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嫚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15頁例4及相關內容。
教學過程:
一、通過游戲活動為自主探索做好知識準備
1.游戲一:教師設計一個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闖關游戲短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很快找出答案。如,射擊游戲。
2.游戲二:找鄰居。
(1)找出與下面各數(shù)相鄰的整十數(shù):191、345、702、981;
(2)找出與下面各數(shù)最接近的整十數(shù):437、313、582、194;
(3)找出與下面各數(shù)最接近的整百數(shù):303、198、516、998。
設計意圖:通過近似數(shù)內容練習的游戲活動,幫助學生復習近似數(shù),為下面的估算教學做好鋪墊。
二、用多樣化的算法,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選擇估算策略的能力
師:同學們真的了不起,很快就能判斷出他們是否過關,還能準確地找出游戲二中的鄰居。今天我們學習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還記得解決數(shù)學問題有哪些步驟嗎?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出示解答數(shù)學問題的三步驟: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用三步驟來解決問題。同學們喜歡看電影嗎?
“喜歡?!?/p>
“勝利小學的學生也準備去科技館的影院看電影,可他們遇到了一個問題,同學們能幫助他們解決嗎?”
“能?!?/p>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課本第15頁例4。
師:仔細看,你知道了什么?(教師根據(jù)學生情況,指名讓學生回答,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不同顏色分別標出題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再讓學生認真閱讀,細心理解。
師:通過閱讀和理解,同學們知道了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那同學們想怎樣解決題中的問題呢?
讓學生自由發(fā)言,把自己的解決方法在班級中交流。
生1:把一到三年級來的223人與四到六年級來的234人加起來,看看有沒有超過445人。
師:我們就用他的辦法判斷一下,你認為能坐得下嗎?
師板書:223+234,445。(讓學生一一回答)
生2:判斷能不能坐得下,估一估就行了。
生3:223>200,234>200,223+234一定大于400,但還是不能確定是否大于445。
師:其他同學是怎樣判斷的?坐得下嗎?為什么?在你們小組里交流一下。(教師巡視)
“誰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對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的學生進行點評)
生4:200+200=400,20+30=50,400+50=450,450>445,坐不下。
生5:把223看成220,把234看成230。223>220,234>230,220+230=450,223+234一定大于450,450大于445,坐不下。
“他們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誰的方法更簡潔?”(教師對以上兩名同學的方法進行對比,進行簡單總結后并在板書“223+234”與“445”之間寫上“大于”進一步說明坐不下的原因)
“誰再來說說你的方法?”(留時間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師:還有誰能用其他方法來解決嗎?(在學生說出用精算的方法來解決該問題時,教師引導學生注意掌握計算方法)
“223+234=457(人),457>445,坐不下。”
師:用精算的方法進一步驗證了我們剛才的估算是正確的。同學們通過分析與解答做出了判斷,認為坐不下??伞靶【`”認為坐得下,它是怎樣想的呢?我們來聽聽小精靈是怎樣做的。(教師用多媒體播放短片:200+200=400,400<445,坐得下)
師:小精靈的方法正確嗎?為什么?(讓學生知道,在進行估算時,不能只看百位上的數(shù),還要看十位上的數(shù),甚至個位上的數(shù))
“在進行估算時,要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情況選擇適當?shù)膯挝?,才能正確解決問題。”
師:你怎么知道你的計算是否正確呢?把你的方法與同學們分享。(讓學生知道用精算的方法或再估一估的方法檢驗所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教材第15頁中的“做一做”:
兩所學校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學生,這兩所學校的學生同時去這家影院看電影,坐得下嗎?(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做適當引導)
師:他們能坐得下嗎?把你的理由記錄在練習冊上,再和同桌說一說?!罢l愿意上臺把你的方法和同學們分享并展示一下?”(學生上臺展示)還有誰的方法和他的一樣?能上臺和大家分享嗎?(學生展示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完成情況做適當點評)
師:剛才我們解決的兩道題都是在同一家影院看電影的問題,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嗎?誰來告訴大家?(讓學生在班上充分交流)
“誰還想再說一說?”(讓學生再次說出兩道題的異同)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原來我們學習的是只要把一個數(shù)看成幾百就可以了,而今天學習的是要把一個數(shù)看成幾百幾十才行。剛才的兩道題,第1題是用估小的方法,估小了都坐不下,那實際就一定坐不下;第2題是用估大的方法,估大了都坐得下,那實際就一定坐得下;也就是說,在實際運用中,不同的問題我們要根據(jù)情況,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
師:同學們,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有時候我們不需要算出精確數(shù),用估算的方法就能解決。(教師在板書“解決問題”的前面補充“用估算”)在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時,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際數(shù)據(jù)的情況選擇適當?shù)膯挝唬x擇估大或估小的策略解決問題。例如(教師用多媒體出示):
設計意圖:給出了運用往小估或往大估的策略得出中間數(shù),并不斷調整估算方法,最后根據(jù)不等式的性質來解決問題。讓學生在實際運用過程中感悟并逐步內化為估算能力?!肮来罅硕級颍蔷鸵欢▔?,估小了都不夠,就一定不夠?!?/p>
三、鞏固練習,促進學生的數(shù)感和推理表達能力
1.用多媒體出示教材第16頁練習三第4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正確判斷兩組數(shù)分別接近哪個整百數(shù)或幾百幾十數(shù)。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判斷的,并說一說你判斷的理由。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多媒體出示數(shù)字射線,讓學生直觀看到距離上的差別)
2.用多媒體出示教材第17頁第5題。
請同學們用估算計算出結果并與給出的整百數(shù)進行比較,再按要求進行分類。(教師巡視)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判斷的?
追問:“258+171”只觀察百位能判斷嗎?為什么?(通過追問讓學生認識到需要選擇合適的單位,有時候只要看整百數(shù),而有時候則需要看幾百幾十數(shù))
3.教學教材第17頁第6題。(題略)
讓學生獨立審題后追問:為什么用估算而不用精算?引導學生理解“大約”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些情況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用估算就可以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在練習時,借助幾何直觀,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適時追問,使學生明確估算方法,不斷完善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體會在什么情況下不需要精確計算,用估算就能解決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對課堂進行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