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寧寧
立定跳遠是封閉式田徑運動項目,由預擺、起跳、騰空和落地4個技術環(huán)節(jié)共同構成。本文以水平二(四年級)《跳類》大單元教學中《立定跳遠》一課為例,呈現(xiàn)課程設計的具體操作方法。運用“動物模仿秀”、超人游戲及軟式欄架進行輔助練習,讓學生循序漸進體驗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特點,同時利用軟式欄架可創(chuàng)意拼插的特點,創(chuàng)設不同高度、遠度的挑戰(zhàn)目標,既實現(xiàn)了分層教學,解決了立定跳遠的重難點,又增強了練習的趣味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動物模仿秀”
練習目的:引導學生體會立定跳遠的雙腳起跳、雙腳用力蹬地、起跳空中展體、雙腳落地輕等的動作要領。
練習方法:學生在場地中散點站位,根據音樂及視頻提示模仿者,如,“小兔子”跳得短而快,“小袋鼠”跳得高而遠,“小青蛙”跳要“露出大肚皮”(圖1-1~圖1-3)。再創(chuàng)設多種問題啟發(fā)情境,如遇到寬寬的小河怎樣跳(雙腳用力跳)?遇到柵欄怎么跳(用力向上屈腿)?遇到熟睡的大老虎怎樣跳(落地輕)?創(chuàng)設多樣化問題啟發(fā)情境,激活思維,引導學生思考跳過不同障礙或遇到不同情境跳躍的動作方法。
教學建議:跳躍中2名學生相遇可以跟同伴打個招呼,相互問候,或者2名學生挑戰(zhàn),看看誰跳得遠、跳得高,激發(fā)學練興趣。
注意事項:學生之間保持安全空間,避免相互碰撞,注意根據音樂節(jié)奏進行跳躍,落地做到屈膝緩沖保護膝關節(jié)。
二、“高人、矮人、超人”
練習目的:體驗蹬地擺臂協(xié)調配合,感受擺臂帶動身體向上跳的動作方法,把握預擺動作節(jié)奏的合理運用,及動作的連貫銜接。
練習方法:“高人”即手臂上舉展身體,“矮人”即手臂后擺屈膝半蹲,“超人”即手臂上擺同時用力蹬地向上躍,落地屈膝緩沖輕又巧(圖2-1~圖2-3)。學生在場地中散點站位,根據音樂節(jié)奏練習預擺與起跳動作,教師說“高人”,學生快速說出“矮人、超人”,同時做出相應動作,要求“矮人、超人”2個動作要快,體會預擺后起跳的瞬間爆發(fā)力,并做到落地輕而穩(wěn)。
練習建議:練習中變換不同練習方法,如教師左邊學生喊“高人”,右邊學生喊“矮人、超人”,同時快速體驗動作,或者扎辮子同學喊“高人”,不扎辮子同學喊“矮人”,根據課堂現(xiàn)場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增加練習趣味性。
注意事項:蹬地擺臂協(xié)調配合,手臂上擺雙軸過肩,節(jié)奏合理。
三、挑戰(zhàn)不同高度“彩虹橋”
1.挑戰(zhàn)第1高度“彩虹橋”
練習目的:通過挑戰(zhàn)第1高度“彩虹橋”,引導學生體會雙腳用力向上跳,腳后跟先著地技術動作。
練習方法:學生自主搭建“彩虹橋”即軟式欄架,將“彩虹橋”調節(jié)到第1高度(見圖3-1),并擺放在距離起跳線0.1m遠的位置,學生站在起跳線后運用“高人、矮人、超人”動作方法挑戰(zhàn)。練習中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跳過彩虹橋后怎樣做到落地輕?”學生帶著問題邊思考邊練習,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想要落地輕要做到腳后跟先著地。
練習建議:學生可根據自身能力加大起跳線與“彩虹橋”的距離繼續(xù)挑戰(zhàn),同時注意蹬地擺臂協(xié)調配合。
注意事項:要求做到雙腳起跳、雙腳落地輕,跳完后從“彩虹橋”左側返回繼續(xù)練習。
2.挑戰(zhàn)第2高度“彩虹橋”
練習目的:引導學生體會跳過第2高度“彩虹橋”,要做到蹬地發(fā)力及騰空收腹、舉腿。
練習方法:學生將“彩虹橋”調節(jié)至第2高度(見圖3-2),并擺放在距離起跳線0.1m遠的位置,同時帶著問題“隨著高度增加,起跳力度有什么變化?起跳后空中雙腿有什么變化?”學生在練習中體會想要跳過第2高度“彩虹橋”,要做到兩腳用力蹬地,增加起跳力度,同時騰空要收腹、舉腿,同時兩臂要用力上擺帶動身體向上跳。挑戰(zhàn)成功者再將“彩虹橋”移至0.2m的位置繼續(xù)練習。
練習建議:學生跳過“彩虹橋”時雙腿不能外擺或側擺,要屈膝上抬,兩臂要用力向上擺,雙肘超過肩膀。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將“彩虹橋”調節(jié)至不同遠度,做到分層學練。
注意事項:騰空大腿盡量向上抬,落地屈膝緩沖,無法完成第2高度的學生可繼續(xù)停留在第1高度,逐漸增加遠度進行練習。
3.挑戰(zhàn)第3高度“彩虹橋”
練習目的:幫助學生進一步體驗騰空收腹、舉腿動作,體驗蹬擺有力跳過更高“彩虹橋”的發(fā)力感覺。
練習方法:學生將“彩虹橋”調節(jié)至第3高度(圖3-3),根據自身能力選擇不同距離練習,進一步體驗雙腳用力蹬地、騰空收腹、舉腿,兩臂用力上擺帶動身體向上跳的動作方法。
練習建議:學生要根據自身能力挑戰(zhàn)適合自己高度、遠度的“彩虹橋”。
注意事項:第3高度挑戰(zhàn)失敗的學生可繼續(xù)挑戰(zhàn)第1高度或第2高度,注意安全。
四、挑戰(zhàn)組合“彩虹橋”
練習目的:通過增加一定遠度,讓學生明白收腹舉腿是為了獲得更遠的距離,“彩虹橋”不同擺放方法增強學生舉腿、小腿前伸、腳后跟先著地的意識。在生生互評中理解掌握立定跳遠完整技術動作,并根據評價及時改正提高技術動作。
練習方法:2名學生1組,合并2座“彩虹橋”擺放在起跳線后,第1高度“彩虹橋”有橫桿,第2高度“彩虹橋”無橫桿(圖4-1),體驗跳過一定遠度,2名學生輪換練習。然后將2座“彩虹橋”互換位置(圖4-2),學生體驗落地小腿前伸、腳后跟先著地的技術動作。練習中2名學生要做到共練互評,1名學生練習,另1名學生根據5個動作要點(雙腳起跳、節(jié)奏合理、蹬地與擺臂協(xié)調配合、騰空收腹舉腿、腳后跟先著地并做到落地輕)進行評價,完成一個動作要點得1分,完成幾個動作要點得幾分,注意評價學生站在器材一側,用手勢并大聲告訴對方得了幾分。
練習建議:每組學生可根據自身能力挑戰(zhàn)組合“彩虹橋”調節(jié)的不同遠度,提示學生練習時收腹及時、抬大腿要充分,小腿落地主動前伸。通過對5個動作要點的相互評價、指導,在學練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落實學生敢于展示,學會裁判的課程理念。
注意事項:能力較弱的學生可縮小起跳線與“彩虹橋”之間的距離,防止受傷。
五、“彩虹橋”終極挑戰(zhàn)
練習目的:鞏固立定跳遠完整技術動作,提高學生運用能力,有效落實“學、練、賽、評”一體化。
練習方法:4名學生1組,合作搭建“彩虹橋”,將取下橫桿的,第1座“彩虹橋”擺放在黃線上即距離起跳線0.1m遠的位置,先跳過3座“彩虹橋”(圖5-1),完成后再加1座“彩虹橋”,再完成后可加1根橫桿,每小組根據自身能力不斷提高難度,激發(fā)挑戰(zhàn)欲望,發(fā)揮最大能力?!敖K極挑戰(zhàn)”——4座彩虹橋加4根橫桿(圖5-2),最后看哪個小組能達到終極挑戰(zhàn)或能跳得更遠。
練習建議:練習中提示學生完成立定跳遠5個技術要點,同學間仍要做到共練互評,互幫互助。
注意事項:跳躍能力較弱的小組可將第1座“彩虹橋”擺放在起跳線處,降低挑戰(zhàn)難度,增加挑戰(zhàn)自信心。
六、立定跳遠接力賽
練習目的:學生在比賽中鞏固和運用立定跳遠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學以致用,學會判定立定跳遠的有效成績,形成競爭意識,培養(yǎng)積極進取、團結協(xié)作精神。
練習方法:4名學生1組,合作將“彩虹橋”擺成賽道,第1名學生起跳線后起跳,其他人依次從腳后跟接力,最后1名學生在腳后跟處放上標志碟(圖6-1~圖6-3)。每組挑戰(zhàn)6次取最好成績,跳得最遠的小組獲勝。
練習建議:接力賽環(huán)節(jié),學生既是參賽者又是裁判,根據線后起跳、腳后跟接力、標志碟放在腳后跟處為比賽規(guī)則進行判罰,發(fā)現(xiàn)犯規(guī)者及時通知教師并做出判罰。
注意事項:前1名學生跳完后雙腳要站住不動,第2名學生快速跟上,用腳尖頂住前面學生的腳后跟,若前移或后退需重新挑戰(zhàn),跳完后落地要穩(wěn),防止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