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肖勤
烏鎮(zhèn)是一個讓現(xiàn)代人松弛的溫柔之鄉(xiāng)。3 月中旬,我?guī)е寄畹膲魜淼綖蹑?zhèn)?!皝砹?,就不曾離去”。
乍暖還寒的春日,人們還穿著厚實保暖的外衣,小鎮(zhèn)房屋墻上的爬墻虎尚未青綠。我漫步在青石板鋪就的路上,小巷彎彎曲曲不知通向何處?這千百年不老的石板路,每走一步都在叩響歷史。迎面望去,黑瓦白墻飛檐,仿佛劃過了漫長的歲月。
烏鎮(zhèn)房屋毗連,臨水而建,一式上下兩層,門是木門,窗是板窗,古舊的門楣殘雕和斑駁的漆痕仍在,甚為古樸,那一排排的窗,仿佛敞開著熱情的笑容??蜅5哪緣?,藤蔓纏繞,綠蘿倒掛。
我們的目光穿過街心,穿過房屋廳堂,望見了漣漪微蕩的河水,望見河面上優(yōu)哉游哉的烏篷船,再放眼望去,便越過對岸的庭院,看到了對岸的人家,對岸人的顧盼。竟然這樣的通透,這樣的敞亮。
巷弄里,人流如織。驀然回首,幾位穿著漢服的美麗少女嘰嘰喳喳地說笑著走來,舉手投足無不飄逸著青春的氣息和光彩。
彎彎曲曲的青石板路,經(jīng)行人經(jīng)年累月的步履磨合,顯得光亮平滑。房后,西市河水靜靜地流淌,我站在飽經(jīng)滄桑的石拱橋上,望著清澈的河水緩緩流過,流水拍岸,微有聲響,但不起浪花,江南是如此的溫婉。抬眼望去,兩岸的水閣延綿不絕。我撫摸著帶有涼意的石拱橋欄,思緒萬千。想起了春秋時期,吳、越二國相爭,夫差替父報仇,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想起南梁的書院、宋城的花園、民國的后院……歷代烏鎮(zhèn)人學(xué)而優(yōu)則仕,仕而歸則商。豪門巨宅,林園相連,畫舫、書樓,烏鎮(zhèn)文人多,就連尋常人家也可出口成章。在烏鎮(zhèn),有的是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奇故事。
烏鎮(zhèn),極適合三兩老友閑情舊敘。走累了,有石凳、木椅、廊橋、水榭,隨時坐下來。望著悠悠的河水,那宛如少女般的石拱橋,那河邊倒垂的柳樹和古宅發(fā)呆。烏鎮(zhèn)處處是景,景即是情。
晚風(fēng)吹拂,去茶館喝一杯熱茶吧!燙一壺黃酒,看著夕陽下烏篷船船工搖曳的剪影;聽一段昆曲,賞一曲委婉柔軟的蘇州評彈。酒醉了嗎?那是烏鎮(zhèn)人的熱情,是咿呀的吳儂軟語,在“聲聲慢”中散發(fā)。茅盾的林家鋪子,木心的詩,從前“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瞬間一起涌上心頭。
烏鎮(zhèn)不羨靡音悅耳,不施脂粉,不喜鮮紅的燈籠高掛,只有深沉古樸的色彩,處處彰顯人與自然的和諧。但小鎮(zhèn),也不全是暗香疏影,晚間,露天電影、酒吧、舞榭歌臺同樣切換自如。
前幾年,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在烏鎮(zhèn)召開,世界各地戲劇家的精湛表演,讓烏鎮(zhèn)走向世界舞臺。文化和旅游的結(jié)合,更讓我們在烏鎮(zhèn)找到了青春和愛戀,找到了童年的根。那絲絲縷縷道不明說不透的情感,心里抹不去的鄉(xiāng)愁,古樸的魂。
夜晚,河邊人家枕著半縷波瀾和魚兒共語。月亮從云里鉆出來了,又掉進(jìn)河里,有人坐在水榭邊,望著河面上柔和的光影發(fā)呆,思念著、牽掛著遠(yuǎn)方的人。
我坐在烏篷船上,水波蕩漾,岸邊一間間民宿閃爍著燈光,燈光映照在水面之上,岸邊的樹、房屋,影影綽綽、朦朦朧朧。這是人間,還是仙境?
船工身著灰色布衫,扶櫓輕搖,船兒一搖一晃,穿過一座座精致的小橋,搖啊搖,是不是要去外婆橋?搖櫓聲喚醒了我的夢,船工操著吳濃軟語講述烏鎮(zhèn)人在農(nóng)耕、染織、采桑、捕魚上的勤勞。那古樸的話語,讓我們肅然起敬。烏鎮(zhèn)真是多情之地,那風(fēng)、那水、那橋、烏鎮(zhèn)人的微笑,哪一個不帶一“情”字?
在烏鎮(zhèn)老街,邊吃邊逛最愜意。老街的定勝糕、蘿卜絲餅、烏米飯、梅干菜燒餅、羊肉面和吳媽餛飩,門庭若市,游客們不惜排長隊,也要津津有味地吃上一口。印象最深的是吃蘿卜絲餅,剛出油鍋的蘿卜絲餅,那酥、那脆、那香,咬上一口,糯糯濃香,長長的蘿卜絲拖在嘴邊,又燙又香。
很巧,在烏鎮(zhèn)趕上一天下雨,雨水從古屋屋檐下滴落,讓我出神很久。河邊的樹木翠綠欲滴,絲絲的細(xì)雨,朦朧的河沿,黑瓦飛檐斗拱的老屋,綠色的河水,都不動聲色地存在。這里的日子真的很慢,很慢。在悠悠時光的韻味中,過略已泛黃的歲月,帶著美好的情感,像西市河水一樣流向遠(yuǎn)方。
小橋流水,古鎮(zhèn)人家,我枕著水鄉(xiāng)的夢仿佛回到了家。治愈人心的烏鎮(zhèn)??!歸去之時,心還不曾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