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思政在國家的教育引導下已深入人心,各個階段,各種形式,各個專業(yè)的教育無不都對其進行著積極的思考、改進、創(chuàng)新。高專的《合唱與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該如何有效的融入課程思政?伴隨這樣的疑問,對其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從課程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章節(jié)目錄、課程內容、微視頻、討論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合唱與指揮;課程思政元素
【中圖分類號】J615.1;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0—148—03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zhàn)略舉措,課程思政建設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任務。”[1]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而課程思政是將教書育人的理念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個層面、各門課程中,從而實現(xiàn)“全方位、全課程、全員”協(xié)同育人的一種教學模式與效應。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對課程思政的實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入探討和挖掘出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找到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程的有效途徑,才能使課程思政的舉措得以具體實施,從而產(chǎn)生落地效應。
一、課程思政元素挖掘思路
本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從“立德樹人”的目標出發(fā)包含方方面面,大到愛國思想,小到處理微小事情的所思所為都力求融入其中,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挖掘。
(一)愛國教育
愛國教育范圍很廣,此處的愛國教育指的是狹義的愛國教育,是單從愛國思想方面來說的,主要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榮辱觀等。要在課程中融入愛國教育,首先需要明確愛國教育的內涵。廣義的愛國教育除了愛國思想的教育還包括民族文化的傳承、民族精神的發(fā)揚、民俗文化的了解等等,為了有所區(qū)分和針對性,此處的愛國思想重在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榮辱觀的教育。
(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它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主要包括民間的風俗文化、禮儀文化、民間音樂、古詩詞文化、國畫等。
(三)人生哲理
人生處處皆哲理,它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指引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它既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觀也包括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
(四)職業(yè)精神
職業(yè)精神既從事某一職業(yè)領域應該具備的精神特質,此處重點指教師職業(yè)精神、音樂工作者職業(yè)精神,尤其是合唱指揮教育者和工作者應該具備的職業(yè)精神,比如敬業(yè)、嚴謹、合作、和諧等。
(五)專業(yè)精神
主要指從事音樂專業(yè)或學習、研究音樂專業(yè)本身所應該具備的精神,如持之以恒、刻苦鉆研、求真求善、實踐等。
二、思政元素在精品在線課程中的融入與實施
(1)章節(jié)目錄中:運城師范高等??茖W?!逗铣c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章節(jié)目錄中增加了課程思政環(huán)節(jié)。首先是在緒論中增加了課程思政設計導圖子目錄,此目錄章節(jié)內容中包含了本門課程所有章節(jié)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它是以動態(tài)或圖片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的,學生可通過本課程思政元素的思維導圖對本課程各章節(jié)中涉及到的思政元素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識與了解,讓學習者對本課程的課程思政元素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但并不起絕對的限制作用。各單元目錄中又在單元根目錄中對本單元的課程思政元素進行了圖片靜態(tài)化的思維導圖展示,如此有助于學習者對本單元所涉及的課程思政元素有清晰的了解,各單元中子目錄的課程思政元素則是以“每日一悟”的形式在課程內容中展示本節(jié)課所包含的思政元素,由此形成從課程到單元再到具體章節(jié)的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由淺至深的層層遞進式的課程思政元素展示模式。以上的思政元素設計與構思既體現(xiàn)了本課程對合唱與指揮課程思政的重視與探討,又能夠讓學習者以一種輕松的形式接受和吸收,從而起到課程思政潛移默化的作用。
(2)課程內容:在線課程中的課程內容展示部分可以很好的融入思政內容,關鍵是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八颊热莸娜谌胧冀K都要遵循自然、潛移默化的原則而不能過于刻意和說教化?!盵2]目前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合唱與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主要在課程內容展示的最后加入了“每日一悟”,它是以名言警句或詩詞名句等形式展示出與本節(jié)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點。思政點力求簡單、精煉,只點出,不提示、解釋,給學生探討和思索留出自由的空間,帶動學生自主思考,提高學生自己探索的興趣,從而對其中深意理解的更深刻、有意義。如果學生有疑問,完全可以通過討論區(qū)進行互動交流。
(3)微課視頻里:本課程中所有的微課視頻都力求至少體現(xiàn)一個與本微課課程內容相關的課程思政元素,這個思政元素點的融入既可以是在微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也可以是中間或結尾,具體的融入及語言的組織要在設計與書寫微課腳本前就經(jīng)過仔細地研討、琢磨和構思,之后再在課程視頻試錄階段進行實踐檢驗,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修正,直到滿意為止,最后再進行微課錄制,使課程思政元素以錄制好的微課視頻形式進行展現(xiàn),從而起到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以下是其中一節(jié)微課演講稿思政點的融入展示。
A:老師,剛才聽您談了有關合唱指揮的案頭準備工作事項,覺得受益頗多,不過又感覺要做好案頭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識好多,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您能給我們提些好的建議嗎?作為學習者我們要怎么做?
B:好的!關于合唱指揮的案頭準備工作確實細碎而繁雜,而且跟指揮者本身的內在素養(yǎng)密切相關。那我們合唱指揮的學習者該如何面對這個案頭準備工作呢?首先大家無須有太多壓力,可以先對案頭準備工作的大概流程有個了解。至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具體工作,每個學習者或指揮者根據(jù)自身實際進行安排和準備即可,我們先熟悉流程,再在熟悉流程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養(yǎng),在實際的合唱排練實踐中日復一日,積少成多,終會獲得可喜的進步與提升。所謂“滴水穿石”就是這個道理。
A:謝謝您!老師,聽完您的建議感覺輕松了好多,相信同學們也知道該怎么做了。期待下次您為我們談談排練時的具體細節(jié)問題。
以上是《合唱與指揮》理論部分的微課《案頭》腳本設計中的課程思政點融入過程。本節(jié)課腳本設計是以采訪對話的形式進行的,A代表采訪者,B代表教師。此微課的思政點處于最后的課堂小結環(huán)節(jié),也就是作為微課結束語進行融合,但它是在談論本節(jié)課學習方式時自然而然的引入的,既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又讓學生明白日積月累”滴水穿石“的道理。
(4)章節(jié)測試中:章節(jié)測試中的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是個艱辛的任務。首先出題是最關鍵的,出題的主旨和要求需要明確,既不能是直接的,或過于直白的思政題的測試,也不能不知所云,讓學生測完了也沒什么效用;其次就是答案的設定,如何設定答案才能準確的體現(xiàn)測試題的要領,同時還能與本章節(jié)課程內容緊密聯(lián)系?這個問題在出題之前就需要想好的,所以出題的準備和研討工作極其復雜,是對課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與探討和創(chuàng)新,這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工作歷程,并不僅僅是出個題那么簡單。
(5)討論區(qū):討論區(qū)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相對自由和簡單,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之分。論題的發(fā)起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主要以學生為主,教師主要把握討論區(qū)的互動節(jié)奏,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引導發(fā)言及參與解惑。論題可以是針對某個名句的理解發(fā)起的提問或探討,也可以是對專業(yè)學習中設計的課程思政元素發(fā)表見解,還可以是答疑解惑中思政點的自然融入等等。當然關于課程思政元素方面的討論在討論區(qū)中所占比例并不會太多,但也無疑算是對本課程課程思政效果的一個檢驗、深入和延伸,具有更廣闊的意義。
三、思政元素挖掘的意義
(一)對學生的意義
(1)蜻蜓點水,雨露滋潤?!逗铣c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把課程思政作為課程建設的重點,意在培養(yǎng)合格、全面的小學教師和社會人才,課程思政不是簡單說教,也不是強行灌注,它是春風化雨般的滋潤,是久旱逢甘霖般的潤澤,它無處不在,但又不知不覺。本課程對課程思政的融入通過多環(huán)節(jié)、多渠道、多場景、多方式的形式進行展開,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進行展現(xiàn),在專業(yè)學習中領悟做人的道理,在與師生討論的過程中感受真諦,在輕松的瀏覽中感悟一二……
(2)完善人格,獲益人生。本課程中融入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觀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人生理念,更多的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看待和處理身邊的事物,如何進行自我修養(yǎng)的提升,未必全面、精確,但勢必有益,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心有所依,學會控制情緒和淡定從容的處理問題。
(3)民族精神,傳承發(fā)揚。本課程盡可能地挖掘專業(yè)課中涉及到的中國民族精神,讓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的同時了解中國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了解藝術作品本身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本身所蘊藏的思想情感內容。讓學生從作品中感受不同的地域風情和時代風貌,從詞作者及作品藝術形象中感受榜樣的力量,從演唱和指揮學習與實踐中體會追求真善美的藝術魅力,在鍥而不舍的學習與進步中感受面對困難不畏艱辛的執(zhí)著美。通過課程的學習,加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意志力,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在本課程的學習中不斷獲得繼承和發(fā)揚。
(二)對教師的意義
(1)課程思政,深刻領悟。課程思政要在《合唱與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生根發(fā)芽離不開團隊教師的辛勤耕耘和勞作,離不開教師認真的研討和學習,離不開教師自我學識的豐富與完善。教師不僅要弄明白課程思政本身,還要尋求有效的課程思政體現(xiàn)方式,更要去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方式的可行性,并進一步尋求改革和完善課程思政的途徑與方法,在此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教師本身無疑也獲得長足的進步與提高。
(2)博學多識,開闊視野。面對《合唱與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課程思政課題,其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泛。它要求教師既要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還要全面學習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對中國的歷史進程也要有所把握。當然更廣闊、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社會知識等也必不可少,所以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豐富學識、加深自身的文化底蘊對教師來說就變得勢在必行。
(3)思政元素,知行合一。通過《合唱與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設計,教師掌握了大量有關課程思政方面的信息與知識儲備。對于教師來說,在線課程思政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將這些豐富的知識能量轉化為自身的內在能量,并將其外化于自己的形象及言行舉止之中,給學生樹立起健康良好的教師形象。教師以身示范,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給學生以鼓舞力量,甚至成為學生生命中的人生導師,這樣的思政更具有影響力和深遠意義。
總之,《合唱與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僅有利于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更有利于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對學生、對教師都是一件極為有意義的事情。課程思政永遠在路上,對課程思政的學習和研究也將是一個不斷完善、改進和提高的過程,所以《合唱與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課程思政研究也將會是一個不斷在思考、實踐、完善中進步的求索過程,我們將繼續(xù)為之努力,以期為學界提供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 OL].[2020-05-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劉婷.高?!皩I(yè)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探索與實踐——以版式設計課程為例[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9).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課題“高?!逗铣c指揮》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研究”(課題編號:GH2145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淑珍(1975—),女,山西稷山人,碩士,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音樂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作曲技術理論及合唱與指揮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