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事小事,父母都需要幫助孩子設定一個明確的時間期限,這是一種督促。比如:“再玩10分鐘就要去寫作業(yè)?!薄?0分鐘后要出門了,你自己換好衣服。”讓孩子知道接下來某段時間要做些什么,孩子也知道如何執(zhí)行。
太詳細的計劃往往很難堅持下去,因為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孩子在這種變化中很容易放棄,還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時間計劃不能過于僵化,最好是彈性的,這樣會更加方便調(diào)整。
家中的許多事情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比如,讓孩子參與房間的布置,和家長共同做一頓晚餐,一起收拾行李……參與這些事情的同時,孩子會產(chǎn)生一種價值感和成就感。孩子找回成就感和自信心,自然會更加自覺地做一件事,改掉拖延、懶惰等習慣。
當孩子做得不錯時,家長需要及時贊美。適當?shù)谋頁P會強化孩子的這一行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yǎng)成自律的意識,學會自我管理。在孩子未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之前,家長要有耐心,一旦養(yǎng)成了好習慣,之后的事就會自然而然地輕松起來。
(轉(zhuǎn)自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