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靜靜
將五育并舉和小學體育進行互相融合,將利于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的高素質(zhì)人才,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積極探索二者之間的融合,以求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改變小學生的不良習慣,提高其思想認識,進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zhì)、思想道德等的進一步發(fā)展。
一、小學體育的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學生對于直觀事物往往更具興趣,為此,要想確保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體育技能,另外還可以通過放大相關圖片等,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相關的技能要領。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觀看帶有團隊合作性質(zhì)的比賽——籃球,讓學生在觀看放大的圖片的過程中掌握運球、三步上籃等動作要點。同時,還可以使學生認識到每位成員都是團隊的重要成員,只有團隊成員之間互相配合、互相包容,才能更好贏得比賽。最后,在觀看比賽的過程中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不怕困難的品質(zhì)。
二、小學體育的智育教育
開展智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玩的興趣很大,因此在開展智育教育工作時,可以通過玩這一形式,推動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例如在進行體操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比賽讓學生掌握相關動作要領,讓學生分為兩組,看哪個組可以找出更多的動作注意事項,這樣一來可以通過比賽激發(fā)學生認真學習的激情,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意識到為集體而戰(zhàn)。
三、小學體育的美育教育
民族體育文化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最大程度的弘揚我國體育文化,讓學生在體育課上感受到民族體育文化所具備的內(nèi)涵,同時還應對學生展開美的熏陶,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和欣賞能力。以花鼓戲為例,在學習花鼓戲這一民族體育項目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欣賞花鼓戲的節(jié)奏感和步伐,以此作為前提,在展開花鼓戲相關知識講述的時候,還應當根據(jù)伴奏和主要的動作要領,讓學生充分投入到中國民族文化氛圍當中,進而保障美育開展的效果,相信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會實現(xiàn)美育教育的目的。
四、小學體育的體育教育
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強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體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塑造學生不怕困難、不懼險阻的心理。對此,教師應當妥善設計相關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提升學生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例如在進行耐力跑體育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先給學生講解關于耐力跑的技能和注意事項,之后再引導學生投入到耐力跑的訓練中。這時有部分學生會在訓練的中途有畏難的心理,進而出現(xiàn)掉隊的情況,這時教師應當不斷鼓勵學生,讓學生可以通過放慢速度、調(diào)整呼吸等辦法,減輕訓練難度,并告訴學生只要堅持一定可以跑完全程,相信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可以更好的堅持下去,并且身體素質(zhì)也會得到強化。
五、小學體育的勞育教育
在五育并舉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自制相關的體育器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體育器械一般是學校提供,但是有的體育器械也可以通過相關操作制作出來,若讓學生投入到體育器械的制作過程中,不但可以讓學生掌握有效的勞動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在展示所制作的器械過程中得到滿足,進而提高對體育課程的學習激情。例如在開展跨欄跑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利用舊紙殼做跨欄,之后再讓學生投入到跨欄訓練當中,這將使得學生的勞動能力得到提升,進而實現(xiàn)勞育教育的目標。
總而言之,要想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融合五育并舉,需要教師明確認識五育的重要性,并將德育、智育、美育、體育、勞育貫穿于體育課程中,確保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掌握,同時也能使得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變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