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海燕
英語閱讀教學究竟可以帶給學生什么?如何實現(xiàn)英語閱讀教學的育人價值?如何讓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是我從教20 余年一直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努力在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尋求的答案。
我于1999 年參加工作,工作的第一個十年波瀾不驚。2009 年,經學校安排,我參與了中美教師交換項目,在美國波士頓一所高中任教一年。美國住家的房東是那所學校的生物老師。第一天見面,她給我看了她寫的劇本,還說她每周上一節(jié)劇本創(chuàng)作培訓課。那一年,我收到的生日禮物或節(jié)日禮物里有好幾本書。慢慢地,我開啟了自己的英文文學閱讀之旅。
忽略語言困難,英文與中文的文學閱讀體驗是很相似的。比如,小說的情節(jié)都引人入勝,常??梢詭砭裆系挠鋹偢?。當故事中人物的經歷映射到現(xiàn)實中,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真實的世界,看清生活的本質,幫助我們自己在現(xiàn)實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譯著書相比,原版書帶來的沖擊感更強,能充分展現(xiàn)其語言之美、精神之美、文化之美。比如,大量使用的雙關、頭韻、隱喻、排比等修辭格會讓人不斷回味,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們的審美能力。
在閱讀之余,我會去聽外教的英文課。當時,那所學校的高三在教讀莎士比亞的經典名著《羅密歐與朱麗葉》,課堂氛圍很好,學生發(fā)言很積極,教師時常請學生到教室前面去表演一段,很多學生積極配合。我不禁在想,我以后也可以在教學中讓我們的學生賞讀整本英文文學作品。
我所在的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南師附中”)的學生熱愛閱讀,入校后每個學科教研組都為學生推薦了體現(xiàn)學科特點的讀物。英語教研組一直堅持讓學生閱讀英文報刊和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群文。2010 年,我從美國交流教學結束,回國之后常與同事們交流文學閱讀,很多同事從中受益良多。大家都想好好挖掘文學這一塊寶藏,給學生送上精神大餐。
2012 年,我校英語教研組正式開設校本課程“英語文學閱讀”,并堅持至今。十年的課程開發(fā)和教學探索使7000 多名學生受益。教師作為學生的閱讀伙伴與學生共同成長,這可謂是“教學相長”。反復研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提升了我的思維、開闊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內心。雖然教研組開發(fā)和實施課程的過程充滿了挫折與困難、迷茫與懷疑,但是學生帶來的驚喜讓我們覺得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
2012 年暑假,南師附中高一新生隨錄取通知書領到一份暑假作業(yè)。英語學科首次要求學生閱讀原版經典著作E.B.懷特的童話故事《夏洛的網》,完成導讀手冊,摘抄好詞好句并做注釋。從此學生開啟了一段特別的閱讀之旅。
閱讀最重要的是意義的建構。文學語言的意象性、抒情性、隱喻性和多義性讓閱讀者進行意義的建構時困難重重。此外,學生相關閱讀經驗也相對匱乏。這些都要求教師要手把手帶著學生進行意義的建構。對于備課組教師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領域,也是擺在我這個備課組組長面前的第一個難題。要讓學生不畏難,教師就必須激起他們文學閱讀的興趣。
學生需要被引入文學閱讀奇妙之旅。我們首先邀請了高校英美文學專業(yè)的教師給學生開設文學閱讀入門講座。在講座中,專家展示了很多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節(jié)選,帶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賞析,如寫作手法、主題意義、修辭格等。這次講座對我有很大觸動和啟發(fā),我驚異于一個非常平實的句子竟然意義如此深遠,這也為我后續(xù)的教學設計初步指明了方向。講座后,我反復看課件和視頻,查閱相關專業(yè)術語并關聯(lián)其他概念,做好記錄,并請專家答疑解惑。
明確了教學方向之后,備課組教師討論課程實施方案,初步確定了寒暑假與學期聯(lián)動、課內外融通的整本書閱讀模式,即長假學生自主閱讀,開學之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分章節(jié)閱讀。教師的指導主要以“導讀手冊”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課外閱讀后完成導讀手冊的相關內容,課堂上教師開展多種課堂活動就閱讀內容進行澄清?!皩ёx手冊”搭建了作品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也反映了編寫者的教學理念。英語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感受小說的美麗和魅力,觸動心靈。
為了達成“提升英語語言能力”的目的,我嘗試提升學生的詞匯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首先,對理解文本至關重要或對學生學習有用的詞匯,我適當配備練習,引起學生的有意關注;其次,在個人閱讀感受的基礎上,就理解較困難的地方設問,如有必要在課堂上進行意義澄清。為加深學生對小說的美麗和魅力在于其獨特的語言和風格的理解,我會挑出我認為比較優(yōu)美的段落或詞句讓學生賞析,并就有感觸的內容開展討論。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fā)覺自己陷入另一個困境,基于故事要素進行教學設計雖然可以幫助學生脫離只享受情節(jié)帶來的愉悅感的慣性,指引學生由淺層次閱讀走向深層次閱讀,但存在著模式化的弊端。這需要我從更高的層次看小說。
當教學陷入困境時,我想到了專業(yè)閱讀的重要性。小說屬于敘事類文體。敘事學或文體學也許可以解決這一困頓。通過學習,我了解到在文學作品中內容和形式互相依存,作者敘事形式的選擇直接決定了內容。而敘事學理論就是重點分析小說的形式,通過形式把握文章內容,促進對作品的深層次理解,這無疑豐富了圍繞故事要素進行閱讀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多角度分析小說的習慣,對小說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它為小說解讀所提供的理論體系通常包括故事與話語、情節(jié)結構、人物性質和塑造手法、敘事交流、敘述視角、敘事時間、敘事空間和人物話語表達形式等專業(yè)術語。
通過學習,我發(fā)現(xiàn)可以根據小說特點,有所選擇地使用敘事學理論來指導整本書閱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科學全面地理解小說傳遞的主題。據此,我于2018 年申報了南京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青年專項課題“基于敘事視角的英文原版小說閱讀校本課程開發(fā)”。
英語整本書閱讀是讓學生深感壓力的一件事。高一新生暑假的閱讀并不順利,學生在假期閱讀中摘抄了不少生詞。開學之后,他們發(fā)現(xiàn)后面還有更難的書等著他們。剛開設“整本書閱讀”課程時,教研組挑選文學經典時忽視了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閱讀興趣。后來,教研組替換了一些有趣且更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特點的書,比如羅爾德·達爾的短篇小說集,而在高中階段的中后期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為了降級焦慮,確保讀前學生有必要的背景信息。
“整本書閱讀”課程的課堂教學以反饋“導讀手冊”為主。鑒于學生的主動性不夠,教研組嘗試了“文學圈”閱讀模式,建立閱讀小組,分工合作,快速解決閱讀障礙,深入探究文本主題意義,隨后小組成員制作PPT課堂匯報閱讀成果。我從中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充分相信學生,再給他們多一點自主時間,他們的收獲就會更大。
近十年來,南師附中的每屆學生都會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至少6 部作品。在整部作品讀完后,我會讓每位學生寫一篇讀后感。雖然他們人生閱歷不夠豐富,英語表達不夠自如,但他們都會真誠地傾訴閱讀感悟。他們質樸的語言、獨特的視角、睿智的觀點一次次打動著我,一次次證實了“小說閱讀照亮人生”的觀點,也激勵著我在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路上堅定地走下去。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引領學生閱讀的道路上,我也受益良多。最明顯的是我雖然工作忙碌,還是努力擠出時間去閱讀。見識過“世界上最會講故事的人”羅爾德·達爾的語言掌控力后,我又轉而閱讀他的另一本經典著作《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對他的作品愛不釋手;隨后,又陪著女兒讀完了《哈利·波特》,還在外教的引領下用了一年多時間讀完《美國短篇小說精粹50篇》,接著閱讀紐約時報暢銷書。閱讀原汁原味的語言,感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文化,向作者學習洞察人性,作為英語教師的我,真切體會了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益處。
此外,在尋求小說閱讀教學困惑的解決方案時,我也獲得了專業(yè)成長。我會閱讀專業(yè)理論書籍尋求幫助,比如申丹的《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和《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后經典》,韋恩布斯的《小說修辭學》。這些書籍指引了我后續(xù)小說閱讀教學方法的改進。而小說閱讀教學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了故事寫作的技巧,如何敘述和描寫、如何增強連貫性、如何做到“To show,not to tell”等。這些技巧都是可以用在新高考讀后續(xù)寫題型中的。針對學生寫作連貫性不強的問題,我運用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主位推進模式(主位一致性、述位一致性、延續(xù)型、交叉型)以及銜接理論(語法銜接和詞匯銜接)分析小說文本,隨后學生利用這些專業(yè)知識修改自己文章。
這十年的文學閱讀教學使我對整本書閱讀的理解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我認為,整本書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可以提升學生的美學鑒賞力,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最關鍵的,整本書閱讀可以培養(yǎng)積極的讀者。
教學生涯的第一個十年,我認真教書;教學生涯的第二個十年,我通過專業(yè)閱讀,努力走出了一條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fā)展之路;教學生涯的第三個十年,我將在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路上,積極正向地引導學生,并鼓勵他們形成自己的詮釋。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是文學專家但卻是學生英語學習和精神世界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