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水滸傳》中英雄專稱的維譯方法

      2023-10-17 11:05:00熱孜完古麗·馬合木提魏婷婷
      新楚文化 2023年13期
      關(guān)鍵詞:翻譯研究水滸傳

      熱孜完古麗·馬合木提 魏婷婷

      【摘要】《水滸傳》是我國經(jīng)典文學(xué)作品中最早反映封建社會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描述108位英雄好漢,賦予他們標(biāo)識性的人物稱號,是《水滸傳》作品中的一大亮點。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水滸傳》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廣泛流傳,體現(xiàn)出中華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并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著重分析《水滸傳》英雄專稱在維吾爾語作品中的翻譯方法和技巧,討論優(yōu)化翻譯的思路及途徑,為今后的語言學(xué)習(xí)者提供一定的翻譯手段。

      【關(guān)鍵詞】《水滸傳》;英雄專稱;翻譯研究

      【中圖分類號】H215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261(2023)13-0060-04

      四大名著均為我國古代長篇章回體小說,具有深刻社會內(nèi)涵和藝術(shù)感染力。這些作品都描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世態(tài)百相,書中龐學(xué)雜收,包含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戰(zhàn)爭、教育、風(fēng)俗、禮儀、文學(xué)藝術(shù)、道德、倫理和飲食等多方面內(nèi)容。四大名著使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成語、諺語等膾炙人口的精美詩詞和名言名句,體現(xiàn)出中華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這些在四大名著維吾爾文譯本中都得到了較好的反映。四大名著中的人名地名的翻譯,采用了多種翻譯方法和技巧,更貼切讀者的生活理解。在《水滸傳》中,108將人名專稱的翻譯,使用音譯、直譯等方法,實現(xiàn)了與原文的對應(yīng)。這樣用稱號或外號替代人名的現(xiàn)象,也存在于維吾爾族民間,譯文也符合維吾爾語言的習(xí)慣,展示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

      現(xiàn)國內(nèi)外對《水滸傳》的研究較為豐富,對《水滸傳》的人物特點、性格特征、劇情演繹、文化內(nèi)涵等都有一定的研究。它已經(jīng)被翻譯成英、法、德、俄、日等10多種語言文字,其中光英譯版就有十余種之多。其中維吾爾文版《水滸全傳》由新疆人民出版社自1976年至1978年全部出版,共計8卷,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端疂G傳》是施耐庵和羅貫中創(chuàng)作的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也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大部分都是被貪官污吏、惡霸豪紳排擠欺壓,被迫來到梁山成為“匪徒”。他們憎恨封建社會和腐敗官員,于是在梁山起義,他們英勇無畏、足智多謀、劫富濟貧、伸張正義。然而在被朝廷招募后,成為殺害其他起義農(nóng)民的爪牙。最后,大多數(shù)梁山英雄死于權(quán)謀之下。小說通過描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表達了老百姓的思想、情感和愿望,贊揚了英雄們的反抗斗爭和社會理想,并且深刻揭示了反抗的社會根源和封建社會失敗的歷史局限性。

      《水滸傳》的108條好漢是該著作的靈魂所在,作者給每個英雄賦予了凝聚其特點的專稱,號如其人,使每個英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每個稱號都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具有超高的藝術(shù)性。因此,維吾爾語版《水滸傳》中英雄專稱的翻譯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翻譯者必須了解作者賦予人物稱號的原因、背景及各方面因素。漢維兩種語言的語種不同,語言文化不同,所以專稱的翻譯還需要翻譯者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翻譯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完成這一語言轉(zhuǎn)換工作。本文通過分析《水滸傳》英雄專稱的維譯方法,總結(jié)歸納出人物稱號和專有詞的翻譯技巧,為廣泛語言翻譯研究者提供一些幫助,也為語言轉(zhuǎn)換翻譯理論的完善盡自己綿薄之力。

      一、《水滸傳》英雄專稱的維譯分析

      (一)《水滸傳》英雄專稱的特點

      《水滸傳》的英雄專稱種類豐富,可大致分為七類:以動物名稱、人物形體特征、武器、星宿神怪、人物性格、人物的本領(lǐng)技能或行業(yè)、古人的名稱譽號命名的稱號。

      1.動物名稱類

      以動物獨有的代表性特征表示小說中英雄的外貌、形態(tài)特點,有些是作者根據(jù)人物出場情景命名,有些是對人物塑造的描述。如:

      九紋龍—史進:花繡刺身,肩膀胸膛共文九條龍;

      豹子頭—林沖: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

      矮腳虎—王英:五短身材;

      獨角龍—鄒潤:天生異相,腦后有一個肉瘤;

      金錢豹—湯?。簻喩碛新辄c;

      金毛犬—段景住:赤發(fā)黃須;

      通臂猿—侯健:體形黑瘦輕捷。

      2.形態(tài)特征類

      專門表示人物體型、外表的稱號,通過稱號可以聯(lián)想到人物的大概形象。如:

      美髯公—朱仝:虎須髯,長一尺五寸,面如重棗,目若朗星;

      赤發(fā)鬼—劉唐:鬢邊有朱砂記;

      白面郎君—鄭天壽:生得白面俊俏;

      浪里白條—張順:一身白肉,水里像白條;

      鬼臉兒—杜興:面顏生得粗莽;

      鐵臂膊—蔡福:肌肉結(jié)實。

      3.人物性格類

      根據(jù)作者塑造的人物在作品中的性格、人品總結(jié)出來的稱號。如:

      急先鋒—索超:性急,火急火燎,爭斗時當(dāng)先廝殺;

      及時雨—宋江:濟人貧苦,及時解難;

      拼命三郎—石秀:執(zhí)意,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沒遮攔—穆弘、小遮攔—穆春:橫沖直撞,無人能擋;

      小旋風(fēng)—柴進:行速如旋風(fēng)。

      4.人物本領(lǐng)技能類

      在《水滸傳》中有過人的技能和特長,作者專門塑造的此類稱號。如:

      操刀鬼—曹正:屠夫,有挑筋刮骨之技;

      插翅虎—雷橫:膂力過人,能跳三二丈闊澗;

      神機軍師—朱武:精通陣法,廣有謀略;

      玉臂將—金大堅:雕得好玉石;

      神算子—蔣敬:精通書算,有謀略;

      鐵笛仙—馬麟:吹雙鐵笛。

      5.星宿神怪類

      以各種神怪為稱號的。如:

      混世魔—王樊瑞:能呼風(fēng)喚雨,用兵如神;

      喪門神—鮑旭:好殺人,人們把他比作喪門神;

      活閻羅—阮小七:閻羅王;

      立地太歲:太歲星君;

      母夜叉—孫二娘:夜叉,佛教中的護法。

      6.武器類

      以人物持有的武器為稱號。如:

      大刀—關(guān)勝:貌似關(guān)云長,武器青龍偃月刀;

      雙槍將—董平:善使雙槍。

      金槍手—徐寧:金槍法和鉤鐮槍法天下獨步;

      雙鞭—呼延灼:武器兩條銅鞭;

      轟天—雷凌振:炮手,擅長用雷。

      7.古人名稱類

      以古人身份名稱為稱號。如:

      小溫侯—呂方:平昔愛學(xué)呂布為人,習(xí)學(xué)方天畫戟;

      病關(guān)索—楊雄:一身好武藝,面貌微黃;

      小霸王—周通:與孫策,項羽相似;

      小李廣—花榮:與李廣相似。

      (二)《水滸傳》英雄專稱的維譯方法

      1.直譯法

      維吾爾語版《水滸傳》英雄專稱大部分使用直譯法翻譯,占所有英雄稱號維譯方法的70%,直接按照原著翻譯,不增加任何解釋和修飾,讀者可以通過字面意義的理解,直接了解作者筆下的人物特點形象。如:

      豹子頭—qɑplɑn bɑ? ? ? ? ? ? ? 小旋風(fēng)—ki?ik qujun

      沒羽箭—p?jsiz oq ? ? ? 九紋龍—??diha jigit

      跳澗虎—jolwas ?ar s?krig?k 白花蛇—?ar jilan

      鐵笛仙—t?myr n?j?i 笑面虎—kylgyn??k yolwas

      打虎將—yolwas soqar ? ?小霸王—solt?k zomig?r

      插翅虎—qanatliqjolwas? ?赤發(fā)鬼—qizil ?a???jtan

      母大蟲— ?i?i jolwas ? ?撲天雕—asman byrkyti

      雙鞭—qo? jarma d?st? ? 兩頭蛇—ikki ba?liq jilan

      以上專稱譯者直接用漢語字詞對應(yīng)的維吾爾語進行翻譯,沒有影響原文作者給人物塑造的形象,可以直接翻譯,翻譯后的稱號形式也較簡潔,讀者通俗易懂。

      2.意譯法

      維吾爾語中沒有與之對應(yīng)的字詞能夠準(zhǔn)確表達漢語的意思時,譯者就會用意譯法,通過對原文意義的解釋,表意不表形,達到翻譯的效果?!端疂G傳》英雄稱號的維譯中,意譯法占翻譯方法的25%,如:

      霹靂火—terikk?k 一枝花—ɡyl qisqɑq

      玉臂匠—qoli ɑltun ustɑm 短命二郎—?mri k?t?b?g

      操刀鬼—pokan?i 矮腳虎—p?t?k jolwas

      神算子—hesap?i molla? ? 拼命三郎—pidakar jigit

      一丈青—?un?? boj 神機軍師—?e??n mu?awir

      急先鋒—?apawul 智多星—molla tapqaq

      金錢豹—?ipar qaplan 活閻羅—?zrail

      這些專稱若是用直譯法翻譯,會使讀者產(chǎn)生歧義,也不能準(zhǔn)確轉(zhuǎn)譯出原文的意思,使用意譯法就可以更好地達到翻譯效果。如“一枝花”代表的是喜愛戴一枝花的劊子手蔡慶,如果直譯為“bir gyl”會使讀者誤解,失去原文的真實性,而譯者譯為“ɡyl qisqɑq”表示“戴花/插花”就恰到好處?!凹毕蠕h”代表急性子作戰(zhàn)時當(dāng)先廝殺的索超,譯為“?apawul”表示“奔跑的人”符合索超的人物特征?!捌疵伞贝矸浅Yu命,不顧一切往前沖的石秀,譯為“pidakar jigit”表示“奮不顧身的小伙子”通過意譯法恰當(dāng)翻譯了原文作者賦予石秀的人物形象。

      3.直譯加音譯法

      《水滸傳》英雄專稱的古人名稱類大多用直譯加音譯法翻譯,如果用直譯或意譯法翻譯古人的名字反而使譯文形式繁瑣,內(nèi)容累贅,不符合原著中稱號格式簡潔的特點。名字部分用音譯法翻譯,簡潔明了,使讀者通俗易懂。如:

      小李廣—ki?ik li gua? 賽仁貴—renguj a?ar

      小尉遲—ki?ikjy?i 小溫侯—ki?ik lufa?

      病關(guān)索—q?hirlik gu?n su? ?病尉遲—q?hirlik jy?i

      (三)《水滸傳》英雄專稱翻譯討論

      除了直譯法、意譯法、直譯加音譯法,譯者在翻譯《水滸傳》英雄專稱時還使用了加詞法、減詞法、替代法等技巧,使得維譯作品更準(zhǔn)確、忠實表達原作英雄形象。如“神算子—hesap?i molla”“菜園子—k?ktat?i”就加了“?i”表示一種身份職業(yè),使讀者一目了然;“九紋龍—??diha jigit”“撲天雕—asman byrkyti”就減譯了“九”“撲”,免去了翻譯原文中影響不大的字詞,使譯文格式精短,意思準(zhǔn)確不啰唆;“玉麒麟—boz tulpar”在維吾爾語中沒有表示麒麟的詞語,這是漢語神話中的一種神靈坐騎,譯者用“灰色的駿馬”替代翻譯表示原作人物盧俊義騎灰色戰(zhàn)馬沖鋒在前的形象特征,完全符合原作內(nèi)容;“活閃婆—?aqmaq”用“閃電”替代,比逐字逐意翻譯更能形象表達作者筆下王定六行動迅速的人物特點。

      《水滸傳》英雄專稱的翻譯涉及漢維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社會歷史等各方面因素,更涉及譯者對翻譯理論的認(rèn)知和實操。翻譯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反映出譯者在遇到漢維語言共有和特有的元素時,如何做到恰當(dāng)轉(zhuǎn)換語言的能力。漢維翻譯時,譯者要使用各種技巧減少原文轉(zhuǎn)換到譯文后原意的損耗,又使讀者能一目了然不出現(xiàn)對譯文內(nèi)容陌生的情況,才能達到基本的翻譯標(biāo)準(zhǔn)。

      二、《水滸傳》英雄專稱的維譯評析

      《水滸傳》維吾爾語版的翻譯是維語翻譯界的佳話,其譯者使用靈活恰當(dāng)?shù)姆g方法和技巧將原作精彩傳奇的內(nèi)容轉(zhuǎn)譯得活靈活現(xiàn)。對于英雄專稱的翻譯更是體現(xiàn)出譯者的翻譯水平,下面就108將專稱的翻譯做分析,取長補短,為今后翻譯學(xué)習(xí)提供幫助。

      (一)優(yōu)化翻譯

      譯者在英雄專稱翻譯時除了使用直譯法、意譯法,對于維吾爾語中沒有與之對應(yīng)的字詞,使用了加詞、減詞、替代的翻譯方法,避免失去原文的真實意義。翻譯本就不受形式的約束,沒有規(guī)定死的模板,譯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翻譯習(xí)慣,達到“信、達、雅”的基本標(biāo)準(zhǔn)即可。

      如:維吾爾語中沒有與之對應(yīng)的字詞翻譯。“立地太歲—z?b?rd?st palwan”維吾爾語中沒有“太歲”一詞,譯者使用“palwan”翻譯;“摩云金翅—u?qur z?r qanat”“摩云”指直入云端的峰頂或險峻的高峰,原文指翱翔在凌云頂端的雄鷹,維吾爾語中沒有與“摩云”對應(yīng)的詞語,譯者翻譯為“飛翔的金翅膀”;“八臂哪吒—s?kkiz qolluq nalakuwara”這里的“哪吒”就用了維吾爾語的“nalakuwara”翻譯,目的語讀者一目了然,很好地達到了轉(zhuǎn)譯效果。

      譯者很好地解決了漢維吾爾語由于歷史文化的不同,帶來翻譯時語義空缺,詞語匱乏的情況。翻譯不僅僅是把一種語言轉(zhuǎn)換成另一種語言,更是兩種思維模式、文化歷史的轉(zhuǎn)換。針對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的詞語不對應(yīng),或直譯出來不足夠表達原文的意義情況,《水滸傳》英雄專稱的翻譯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

      (二)改進之處

      《水滸傳》英雄好漢專稱有很多引用典故的名稱,如果譯者沒有深入了解漢語原著,就無法領(lǐng)會作者賦予人物稱號的精髓之處,翻譯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達意不達神”的效果。如:

      “神行太保—??jχ j?l tapan”這里的“神行”是指達到常人無法做到的日行八百里,“太?!笔枪糯囊环N官位職稱。譯者這里翻譯為“??jχ”有“和尚”之意,就失去了原文人物的神化本領(lǐng)色彩。

      “翻江蜃—d?rya ba?lar qulul?”這里的“翻江蜃”是指可以把江河水翻倒過來,氣勢兇猛的龍,比喻童猛水性超群的特點。譯者用“qulul?”翻譯是“蝸?!钡囊馑迹@就與原文作者的意思不符合,大大失去了表示童猛英雄角色的人物特征。

      “鐵笛仙—t?myr n?j?i”這里表示馬麟的笛聲好聽似神仙吹奏一般。譯者雖然加了“?i”表示吹笛子的人,但是失去了原文笛聲似仙曲的韻味。

      究其根本,這些都是由于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導(dǎo)致沒有與之對應(yīng)的字詞表達翻譯的結(jié)果。要解決這一難題,就需要譯者深挖原著的內(nèi)涵,包括詞匯、文化、歷史、典故、原著作者的情感和語言思維模式等,只有體會到原作的意境,才能減少翻譯成品與原作之間的差異。翻譯追求形意結(jié)合,達到原意的真實翻譯后,也要考慮形式與原文相似?!端疂G傳》英雄專稱包含了濃厚的中華文化,積攢了千年漢族的歷史傳統(tǒng),翻譯的不恰當(dāng)也會影響讀者對漢族文化藝術(shù)的理解,所以,對翻譯的高標(biāo)準(zhǔn)就變得尤為重要。

      三、結(jié)語

      本文通過對維吾爾語版《水滸傳》108位英雄好漢的專稱維譯方法分析,羅列了翻譯過程中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分析出漢語專稱和維吾爾語稱號翻譯的偏差問題。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主觀因素為譯者的知識儲備量不足,沒有深入了解譯出語的文化內(nèi)涵,對譯出語的掌握程度有限,并且有時會忽略結(jié)合語境進行翻譯的重要性,所以在翻譯一些具有濃厚文化色彩和歷史典籍的詞匯時會出現(xiàn)翻譯上的偏誤。其客觀因素為漢維吾爾語在思維方式和口語習(xí)慣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不貼近譯文讀者,會導(dǎo)致譯文晦澀難懂,不能夠準(zhǔn)確傳達原文的信息。但總體上瑕不掩瑜,譯者通過意義、形象或風(fēng)格上都比較相似或近似的詞語,靈活地運用等值借用法,在譯文中盡量做到既忠實于原文原義,又符合維吾爾語的語言風(fēng)格,甚至在直譯和替代的方法都不合適時,按照上下文進行意譯,力求整體上保持原文思想內(nèi)容和語言風(fēng)格。這些翻譯特點為后來的維吾爾文翻譯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

      社會的進步和科技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國內(nèi)外各種政治、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對少數(shù)民族語言翻譯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首先要充分肯定和借鑒翻譯前輩們?yōu)槲覀兞粝碌膶氋F的翻譯經(jīng)驗,提高翻譯人員在多種語言文化背景下的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時要盡量跳出由于兩種語言文化、歷史、思維模式不同的束縛圈,不斷學(xué)習(xí),不斷進步,提高翻譯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翻譯是一項復(fù)雜的活動,譯者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和翻譯使命感,還要具備豐富的翻譯經(jīng)驗,要靈活地應(yīng)用歸化和異化兩種翻譯策略,更要結(jié)合語境進行翻譯,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翻譯的損耗,避免翻譯作品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

      參考文獻:

      [1]張敬儀.漢維—維漢翻譯理論與技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施耐庵.水滸傳[M].阿不力米提·伊明,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

      [3]黃娟.從文學(xué)的翻譯角度對文化負(fù)載詞的研究——以《水滸傳》兩個英譯本為例[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xué),2005.

      [4]杜銀萍.《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及其維譯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xué),2010.

      [5]甘露.《水滸傳》中人物綽號的維吾爾語翻譯探析[J].雙語教育研究,2015,2(01).

      作者簡介:

      熱孜完古麗·馬合木提(1978-),女,維吾爾族,伊犁師范大學(xué)中國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講師,研究方向:雙語對比研究。

      魏婷婷(1998-),女,漢族,伊犁師范大學(xué)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言學(xué)及應(yīng)用語言學(xué)。

      猜你喜歡
      翻譯研究水滸傳
      讀《水滸傳》,看北宋社會風(fēng)俗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8
      真正的好漢——讀《水滸傳》有感
      《水滸傳》中人物綽號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淺析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45:45
      圖式理論下旅游宣傳語翻譯探討
      及物性系統(tǒng)分析《未選擇的路》及其漢譯本
      東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02:49
      試論《水滸傳》的道教思想
      關(guān)于對跨境電商店鋪名的研究
      簡述翻譯研究中實證研究法的應(yīng)用
      科技視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2:59:51
      淺析德里達的解構(gòu)翻譯思想
      《水滸傳》讀后感
      揭东县| 独山县| 志丹县| 安福县| 山西省| 黔江区| 荣成市| 根河市| 尉氏县| 浙江省| 明光市| 凤冈县| 英山县| 靖江市| 长泰县| 五华县| 会宁县| 景洪市| 探索| 上高县| 右玉县| 禹城市| 五莲县| 海安县| 清流县| 瓦房店市| 大理市| 调兵山市| 竹山县| 文安县| 西畴县| 腾冲县| 日照市| 怀集县| 固阳县| 绥德县| 刚察县| 新乡县| 平湖市| 左贡县|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