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互聯網+”、大數據、5G時代的到來使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融合得更加緊密。各類教育教學平臺上大量微課的涌現,也給教育教學提供了支持,為一線教師將微課引入課堂教學提供了便利。而將“微課”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微課”也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下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微課學習方式單一、學習效果反饋不及時、反饋信息不可量化等弊端,這些缺陷直接影響教師對教學步調的調節(jié)和把控,進而影響教學效果。筆者及團隊成員作為一線教師,通過對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現狀的分析,梳理出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應用及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大量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的真實教學實例的分析比較,梳理出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微課學習效果反饋策略的實踐研究,嘗試利用智慧教室系統(tǒng)強大的交互性,發(fā)揮其結果統(tǒng)計便利性和反饋信息數字化等優(yōu)勢,探索出小學數學課堂微課學習效果新的反饋策略。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微課學習效果反饋不及時、不可量化的弊端,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一、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研究中的問題
自微課進入我國發(fā)展至今,已經具備數目可觀的研究成果。然而綜觀以知網為代表的學術資源庫發(fā)現,雖相關文獻每年的數量翻倍增長,但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特別是微課學習效果的相關理論成就仍然不多。根據從知網抽取的85篇樣本文獻中,包括胡鐵生教授在內的發(fā)表于國家《中國電化教育》《中國遠程教育》等核心期刊的文章15篇,優(yōu)質論文文獻最高比例僅占比15%。同時,多數研究都是反反復復討論已有的理論觀點,僅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領域特別是微課實施效果反饋這一重要內容研究方面成果稍有突破。
(二)實踐中的問題
從對常用微課學習平臺的相關調查統(tǒng)計數據可以看出,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微課資源數量較為充足,同時可以看出微課的使用率達到了較為理想的狀態(tài),其在現代教育教學中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但通過對一線教師進行有關微課實踐中的問題和困難的問卷調查時發(fā)現:微課學習后如何有效進行反饋、如何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效果、如何用于指導進一步的課堂教學實施等是目前存在的關注率較高的一些問題。
二、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課堂教學總結環(huán)節(jié)或者課后引入微課學習環(huán)節(jié)。這里將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引入微課定義為課前微課,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引入微課定義為課中微課,將課堂教學的總結環(huán)節(jié)或者課后引入微課定義為課后微課。
(一)課前微課
借助網絡平臺推送微課內容,同時推送學習單,指導學生個體自學。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利用數字教材、教輔、微課、學習指引、知識測試等資源工具,將微課在課前推送給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在具體的任務情境中自主學習相關內容,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或完成學習任務,并在這個過程中總結并記錄自己的困惑和學習難點。借助智慧教室系統(tǒng)平臺,反饋學習情況,這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和調整教學預設及方案,做好課堂實施教學準備工作。例如教學《什么是周長》一課時,學生依據學習單的導學方案觀看并學習微課,完成學習單上的練習后進行反饋,教師從學生反饋中發(fā)現,他們對周長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有必要進一步通過課堂教學講解周長。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實施的切入點為學生出現的實際問題,這樣的教學就將教學的依據由教師如何“教”轉變?yōu)閷W生如何“學”,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
(二)課中微課
對畫圖方法、新知探究、相關介紹等環(huán)節(jié)可以借助微課這一生動而直觀的形式完成。教學中先進行一般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需要微課的環(huán)節(jié)再向學生推送適合的微課內容。學生自學后,教師借助智慧教室系統(tǒng),通過提問、答題、實際操作展示等形式檢測反饋學習效果,及時了解學生的微課學習情況,并以此為依據調整下一步教學,更合理地進行后續(xù)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實施。例如教學《角的認識》中討論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時,學生借助動畫探索和交流后,借助微課進行歸納總結,將在探究過程中零散的數學經驗及結論進行整理,進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課后微課
課后微課最常見的作用包括課堂教學重點、難點的重現(鞏固)及課后補充(拓展)兩類。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本身又存在個體差異,所以課堂即使設計再合理,學生的發(fā)展及學習效果也必然存在差異。利用智慧教室的錄屏功能,教師就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課堂教學重點、難點的探究部分錄制下來形成微課,課堂教學實施后就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推送給學生,學生可以依據自身需要在課后進行反復觀看,有效彌補了學生個體差異造成的問題。例如《乘法分配律》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在這一定律的使用中易出錯,所以教師往往會設計尋找生活中的例子解釋規(guī)律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突破重點、難點。但對部分學生要舉出不同類型的實例存在一定的困難。課堂上,教師就可以直接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交流過程錄制成視頻并制作成微課,幫助學生進行課后練習,從而解決個體差異的問題。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補充也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課堂補充無法有效實現,課后微課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課前、課中、課后,教師依據教學需要及學生的實際需求利用微信、QQ、智慧教室系統(tǒng)平臺等網絡途徑將微課及學習單推送給學生,學生根據學習單的提示觀看微課,思考并嘗試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學習過程,體驗學習樂趣,真正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促進不同層次學生的發(fā)展。
三、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微課反饋策略? ? ? ? ? ? ? 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其系統(tǒng)的答題卡功能、IRS即時反饋功能、“三三云學堂”功能等可以解決微課學習效果反饋這一問題。
(一)利用智慧教室ETS軟件設置答題卡反饋
為了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完成微課學習,指導學生經歷自學、探究、思考的過程,同時檢測學生微課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精心設計配套的學習單及相應的問題然后由學生作答。利用智慧教室的ETS軟件以答題卡形式生成學習單由學生作答,再由學生通過“三三云學堂”這一平臺提交上去,使反饋變得更及時和準確。教師利用智慧教室的ETS軟件組題生成的答題卡內容可涵蓋兩大類題:主觀題和客觀題,基本可以滿足微課學習反饋所需的題型要求。學生學習微課后完成答題卡,利用智慧教室“三三云課堂”平臺提交自己的答題卡后,教師就能通過后臺檢查學生作答情況。對主觀題的反饋,則可采取手動批閱。對客觀題的反饋,教師只需要將客觀題的正確答案事先輸入系統(tǒng),智慧教室系統(tǒng)后臺可以自動批改,系統(tǒng)依據教師輸入的答案進行評判,同時自動對答題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實現答題正確人數、正確率、錯誤人數、錯誤率、餅圖、條形統(tǒng)計圖、甚至錯誤學生學號等的統(tǒng)計,將答題結果數據化,使授課教師及時而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微課學習效果。以此為依據修正自己第二天的教學設計方案,找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進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這一策略適用于任何環(huán)節(jié)的需要通過答題進行反饋的微課學習效果反饋。
(二)利用智慧教室IRS即時反饋功能反饋
課中微課的學習往往時間緊,微課學習的效果又決定著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能夠順利實施,所以教師對快速、有效的反饋需求性更強。而傳統(tǒng)教學手段往往形式單一,不利于教師在短時間內統(tǒng)計學生的學習情況。借助智慧教室系統(tǒng)的IRS即時反饋功能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學生觀看微課后,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教學PPT中用于檢測微課學習效果的選擇、判斷這樣的客觀題直接推送給學生,由學生直接作答,學生只需簡單點擊、提交就可以完成答題。IRS即時反饋系統(tǒng)可直接統(tǒng)計出學生答題情況,給出正確率、錯誤率、餅圖、條形統(tǒng)計圖等統(tǒng)計結果,實現反饋結果數據化。點擊學生學號,就可以顯示這一學生的具體答題情況,教師還可以利用軟件自帶的白板功能進行講解、批注及改正等。例如在教學《上下》時,教師可以將微課提前推送給學生,并同時推送學習單。學生課前短短的幾分鐘通過移動終端(平板)將學習單上的問題答案點擊上傳至老師。學生提交后,系統(tǒng)自動統(tǒng)計出全班的答題結果。從答題結果分析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上下的相對性理解不夠,尤其出現三個事物比較時,學生錯誤率高達40%。課堂上教師便可以依據這一學情提出這樣的問題:“小鳥在松鼠的上面,松鼠在小鳥的下面,小兔在松鼠的下面,松鼠在小兔的上面”,松鼠的位置沒變,卻一會兒在上面,一會兒在下面,這是怎么回事???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學生課前預習,課上再借助IRS即時反饋系統(tǒng)進行及時、有效、準確的反饋,以使教師第一時間了解學情,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真正實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
主觀題答題情況的反饋同樣可以借助智慧教室系統(tǒng)來實現。首先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將自己的答案輸入移動終端(平板),例如手寫輸入答案、文本框輸入、拍照上傳等。無論哪種方式,學生提交后,教師就可以利用智慧教室平臺進行實時展示、批改,還可分屏顯示或多屏顯示,并利用分享動態(tài)大屏幕與學生互動,更方便學生對比,進而引發(fā)思考、討論并得出結論。
教學中運用這一策略發(fā)現的實際問題,無論客觀題還是主觀題,教師均可以依據需要將錯題及批注保存于學生的數學講義中,方便后續(xù)使用。這一策略主要適用于教師與學生面對面地進行反饋,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實現高效課堂。
(三)利用語音傳輸功能進行反饋
微課學習中如需就某一問題或知識點進行討論,傳統(tǒng)教學只能通過課堂有限的時間進行討論交流,課前就進行討論是難以實現的。而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可以利用“三三云學堂”這一平臺實現語音傳輸完成討論。打開“三三云學堂”平臺,點擊發(fā)送語音,學生就可以通過類似QQ、微信的語音發(fā)送功能實時討論。學生的留言方便教師反復聽,及時掌握學生的想法。另外,運用這一功能針對微課學習或學習單中的疑難問題,學生還可以自主發(fā)起語音群聊,提出自己的困惑與問題,其他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溝通交流,有效提升了微課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學《結繩計數》時,課堂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了一個課外拓展微課,簡單介紹了教材以外的計數方法,并給學生設計了一項實踐作業(yè),即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古人計數方法搜集相關的小故事,并講給大家聽。學生課后經過查詢、閱讀,利用“三三云學堂”的語音功能發(fā)起語音對話,將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用語音的形式與大家一起分享。通過這一方式可以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計數方法的發(fā)展史及更多的計數方法,有效地實現了課外拓展,切實將實踐作業(yè)落到了實處。
這一反饋策略適用于課前、課后微課需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反饋,能使教師掌握學生的思路,合理進行下一步的教學,真正地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四)利用視頻傳輸功能進行反饋
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有效節(jié)約了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同時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及操作時間,預習切實落到實處,為學生新知的探究做好充分準備。有時,微課或學習單中的問題設計需要學生動手操作,而視頻這一形式則能夠更真實、清晰、完整地記錄學生操作的具體過程,這些視頻資源也是教師課堂教學實施的依據,能更有效地實現高效課堂。傳統(tǒng)教學中的視頻傳輸、教師查看、調取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智慧教室系統(tǒng)的相關功能則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實現視頻等的搜集、保存及調取。學生學習微課后進行反饋的途徑:將自己的實際操作過程錄成微課,利用“三三云學堂”發(fā)送視頻到平臺,教師就可以在后臺調取視頻,整理學生的思路與方法,為第二天的課堂教學找準切入點,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教師利用移動平臺向學生推送微課,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平行四邊形使用的廣泛性,微課的最后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能想辦法求出底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學生借助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并把嘗試的方法錄成視頻上傳至平臺。教師在平臺調取學生的操作視頻進行觀看,整理不同的解題方法,比如數格子、沿平行四邊形一個角的頂點所在的高剪或沿任意高剪后利用割補法轉化成長方形再求面積。教師有選擇性地將不同案例進行匯總,第二天課堂教學時借助平臺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討論并深入探究,很好地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
這一策略的使用對微課學習后用視頻記錄探究過程,教師課堂再次應用十分有效。提升了微課反饋的效果,同時也最大限度地運用了學生的資源,從學情出發(fā)開展教學。
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微課學習的關鍵在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它是教師課堂教學實施的依據,對課堂教學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通過對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教學模式、教學策略等的探討,以期能夠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參考,同時為進一步推進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推廣和發(fā)展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 ?西安市碑林區(qū)大學南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