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報3月13日報道 ? ?(記者 ? ?王孜鈺)3月12日下午,陽光明媚,春風和煦。運動場一派熱鬧的氛圍,我校全體師生歡聚一起,在校長的主持和學生處的具體策劃下,通過開場動員、文藝演出、放風箏比賽等迎新活動,讓全體師生共同見證了我校首屆風箏節(jié)的盛況,也是學校送給學子們的一份開學禮物。據(jù)悉,整個現(xiàn)場氣氛熱烈,天空五彩繽紛,喝彩聲驚呼聲此起彼伏。盡管才短短三個小時,但讓全體師生難以忘懷,無比激動。很多老師、同學紛紛拿起手里的相機、手機,記錄下了一個個難忘的鏡頭。
經(jīng)過打聽得知:此項活動由學生處發(fā)出的倡議,已經(jīng)開展了半個月的時間。這期間,各年級分別進行了“繪風箏”“做風箏”“放風箏”等活動的培訓和演練,今天下午是對活動成果的驗收,也是一次精彩的大比拼。
直到下午2:10分,各方陣才集結完畢。體育場看臺上座無虛席,跑道上擺滿了等待參賽的各類風箏。它們造型迥異,五顏六色,各具特性,引發(fā)了現(xiàn)場觀眾的強烈興趣??磁_上人聲鼎沸,等待著好戲開演。
2:30分,姜校長宣布活動開始。學生處郭振良主任宣讀了活動須知和流程。首先大屏幕播放各年級、各班級半個月來的活動花絮,一個個鏡頭無比精彩,令人捧腹。大家饒有興趣地觀看,交頭接耳議論,還不時發(fā)出陣陣笑聲。緊接著音樂響起,文藝演出開始了。第一個節(jié)目是舞蹈《放風箏的小姑娘》,只見幾個揮動著風箏造型的小姑娘拖著長裙翩翩起舞。在悠揚的音樂聲中,人們沉浸在這精彩的舞蹈中,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難忘的童年。詩朗誦《風箏年華》可以說是舞蹈的神接力,把我們內(nèi)心對兒時游戲的懷念,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都表現(xiàn)出來了,朗誦的兩個同學聲情并茂,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15分鐘,四個精彩的節(jié)目給現(xiàn)場營造了歡快的氣氛。
文藝節(jié)目演出后,各班選派的參賽選手集合在跑道,開始放飛自己的風箏并評選出了“最佳創(chuàng)意獎”和“最佳飛天獎”。
隨著發(fā)獎儀式結束,本次活動也落下了帷幕。
升格建議
這則新聞稿雖然及時準確地報道了新聞事實,但在寫作上存在一些不完善、不嚴謹、不規(guī)范的地方,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升格。
其一,標題有些單薄,缺乏一定的情感色彩??稍谠瓨祟}的基礎上渲染一下,也可以采用正副標題的形式,比如主標題擬為“首秀精彩,‘箏奇斗艷”,這個標題既能凸顯出核心事件,又頗具懸念,耐人尋味,也蘊含著作者參與本次活動的激動和喜悅之情。
其二,導語擬寫不規(guī)范。語言冗雜,應該把握住新聞事實的核心,用概括性的語言來表述。建議按照“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實,提綱挈領”這一規(guī)范去刪減升格。
其三,主體部分詳略安排不當。原作不僅用了大量的篇幅寫背景以及活動開場,還對比賽前的文藝演出大筆渲染。須知,報道的內(nèi)容應是“比賽”,這些花絮只需要一筆帶過即可。建議小作者按照“倒金字塔結構”合理安排消息內(nèi)容,突出重要事件,不能喧賓奪主。
其四,報道的語言不嚴謹,削弱了新聞的真實性。比如小作者作為這個事件的參與者,在介紹背景時卻用“經(jīng)過打聽得知”。建議小作者認真梳理語言,力求表達簡明扼要,嚴謹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