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林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松樹鎮(zhèn)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留白”源于繪畫中的術語,指畫家在作畫時有意地對畫面留下空白,營造虛實相生的感覺和想象的空間。英語教學中的“留白”是教師根據(jù)教學需求,采用提問、設置懸念、設計開放式探究任務等方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討論,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和掌握知識技能。因此,教師應該明確“留白”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立足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實際學情,在教學方案中巧設“留白”,創(chuàng)造深度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探究效率。
現(xiàn)階段的英語教學改革面臨的主要困境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偏被動,導致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浮于表面。格式塔心理學理論認為,當人們面對有缺陷、有空白的事物時,會自然地產(chǎn)生一種填補缺陷和空白的動機,使之趨向完美,內(nèi)心會獲得平衡、愉悅的感受,這正是英語教學所要達到的效果。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留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深度學習興趣。如在講授英語知識時,教師不要把知識點講得過于深透,而要留下一部分引導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展開思考,通過挖掘和自學將缺失的知識補充完整,讓學生體驗到自主獲取知識的快樂和成就感,從而驅(qū)動其深度學習興趣的形成。
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把教學流程設置的過于緊湊,學生剛掌握英語新知還未來得及揣摩和鞏固,下一項學習任務便接踵而至,致使學生的思維跟不上教學進程,影響后續(xù)環(huán)節(jié)的有效開展?!傲舭住迸c高強度的知識灌輸是相對的,強調(diào)學生內(nèi)在對知識點的充分理解。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留白”,能夠給學生提供消化英語知識的空間和時間。如在講解完一項知識點或技能點之后,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停頓兩分鐘,讓學生自主梳理和復盤所學內(nèi)容,也可以組織學生之間相互復述學習收獲,這樣就給學生的認知思維設置了“緩沖帶”,使其透徹地消化吸收每項英語知識點。
英語是一門以探究為基礎的科目,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養(yǎng)成,都需要依托于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然而就英語教學現(xiàn)狀而言,探究的內(nèi)容和形式局限于語篇朗讀、背誦和抄寫等,學生容易產(chǎn)生枯燥感和厭倦感,思維品質(zhì)和語言能力也得不到強效的鍛煉?!傲舭住备綆У氖恰把a白”,而“補白”的過程正是組織英語探究的最佳契機。在英語教學中著力實施“留白”,能夠創(chuàng)新英語課程的探究活動。如在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講解語篇含義的環(huán)節(jié)設置“留白”,讓學生開展合作翻譯語篇的探究活動;在句型運用練習中,教師可以通過出示例句、引導造句的方式設置“留白”,鼓勵學生運用句型結構和詞匯知識進行造句探究,從而保證英語探究活動的多樣性,凸顯“留白”在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越作用。
備課雖然是英語教學的前期工作,但是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在備課階段如果將教學內(nèi)容安排得太實、太滿,容易導致教學節(jié)奏過快,使學生陷入被動聽課的局面。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留白”,教師應該先從備課切入,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以此擴充英語課堂上的生成資源[1]。
在英語備課階段“留白”時,教師應該做好備教材、備學情兩項工作,通過分析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知識,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實際需求編制教學方案。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的設計,無須太過精細化和定量化,教師必須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避免教學活動安排得過于緊湊,比如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可以留出1~2 分鐘的空檔時間,用于學生自主思考和適應。與此同時,教師在編制教學方案時,還應該充分地考慮、預設學生的反應,包括學生可能會提出的新奇觀點和質(zhì)疑問題等,準備相關的應答方法和資料,同時在方案中預留一部分時間,用于解決學生在課堂上反饋的各類問題。這樣通過在英語備課中巧設“留白”,英語課堂教學的生成資源更豐富,開放性和靈活性也能得到保障[2]。
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教師的導入手段如果平平無奇,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很難得到煥活,制約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課堂導入是實施“留白”的有利時機,學生具有獵奇的心理特點,教師應該根據(jù)英語課程內(nèi)容,通過開發(fā)多樣化教學資源、精心設計導入語和導學問題等方式進行設疑和懸念“留白”,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心的好奇因子,使其產(chǎn)生強烈的英語求知欲[3]。
在英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留白”時,教師應該避免直接把新課題全盤托出,而是結合課程內(nèi)容、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開發(fā)生活素材、信息化素材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拋出話題組織學生討論,設計具有懸念感的問題,在學生的腦海中畫上一個問號,從而喚醒其一探究竟的沖動。如在以購物為主題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導入時可以播放一段購物場景動畫。學生興致勃勃地觀看后,教師引出話題:我們在購物時一般會詢問商品的哪些信息呢?學生展開熱烈討論,有的說詢問價格,有的說詢問顏色和尺碼,教師隨即設置懸念問題:那么詢問商品的基本信息需要用到哪些問句和答語呢?答案就藏在課文中,找到它你也能用流利的英語進行購物!這樣通過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疑“留白”,學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研讀新課文本。
單詞是英語教學中的基礎內(nèi)容,想要學生學好英語,單詞功底必須扎實,以往教師在實施單詞教學時,通常是講得巨細無遺,或者領讀幾遍單詞,就無縫銜接句型或語篇教學,學生對新單詞掌握程度達不到預期的標準,實際上還不具備接收其他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明晰單詞在英語課程中的奠基地位,尊重學生認知能力的差異性,重視對英語單詞教學“留白”,單詞講授內(nèi)容不必一氣呵成,而是保留一部分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單詞語音、含義教學結束后適度地停頓、布下空白,讓學生進一步地內(nèi)化、理解單詞,從而促進詞匯知識的有效吸收[4]。
在英語單詞教學中“留白”時,教師需要在單詞講授內(nèi)容和時間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從單詞講授內(nèi)容的留白來說,單詞教學包括音義形三個部分,教師可以講解其中1~2 個部分,其余留給學生自主探索,如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出示新課單詞和對應圖片,讓學生認識單詞的形和含義,語音部分則鼓勵學生運用自然拼讀法合作探索,待其練習拼讀完畢后,教師再播放單詞語音課件,讓學生認真聆聽、跟讀,自主校驗發(fā)音錯誤并糾正,使其深刻地掌握詞匯語音。從單詞教學時間的留白來說,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自主消化、延伸單詞的時間,比如留出1~2 分鐘,讓學生同桌之間合作,相互問答新單詞的音義形;也可以引導學生復習過往學過的同類詞匯,列舉幾個含有新單詞的常用短語,嘗試運用新單詞造一個句子等等。這樣通過在單詞教學中“留白”,學生自主拼讀的技能獲得鍛煉,新授單詞在課堂上多次復現(xiàn),從而使學生做好接納新句型和語篇的準備。
語篇閱讀是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也是培育學生思維品質(zhì)、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平臺。在傳統(tǒng)的語篇閱讀中,教師擔心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理解不透徹,幾乎是帶領學生逐詞逐句地閱讀,無形中壓制了學生自主思維的發(fā)散。因此,在新時期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秉持自主、合作的理念,著重為語篇閱讀設置“留白”,改變以往的灌輸式閱讀教學手法,適度地“放手”,引導學生合作解析文本,促使其參與英語深度閱讀。
在語篇閱讀中“留白”時,教師必須明確“留白”不等同于少講或不講,而是協(xié)調(diào)好“講”與“空”之間的關系。語篇閱讀方法是教師需要精講的部分,學生稍稍動腦就能翻譯和理解的句、段是教師需要“空”下的內(nèi)容。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教師應該組織學生以同伴群組為結構合作閱讀語篇,重視閱讀方法的滲透,在學生遭遇閱讀難點時及時地采用問題導學法給予其點撥和啟發(fā),協(xié)助其自主釋疑,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白和機會。如在開展語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傳授精讀泛讀相結合以及批注法,指導學生合作略讀語篇,先了解全文的大概意思,然后劃出文中的核心句型、難點句型,探討句子的含義并批注在文本旁邊,最后再精讀解析語篇。當學生解析難點句型遭遇障礙時,教師切莫直接譯出句子的漢語意思,而是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前后文的語境進行理解,在學生合作猜測出句子的含義后,教師再精細講解難點句型的結構。這樣通過在語篇閱讀中巧妙地“留白”,學生就能邊讀邊悟、深化理解,同時掌握合作解析語篇的科學方法[5]。
在英語教學中,“留白”和“補白”是相輔相成的,教師設下“留白”,是為了制造學生認知上的缺憾感,使其動用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想方設法地彌補這種缺憾。語言運用是英語教學的關鍵板塊,教師應該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在“留白”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補白探究,從而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6]。
在開展英語教學中的補白探究時,教師應該對“留白”內(nèi)容和形式的設計多花費一些心思,從詞句運用、交際運用兩方面入手,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思維規(guī)律在探究材料上制造空白,如刻意地抹去句子或?qū)υ捴械囊徊糠謨?nèi)容讓學生通過探究將其填補完整,達到鍛煉思維和語用能力的目的。教師還可以開展連詞成句形式的補白探究,出示一些零散的詞匯和短語讓學生合作構建完整的句子。在此期間,教師需要點撥學生把詞匯和短語套用到相關句型中,同時注意靈活地變換人稱和時態(tài)。學生通過補白自主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句子,語用能力和探究的成就感都獲得發(fā)展。在交際運用訓練中,教師應該在交際情境、交際材料中營造空白,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本語篇的談論話題,收集相關的英語繪本素材,只給學生展示繪本的插畫部分,把文本和對話內(nèi)容遮住,鼓勵學生分小組協(xié)作,結合繪本插圖中的人物和情景展開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儲備合作編創(chuàng)對話,進行角色扮演等形式的補白探究活動,教師流動巡視,考查并校正學生交際過程中的語音和語法錯誤,從而實現(xiàn)“留白”和“補白”的緊密結合,驅(qū)動學生語言運用興趣和能力的養(yǎng)成。
課堂小結是英語教學的重要流程,以往教師在開展小結時普遍是單方面地總結課程知識點,學生無法充分地參與其中。鑒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化特征,在結束一課時的學習后,每個學生的知識吸收效果、掌握的技能和經(jīng)驗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的課堂小結處“留白”,把歸納概括課程知識技能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組織其互動交流經(jīng)驗,從而取長補短、共同進步[7]。
在英語課堂小結實施“留白”時,教師應該根據(jù)課程目標和教學情況,應用問題和思維導圖搭設留白的空間,引導學生合作梳理課程的要點內(nèi)容,相互分享各自的新收獲、新認知,結合他人的學習經(jīng)驗反思自身的不足。比如教師可以出示輻射狀思維導圖,導圖只在排頭處標注單詞、短語、句型三個關鍵詞,同時設問引導總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學到的語言知識有哪些?能否把導圖的空白部分填寫完善?學生立即復盤課程內(nèi)容,在練字本上按照思維導圖的格式列出重要的語言知識點。接下來,教師繼續(xù)問:大家通過本課學習有哪些收獲?請分享給你身邊的伙伴。學生圍繞閱讀方法、語篇的中心思想、口語交際技巧等展開經(jīng)驗交流,教師鼓勵學生互通有無,把同伴優(yōu)質(zhì)的學習技巧和方法記錄下來。這樣通過在課堂小結“留白”,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就得到鞏固和共享,并形成良好的概括能力和反思意識。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留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深度學習興趣,同時給學生提供消化英語知識的時間和空間,創(chuàng)新英語課程的探究活動。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留白”實踐時,應該從備課、課堂導入、單詞教學、語篇閱讀、補白探究、課程小結等板塊入手精心地預留空白,使學生的認知和心理上形成缺憾,產(chǎn)生深入探索和求知的內(nèi)驅(qū)力,積極自主地參與思考和補白活動,從而增強英語知識技能的輸出效率,彰顯“留白”藝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