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化學教學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凸顯。基于OBE理念的反向教學法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它有助于學生主動探究、積極學習和靈活應用知識,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等因素影響,反向教學法難以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化學為例,探討OBE理念下的反向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OBE理念;高中化學;反向教學法
伴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社會各界對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新時代的中學化學教育,應當重視對學生全面能力的教育,重視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力和自主性的教育。在OBE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需求,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另外,教師還應當積極拓展課外學習資源,豐富學生學習內(nèi)容,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一、關于“OBE理念”和“反向教學法”
(一)OBE理念
OBE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線,以產(chǎn)出為目標的教育理念。它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教學方式,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它是一種在教學設計中,以學生為主角,以產(chǎn)出為導向、注重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種全面考量“教”與“學”、“知識”與“能力”、“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之間關系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OBE理念指導下的課程內(nèi)容設計及實施強調: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使他們在課堂上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反向教學法
反向教學法是以逆向思維為指導思想,結合學生學習心理和特點,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來學習化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又稱逆向學習法。是以逆向思維的方法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1]。它是根據(jù)問題條件的變化而設計教學。在觀察、思考和分析問題時,從相反的方向來思考,從而獲得新的思路和方法。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從不同方向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高中化學中運用反向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化學概念與原理。
二、OBE理念下高中化學反向教學法應用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中學化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逆向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幫助他們找到問題的答案,對他們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什么?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哪些?通過這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和總結。通過這幾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發(fā)生的條件、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和書寫格式等內(nèi)容。教師在課堂上也要多對學生進行提問和指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學生的發(fā)展越來越關注。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反向教學法,能夠讓教師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努力來獲得知識,這樣,就能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下,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較低。教師們在教室里只是簡單地向學生進行傳授,以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也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教師應用反向教學法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三)有利于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
將逆向教學方法運用到中學化學的課堂上,可以培養(yǎng)師生融洽的感情,增強對教師的信任。高中化學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影響的,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主動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狀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反向教學法的核心是“學生為中心”,高中化學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高中化學教師要通過反向教學法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此外,高中化學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設置反向教學法,這樣才能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
三、OBE理念下高中化學反向教學法應用的策略
OBE理念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理念,基于此開展的反向教學法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反向教學法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nèi)容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一)重視課前預習,預測教學內(nèi)容
課前預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提前感知新課知識內(nèi)容,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水平不同,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不同學生表現(xiàn)出不同的預習效果。例如:教師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學生搭建“微課”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利用微課平臺,可組織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新知識。借助微課平臺,能有效打破時空限制,節(jié)省學生預習時間,使學生提前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學習與探究。如:在學習《鹵代烴的水解》這一課時,教師可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預習“水解”一詞時提出什么問題?在預習過程中總結出“水解”含義:在鹵代烴分子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是兩種不同的水解反應?;诖耍處熆梢龑W生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鹵代烴分子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在水溶液中會發(fā)生怎樣的水解反應?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講解知識,讓學生進行記憶。這種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向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討論化學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化學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獲取化學知識,從而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2]。例如:在學習“原電池”知識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討論,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討論,學生能發(fā)現(xiàn):原電池中的電極材料不同,所產(chǎn)生的電流也不一樣。只有充分了解了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和電極材料,才能在學習中靈活運用理論知識。
(三)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結構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記憶方法,以其直觀形象的特點,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廣泛。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整合知識,構建知識體系。教師組織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能有效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思維導圖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比如:“酸堿鹽的性質”復習課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以“碳酸根離子與鹽酸反應”為例進行梳理,其中“碳酸根離子、碳酸氫根離子與鹽酸反應”可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記憶;“碳酸鈉、碳酸氫銨與稀鹽酸反應”則可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記憶;“碳酸氫鈉、氫氧化鈉與稀硫酸反應”可以根據(jù)化學方程式進行記憶。
(四)總結反思提升,落實核心素養(yǎng)
總結是逆向教學中的一個關鍵步驟,要引導學生梳理、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nèi)容,找到要點,將其進行有機的結合,形成一個完善的知識體系??偨Y是學習的延伸,通過總結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并獲得新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對學習成果進行反思和歸納,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如“鹽類水解的條件”一課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內(nèi)容進行梳理、總結,以提升自身核心素養(yǎng)。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等方式將知識進行歸納與梳理,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在總結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總結和反思,也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問題。
(五)建立評價體系,鞏固所學知識
反向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教師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為學生建立自我學習能力評價體系。在考核中,要注重對知識和技能、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的全面考核。通過對其進行評價,達到提高其綜合素質的目的。在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教師應突出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例如: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完成與課程有關的科學小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這種方法,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以《乙酸》為基礎基于OBE理念下設計反向教學
在OBE理念作用下的反向教學設計中,首先是對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界定,即對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和思政目標進行界定。其次,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進行界定。最后,決定該課程的教學評估準則,即如何使學生獲得期望的學習結果,確定什么是恰當?shù)慕虒W活動,也就是怎樣的教學活動才能實現(xiàn)教學目的。文章選擇高中二年級的有機課《乙酸》作為案例,對其進行反向教學的設計。乙酸是一種重要碳氫化合物的氧化物,也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羧酸類。在講到“乙酸”的知識點之前,學生已學過“乙醇”的相關內(nèi)容。在對乙酸進行了學習之后還要對乙酸乙酯進行進一步研究,由此可以看出,酸的學習被布置在了醇和酯之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效果。乙酸這個部分的重點是解釋它的物理性、化學性和應用途徑。除此之外,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要將思政因素融合進去,從而讓學生進行一絲不茍的探索,進而讓他們掌握從事物的實質來對問題進行剖析,并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科學方法。該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為:乙酸的酸性性質和酯化反應有哪些以及原理;乙酸的酯化反應。
(一)教學目標
學習目的:認識乙酸的基本性質、化學結構以及特有的化學性質;了解醋酸之制取與酯之作用。能力目的:利用對乙酸球棒模型進行演示,從而推理出乙酸的結構式,并得出酸的功能基元的特性,將其與結構決定特性相結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用于了解乙酸的各方面內(nèi)容。素養(yǎng)目的:在進行實驗探索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探索技能進行了提高,同時加強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認識,從而提高了他們對科技知識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核心素質。思政目的:用模擬實驗來培育學生一絲不茍的探索精神,讓他們掌握從事情的實質來進行問題的剖析和用理論來指導實踐的科學方法。
(二)對教學評價進行預設
與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相比,反向教學模式的核心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估。在教師考核中,采用的是“考卷”和“教學實情”兩種考核方法。在反向教學設計中,教學評估將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策略、教學特點等八大因素進行了整合。在乙酸的學習過程中,先讓學生在實驗室里看到了一些不同的物質,如顏色、性狀等,然后讓學生說出它們的一些理化特性。在課堂發(fā)問的過程中,通過NoBooK演示一個乙酸分子的棒狀結構,要求學生仔細地看一看,然后把乙酸的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都記錄下來,從而推測出乙酸的功能基元。在課堂上采取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以人為本”的課堂學習方式,使課堂學習氣氛融洽。通過對乙酸的酸性,與堿、鹽的反應,和酯的反應,來訓練學生的探索能力。通過對具體實例的分析,說明在烹調過程中為何要加入白酒和醋汁,從而使學生在烹調過程中能夠將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
中去。
(三)實驗過程
醋的起源,相傳有一位偉大的酒神,他在釀造葡萄酒的時候,嫌浪費,就將葡萄酒的殘渣倒入了一個大酒壇中。在壇子里面經(jīng)過21天的時間,壇子一打開,就會散發(fā)出一股獨特的香氣,用來烹飪菜肴,也能增加菜肴的口感,到了后期,更是成為一種“調味品”,名為醋。教師向學生演示乙酸的樣本,讓學生總結出醋酸的顏色、氣味、狀態(tài)、溶解度、儲存的方法[3]。教師概括了乙酸的物性,它是一種很容易凝固成冰狀的結晶,也叫冰醋酸。教師展示結構模式:使用NoBooK,對乙酸分子進行展示,要求學生對乙酸的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進行仔細觀看,并對乙酸的分子式、結構式和結構簡式進行分析,從而推測出酸類分子的功能,在學生進行科學探索的過程中,要求他們進行一絲不茍的研究,形成一種對乙酸的研究方法。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探究。探究一:乙酸的酸性測量。試驗藥物:乙酸,石蕊指示器。在乙酸中添加石蕊試劑后,當乙酸的色澤變?yōu)槌嗉t時,表明乙酸為酸性。探究二:大部分的酸類物質會與活性金屬發(fā)生作用,在乙酸中添加Mg條,通過對該試驗的觀測,可以發(fā)現(xiàn)有很多的空氣會生成,因此,乙酸能夠與活性金屬發(fā)生作用。探究三:乙酸與堿性的化學反應。藥物:乙酸,氫氧化銅。藍色懸浮體的溶出表明乙酸與堿化的物質起了作用。對常規(guī)和NB的虛擬制造進行了對比,并對其優(yōu)勢進行了分析。采用探究試驗,充分發(fā)揮在線教育和虛擬實驗所帶來的方便,讓學生自己對乙酸的化學特性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并在自主進行的實驗中,進行了持續(xù)的思考。
結束語
在OBE理念的指導下,對中學化學課程進行了反向設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新的課程體系。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將NoBook虛擬化學實驗室進行了充分利用,從而彌補了在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上,教師講解性質和講解實驗的缺陷。學生通過計算實驗,演示實驗,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推斷出反應機制。這是一種自主性學習。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與生活實際進行密切結合,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周青,朱鵬濤,楊輝祥.高中化學教材綜合化設計的分析與思考:以2005年版美國化學:概念與應用教材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08(3):92-96.
[2]姬廣友.中學化學NOBOOK虛擬實驗教學的探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4(1):84-85.
[3]張雄,王莉.淺談虛擬仿真實驗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利與弊[J].山東化工,2020,49(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