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史蒂芬?米歇爾《道德經(jīng)》英譯的“創(chuàng)”與“仿”

      2023-10-05 19:23:36梁萍胡安江
      外國語文研究 2023年1期
      關鍵詞:史蒂芬道德經(jīng)米歇爾

      梁萍 胡安江

      關鍵詞:體認翻譯學;史蒂芬·米歇爾;《道德經(jīng)》;“創(chuàng)”;“仿”

      作者簡介:梁萍,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講師,翻譯學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與文化、多模態(tài)翻譯與傳播。胡安江,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與文化。

      一、引言

      1988 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里根在國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 治大國若烹小鮮”,使《道德經(jīng)》風行美國,引得各大出版社爭相出版。美國暢銷書作家和翻譯家史蒂芬· 米歇爾(Stephen Mitchell)的《道德經(jīng)》英譯本也由此被帶到了聚光燈下。它的版權售價高達13 萬美元,在出版后8 年間共計發(fā)行55 萬余冊,“ 其版權之高、發(fā)行數(shù)量之大、影響之廣泛,在《道德經(jīng)》英譯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辛紅娟136)。米歇爾以詩歌譯老子,對《道德經(jīng)》進行了禪化、現(xiàn)代化、西方化等加工改造,使他的譯本成為受大眾讀者喜愛,廣為流行的版本(吳冰65;崔瑩輝107)。而他不諳中文,對《道德經(jīng)》的肆意增刪和改寫,又令其譯本遭到了不少專家學者的批判(Hinton 893-895; Eoyang492-493; Durrant 75-84; Goldin 183-195)。對自己的翻譯,米歇爾曾做出過說明:“ 對于《道德經(jīng)》這樣一本玄妙、萬花筒似的文本,我常常是直譯或者盡可能的直譯。但我也對文本進行釋義、增補、刪減、闡釋,跟它一起工作,一起玩耍,直到它以一種讓我感到真實的語言展現(xiàn)出來。如果我沒能翻譯老子的字詞,那是因為我的意圖始終都是翻譯他的思想”(Mitchell x)。他更傾向于將自己的譯本稱為“《道德經(jīng)》的一個版本,而不是翻譯”,因為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給予了自己極大的自由,甚至“ 有時候,當原文看起來薄弱或常規(guī)時,在我看來是基于某種強烈的意識而寫成的,我就會把它扔出窗外,即興發(fā)揮。我以老子的身份寫作,按著這本書其余部分清晰、精辟的風格寫作”(Mitchell, “Aboutthe book” 12-13)。顯然,有別于傳統(tǒng)翻譯對原文的忠實追求,米歇爾的《道德經(jīng)》翻譯更注重文本的可讀性和譯者的創(chuàng)造性。他時譯時創(chuàng),亦創(chuàng)亦仿,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映射了他對老子思想別樣的認知。據(jù)此,本文從體認翻譯學的視角出發(fā),對米歇爾的《道德經(jīng)》英譯本進行考察,探討其翻譯“ 創(chuàng)” 與“ 仿” 的體認過程。

      二、“創(chuàng)”與“仿”的體認解讀

      體認語言學以“ 現(xiàn)實— 認知— 語言” 為核心原則,認為語言都是源自對現(xiàn)實世界的“ 互動體驗” 和“ 認知加工”(王寅,后現(xiàn)代哲學61)。在體認語言學基礎上建構起來的體認翻譯學將翻譯也視作一種體認活動,認為翻譯從表面上看是語言層面的信息轉(zhuǎn)換,實際上必會關聯(lián)到其背后認知機制和對應的現(xiàn)實世界;譯文與原文必有相同,這是由共同的“身體經(jīng)驗”所決定的,而它們之間的差異則是由人們的“認知加工”所決定,因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王寅,體認翻譯學45)。為了簡析翻譯過程中的“同”和“異”之體認原因,王寅(“映射”與“創(chuàng)仿”38)提出了“映射”和“創(chuàng)仿”兩個核心術語,用前者指代“基于一種語言所形成的概念或思想被映射入另一種語言使用者心智之中的過程或結(jié)果”,后者則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創(chuàng)造性模仿”。王寅(40)指出,“模仿”即“再現(xiàn)性”,指的是將原作者和原文本的原信息用譯入語“映射-建構”出來;“創(chuàng)造性”則是指譯出原文所沒有的信息。

      為了更好地揭示翻譯過程中的體認運作機制,王寅(概念整合理論759)對??的℅illes Fauconnier)和特納(Mark 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進行了修補,認為“譯文就是作者空間、譯者空間、類屬空間、譯文空間等心理空間之間不斷進行跨空間映射和整合之后得到的結(jié)果”:在翻譯過程中,作者空間與譯者空間發(fā)生映射,原文的語言結(jié)構就可以激活譯者心智中的各種語言和非語言的知識框架,譯者所具備的兩種語言和文化知識中所含有的共同因素就構成了類屬空間,成為建構譯文空間的前提條件。因為譯者和作者享有相同或相似的現(xiàn)實世界,又有相同的人體構造和器官功能,這就決定了他們的思維和表達必有相同之處,類屬空間便可形成,使得跨文化的翻譯與交流成為可能。然而,又因譯者自身的知識結(jié)構、生活經(jīng)歷和體認能力等各有不同,對原文作品就會有不同的認知方式,進而在融合空間中會產(chǎn)生個人獨特的“新創(chuàng)結(jié)構”,使譯者對原作產(chǎn)生不同的解讀,譯文之異也就隨之產(chǎn)生了。

      簡言之,翻譯就是“譯者在透徹理解原文語篇所表達的有關現(xiàn)實世界和認知世界中各類意義的基礎上,運用多種體認方式(如感覺知覺、意象圖式、范疇化與概念化、認知模型)將這些意義映射進譯入語,基于創(chuàng)造性模仿機制將這些意義建構和轉(zhuǎn)述出來”(王寅,體認翻譯學的理論建構46)。這一過程充分展示了譯者對原文“映射-建構”的“再現(xiàn)”基礎,體現(xiàn)了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人本因素,揭示了譯者的翻譯既有“模仿”的一面,又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面。文本經(jīng)過映射處理的過程中,譯者既可以通過個人的“互動體驗”獲得原文信息,又能經(jīng)過主觀的“認知加工”建構新創(chuàng)信息。因此,翻譯中的“模仿”是必然的,可由“體認”中的“體”來體現(xiàn);翻譯中的“創(chuàng)造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可由“體認”中的“認”來體現(xiàn)(王寅,“映射”與“創(chuàng)仿”41)。

      三、米歇爾對《道德經(jīng)》的“創(chuàng)”與“仿”

      史蒂芬·米歇爾不懂中文,他的《道德經(jīng)》譯本主要“以保羅·卡魯斯(Paul Carus)的直譯本為基礎,這個版本在中文表意文字旁都提供了對應的英文(通常是非常古雅的)”,同時還參考了其他英語、德語和法語譯本(Michell x)。這不禁使我們注意到他本人與其所翻譯的原作之間的距離,以及他可能對原著所作的加工改造。根據(jù)“現(xiàn)實-認知-語言”的體認原則,表層的語言受制于深層的“體”與“認”。對翻譯的討論就需要透過語言的轉(zhuǎn)換探析譯文背后的譯者對原作現(xiàn)實世界和認知世界的“ 互動體驗” 和“ 認知加工” 過程,進而更好地理解譯者所要傳遞的思想。下面我們就通過米歇爾譯本的“ 創(chuàng)” 與“ 仿”,探討他對《道德經(jīng)》現(xiàn)實和認知世界的體認過程。

      3.1 米歇爾對《道德經(jīng)》現(xiàn)實世界的“ 創(chuàng)” 與“ 仿”

      20 世紀后期,美國在水門丑聞、越南戰(zhàn)敗、石油危機、經(jīng)濟滯脹的多重打擊下,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繼里根在國情咨文對老子的引用之后,美國社會掀起了一陣宣傳、介紹和研究老子的熱潮,作家、詩人、政治家、管理學家等紛紛加入《道德經(jīng)》的翻譯與傳播,希望在老子的智慧典籍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米歇爾也是其中的一員。他從《道德經(jīng)》中讀出了老子對社會的關心,對同胞福祉的關心,他說:“ 老子的中心人物應該是一個與萬物和諧相處的男人或女人。這不是一個想法;這是現(xiàn)實;我已經(jīng)看見了”(Mitchell vii-viii)。在他的譯本之中,米歇爾便將看見的這個“ 現(xiàn)實” 通過“ 創(chuàng)” 與“ 仿” 呈現(xiàn)了出來。我們來看他翻譯的《道德經(jīng)》第四十六章,他所參考的卡魯斯譯本也一并納入以作比較:

      (1)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第四十六章)

      When the world possesses Reason, race horses are reserved for hauling dung. When theworld is without Reason, war horses are bred in the common.(Carus 120)

      When a country is in harmony with the Tao, / the factories make trucks and tractors. /When a country goes counter to the Tao, / warheads are stockpiled outside the cities. (Mitchell46)

      原文的意思是:以“ 道” 治理天下,就可以把戰(zhàn)馬退還到田間給農(nóng)夫用來耕種。不以“ 道” 治天下,連懷胎的母馬也會被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的郊外生下馬駒子。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卡魯斯的譯文通過“race horse”“hauling dung”“war horse are bred” 等意象對原文進行了對應保留,米歇爾的譯文卻對原文所描繪的古代中國戎馬沙場的現(xiàn)實世界進行了大量創(chuàng)造性地置換。原文中“ 走馬以糞” 和“ 戎馬生于郊” 的意象并未被對應性地匹配和映射進譯文,取而代之的是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才有的“ 工廠”“ 卡車”“ 拖拉機”“ 彈頭”“ 城市” 等物象。米歇爾將原文拉至自己生活的當下,通過對原文的互動體驗激活了相似的意象圖式,用“ 工廠”“ 卡車”“ 拖拉機” 所構建的現(xiàn)代城市活力模仿與再現(xiàn)了原作和平寧靜的古代田園耕作。同時,他把原文中的“ 戎馬” 通過映射置換成“ 彈頭”,借“ 彈頭- 戰(zhàn)爭” 對原文中“ 戰(zhàn)馬- 戰(zhàn)爭” 這一部分指代整體的隱轉(zhuǎn)喻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模仿, 有效地使原文與譯文在反戰(zhàn)主題的體認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原文與譯文所共同傳遞的對和諧安定生活的向往,經(jīng)由譯者所添加的“harmony”(和諧)一詞得到了顯化加強。在米歇爾翻譯的《道德經(jīng)》第八十章中,他也采用了類似的“ 創(chuàng)”“ 仿” 手段: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

      …to delight in their food, to be proud of their clothes, to be content with their homes, and to rejoice in their customs: then in a neighboring state within sight, the voices of the cocks and dogs would be within hearing, yet the people might grow old and die before they visited one another.(Carus137)

      People enjoy their food,/ take pleasure in being with their families, / spend weekends working in their gardens, / delight in the doings of the neighborhood. / And even though the next country is so close / that people can hear its roosters crowing and its dog barking, they are content to die of old age / without ever having gone to see it.(Mitchell80)

      這一章是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具體闡述: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逸,過得快樂。臨近的國家互相看得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互相聽得見,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斔沟淖g文保留了原文的內(nèi)容,對關鍵信息做了對應和還原,把老子筆下的歸園田居展示給讀者;而米歇爾卻將原文所描繪的老子理想化的古代農(nóng)村生活圖象轉(zhuǎn)化成了美國人的日常。家人的團聚、周末的花園勞作、鄰里的關心互助等意象的增添,都是譯者依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現(xiàn)實語境所作的主觀認知構建。在譯文的現(xiàn)實世界中,美國社會困頓、人心浮躁,導致家庭破裂、人際關系冷漠、離婚率和犯罪率飆升等社會現(xiàn)象讓譯者更直觀地體認到老子對社會、對人民福祉的關心。因此,原文老子的理想生活一經(jīng)投射進米歇爾的心智便與之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調(diào)動關聯(lián)的體認方式重新建構起適合當下語境的意義,創(chuàng)造性地在譯文中仿建起屬于美國人的現(xiàn)代“桃花源”。雖然譯文所描繪的場景與原文的現(xiàn)實世界相差甚遠,但其所關聯(lián)的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卻通過譯者的“創(chuàng)”“仿”經(jīng)過現(xiàn)代化的類比轉(zhuǎn)換得以保留。

      3.2米歇爾對《道德經(jīng)》認知世界的“創(chuàng)”與“仿”

      “翻譯所轉(zhuǎn)換的不僅是不同表達形式,更是認知世界的不同視角”(王寅,“映射”與“創(chuàng)仿”38)?;谧约旱摹盎芋w驗”和“認知加工”,米歇爾對于原作的認知世界也進行了體認加工,對老子思想的禪化解讀便是主要方式之一。在譯者序言中,米歇爾說:“我為(翻譯)工作所做的最重要的準備是長達14年的禪宗修行,它讓我與老子以及他真正的弟子和繼承人——中國早期的禪宗大師——面對面”(Mitchell x)。他主要參考的英譯本也是卡魯斯與日本禪宗大師鈴木大拙(D. T. Suzuki)合作翻譯而成的。可見,借助禪宗的體認經(jīng)驗來映射和構建通往《道德經(jīng)》認知世界的通道是米歇爾的有意之為。如他翻譯的《道德經(jīng)》第十二章:

      (3)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第十二章)

      “The five colors the human eye will blind,/ The five notes the human ear will rend./ The five tastes the human mouth offend.”/ “Racing and hunting will human hearts turn mad,/

      Objects of prize make human conduct bad.”/ Therefore the holy man attends to the inner andnot to the outer. He abandons the latter and chooses the former.(Carus102)

      Colors blind the eye./ Sounds deafen the ear./ Flavors numb the taste./ Thoughts weakenthe mind./ Desires wither the heart./ The Master observes the world/ but trusts his innervision./ He allows things to come and go./ His heart is open as the sky.(Mitchell12)

      原文的意思是:繽紛的色彩,令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樂,令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令人味覺遲鈍;縱情圍獵,令人放蕩發(fā)狂;稀罕的器物,使人行為有失。因此,圣人只求吃飽肚子而不縱情聲色,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仔細參看原文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原文前半部分的“ 色- 目”“ 音- 耳”“ 味- 口”“ 心- 欲” 等意象都經(jīng)過對應性匹配在米歇爾的譯本中予以模仿保留,因為涉及感覺知覺所帶來的身體經(jīng)驗最易于認知再現(xiàn),而譯本后半部分看似肆意的即興發(fā)揮便是譯者結(jié)合禪宗體認經(jīng)歷的創(chuàng)造性改寫。米歇爾的譯文在卡魯斯的基礎之上用禪宗的“ 內(nèi)省”(inner vision)與原文“ 去彼取此” 的“ 寡欲” 相關聯(lián),并通過“He allows things to come and go” 和“Hisheart is open to the sky” 增補了禪宗“ 清虛本心” 的意象。此外,米歇爾把“ 圣人”譯為“the Master”,更是直接將其形象與佛教禪宗的大師對應起來。他還在其它章節(jié)中引入了女性指稱“she” 來代指“ 圣人”。他說“ 我使用代詞‘ 她 的頻率和‘ 他 一樣多。中文沒有這種區(qū)分,但在英語中我們必須做出選擇。……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宗教中,老子的學說是迄今為止最為女性說話的”(Mitchell ix-x)。其實,米歇爾對《道德經(jīng)》中圣人的女性形象添加也是出于禪宗的體悟,是“ 由于佛教中存在的菩薩、媽祖等女性神的形象”(辛文娟361)。禪宗認知里女神的存在與心智中“ 最為女性說話”的老子產(chǎn)生映射,米歇爾便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女性來建構圣人的形象。

      如果說米歇爾對第十二章的“ 創(chuàng)”“ 仿” 是小試牛刀,那他對《道德經(jīng)》第五十章的改造便是大刀闊斧:

      (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第五十章)

      Going forth is life; coming home is death./ Three in ten are pursuers of life; three in tenare pursuers of death; three in ten of the men that live pass into the realm of death./ Now, whatis the reason? It is because they live lifes intensity. Indeed, I understand that one who takesgood care of his life, when travelling on land will not fall in with the rhinoceros or the tiger.When coming among soldiers, he need not fear arms and weapons. The Rhinoceros finds noplace where to insert its horn. The tiger finds no place where to lay his claws. Weapons find noplace where to thrust their blades. The reason is that he does not belong to the realm of death.(Carus122)

      The Master gives himself up / to whatever the moment brings. / He knows that he is going to die, / and he has nothing left to hold on to: / no illusions in his mind, / no resistances in his body. / He doesnt think about his actions; / they flow from the core of his being. / He holds nothing back from life; / therefore he is ready for death, / as a man is ready for sleep / after a good days work.(Mitchell50)

      原文的意思是:人從出生到死亡,長壽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人占十分之三;本來可以長壽的,卻自己走向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生活過于優(yōu)厚了。聽說善于養(yǎng)護自己生命的人,走路不會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戰(zhàn)爭中也受不到武器的傷害。犀牛對他無處投角,老虎對他無處伸爪,武器對他無處刺擊。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不會將自己身處在死亡之地??斔箤献釉倪M行了直譯;而米歇爾用自己的寫作取代了整個第五十章的原文。米歇爾在文后的注釋中對他的改動進行了解釋,他認為《道德經(jīng)》中部分段落因涉及了長生不老之類神秘的道教元素,意識相較書中的其它部分就要狹隘得多,而他的工作是“重現(xiàn)老子的基本思想”,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根據(jù)文章的主題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Mitchell 104)。在他看來,原文并不是老子的真意,他便代替老子重寫了“生死”這個話題。他用“he has nothing left to hold on to”和“as a man is ready for sleep / after a good days work”展現(xiàn)了禪宗的超脫與淡然。他在注釋中還繼續(xù)借用韓國禪宗大師崇山行愿(Seung Sahn)的評論對“he has nothing left”做了進一步注解。米歇爾筆下的圣人化身成為“了脫生死”的禪宗大師與道家圣人的心性達成了體認上的高度一致?!啊嗣撋朗侨媾c禪宗二教共同的圭指……參禪悟道皆是為了解脫生死,對生死的透悟既是學道的關鍵,又是參禪的目的”(余虹 17)。類似這樣的改造在米歇爾的譯本中并不罕見,他大量引用了禪宗的教義對文本進行添加和改寫,他的注釋、前言和附錄采訪隨處可見禪宗對他的影響。范鵬華(Penghua Fan)和俞森林(Senlin Yu)對米歇爾的譯本做過考察,發(fā)現(xiàn)他譯文中所使用的如“Dont-know mind”和“beginners mind”等術語皆是來自于禪宗的核心思想與著作,是他的刻意選擇(489)?!暗揽傻?,非常道”,米歇爾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所選的“非常道”的方式,便是通過禪宗來對老子的認知世界進行體悟。

      顯然,米歇爾這種以禪化道的類比識解顛覆了典籍翻譯學界一直以來所強調(diào)的嚴謹與忠實。美國翻譯家戴維·欣頓(David Hinton)就毫不客氣地指出,米歇爾誤將早期的禪宗大師與老子攀上親戚,以為自己“正在為我們的時代捕捉老子的精髓”,實際上卻導致了他對原作的“大規(guī)模改寫”和“憑空捏造”(893)。欣頓的觀點也得到了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東亞系教授金鵬程(Paul R. Goldin)的支持,他認為米歇爾等不識中文的譯者們“操縱了美國人對東亞文化的普遍不熟悉”,他們制造的“偽譯本”是“不準確的”,“歪曲和簡化了《道德經(jīng)》的哲學思想”(186-188)。然而,翻譯作為一個體認的過程,只要有譯者的“互動體驗”和“認知加工”,就必然會有“異”的映射進入文本之中。米歇爾以美國的現(xiàn)實社會經(jīng)驗對《道德經(jīng)》的現(xiàn)實世界進行了類比性體驗,又經(jīng)由禪宗來識解《道德經(jīng)》的認知世界,通過“ 創(chuàng)”“ 仿” 使讀者能夠在熟悉的空間中體驗到了相似的經(jīng)驗,進而更好地理解《道德經(jīng)》的意義。如美國宗教研究的領軍學者休斯頓· 史密斯(Huston Smith)所言:“(米歇爾的《道德經(jīng)》)對我們這個時代來說是我能想象的最近于權威的版本。它體現(xiàn)了譯者對中文原著的贊譽:寶石般清晰,閃耀著幽默、優(yōu)雅、博大的胸懷和深邃的智慧”(轉(zhuǎn)引自Micthellbackcover)。米歇爾的英譯本并未因語言的距離而失掉老子原作的意義。相反,這個距離為他根據(jù)現(xiàn)實語境和個人經(jīng)驗對《道德經(jīng)》現(xiàn)實和認知世界的“ 創(chuàng)” 與“ 仿” 提供了更多的新創(chuàng)結(jié)構和新概念,讓他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和需要對中國典籍進行現(xiàn)代化轉(zhuǎn)換,使譯本更貼近同時代譯者和讀者的現(xiàn)實與認知,從而引發(fā)共鳴,促進對《道德經(jīng)》意義的“ 體” 與“ 認”。

      四、結(jié)語

      體認翻譯學將“ 體驗” 與“ 認知” 結(jié)合起來,“ 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 映射 和‘ 創(chuàng)仿兩大核心概念,對于譯者行為和翻譯過程具有認識論層面的理論解釋力”(胡安江、彭紅艷305)。凝結(jié)老子智慧的《道德經(jīng)》并非是只屬于過去的經(jīng)典,它的譯者們也并非是經(jīng)典的旁觀者,不同的譯者對文本有不同的體認。經(jīng)典之所以經(jīng)典,是因為它的歷久彌新和常讀常新。這個過程如果少了人的關照和參與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每一個時代的譯者都會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審美體驗、社會文化和認知情感,在自己的語言框架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原文語言世界所映射的現(xiàn)實與認知信息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兜赖陆?jīng)》自傳世以來,經(jīng)過了過去與現(xiàn)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本土與異域、作者與譯者、作者與讀者、譯者與讀者之間的映射,早就融合生成了最具開放性和無限性的新創(chuàng)空間,從而使《道德經(jīng)》獲得了被不斷“ 創(chuàng)”“ 仿” 的永動力。

      猜你喜歡
      史蒂芬道德經(jīng)米歇爾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米歇爾·馬多作品選
      《道德經(jīng)》的“中和”思想探究
      不要說話
      圣米歇爾山和黑臉羊
      給善良一次機會
      故事大王(2018年1期)2018-02-11 20:57:46
      美男子與女兒亂倫生子雙雙被捕
      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道德經(jīng)》“雞犬之聲相聞”與《桃花源記》“雞犬相聞”
      語文知識(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4
      圣米歇爾山及其海灣
      许昌市| 腾冲县| 盐山县| 五原县| 茌平县| 揭阳市| 女性| 五大连池市| 新竹市| 虞城县| 云阳县| 台北县| 青龙| 通海县| 彰化市| 新乡市| 邵东县| 砀山县| 宁乡县| 南雄市| 年辖:市辖区| 镇沅| 连云港市| 津南区| 林口县| 绩溪县| 文成县| 冕宁县| 黔西县| 大渡口区| 柳林县| 昌黎县| 大竹县| 云梦县| 进贤县| 乌拉特中旗| 邹城市| 莆田市| 寻甸| 中山市|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