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鳳
摘 要 文學名著閱讀是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對擴大學生閱讀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具體的做法有:引入影視資源,激發(fā)閱讀興趣;精心設計問題,引導精讀思辨;組織讀書活動,拉近與名著的距離;安排閱讀指導,速讀感知名著。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文學名著 閱讀教學
統(tǒng)編初中語文教材將名著閱讀納入了教學內容,突出強調了閱讀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要求教師要重視名著閱讀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跳讀、精讀、速讀等多種閱讀方法,引領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一、引入影視資源,激發(fā)閱讀興趣
許多文學名著都被拍成了影視作品,這些影視作品對原著的還原度較高、演員演技精湛、故事編排絲絲入扣,能夠形象化地再現(xiàn)文學名著的情節(jié)內容。在初中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挖掘文學名著中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合理引入影視資源,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開啟對名著的探索,激發(fā)閱讀興趣。
如在《西游記》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86版《西游記》電視劇中的片段開展教學活動。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激趣。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西游記》及相關影視作品中的片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觀看完影視片段后,教師可用語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既然《西游記》影視作品如此受人喜愛,想必《西游記》原著中的故事情節(jié)會更加引人入勝吧?!杯h(huán)節(jié)二,跳讀中激趣。86版《西游記》是每個假期各大電視臺反復播放的電視劇,大部分學生都看過,對其中的精彩情節(jié)有所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直接跳讀文學名著與電視劇中重合的情節(jié),讓學生體會名著的語言文字魅力,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環(huán)節(jié)三,對比中激趣?,F(xiàn)有的《西游記》影視作品對人物性格特點、精彩打斗場面等方面的演繹存在一定差異,教師可將各類影視作品中的“大鬧天宮”情節(jié)與原著對比分析,讓學生在閱讀完原著內容后,分析哪一部影視作品對原著的還原度最高,并說說兩者之間的異同。
在文學名著閱讀中,教師要善于應用影視資源喚起學生的閱讀欲望,讓學生體會名著語言文字的獨特藝術魅力。同時,教師要注意科學合理地運用影視資源,只能將影視資源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而不能本末倒置。
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精讀思辨
精讀是文學名著閱讀的重要方法,能夠幫助學生細膩感受和透徹理解名著,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文學名著閱讀中,教師要選出精彩章節(jié)讓學生展開精讀,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情節(jié)內容,深入了解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名著的分析鑒賞能力。
如在《西游記》的閱讀中,教師要運用精讀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品。教師可以選擇《西游記》中“孫行者三調芭蕉扇”這一情節(jié)作為精讀部分。作者用三章敘述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教師可結合閱讀內容設計思辨性問題,引導學生找到閱讀重點:問題一,為什么鐵扇公主拒絕借扇給孫悟空?這個問題涉及前面的章節(jié),即孫悟空在觀世音菩薩的幫助下降伏紅孩兒。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孫悟空借芭蕉扇的困難之處。問題二,唐僧、豬八戒、沙僧在面對借扇困難時各自有什么想法?這個問題需要學生精讀精思文本,結合人物性格特點進行分析。
文學名著精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文學名著中選取精彩章節(jié)引導學生精讀,并設計具有思辨性、探究性的問題引領學生獨立思考,進而深度分析鑒賞名著。
三、組織讀書活動,拉近與名著的距離
文學名著的主題內涵深刻,對部分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易使學生與名著之間產(chǎn)生隔閡。為拉近學生與名著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沉浸在文學作品的意境之中,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自由的氛圍中閱讀,形成閱讀思考、閱讀釋疑的良好閱讀習慣。
如在《朝花夕拾》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由淺入深的讀書活動,以達到消除學生與經(jīng)典閱讀的隔膜的目的。讀書活動包括以下三項:活動一,自主閱讀。教師讓學生讀三遍名著作品,第一遍閱讀為自由通讀,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法,通讀全篇,教師無需設計閱讀任務。第二遍閱讀為提出疑問,讓學生概述每篇作品的內容,記錄下閱讀中產(chǎn)生的疑問。第三遍閱讀為解決問題,讓學生選出自認為最難讀的作品,嘗試理解作品內容,寫出讀書筆記?;顒佣?,交流分享。在課堂上,讓學生相互交流閱讀的初步感知,對學生認為難讀的作品,由教師引導學生總結閱讀技巧,分享閱讀結論。教師可以在每篇作品中提出一個“懸疑點”,讓學生通過深入閱讀找到線索,層層剖析作品,把握閱讀作品的文體特點、藝術特色以及主題內涵。活動三,情景劇表演。教師可為學生布置創(chuàng)編和排練話劇的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整本書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魯迅的生活經(jīng)歷創(chuàng)編話劇,在全班面前進行表演。
文學名著閱讀教學要重視初中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組織開展學生感興趣的讀書活動,讓學生走進文學名著,感受和體驗經(jīng)典作品的文學氣息,深入體會文學名著中描繪的世界,給學生帶來閱讀新鮮感,從而喚起學生對文學名著閱讀的真心喜愛。
四、安排閱讀指導,速讀感知名著
初中生的學習任務較重,很難有充足的時間精讀細讀每一部文學名著。為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效率,教師可以安排閱讀指導,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掌握速讀方法,使學生的閱讀速度不低于每分鐘400字,同時還要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文學名著中的關鍵信息,提高學生閱讀專注力。
如在《海底兩萬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速讀教學活動。具體包括:第一步,計時瀏覽全書。利用1分鐘時間讓學生閱讀書的封面、前言和目錄,讓學生初步獲取書名、作者、大海中奇幻故事、全書共十八章節(jié)等基本信息,引導學生合理推斷故事的開端與結局,形成對整本書框架的了解。第二步,掃讀識讀全文。教師布置三個閱讀任務,即掌握文章大意、談談閱讀感受、理解印象最深的部分,讓學生帶著這三個閱讀任務快速閱讀全文,幫助學生串聯(lián)起各章節(jié)的故事脈絡,完成識讀目標。第三步,按塊閱讀理解。教師指導學生按塊閱讀方法,將某塊文本內容按照整體進行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加快視點的移動速度,快速提取按塊閱讀信息,找出章節(jié)重點內容,對非重點內容進行掃讀,對重點描寫主題和人物性格的內容細讀。第四步,全文概括總結。教師讓學生暢談閱讀后的感想,與其他同學分享閱讀心得體會。
在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速讀方法,對作品內容作出適當取舍,抓住作品內容的關鍵信息,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速讀練習機會,讓學生逐步適應快速將文字符號輸入大腦且準確理解文字符號的大概涵義,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速讀習慣。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精心組織設計文學名著閱讀教學活動,運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文學名著的興趣,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者通聯(lián):江蘇海安市紫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