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梁振民 張麗麗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备咧械乩斫滩奶N含豐富的圖片,是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優(yōu)良資源,挖掘并運用好高中地理教材圖片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實現地理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巧妙融合,對于提高高中地理課程思政教學的日常化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一、鑄造思政元素“PH標尺”
課程思政的實施,思政元素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思政元素在課程思政教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可或缺。課程思政教學的科學健康開展,離不開教師對思政元素的準確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心中要鑄造起一把思政元素的“PH標尺”。這把抽象的“PH標尺”是以適合融入高中地理教學的思政元素分類和內容為“大小刻度”,如同酸堿度測試的PH試紙一樣,是思政元素及分類的集合體。
1.研究思政論文,初步搭建標尺刻度。
一把思政元素“PH標尺”的鑄造,需要教師對標尺的“大小刻度”即思政元素及分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新時代地理教師的角色不應局限于教書育人,還應做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地理教師可以以“課程思政”為篇名進行檢索,閱讀近五年課程思政的相關論文,特別是與中學地理課程思政相關的論文。從論文中搜集前人學者對思政元素及分類的研究成果,將不同學者的研究成果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匯總加工,總結共性,提煉篩選,初步搭建出思政元素“PH標尺”的“大小刻度”。
2.學習思政素材,更新完善標尺刻度。
思政元素“PH標尺”的“大小刻度”并非一成不變,它需要與時俱進地更新完善,以適應課程思政教學的時代發(fā)展。教師應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在研究課程思政相關論文的基礎上,積極閱讀思政書籍,關注教育政策、時政熱點、國家大政方針,嘗試從眾多思政素材中提煉思政元素,探究思政元素分類,及時更新和完善思政元素“PH標尺”的“大小刻度”。落實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出一批思想政治堅定,能夠從容面對全球化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挑戰(zhàn)的時代新人。
二、“熟讀”與“精思”教材圖片
“熟讀”與“精思”高中地理教材圖片是運用教材圖片講好高中地理課程思政的前提?!笆熳x精思”一詞出自南宋理學家朱熹所提出的“朱子讀書法”的六條內容之一,其含義是讀書須反復閱讀,能對書中的內容了如指掌,并在熟讀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文章的精益及真諦,精思要旨。
1.“熟讀”教材圖片。
“熟讀”教材圖片是“用圖講政”課程思政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這要求教師能夠清楚地認識教材圖片所呈現的地理內容、地理問題、地理規(guī)律等,對教材圖片的認識達到了如指掌的程度。“熟讀”教材圖片大致可以分為三步。第一步:關注圖名。讀圖務必先看圖名。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圖名一般位于圖片的下方,圖名是對圖片內容的提煉概括。圖名能夠讓教師對所觀察的圖片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幫助教師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圖片內容。第二步:三維讀圖。三維讀圖即結合教材前后文內容對教材圖片進行上下維度、左右維度和遠近維度三個維度的立體讀圖。從三個維度閱讀教材圖片中出現的各種元素,如地理要素、文字、數字、符號、顏色等。三維讀圖有利于確保讀圖的完整性,便于教師對教材圖片內容的整體把握和重點把握。第三步:研讀圖片。研讀圖片即研究閱讀圖片中所涉及的地理問題、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等,將其弄懂吃透,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完整、清晰地表達出教材圖片中所呈現的內容及相關的地理知識,反復識記,達到爛熟于心的程度。
2.“精思”教材圖片。
“精思”教材圖片就是精心思考教材圖片, 這需要教師針對教材圖片發(fā)散思考,挖掘和搜集與教材圖片內容相關的知識素材,如教材圖片背后的時代背景、政策法規(guī)、文化內涵、態(tài)度價值、思想情感、歷史典故、智慧道理等?!笆熳x”教材圖片較多關注的對象是圖片本身包含的地理學科知識,目標偏重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而“精思”教材圖片則是基于思政元素“PH標尺”的衡量,帶著“標尺刻度”尋求圖片背后適合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相關素材,因此這一步要邁穩(wěn),步子要實。新時代地理教師應是地理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地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學實際,在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指引下,補充或刪減地理教材內容。因此,教師要善于利于學科網站、教育平臺、圖書館、學術論文庫等進行資料搜集,將搜集到的與教材圖片有關的思政素材進行打磨刪減,凝練總結,與教材圖片一一對應,嘗試搭建高中地理課程思政教學素材資源電子庫,以備教學之所需。
三、“課程思政”背景下高中地理教材圖片的運用舉例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為例,篩選出每一節(jié)中適合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的圖片,挖掘教材圖片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并提出教學建議,具體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