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要】中職語文教材中共收錄課文四十八篇,其中描寫女性形象的作品十三篇,這些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血肉豐滿、經(jīng)久不衰,她們或可親可敬,或可憐可愛……她們的美好品質(zhì),對于中職女生“三觀”的形成、心理品質(zhì)的養(yǎng)成等,有著很強的“榜樣”引領、行為“指導”、精神“熏陶”和心理“暗示”等作用。文章在詳細分析中職語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特征及類別的同時,著重探討了這些女性形象對中職女生諸多的積極教育作用,其真正目的是想借此制訂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策略,真正落實“與時俱進、立德樹人、成人成才”的中職語文培養(yǎng)目標。
【關鍵詞】中職語文;女性形象;教育作用;榜樣;激勵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3)07—0104—05
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教材,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培養(yǎng)學生健康品格、引領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等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材中那些豐富有趣、血肉豐滿、經(jīng)久不衰的女性形象,更為提升中職生的文化品味、審美情趣和價值情操等指明了方向。在現(xiàn)行的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中,雖節(jié)選的描寫女性形象的作品甚少,但就是這為數(shù)不多的女性形象卻恰恰給學生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尤其是課本中那些彰顯不同時代特色、反映不同社會女性精神風貌、揭示不同人物命運經(jīng)歷的美好女性形象,真正讓學生對母語、對生活、對祖國、對民族、對未來產(chǎn)生了敬畏和熱愛之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的這些女性形象對中職女生的身心教育作用更是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一、中職語文教材中描寫女性的作品統(tǒng)計
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下冊教材中,共收錄課文四十八篇,其中描寫女性形象的作品有十三篇,占比27.08%,具體篇目及描寫的女性形象篇目以下表為主(見下頁)。
由表中可以看出:中職語文教材中涉及外國文學女性形象的作品僅有一篇《項鏈》,占教材中所有描寫女性的作品總數(shù)的7.7%;描寫中國古代女性形象的相關課文有《靜女》《竇娥冤》《林黛玉進賈府》等三篇,占比為23.1%;涉及中國現(xiàn)當代的女性形象的課文主要有《致橡樹》《哦,香雪》《荷花淀》《我的母親》《雨巷》《合歡樹》《雷雨》《邊城》《百合花》等九篇(首),約占所列篇目總數(shù)的69.2%,所占比例最高。
由教材中所節(jié)選的這些經(jīng)典篇目不難看出,中職語文教材的編排,完全體現(xiàn)了《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的指導思想,著力提升語文課程的思想性、文學性、政治性、人民性、時代性、代表性、指導性和教育性,真正弘揚了時代勞模精神、大國工匠精神、民族愛國精神和服務奉獻精神等。
二、教材中的女性形象特征及類別
1.可愛型。中職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溫柔可愛的女性形象,如《邊城》中的翠翠,善良美麗、不同凡俗,清純可愛、不染纖塵,溫柔嫻雅、與眾不同,既是“美”的天使,又是“愛”的化身。湘西女孩特有的精神氣質(zhì)、祖孫間濃郁至淳的感人親情,人性的善良澄澈,人情的純凈美好,人品的高潔偉大等,這一切都在可愛的翠翠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靜女》中的靜女,嬌羞可愛又美麗多情,年輕奔放且熱愛生活,“俟我于城隅”的執(zhí)著,“愛而不見”的欲擒故縱,“貽我彤管”的洶涌愛意等,讓一位陽光明媚、可愛溫柔、漂亮熱情的女子形象浮現(xiàn)于讀者面前;還有那個從《雨巷》深處款款而來的丁香姑娘,古典又飄逸,青春又靚麗,高雅又端莊……將滿目的歡喜幽藏傘底,將滿腔的愛意深捂心底,既有迎面相遇的無比欣喜,更有擦肩而過的無限惋惜,還有相見恨晚的無聲嘆息……這些可愛型的女性形象,讓人眼前一亮,過目難忘,更讓讀者堅信:女性不是因為容貌美麗而清純可愛,而是因為品性可愛才溫柔美麗。
2.可憐型。《項鏈》中的女主人公瑪?shù)贍柕?,年輕時的她貌美如花、人見人夸,但卻愛慕虛榮、貪圖榮華,一度在自我陶醉中犯了傻,得意忘形之際意外丟失“項鏈”(借來的)……后來為償還這掛“項鏈”付出了慘重代價。十年大好光陰里的無悔付出,到最后才明白真相:原來丟失的那掛項鏈,竟然是假的!這一切既夸張又諷刺,既可笑又可憐。好在她為償還項鏈所做的種種努力,讓人在同情哀憐她的同時,更為她誠信善良的品質(zhì)、勤懇耐勞的精神、敢于擔當?shù)挠職?、直面苦難的堅強等生出幾分敬意?!独子辍分械聂斒唐?,遍嘗人間艱辛,備受苦難欺凌,悲催中有過絕望,無奈中選擇隱忍。她勤勞、善良,但也孤單、可憐!無論是年輕時和周樸園的短暫愛戀,還是后來嫁給魯貴朝不保夕的困苦生活……她都將生命中無盡的“柔弱”及別無選擇的“無奈”,真實地呈現(xiàn)給了那個黑暗又腐朽的塵世。丈夫魯貴的猥瑣與不老實,兒子周萍對她的排斥與不認可,女兒四鳳少不更事、重走母親老路的不懂事……這一切,對于一個柔弱而又可憐的舊式勞動女性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還有《竇娥冤》中那個可憐又無辜的竇娥,莫名其妙又無緣無故地被欺、被傷、被冤、被整、被害……她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有冤無處申,有苦無處訴,平白無故地被送上了斷頭臺。這些可憐的女性,讓人一想起來就覺得心口隱隱發(fā)疼。
3.可敬型。老舍《我的母親》中“母親”,她雖然裹著小腳,卻硬是走出了一條比大腳男人更堅毅的道路。無論是替屠戶們漿洗衣服下地干活,還是平日里操持家務待人接物,她都認真負責、厚道真誠。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一位寡母要獨自撫養(yǎng)兒女長大成人,談何容易?除夕夜送兒子返校工作時,她將一位母親的深明大義寫進了目送兒子遠去的背影里;替兒子籌集“巨額學費”時,她將一位寡母謀生的辛酸深深地咽進肚子里;送女兒出嫁時,她將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愛戀與不舍,融進了顆顆滴落的淚珠里;面對“鬼子們”的欺凌刁難時,她撲在孩子前面張開臂膀護佑時,又將一位母親滿腔的善良與愛意,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位母親,她勤勞誠實、樂于助人、熱情好客、隱忍吃虧,她做事有度、剛?cè)峒鏉蹛圩优?,可圈可點、可親可敬!《荷花淀》中那個心靈手巧、勤勞能干、聰明賢惠、助夫殺敵、保家衛(wèi)國、英勇果敢、愛國愛家、深明大義的水生嫂,更是活成了所有中國女性的驕傲!
4.可親型。茹志鵑小說《百合花》中那個溫柔嬌羞的新媳婦,“高鼻梁,彎彎的眉毛,一縷劉海,頭發(fā)盤成了硬邦邦的發(fā)髻”,乍一看,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鄰家小姐姐,嫻雅且文靜,親切又溫柔,似一朵羞答答的百合,于無聲處悄悄綻放。她從一開始的羞怯怯嬌滴滴,到后來的大方方樂呵呵,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大膽上前幫忙,真是愛心爆表青春飛揚。她給受傷的小記者擦洗身體、護理傷口,為傷員清洗衣服、縫補破洞,給戰(zhàn)士們遞藥拿水、送吃送喝,直到最后干脆將自己的新婚棉被完全貢獻出來,輕輕蓋在受傷的戰(zhàn)士身上……她心善如佛、美好如蓮,賢淑溫柔,親切可人,于可愛中流露出女性的柔美,在溫柔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輝,讓人過目難忘、心生敬意?!杜叮阊分心莻€追求進步的女孩香雪,她文靜優(yōu)雅,自尊自愛,話語不多,文弱靦腆,像極了《紅樓夢》中那個瘦小又柔弱的林黛玉,但她為了一個鉛筆盒,為了山外更美好的世界,她可以勇敢地獨自夜行三十里山路,不驚不慌不卑不亢,真的讓人刮目相看。香雪,她有夢想,有追求,有信仰,有行動!
三、女性形象對女生的教育意義
有人做過研究,在奧地利,整個國家都非常重視對女生的教育。他們國家關愛女孩的協(xié)會,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調(diào)查“:如果一個家庭只有一筆教育經(jīng)費,但卻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那這筆費用該投給誰呢?”結(jié)果大家的答案卻驚人的相似:給女孩。因為培養(yǎng)了一個男孩,你只培養(yǎng)了一個個體,而教育了一個女孩,你就教育了一個家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1]。由此可見,教育好一個女生是多么的重要。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中描寫女性形象的作品,雖然篇目不多,但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尤其是對中職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更是不可小覷。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這些女性形象獨特的育人功能,積極培養(yǎng)學生健康、樂觀的心理品質(zhì)。
1.靈魂引領的“榜樣”作用?!逗蠚g樹》中的母親,“救”兒子(史鐵生)于危難之中,硬是將雙腿殘疾的史鐵生,從迷茫失落的深潭中“拔”了出來。她不厭其煩地為身患重疾的兒子尋醫(yī)問藥,然后一遍一遍地洗、蒸、熏、灸;她不辭勞苦地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的飲食起居,從衣、食、住、行到日常生活中瑣碎的點點滴滴;當兒子雙腿疼痛時,她是醫(yī)生;當兒子饑腸轆轆時,她是廚師;當兒子寸步難行時,她是司機;當兒子孤獨痛苦時,她是朋友;當兒子心理抑郁絕望時,她是導師……一位本來柔弱的女性,在災難和痛苦面前,硬生生活成了可為兒子遮風擋雨的女漢子!這樣的偉大女性,這樣的堅強母親,便是引領孩子們前行的榜樣。教讀《合歡樹》這篇文章時,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學習這位母親面對災難時永不言棄的勇氣,學習她面對無盡打擊時迎難而上的堅強,學習她笑對生活的樂觀等,讓學生意識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十之八九,當不幸或災難襲來時,要從容面對,勇敢擔當,尤其是女孩子,要以史鐵生的母親為靈魂榜樣:永不言棄,永不言??!逆流而上,做自己的英雄,做生活的強者!
2.行動示范的“指導”作用。健康樂觀心態(tài)的培養(yǎng),是中職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師要善于利用語文教材中一些經(jīng)典的女性形象,對中職女生進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她們養(yǎng)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使孩子們在未來的人生之路上披荊斬棘所向披靡[2]。《哦,香雪》中的香雪,就可以成為所有學生(尤其是女生)的精神感召力量。教師在具體講授這篇課文時,可以引導孩子將自己和香雪當初所處生活及學習環(huán)境進行對比,促其探求中職女生未來的出路在哪里,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如何培養(yǎng)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再回頭去研究小說中的香雪是怎么走出大山的,是怎樣追逐夢想的?是怎么面對生活中的苦難的……香雪果敢的行動和執(zhí)著的精神,完全可以為大家起到行動引領的指導作用;還有《項鏈》中的女主人瑪?shù)贍柕?,她的過去讓人厭惡,她曾經(jīng)貪圖享受追求奢華,可她后來面對項鏈丟失這一事實時,卻沒有怨天尤人逃避責任,而是正確面對、誠實守信、勇敢擔當、直面苦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完成了靈魂的“脫胎換骨”,并在“蛻變”的過程中迎來人生的“高光時刻”。學習這篇小說時,教師可以啟發(fā)提問,如“你喜歡項鏈丟失以前的瑪?shù)贍柕聠??”“項鏈丟失以后,瑪?shù)贍柕伦隽四男┦虑椋俊薄澳阌X得瑪?shù)贍柕律砩嫌心男┛少F的品質(zhì)?”“如何抵制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等,引導學生感受項鏈丟失前后瑪?shù)贍柕虏煌纳顮顟B(tài)及態(tài)度,體會瑪?shù)贍柕旅鎸碾y時堅定的決心和果斷的行動(一下子顯示出“英雄氣概”、辭去女仆、毅然決然償還債務等),引導學生珍惜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坦然應對生活中的一切苦難,活好當下,活出自我。
3.精神感染的“熏陶”作用。有自信、有勇氣、有擔當、有行動、有作為,這是人類最美好品質(zhì)的體現(xiàn)。高教版中職語文教材中,為我們塑造了許多優(yōu)秀的女性形象,她們?yōu)樽x者展示了無私忘我的大局意識(新媳婦)、甘愿奉獻的愛國意識(水生嫂)、自信擔當?shù)呢熑我庾R(瑪?shù)贍柕拢釔凵畹慕巧庾R(我的母親)等,她們靈魂有趣愛憎分明。那個大家最熟悉最欣賞的“水生嫂”(《荷花淀》),她送夫參軍、伏擊殲敵、助夫殺敵、機智勇敢、堅強樂觀、深明大義、勤勞美麗,在戰(zhàn)斗中成長,在生活中歷練……教材中的水生嫂是自信擔當?shù)陌駱?,是賢妻良母的代表,是女性成長進步的旗幟。尤其是在強調(diào)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這些女性形象對培養(yǎng)女生質(zhì)樸、賢淑、溫柔、內(nèi)斂、擔當?shù)让赖?,樹立家國意識、大局意識、安全意識、奉獻意識等方面,意義重大[3]。
4.心理教育的“暗示”作用。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總是需要從別人的肯定中發(fā)現(xiàn)自己、熱愛自己。是的,對于心智不太成熟的中職學生來說更是如此?,F(xiàn)如今,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推進,大多數(shù)孩子的父母進城務工,再加上農(nóng)村近年來持續(xù)走高的離婚率,我們身邊的一部分中職生成了留守學生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單親中職女生,更是普遍存在心理問題,她們自卑、自閉、脆弱、壓抑、抑郁、悲觀、悲傷、失望、絕望……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正面形象及能量,讓學生在文學作品中找到精神撫慰和心靈寄托。如,在講授舒婷的詩歌《致橡樹》時,教師可以嘗試讓每個女生用自己認為最好聽的聲音,大膽地朗誦幾遍詩歌,并比賽背誦,然后評出優(yōu)勝者,教師當即給予鼓勵并表揚。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木棉”和“橡樹”的形象特點及其象征意義。并提問:在生活中,你喜歡怎樣的女性?我們到底應該做怎樣的女性?同時,讓學生們寫出五到十個描寫女性美好品質(zhì)的詞語,然后大聲讀出來,學生讀的同時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來。最后,全班來個“找優(yōu)點”的游戲:說說咱班女生的優(yōu)點,并具體到人到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讓“被夸”的女生,接到正向的“心理暗示”,并培養(yǎng)自律、自愛、自強意識及自信心。教師最后總結(ji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世上最光輝最獨特的存在,沒有必要做依附別人的“凌霄花”、單相思的“鳥兒”、單方付出的“泉源”“險峰”“日光”和“春雨”。我們要做獨立自由的“木棉”,要勇敢去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5.精神成長的“激勵”作用。“智慧、美麗、健康、優(yōu)雅、知性、勤勞、善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獨當一面、時代精英”等,是新時期現(xiàn)代成功女性的代名詞,也是我們每位中職女生應該努力的方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工具性、人文性、教育性等特點,結(jié)合中職語文教材中優(yōu)秀的女性角色及形象,如《合歡樹》中的母親、《百合花》中的女戰(zhàn)士、《荷花淀》中的水生嫂、《邊城》中的翠翠等,充分引導學生鑒賞教材中這些女性偉大的女性形象,并學習她們身上的一切美好品質(zhì):仁愛、博愛、胸懷大愛;愛家、愛國、胸懷家國;真心、真誠、真情為人;可親可敬、可歌可頌、可圈可點。這些經(jīng)典的形象之所以永遠存在于我們的教材里,是因為美好,是因為溫暖,是因為感動,是因為值得。讓我們在欣賞她們美好品德的同時,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擔當,學會銘記,學會創(chuàng)造,在生活中傳遞正能量。
參考文獻
[1]黃瑋.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6(09):155-157.
[2]宋愛文.語文教材女性形象及教學意義[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30):42-43.
[3]劉心宇.中職語文教材中女性人物形象及其教育意義[N].語文周報(教研版),2018-05-26(17).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肅省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單親家庭中職女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與實踐”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gszyjy-117)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