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豪
摘 要:通過剖析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人物的服飾色彩來探究“爵士時代”的服飾流變,利用文獻研究與案例分析的方式從案例中探尋“爵士時代”的服飾文化底蘊,并通過電影發(fā)掘現(xiàn)代服飾色彩這一文化符號的變遷,反映了“爵士時代”文化背景下的社會風貌與傳統(tǒng)觀念的碰撞與融合,為探究“爵士時代”服飾色彩文化對服飾審美特性所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供理論依據(jù),對加深理解爵士時代的文化提供了新的視角,具有重要的創(chuàng)新意義。
關鍵詞:爵士時代;服飾色彩;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二十世紀二十年代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ostume color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movie The Great Gatsby, this paper exploresthe costume changes of the "Jazz Age", explores the costum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Jazz Age" from the cases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and explores the changes of modern costume colors, a culturalsymbol, through the movie. It reflects the collision and fusion of social styles and traditional concepts under the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Jazz Age",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Jazz Age"clothing color culture on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lothing,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deepening the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of the Jazz Age, which has important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Keywords: Jazz Age;dress color;The Great Gatsby;the 1920s in the United States
0 緒論
爵士樂,興起于二十世紀初期的美國。這種音樂形式原本是黑人奴隸宣泄自己不滿情緒的一種方式,具有極強的節(jié)奏感,通常被用來代表白人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方式,是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最為流行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因此這十年也被菲茲杰拉德稱為“爵士時代”。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改編自作家菲茲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的同名小說,影片以紐約市、長島東西卵地區(qū)及灰谷作為地點背景,通過作家尼克的視角講述了神秘富翁蓋茨比是如何從一個美國中西部的貧窮少年變成長島西卵地區(qū)富有的上層人士,以及追求自己心上人黛西并最終因頂罪而被錯殺的虛幻愛情故事。電影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菲茲杰拉德筆下紙醉金迷、燈紅酒綠和尋歡作樂的享樂主義世界,《了不起的蓋茨比》自2013 年上映以來,各界學者及研究人員對電影中的角色、臺詞、音樂、建筑、工藝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項以后,人們便開始關注電影中演員穿著的奢華服飾,以往的學術研究重視服裝與角色之間的關系,但服飾色彩具有不同于普通服飾元素的獨特屬性。
因此,本文運用文獻研究法和個案分析法,通過現(xiàn)存的關于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的歷史資料和影片中所包含的有關于服飾色彩的作品進行整理探尋“爵士時代”的服飾文化底蘊,試圖從服飾的變遷過程揭示并獲得社會風貌與傳統(tǒng)觀念的碰撞與融合的方法,為探究“爵士時代”服飾色彩文化對服飾審美特性所產(chǎn)生的影響提供新的思路與啟示。
1 “爵士時代”的歷史背景與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
“爵士時代”伴隨著電氣和汽車時代來臨的是爵士之類的新藝術形式的興起。社交界舞會派對盛行,風情萬種的爵士舞和飛快旋轉(zhuǎn)的卻爾斯登舞,和戰(zhàn)前就已流行的探戈,都被上層社會所追捧,這個年代也因此被稱為“瘋狂的20 年代”[1]。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改編自作家菲茲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的同名小說,由演員萊昂納多· 迪卡普里奧(Leonardo DiCaprio)主演劇中主人公蓋茨比,通過同樣來到紐約想擠進上流階層的窮作家尼克的第一人稱視角,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下,帶著審視的心態(tài)講述了自己經(jīng)歷的一段奇妙之旅。尼克作為整部故事的敘述者,以他自己的角度來客觀地介紹蓋茨比的故事,尼克更像是蓋茨比的代言人,他做著“美國夢”,卻也看破了“美國夢”,他著迷享樂卻能看破紙醉金迷背后的空虛,他向往財富和權(quán)利,卻又憎恨特權(quán)階級的罪惡[2]。電影通過心理醫(yī)生與尼克的對話為引,清晰表達出“爵士時代”喧鬧、浮華和荒誕的情調(diào)。
2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人物服飾色彩特征
2.1 東卵地區(qū)“有閑階級”人物服飾色彩特征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東卵通常代表著家族式的有產(chǎn)階級,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東卵,因為豐厚的家產(chǎn),他們象征著舊有的上層階級。湯姆· 布坎南穿著的服飾顏色主要以深色的純色調(diào)為主,在影片開頭出場時穿著一件深藍色運動衫,下著長筒靴配卡其色馬褲。后面的場合中他大多穿著深藍色西方現(xiàn)代男子三件套出現(xiàn)在熒幕當中,因布坎南運動健將的身份,所以他在內(nèi)搭上習慣選擇搭配與外套顏色相近的運動馬甲。布坎南妻子黛西的服飾色彩在影片中主要以白色、杏色、金色、淺紫色、黑色為主,服裝款式多為連衣裙,并且在外表裝飾有許多精美的配飾來襯托出黛西的冷艷與高貴(圖1)。喬丹· 貝克和黛西一樣出生于貴族家庭,所以在服裝顏色的選擇上與黛西近似,多以白色和黑色之類的純色為主。由于受到新女性精神的影響并且因為貝克是一位職業(yè)高爾夫球運動員,所以她大多選擇使自己顯得輕快活潑、充滿活力、男性味十足的服裝,即使是禮服也不例外(圖2)。
2.2 西卵地區(qū)“新興階級”人物服飾色彩特征
與東卵不同,西卵地區(qū)的人們大多像蓋茨比一樣白手起家,通過自己的奮斗獲得美好的生活。為快速融入上流社會并消除由于階級差別而帶來的自卑感,蓋茨比的服裝大多都是靠買手從歐洲定期采購,且在服裝顏色選擇上大多以金黃色、白色、粉色這樣的淺色系為主。作為同樣懷揣著美國夢而來到紐約渴望成為上層階級一員的尼克· 卡拉威,因始終謹記父親的教誨而保持著冷靜、客觀且中立的角度來看待東西卵地區(qū)所發(fā)生的一切。作為西卵新興階級的一份子,尼克·卡拉威無論是在服裝的款式還是在顏色的選擇上都與蓋茨比有所不同,在影片中始終以三套類似材質(zhì)、類似款式的駝色西服套裝為主。
2.3 灰谷地區(qū)“窮苦階級”人物服飾色彩特征
創(chuàng)造黑暗和絕望的語氣喚起黑暗和陰郁,使觀眾自然地聯(lián)想到當時的腐敗風氣以及富裕和奢侈背后隱藏的廢物、污染和道德敗壞[3]。影片中,以喬治· 威爾遜和梅朵· 威爾遜為灰谷的代表人物。作為灰谷地區(qū)一家汽修廠的老板,喬治·威爾遜卻是這家汽修廠唯一的員工,和大多數(shù)生活在灰谷的勞工相同,威爾遜始終穿著沾滿污垢和機油的白色背心和卡其色工裝褲,無論是在色彩還是造型整體上都符合灰谷地區(qū)窮苦階級人物的設定(圖3)。反觀喬治· 威爾遜的妻子梅朵似乎總是擁有著旺盛的精力,從頭精致到腳的打扮與威爾遜形成鮮明的對比,像極了東西卵地區(qū)之間的縮影。在與湯姆·布坎南發(fā)生艷遇之后受到了上流社會的侵蝕,無論是在言談舉止還是穿衣打扮上都透露著一股“社交女王”的架勢,在服飾色彩上,梅朵·威爾遜時常穿著極其鮮艷和富含光澤的服裝。
3 “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特性分析
3.1 “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的實用性分析
色彩作為服裝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具有不同于其他元素的獨特屬性。人類可以通過顏色來實現(xiàn)服飾色彩所包含的物質(zhì)性實用功能。由于不同服飾色彩在實際使用中所起到的具體作用不同,因此人們對服飾色彩的需求也有所差異。服飾色彩的物質(zhì)功能體現(xiàn)在實用性上,而“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的實用性主要表現(xiàn)在視覺心理方面。視覺心理方面的實用性是通過服飾色彩來對人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不同的色彩能夠給人們帶來不同的主觀感受。暖色系服飾色彩如紅色、橙色、黃色等給人帶來興奮和愉悅的視覺主觀感受,對人的情緒在心理方面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冷色系服飾色彩如綠色、藍色、紫色在視覺上使人感到鎮(zhèn)靜與沉穩(wěn),對人的情緒在心理方面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
“爵士時代”常處于社交舞會派對的人們,在服裝顏色的選擇上通常使用亮黃色之類的暖色系服飾色彩來創(chuàng)造符合社交舞會派對的色彩氛圍,通過服飾色彩的選擇來使穿著者在心理上產(chǎn)生相應的情緒變化(圖4)。身處職場的白領工作人員,在服裝顏色的選擇上通常使用黑色或藍色之類的冷色系,給人以沉穩(wěn)視覺感受的同時又包含著專業(yè)、深遠的心理感受(圖5)。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黛西初次登場時,在雪白色紗制窗簾的呼應下穿著由流蘇羽毛和花瓣相結(jié)合而成的白色連衣裙,色彩上灰色與白色的搭配加上精美的配飾給觀眾呈現(xiàn)出時髦與高貴的視覺主觀感受(圖6)。尼克· 卡拉威在電影中三套相仿款式,相似顏色的服裝使得尼克· 卡拉威在整體視覺感受上表現(xiàn)得大方沉穩(wěn)的同時也印證了影片開頭尼克自己所說:“我既置身其中,又置身其外?!?/p>
3.2 “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的裝飾性分析
從服飾色彩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任何一種色彩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只有單一的實用性而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裝飾性特征。服飾色彩的裝飾性往往是基于實用性的基礎之上,通過不同的色彩來展現(xiàn)出各種服裝的審美特征,服飾色彩審美價值的評判標準通常是通過思想的主觀因素和現(xiàn)實的客觀因素這兩者來決定?!熬羰繒r代”這十年間,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標準也變得越來越高,所以人們在服裝設計的過程中,除了將服裝的實用性作為考慮的重點之外,服飾的裝飾性也慢慢地被予以重視,裝飾性的體現(xiàn)尤為明顯。
面對紛繁的自然色彩,“爵士時代”服飾在顏色的運用上遵循一定的韻律,根據(jù)不同的明度、色相和純度以及按照一定的主次關系、所占比例和所處位置來進行搭配和整理,通過色與色之間的聯(lián)系來體現(xiàn)服飾色彩的美感,使“爵士時代”服飾色彩呈現(xiàn)出秩序化的裝飾性特點,例如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影片開始布坎南穿著的撞色拼接運動衫(圖7)。蓋茨比駕車帶尼克去市區(qū)吃午飯時穿著一身金色槍駁領搭配橙綠相間的領帶的西服套裝(圖8)。與黛西在尼克家約會時,蓋茨比穿著白色槍駁領、香檳金色馬甲搭配橙色領帶西服外套。后來受邀去布坎南家中做客時,蓋茨比穿著粉色槍駁領搭配粉紅相間領帶西服套裝(圖9)。影片中出現(xiàn)的上述服裝均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出服飾色彩所呈現(xiàn)出的秩序化的裝飾性特點。此外,在使用色彩的過程中遵循簡潔樸實的服裝設計語言,有規(guī)律地通過對色彩深淺和形狀大小的掌握來運用重復性原則,并且通過對稱的手法使服裝在色彩、面料、工藝上在視覺上產(chǎn)生均衡的效果,造成了“爵士時代”服飾色彩呈現(xiàn)出單純化的裝飾性特點。例如布坎南與梅朵在灰谷見面時,梅朵穿著的紅色波點裙(圖10),無論是波點的裝飾圖案還是領子的對稱造型,都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上述所說的單純化的裝飾性特點。
3.3 “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的象征性分析
“象征”指的是通過聯(lián)想或慣例而經(jīng)常代表其他事物的東西,如物體、圖片、書面語、聲音或特殊標記。文學意義上的“象征”是以詞語、意象、背景、事件或人物角色等形式來暗示并深化作品意義的,并且一切象征都是由人類人為想象出來的,它們本身并沒有意義,而是被人類賦予了它們以特定的含義,然后才變得約定俗成。穿著者使用服飾色彩這樣一個外化產(chǎn)物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態(tài)度,服裝色彩成為了語言表達的一種工具和手段。
“爵士時代”中顏色的象征意義通過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綠色象征著希望與朝氣,蓋茨比曾在美國陸軍部隊擔任中尉,穿著深綠色軍裝的他對未來充滿了期望(圖11),與貴族小姐黛西的愛情使得蓋茨比在年輕時就產(chǎn)生了一個不切實際的虛幻之夢,以至于最后因為這個夢想付出了生命的慘痛代價。黃色、金色象征著財富,同時也象征著受到當時享樂主義思想侵蝕下人心的墮落和腐朽,蓋茨比為了向黛西證明自己的富有而大量使用黃色和金色,黃色的跑車、金黃色的西服外套以及領帶,這兩個顏色仿佛就是物質(zhì)主義的象征,人們不擇手段地瘋狂斂財,每個人都渴望使用金錢來搭建通往上層階級的橋梁。白色原本象征著純潔,但與這一時期相聯(lián)系時,白色卻代表著心靈的扭曲和虛偽,影片中與白色密切相關的角色非黛西莫屬,從服裝顏色的選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黛西大多選擇白色,一方面襯托出黛西純潔內(nèi)心的同時,另一方面也通過白色向觀眾展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虛偽和無知。紅色通常象征著欲望和自私,也象征著死亡。影片中,梅朵· 威爾遜無論是在服裝還是在配飾上,通常都選擇十分顯眼的紅色,基于爵士時代的歷史背景并通過對梅朵這個角色分析可知,紅色從側(cè)面也反映出了欲望、野心以及虛榮。
4 結(jié)論
“爵士時代”的服飾色彩是西方服飾色彩文化中的精華,電影并沒有單純地展示這個時代的燈紅酒綠,而是通過色彩各異的華貴服飾來讓觀眾對這個時代的服飾色彩語言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本文以電影作為切入點,重點分析了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爵士時代”的服飾色彩,對爵士時代以及電影的背景、電影中人物的服飾色彩特征、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特性等方面進行探索,通過對其進行分析與解讀,思考服飾色彩探究的新模式和新方向,讓“爵士時代”服飾色彩的精髓能夠通過更多的方式得到傳承與發(fā)展,為未來服裝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
5 參考文獻
[1] 嚴葭淇. 追憶“爵士時代”[J]. 中國服飾,2014(04):104-105.
[2] 吳笛鳴. 從《了不起的蓋茨比》看“爵士時代”美國夢的幻滅[N].蚌埠學院報,2019(06):4-7.
[3] 劉巍.《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灰谷”的分析[R]. 哈爾濱: 黑龍江科學,2015(0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