B(tài)。師生的成長,也不例外。若干年后,很多知識,很多過程,都忘記了,就是這些事件留下來,匯聚為心靈之泉。觸動內在情感的事件,即美學事件。哲學家海德格爾將德文的“事件”(Ereignis)提升為哲學概念,闡發(fā)出別樣的意蘊。美學事件,是在實有或虛擬的事件中,包孕著深邃復雜乃至意蘊無窮的美學思想,既具有感性的豐富,又具有理性的明晰和無限。[1]

      將美學事件視作課堂的重要部分,可以使工業(yè)化、格式化的機械課堂,變化為靈動的心靈事件發(fā)生之場域?,F(xiàn)有的學校規(guī)制、班級體制,既是以往政治-社會體制的縮影,又與工業(yè)革命有著密切關系,是現(xiàn)代化的產物,具有規(guī)范、平等、同一的模式化特點,也有著知識傳授的工業(yè)化、機器化等特征。這種生產性、模式化,使得培養(yǎng)人與制造產品有了相當多的一致性。課堂,有可能被機械化、模式化操作。因此,讓課堂生成“事情”“事件”,讓知識、思想、情意、經驗成為師生心靈的“奇遇”,就可以使課堂“活”起來,課堂上的“心”靈動起來,甚至,課堂不再是那個狹小的空間,而是成為無限延展的心靈之“詩與遠方”!也就是說,注重美學事件的課堂,必會以偶然打破必然,重構可能;必會讓知識成為奇遇,成為生命自我成長的關鍵;必會激活已有的經驗,生成靈動的生命智慧。生命中那些偶發(fā)的事件、特別的時刻,正是任何單調的理念都“除不盡”的調皮的、活躍的智慧火種。

      一、即興/舉例:課堂中的靈感

      課堂是需要認真規(guī)劃、精心設計,以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為核心而實施的,教科書和教學進度則是重要依據(jù)。課堂中的舉例,往往也是事先設計好的。備課就緒,一切按章辦事,“一切如?!保词且磺卸加蓄A定的常態(tài)化的教學目標。因此,課堂上的偶然,課堂上的事件,在這樣的課堂設計中,就成為必須避免、必須消除的不利因素。所以,傳統(tǒng)的課堂,需要秩序,需要計劃,需要有條不紊,而那些的事件則應當消弭于不知不覺之中,最終幾乎“無事”,成為似乎不存在的偶然。

      “大家快看,窗簾懷孕啦!”——這是南京市力學小學三年級科學課的課堂上,一個學生突然發(fā)出的驚嘆。顯然,這是“孕育”詩意的話語。也就是說,在科學課課堂上,發(fā)生了一個美學事件。這“觸發(fā)”了梁玲老師的思考:“當我順著孩子們的目光看向窗簾:涼爽的秋風吹過來,窗簾下端被金屬橫欄阻擋著,在風和橫欄的雙重作用下,窗簾鼓鼓的,可不就像一個身懷六甲的孕婦嗎?”這是對學生話語的欣賞,更是在此剎那,在耳目所及之處對感覺與心靈呼應的敏感。但是,若止于此,不過是將此作為課堂上的不諧“插曲”。梁玲老師即刻贊嘆:“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太豐富了!”教師對科學的純粹認識,升華到新的高度,如愛因斯坦的名言所述,打開了一個新世界:“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庇谑?,“靈機一動”,課堂變成了一個富于靈性的共振,變成了師生共同體在偶然的當下所悟到的一個詩意的科學境界。

      或許,有人會將此歸為啟發(fā)式教學,但我以為不然。這是由美學事件而觸發(fā)的靈機和領悟。觸發(fā)與啟發(fā)相似,都是在某個事件中觸動、啟動了某種關鍵、某種機巧、某種智慧的竅門。但是,所謂“啟發(fā)式教學”,主要是教者以某種事例、示例去啟發(fā)學生,是一種帶有居高臨下性質的單向的傳輸。師者自然而然地扮演了一個“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而觸發(fā)則不同,所謂“一觸即發(fā)”,乃是在瞬間的事件中,師生共同感覺、共同感悟、共同體會到突然的靈感,是這個瞬間在師生雙方心靈里“靈光”的顯現(xiàn)。心扉互啟,慧心共發(fā),乃觸發(fā)之要義!在“傳授”“啟發(fā)”“耳提面命”中的知識,往往是死的,是教條。而心靈的活動是源頭之水,是創(chuàng)生性的,更是具有整體意義的。童心是性靈之靈,發(fā)揮童心之童興,正如遇見花開。以捕捉代替推動,以滋潤代替定格,才是育人美學之意。教師的尊重,不在于居高之灌輸,而在于平等之求問。教師之“問”,是真實的求解,是對自己無法觸及之“靈”的思維的好奇,才會收獲童心之內在邏輯。

      《詩經》賦比興之“興”,是面對事物時突然興起的感動,不可直接述說(賦),不可喻說(比),而是一種直感直覺的抒發(fā)。即興,是面對事件時即刻的智慧發(fā)生,是詩意,更是某種創(chuàng)造性的直覺。稍縱即逝的即興,需要靈手從空中一把抓住,迅速放飛。這是美學事件的創(chuàng)造性特質,也是任何一種教學都需要的“靈機一動”。無此“靈機”,課堂成為機械的機器運行,看似一切如常,卻恰恰失去了心靈的感發(fā)。失卻了靈魂和精神浸潤的課堂,缺乏的是活潑潑的生機和靈動的意趣。即興是即時的感興,即時的生發(fā)和升華;舉例,則是預設中的選取,不追求也很難生成新的感悟與理解。例,所“舉”為其中之一,可代替,為的是例證背后的原理、原則、普遍的東西。之一,是可以選擇的現(xiàn)成事物。即興,所面對的美學事件,則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一個”,是唯一的、獨特的、偶然的,是突發(fā)的事件。其實,即興就是美麗的邂逅,是一種美學事件的發(fā)生和生成。直尋似還包含了尋詩的過程,邂逅則是一種遇合,是生命中小小的奇跡。邂逅是詩性的即興生成,較之直尋,更是“盡日覓不得,有時還自來”的巧合,是邂逅而忽然相即相投的興起,可謂:即興的詩意時刻。

      如何注意這樣的邂逅,讓即興的觸發(fā)所帶來的震撼,成為課堂的有機組成部分?這與有意注意乃至留心、有心的精神積累有關。這不同于一般的所謂情境教學,而是以美學事件帶動師生進入即興的美學沉浸之中。經歷是最重要的門檻,跨過去就是另一個天地,進入一個師生互振共啟的境界,別有洞天。性靈說、童心說,追隨的就是這種美學偶發(fā)性的自然之意。童心與童興不可預知,不可阻斷,一旦阻斷則不可挽回。而教師要做到的就是在課堂上努力做到即興。即學童之興,抒自身學識之興。對于教師來說,“童心事件”不可預知,但并非不可有為,即興是在詩意課堂的營造下,在合適契機的觸發(fā)下,可遇而不可求的生發(fā)。其背后是詩境的積淀、教師自身詩性的支撐。

      知識教學培育邏輯性,想象教學孕生創(chuàng)造性。課堂教學中的弊病不在忽視,而在割裂。若無美學事件的渾然一體,理性與感性間則缺少了“點亮”與“觸發(fā)”,缺少了在同一時空的邂逅,導致教學過程中感悟不深,缺失了感性的直覺,教學變成了機械的舉例。美學事件則開發(fā)了啟智的一瞬間,這一瞬間,既是學生心頭的“無聲驚雷”“石破天驚”,又是教師認知中的“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待此花開處,一時明白起來,師生頓悟的遇合,內蘊性靈的智慧。

      二、細節(jié)/情節(jié):教學中的靈機

      讓知識成為奇遇,是教學中最高境界。奇遇是心靈的歷險。其要義在于教育主體進入某種情節(jié)之中,在跌宕起伏之中,感悟領會心靈的沖擊,知識不僅被激活,更成為進入內心的體驗,成為無法言說但已經被轉換了的智慧。這是固守著制造產品式的機械教學所無法企及的。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寓物于事,寓人于情,寓知識于事件,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智慧,更是一種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思路。也就是說,以美學事件化對抗機械格式化,是活化教學過程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教學現(xiàn)場中,師生均為活生生的人,在教學中,如何讓心靈處于活躍狀態(tài),讓靈機獲得一“動”?正如我們以上所言,必須注重教學中的偶然性、不確定性、可能性,這些變化是開啟靈機、激活靈機的核心和關鍵。所謂靈機,是靈動而微妙的時刻,是某種特別細小的機緣,如轉瞬即逝的意外一瞥,如細小無痕跡的波心一蕩,是冒出頭來卻又極易消失的苗頭,總之,靈機就是細節(jié)。細節(jié)是一道光,喚醒了沉睡的心靈,照見了不可見之物,生發(fā)了那幽微恍惚的靈韻。所以,重視細節(jié),正是把握靈機!

      細微之處見精神。發(fā)現(xiàn)細節(jié),注重感性的細微靈妙,乃精神自我成長的重要素質。教學亦如是。尊重自身感受,尊重學生感受,是教師因材施教的首要特質,是教師人文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更是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彰顯。體察“不一樣”,感覺到某種“意外”,發(fā)現(xiàn)“特別”,讓“瞬間”綻放出某種“恒久遠”的光華,是教師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更是教學素養(yǎng)的映現(xiàn)。力學小學李琳校長體會到:“生命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都有每一剎那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xù)的時間里,都有它相當?shù)奈恢谩!边@就將教學中對于細節(jié)的重視賦予了時間哲學的意蘊。一剎那,是轉瞬即逝的時間,卻蘊含著情思意興遇合的星火,沉潛著平凡而又不凡的細節(jié)碎片,故而,需珍視其獨立的意義和價值。

      美學事件,對于教育的意義甚至類似于原子彈爆炸,“原子”言其微細,“原子彈”的爆炸,在于“原子”成為能夠迸發(fā)巨大能量的“彈”,遇到合適的“觸發(fā)”而在一瞬間升騰為“蘑菇云”?!凹殹惫?jié),炸開為事件,為“情”節(jié)!

      若是將時間中的事件平庸地連接,那就會使得事件之間產生情節(jié)——情節(jié)是以因果邏輯連接的事件。不起眼的細節(jié),突然被凸顯為最重要的契機。尤其重要的是,因果連接造成的錯覺,讓我們順理成章地認為,一切都是具有正常的邏輯關聯(lián)的,沒有什么是不一樣,不尋常的。這種正常、通常、平常形成的慣性,往往消滅了我們的感性的鮮活,使我們不注意、不關心、不在意生活中新穎的事物。而某些事件中,有情感和時間的流動,有出人意料,有小小的機巧,有微不足道的塵埃,就好比無數(shù)線段銜接出完滿的圓,將平庸的事件穿引成美學教育的載體。

      力學小學的教師,從細微之處著眼,發(fā)現(xiàn)教學生活中的美學事件的細節(jié),擴展為教學過程的知識傳授和素養(yǎng)培育的情節(jié)。美學事件之中,需要擴張、推動、延伸細節(jié)為情節(jié)。這個獨特的細節(jié),包孕著豐富的感性內容,故可不斷推進,形成情節(jié);但是,細節(jié)之“細”,卻是萌芽,是由頭,是突然綻放的“毛細現(xiàn)象”。對于人來說,這種毛細現(xiàn)象,是以感覺、情意、思緒為由頭而發(fā)展出的情節(jié)。人不妨說,是感性精神的細節(jié)演化為敘事情節(jié)。教育中微不可見的“毛細現(xiàn)象”在敘事情節(jié)的無限放大下具有改變宏觀教育宇宙的力量。

      教室里,層出不窮的小事情,如何演化為教學中的美學事件?或許,需要重視的倒是“情節(jié)”的“情”字。敏銳于師生情感的細節(jié),傾注心力于這些細節(jié),廓張細節(jié)成為情節(jié),才是關注美學事件的課堂所應有的追求。當這些情節(jié)成為忘不掉的情感之節(jié)奏、節(jié)點、關節(jié),也就進入傳授知識的極高境界,成為知識進入人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孕育自我教育的無限能量。此時,教學隨著事件的美學節(jié)奏而進行,成為一種藝術,一種既成竹在胸,又面臨著陌生、未知,令人好奇的接踵而至的事件。事件之間,時地有別,或許不一定呈現(xiàn)因果邏輯,但于冥冥之中蘊藏著極強的美學意味。

      在這樣的推演、生發(fā)、觀照、交流……中,在從一件小事兒演變的情節(jié)中,美學事件釋放出的教學上活潑而靈動的美感,具有某種“拔節(jié)”的作用,美學的升華演奏著生長的節(jié)律。這就是美學事件觸動師生“心事”的方式:在細節(jié)中生長,蓄積能量;在情節(jié)中迸發(fā),升騰成長!

      三、意會/言傳:教學里的靈悟

      學校中,作為個體的兒童,必須在集體中存在,與同學相互交融、交流,與教師,與學校,乃至與更廣大的社會、世界,發(fā)生種種關系。學校的體制設置,具有特定的程式、格式、方式,這是實現(xiàn)其教育功能的必要手段,是社會規(guī)模性培養(yǎng)人才的最佳方案。知識、技能學習,乃至生存實踐,均需掌握重要的公共性認知。在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群體性學習模式中,天然地具有集體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新時代的兒童是千差萬別的,是各具個性的,是充滿著無限可能性的“未完成的人”。那么,如何重視“人”的個性,讓個體的“人”得到自由發(fā)展?

      這里的“故事”,若換為“事件”,換為“美學事件”,那么,力學小學無疑是創(chuàng)造美學事件的教學載體。當心靈凝聚于特定的美學事件時,產生的就會是屬于師生個體的另一種知識,另一種感悟,另一種創(chuàng)造,以及另一種成長。這是屬于事件中所有人的,但是,所產生的感悟與知識,又是只屬于一個人或每個人的。鑄造的千差萬別的個性,則是由美學事件沉入每個個體心底的深刻感悟所凝成。這里,可以言傳的,與只可意會的,在教學中顯然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后者,是置身于美學事件中才可得到的個人知識。公共知識,轉化為個人知識,將知識化為每個心靈的獨特體驗,這才是教學的真正目標。

      任何知識中,均有意會的成分。所謂意會,是無法言說,卻心中有數(shù)的知識,這種心中有數(shù),是指知識中滲入了個人所具有的情感、傾向、信念、直覺、天賦、文化背景等因素,從而使得知識的“普遍性-客觀性-必然性-可靠性”與“個人性-主觀性-隨意性-虛假性”之間產生了對立,也產生了交融。波蘭尼總結其意會哲學的要義道:“我們所能知道的多于我們所能言說的”[2]。所能知道的,最重要的是從事情本身,從美學事件之中所感觸、激活、體會、領悟到的,是意會而難以言傳的。在中國的相習已久的教育傳統(tǒng)中,所謂身教大于言傳,其實從根本上看,那是以在美學事件中發(fā)生的一切,來實現(xiàn)教/學的目的。這里,需要具備體會言外之意的能力。在特別的細節(jié)和情境中,突然心領神會,在一剎那中,感悟到了無言的智慧。

      力學小學學生的美學討論、美學判斷,轉化為了美學創(chuàng)造。他們貢獻的方案,出自各自內心的靈機和妙思,而自己創(chuàng)作的作品,對于他們自己,才是最深刻的知識獲得。教師將這總結為“創(chuàng)造性成長”,是非常恰切的。但是,這種創(chuàng)造性成長,其根源在帶領學生進入美學事件,更重要的是,讓美學事件發(fā)生后,不可掐滅她燃起的小火苗,而是以意會童心的教學機智讓小火苗燃成智慧的火焰,不僅讓學生保持著那種超出語言表達的敏感,更將自己本身的感悟投入其中。

      其實,任何學科,都需美學事件開啟內心的想象力。“你的語文是數(shù)學教師教的”,是貶低一個人語文水平的說辭,且充滿學科偏見。力學小學的美學事件化教學,則打通了學科界限,讓不同學科之間,產生了美學的通感,如此,才會極大地開啟波蘭尼所謂的“非言述的智力”。在師生均置身其中,在激活感性的、情性的、智性的“美學事件化”教學中,真正達到將教學互動中生息靈動的“一剎那”凝聚到內心深處的“會意”。背誦識記于口,抄寫識記于手,而事件之于一個人,是多維的,是漫長于記憶的,是統(tǒng)攝于諸感官靈識的,是通感甚至通靈的全面激發(fā)。

      音樂教師是否能上美術課甚至數(shù)學課?這是否正是一種生成性的“跨學科”學習?《涂鴉里的小美好》《“畫”數(shù)學》《奇思妙想說“稱象”》《算面積,動起來》《意外的發(fā)現(xiàn)》等等,這些課,由于以創(chuàng)造性的想象為由頭,打破了學科界限,讓學生的頭腦和心靈中,有著事件牽引著的感性的豐富運轉、想象力的張揚,知識通過美學事件而轉變?yōu)橹腔邸?/p>

      師生的心靈在美學事件中凝聚——莊子所謂“其神凝”。這就超出了言傳,甚至超出了身教,而帶著不可說的細節(jié)靈韻進入屬于每個個體的美學事件。確實,班級、年級,乃至學校,均有著普遍的、共同的、同質的教學體系和教學結構,具有相同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最終的培養(yǎng)人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如何讓每個人的個性,讓共同、共通的知識,活化在具有差異性、特殊性的心靈中?意會,即通過美學事件的教學,無疑是重要途徑??梢匝詡髡?,當然是重要的;但難以言傳,需要深刻著名的美學事件來交融化成,乃學校更重要的任務。美學事件,必然給予超出知識的東西。剩余的某些無法定義的感受、不可言說的體驗、飽含著生命氣息的“靈機一動”,會成為永久的酵母。多出來的這“一點點”,正是美學事件所賜予的“神的一滴”。

      中國美學以神韻為最高境界,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是指具有美學意蘊的作品所產生的長久效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那種樂音沉淀到心底,不知何時,忽然破蛹而出,成為新的美學沖動。我以為,力學小學以美學事件為載體的課堂,必然成為每個學生在心底留存的永久的精神活火。

      一位同事說,想寫一本給孩子們的書,教授或許讀不懂,孩子卻會很喜歡。為什么呢?我想,力學小學的實踐,似可令我們“意會”而“神思”。

      參考文獻:

      [1]駱冬青.論美學事件[J].江蘇社會科學,2021(4):201.

      [2]波蘭尼.波蘭尼講演集[M].彭淮棟,譯.臺北: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公司,1985:170.

      責任編輯:石萍

      猜你喜歡
      教學實踐
      財務業(yè)務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改革分析與實踐應用
      小學數(shù)學體驗性學習的教學實踐
      低年級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
      基于三維軟件和云班課APP的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2:23:49
      中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職業(yè)(2016年10期)2016-10-20 21:59:29
      試論類比推理在高等數(shù)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51:33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7:24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0:24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政和县| 柘荣县| 邯郸市| 玉树县| 章丘市| 平谷区| 缙云县| 富民县| 通城县| 都兰县| 乌苏市| 林甸县| 马边| 韩城市| 西华县| 湘西| 商都县| 绩溪县| 兴仁县| 彩票| 广灵县| 峡江县| 万源市| 江达县| 禄劝| 冷水江市| 石河子市| 清远市| 镇远县| 波密县| 嘉义市| 曲周县| 罗江县| 惠州市| 彭州市| 海阳市| 阜新市| 崇礼县| 哈巴河县| 长武县| 滦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