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評價在“教學評一致性”的評價體系建構中居于重要地位。英語課堂評價要堅守促學為本的育人立場,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提升、英語學習方式的改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英語教師應該圍繞學生的英語學習結果、學習過程、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等施以課堂評價,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知識到素養(yǎng)的轉化。
關鍵詞:促學為本;英語課堂評價;教學評一致性;高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3)17-0087-04
課堂評價一般是指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語言、檢測等方式,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或知識技能掌握情況施以的評判。廣義的課堂評價還包括學生在課堂上對教或學的評價。本文側重探討英語教師作為課堂評價的主體對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施以正向的影響。《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評價建議指出:要“關注課堂教學過程”,要“突出核心素養(yǎng)在學業(yè)評價中的主導地位,著重評價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要“突出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英語課堂評價要從語言測試的文化轉向評價的文化,不僅要考慮診斷反饋的功能,更要重視促學的意義,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推進教學評統(tǒng)一的評價體系,幫助教師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皯鶕?jù)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要求確定具體的評價內容與標準,形成教、學、評統(tǒng)一的有機評價體系。”[1]。
一、英語課堂評價的育人立場
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以立德樹人為旨歸,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推動著學校育人方式的改革。英語課堂評價成為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方式轉變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路徑?;诖?,英語課堂評價要堅守育人立場,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提升,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改進,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英語課堂評價要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增進學科理解和學科育人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培養(yǎng)有根有魂有行動的時代新人。
(一)指導學生二語習得,拓寬視野、增進國際理解
英語課堂評價立足于英語課堂學生語言習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表達的效果,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課堂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堂的參與和學習[2]。英語課堂評價不僅可以準確地診斷學生的英語知能水平和學習情況,還可以用概括性的評價去調節(jié)、激勵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如“well done”“Im very proud of you”“I know you could do it. Just have a try,please”等等。這些評價雖然沒能提供建設性的反饋,沒有為學生的深度學習提供線索,但是看似簡單的評價不僅能激勵學生的語言學習和語言應用,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品質。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和應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英語課堂評價要引領學生看社會、觀世界、明方向。讓學生在語言思維和語言應用中提高二語習得水平,也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引導學生認識自我,啟智增慧、內化品行
學習語言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應用語言。課堂上學生不愿主動應用英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語言應用的不自信。英語課堂評價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拓寬視野,提升情感境界和綜合素養(yǎng)。要充分創(chuàng)設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用英語思維和表達,比如“Its the writers opinion and attitude.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教師要通過英語課堂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當學生英語表達有困難時,要加以點撥和提醒,引導學生勇敢地應用英語來表達觀點。英語課堂評價要避免評價的單向度和片面化,努力把學生的語言學習與學生的生命情感相聯(lián)結,培植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三)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實踐精神和責任感
英語課堂評價要培植和保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英語學習觀,鼓勵和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參與英語學科實踐,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題語境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這些語境不僅規(guī)定了課堂教學范圍,還為英語課堂評價提供了豐富的話題和意義語境。讓學生感悟語言學習的魅力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重要策略。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評價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課堂評價最終是要落實在學生的學上,所以教師要用課堂評價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提高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度和思維積極性,激發(fā)學生主動投身語言學習和應用,要讓學生在英語課堂評價中感受到語言學習的進步與成功,幫助學生領會生命真諦,喚醒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提增學科育人價值,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學科育人的價值蘊含在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中,但卻與課堂評價緊密相關。因為課堂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英語學習的方式、情感、態(tài)度和效果。課堂評價不僅要“就事論事”,還要關注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整體表現(xiàn),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廣義的課堂評價主體并不單是教師,教師可以根據(jù)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的需要,組織、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自評或互評,培養(yǎng)學生調控自己學習方式和學習進程的能力,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二、英語課堂評價促學為本的意涵
“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下的英語課堂評價要抓住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依托英語課程標準學業(yè)質量要求,評價學生的學業(yè)質量水平。促學為本的課堂評價兼顧“教書”和“育人”,從課堂教學目標的內涵出發(fā),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圍繞課堂教學活動,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思維品質、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學習水平。促學為本的課堂評價涵蓋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方式(包括自我監(jiān)控)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三個方面。其中,英語學習動機指向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如興趣、需要、效能感、使命感等),英語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學習的外在表現(xiàn)(如方法、策略、習慣等),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則是英語課堂評價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一)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提升
以診斷、糾正為目的的評價一直占據(jù)著英語課堂評價的主導地位。這類評價關注的是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和暴露的問題。但課堂評價應該最大化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動機,應該更多地關注和肯定學生英語學習的進步和努力,給予學生及時的表揚和鼓勵。隨著英語學習時間的推移,很多學生逐步失去了最初的學科興趣及新鮮感,出現(xiàn)對英語學習的焦慮和恐懼、不愿開口講英語、不敢應用英語等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實際上是學生學習英語自我效能感缺失的表現(xiàn)。課堂評價要反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取得的進步,幫助學生正確歸因,持續(x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并將其轉化為穩(wěn)定、持久的學習動機。
(二)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改進
正確的英語學習方式能提高學習英語的效果和效率。教師要利用英語課堂評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方式的持續(xù)優(yōu)化,促進學生英語學習和英語應用的效能提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記憶、理解、運用等學習方式要及時肯定和鼓勵,恰當?shù)卦u價其效果。比如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對文本的主要觀點、生詞含義、主旨大意、細節(jié)信息等進行認知、分析時,教師要結合文本的體裁特征,幫助學生理解、概括和應用,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理解中存在的微技能問題,有針對性地改進英語學習方式。
(三)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課堂評價是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路徑。在學生聽、說、讀、看、寫英語的過程中,對其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語言能力進行評價,幫助學生形成語言意義和語感。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跨文化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取向等文化意識,體現(xiàn)著學生的價值取向,恰當?shù)恼n堂評價能幫助學生增強國家認同和家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思維品質進行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評價還要幫助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提升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英語課堂評價促學為本的策略
“教學評一致性”需要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三個方面的協(xié)調統(tǒng)一。三者協(xié)調統(tǒng)一建基于教學目標的明確和統(tǒng)領[3]。恰當?shù)恼n堂評價需要教師明晰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課程內容和學業(yè)質量的要求。促學為本的英語課堂評價是對學習活動中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情況施以評判,是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圍繞學習結果、學習過程、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等,指向學生的有效學習,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知識到素養(yǎng)的轉化。
(一)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激勵促學
與單元測試等終結性評價不一樣,課堂評價是一種日常性的評判,是對學生本節(jié)課中英語學習效果的認定,包括教學過程中學生英語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和能力發(fā)展的水平。教師要利用課堂評價充分激勵學生,喚醒學生英語學習的潛能。英語的應用性特征很強,教師的課堂評價要鼓勵學生積極應用英語,營構語言應用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情緒,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除了語言或物質的激勵,教師可以利用理解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參與評價、及時做出反饋、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等行動策略,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充分激勵并不是應付性、隨意性的表揚?!敖虒W評一致性”的評價理念和要求提醒英語教師,恰如其分地充分激勵才是科學的課堂評價,要既讓學生認知到自己英語學習的進步和優(yōu)勢,也能意識到自己英語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這樣的課堂評價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引領促學
課堂評價要引導學生對語言知識、技能以及價值等形成正確的判斷。教師的言語指導、示范、點撥、互動和干預是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因素。教師要把握好課堂評價的時機,將課堂評價融入課堂教與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借助課堂評價,英語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規(guī)范地表達,還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課堂評價要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有機融合。課堂評價不是課堂教學的附加,而應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課堂評價應該融入英語課堂教學的進程,準確、合理、巧妙地成為學生語言習得的有力推手。課堂評價要與師生互動、適時干預并舉。課堂評價不能一言堂,教師要借助學生或者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呈現(xiàn)給學生正確的語言知識、技能和價值判斷。
(三)評價學生的思維方法,啟思促學
英語課堂評價應該立足于英語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重點關注學生的思維方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習效果。英語課堂評價要引導學生用跨文化的視角去觀察世界、認識世界,勉勵學生積極開展跨文化交流,汲取世界優(yōu)秀文化,形成多元文化意識和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英語課堂評價還要引導學生對事物或事件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堅定文化自信。英語課堂評價要促進學生語言思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比如通過討論、小組合作等交互評價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應用英語,從而提高語言學習效果。
(四)評價學生的學習方法,實踐促學
學生語言習得的方法影響著教師課堂教學的實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外顯英語學習方法,比如大聲朗讀、聽寫、使用英語詞典等,還要重視學生的內隱英語學習方法,比如在英語表達和相應的事物之間建立聯(lián)想、訓練英語思維等。課堂評價要促進學生積極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課堂上能集中注意力,主動練習和實踐所學內容。
課堂評價以課堂教學活動為評價載體,以學業(yè)質量標準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水平為價值評判依據(jù),統(tǒng)整了課堂實踐的教與學,在“教學評一致性”的評價體系建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課堂評價反饋和改善了教與學,促進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實現(xiàn)了學科育人的目標。因英語課堂的應用性、人文性等特點,英語課堂評價更多地關注了課堂中學生語言應用展示的積極性、小組合作中的語言互動性等。這些融于課堂教學的即時性、生成性的評價對教師素養(yǎng)有著較高的要求。英語教師要堅守育人立場,主動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使課堂評價充分發(fā)揮促學的作用,優(yōu)化課堂學習環(huán)境,豐盈課堂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81.
[2]林敦來.中小學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yǎng)參考框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9:54.
[3]崔允漷,夏雪梅.“教學評一致性”:意義與含義[J].中小學管理,2013(1):4.
責任編輯:賈凌燕
*本文系南京市教學研究重點課題“診斷測評促進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的比較研究”(2021NJJK14—Z25)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6-15
作者簡介:康紅兵,南京市大廠高級中學,正高級教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學校課程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