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勝
你的朋友還保質(zhì)嗎?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永遠保質(zhì)的朋友,需要時間證明,需要雙方的恒心和毅力。
在當下浮躁的氛圍下,朋友關系也隨著生活和心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許多朋友關系變得如紙一樣薄,稍不留意,便各奔東西,甚至是反目成仇。不是彼此對朋友少了期待,而是在信息化社會的牽引下,人與人之間少了交集,少了經(jīng)營,沒有好好“保鮮”處理,保質(zhì)的朋友就少了。就算能夠做到眼前保質(zhì),許多朋友關系也隨時間的流逝而漸漸變質(zhì)。
兒時的玩伴閏土多年后見到“迅哥兒”,叫一聲“老爺”,看著兒時的玩伴卑下的樣子,“迅哥兒”頓時無言以對……昔日好友形同陌路,讓人感嘆。回過頭看,兒時天真,沒有生活壓力,沒有地位上的分別心,只有童心相擁,彼此可以說是好朋友。但是,時過境遷,兩人可以共同擁有的東西變少了,朋友也漸漸陌生。
現(xiàn)實中,每個人都有朋友,只是數(shù)量多少而已。交往的時候,彼此希望天長地久,可是現(xiàn)實總是那么迷離,生活總是不盡如人意,一方逐漸遠離另一方的視線,或者雙方背向前進。每個人會交新朋友,日子也會泛起新意。朋友就像一條船,開始大家坐在一起向前走,可是,中途有人坐上更好更快的船,有的人掉下船去,或是上了岸,但還會有人繼續(xù)上船,不斷有人下,有人上,朋友也在變來變?nèi)?。時光遠去,走散的朋友也成了記憶的盲點。
現(xiàn)在信息技術發(fā)達,交流的方式多元,但能夠心平氣和交流的機會不多,每個人為了生活奔波,哪有時間當面交流?于是,時間久了,發(fā)現(xiàn)彼此聯(lián)系少了,交流起來沒了共同話題,不怎么順暢了。不清楚對方的工作和生活,無法做到心與心的交流。就算有了聯(lián)系方式,也不想打擾對方的工作和生活,更何況,文字的交流與面對面的語言溝通相比,還是少了真情和煙火氣。情感無法銜接,空白無法填補,于是,朋友成了陌生人。
一個人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身邊會有不同的朋友。朋友在時就多珍惜,如果是過了保質(zhì)期的朋友,彼此也在心底為對方送上一份祝福,祝福未來美好,同時,彼此珍惜那份情誼,在孤獨寂寞時,可以拿出來回味,給生活詩情,給人生向往。
(編輯 兔咪/圖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