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露,魏泉增,方冠翔
(許昌學院食品與藥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燕麥是一種高營養(yǎng)、富含膳食纖維、低熱量的禾本科草本植物,富含β-葡聚糖,能降血脂、調節(jié)血糖,有效預防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同時,膳食纖維還具備預防肥胖、控制體重、改善腸道、抗癌等生理功效[1-3]。酸奶是以鮮奶為原料乳酸菌發(fā)酵制成的,具有獨特風味和豐富營養(yǎng)功能性乳制品[4],酸奶中含有胞外多糖,是由乳酸菌代謝生長過程產(chǎn)生,具有一定的耐熱性和良好的保護機體細胞等作用[5]。傳統(tǒng)蛋糕高糖、高能量、膳食纖維含量低,而當下人們越來越注重健康和營養(yǎng),在傳統(tǒng)蛋糕的基礎上添加燕麥和酸奶既能增添蛋糕的風味,又相較于傳統(tǒng)蛋糕更富含營養(yǎng)且熱量更低,還增加了人們對膳食纖維的獲取途徑,同時也為烘焙食品行業(yè)引入雜糧原料提供思路。
雞蛋、燕麥、小米、白砂糖,均為市售;蛋糕粉,河南湖雪食品有限公司;酸奶,內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紐西蘭安佳黃油,恒天然商貿(上海)有限公司。
HC-B 型電子天平,慈溪市華徐衡器實業(yè)有限公司;1000C 型多功能粉碎機,永康市紅太陽機電有限公司;電烤箱,廣東格蘭仕微波爐電器制造有限公司;TMS-PRO 型物性分析儀,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打蛋器,深圳市瑞豐電器有限公司。
1.3.1 工藝流程[6]
工藝流程如圖1。
圖1 燕麥酸奶蛋糕工藝流程
1.3.2 操作要點
(1)燕麥粉的制備:將燕麥用多功能粉碎機粉碎,過80 目篩,備用。
蛋黃糊的制備:用分蛋器將蛋清和蛋黃進行分離,向蛋黃中加入已融化的黃油和酸奶,攪拌2 min,分3 次加入燕麥粉和蛋糕粉的混合粉,攪拌至無生粉,備用。
(2)蛋清打發(fā):用打蛋器對分離的蛋清進行快速攪拌,當?shù)扒逯谐霈F(xiàn)明顯的大氣泡時,加入1/3 的白糖,繼續(xù)攪動蛋清,使其打發(fā)至氣泡明顯收縮,蛋清開始發(fā)白,再加入1/3 的白糖,持續(xù)以高速狀態(tài)進行攪動,直到蛋清內的氣泡將要消失,加入最后剩余的白糖,接續(xù)打發(fā),直至達到干性發(fā)泡程度,此時拉起打蛋頭,蛋清會出現(xiàn)軟狀的尖峰狀態(tài)[7]。
(3)調糊:將打發(fā)好的蛋清,分3 次加入到蛋黃面糊中,用硅膠鏟從底部至上層依次翻拌,每次翻拌都要朝著一個方向,待混合均勻后,倒入剩下的蛋清,繼續(xù)用硅膠鏟來回翻拌,直至均勻為止。
(4)注模、焙烤:將調制均勻的蛋糊倒入烘焙模具中,裝填7 分滿,之后震蕩模具,排氣,使蛋糕表面均勻平整[8]。烘烤前,烤箱預熱10 min。先上下火均設置為120 ℃,烤制45 min,之后在150 ℃,烤制3 min,烤制表面呈金黃色。
1.3.3 單因素實驗設計
面粉總量固定為90 g,在基礎配方的基礎上,研究燕麥粉添加量為(10%、20%、30%、40%、50%)、酸奶的添加量為(70 g、80 g、90 g、100 g、110 g)、黃油的添加量為(0 g、5 g、10 g、15 g、20 g),對燕麥酸奶蛋糕品質的影響,確定各因素的適宜水平范圍。
1.3.4 響應面實驗設計
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Box-Behnken 組合實驗設計原理,選取燕麥粉的添加量(A)、酸奶的添加量(B)、黃油的添加量(C)3 個因素進行響應面實驗設計,以感官評分Y 為響應值,使用Design Expert 10 軟件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響應面,從而獲得燕麥酸奶蛋糕的最佳配方。響應面實驗因素水平如表1 所示。
表1 響應面實驗因素水平表
1.3.5 蛋糕質構特性的測定
參考陳蔚輝等{9]方法,用TMS-PRO 物性分析儀進行測定,測定參數(shù):采用TPA 模式,采用P36 探頭,測試速度30 mm/min,壓縮程度40%,2 次壓縮之間停頓時間為2 s,初始力0.2 N,對每一組樣品進行3 次測量,得出平均值。
1.3.6 蛋糕的感官評定
挑選10 名具備感官評價經(jīng)驗的人員組成感官評定小組,從蛋糕的外觀、色澤、內部結構、彈韌性、口感進行品評,取平均值作為燕麥酸奶蛋糕的感官評分,蛋糕的感官評價標準見表2[10]。
表2 燕麥酸奶蛋糕感官評定標準
2.1.1 燕麥粉添加量對蛋糕品質的影響
由圖2 可以看出,隨著燕麥粉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評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燕麥粉的含量達到30%時,感官評分最高,此時燕麥酸奶蛋糕在外觀上呈金黃色,且色澤均勻,同時,孔泡細密,內部結構均勻,口感上綿軟、細膩并有輕微的燕麥風味。燕麥粉含量超過30%時,感官評分降低,這是由于燕麥粉含量過高會使蛋糕的顏色偏暗、質地粗糙、口感欠松軟。綜合上述分析,選擇燕麥粉添加量20%、30%、40%三個梯度進行響應面實驗。
圖2 燕麥粉添加量對蛋糕感官評分的影響
2.1.2 酸奶添加量對蛋糕品質的影響
由圖3 可以看出,隨著酸奶添加量的增加,燕麥酸奶蛋糕的感官評分呈先升后降的趨勢。酸奶添加量達到90 g,感官評分最高,此時燕麥酸奶蛋糕在外觀上呈金黃色、色澤均勻,內部孔泡細密均勻,口感松軟、富有酸奶風味。當酸奶添加量低于90 g 時,感官評分降低,這是由于蛋糕整體所含的水分較少,蛋糕在烘烤時外觀裂縫嚴重,口感較硬。當酸奶添加量大于90 g 時,感官評分降低,這是由于酸奶加入過多導致面糊稀,烤制出來蛋糕表面色澤泛白,雖口感綿軟但其內部有濕潤現(xiàn)象。綜合上述分析,選擇酸奶添加量80g、90g、100g 三個梯度進行響應面實驗。
圖3 酸奶添加量對蛋糕感官評分的影響
2.1.3 黃油添加量對蛋糕品質的影響
由圖4 可以看出,隨著黃油添加量的增加,燕麥酸奶蛋糕的感官評分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黃油添加量為10 g 時,感官評分最高,此時燕麥酸奶蛋糕外觀上隆起度好、色澤均勻、內部結構孔徑均勻,口感綿軟。當黃油添加量小于10 g 時,感官評分降低,這是由于黃油中含有油脂,當黃油含量過低時,油脂不足,這時蛋糕體發(fā)緊,頂部凸起裂開,影響口感。當黃油添加量大于10 g 時,感官評分降低,這是由于黃油中的油脂有弱化面粉結構的作用,如果油脂過多會使蛋糕頂部凹陷,口感油膩。綜合上述分析,選擇黃油添加量5 g、10 g、15 g 三個梯度進行響應面實驗。
圖4 黃油添加量對蛋糕感官評分的影響
2.2.1 回歸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依據(jù)單因素實驗結果,選擇燕麥粉添加量(A)、酸奶添加量(B)和黃油添加量(C)為考察因素,感官評分(Y)作為響應值,設計三因素三水平響應面實驗。響應面實驗結果見表3,方差分析見表4。
表3 響應面實驗設計與結果
表4 回歸模擬方差分析
采用Design Expert 軟件對表3 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擬合,得到響應值回歸方程:Y=91.60+1.37×A+0.12×B-0.75×C+2.00×AB+2.25×AC-0.75×BC-14.05×A2-3.05×B2-4.30×C2
由表4 可知,模型的P 值<0.0001 極顯著,失擬項的P 值為0.0839>0.05 不顯著,說明模型可靠。確定系數(shù)R2=0.9949,調整確定系數(shù)R2adj=0.9884,兩者非常接近,說明燕麥酸奶蛋糕的響應面二次回歸擬合度良好,各因子的實驗值和預測值很接近,可信度較高。模型的一次項A(P<0.01)影響極顯著,C(P<0.05)影響顯著,二次項A2、B2和C2的P 值均<0.01影響均極顯著,交互項AB、AC(P<0.01)影響均極顯著,BC(P>0.05)影響不顯著。根據(jù)F 值大小可知三因素對感官評價影響的順序為燕麥粉添加量(A)>黃油添加量(C)>酸奶添加量(B)。
2.2.2 響應面圖形分析
經(jīng)過Design Expert10 軟件處理,得到回歸方程的響應面圖和等高線圖,如圖5、圖6、圖7 所示。響應曲面坡度的陡峭與平緩可以直接反映出3 種實驗因子對蛋糕感官評分的敏感度[11],分析發(fā)現(xiàn),三因素之間相應的響應面均為陡峭的凸型曲面,各響應面的響應值隨著其對應的各因素值的增大呈現(xiàn)先增加到極值而后減小,響應值存在最高點,即最大值。由等高線圖可以看出圖5、圖6 等高線為橢圓形,說明AB、AC 交互作用顯著,圖7 等高線接近圓形,說明BC 交互作用不顯著。
圖5 燕麥粉和酸奶添加量對交互作用的響應面和等高線
圖6 燕麥粉和黃油添加量對交互作用的響應面和等高線
圖7 黃油和酸奶添加量對交互作用的響應面和等高線
2.2.3 模型驗證
運用回歸方程對燕麥酸奶蛋糕的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預測出燕麥酸奶蛋糕最佳工藝條件為:燕麥粉添加量占混合粉含量30.4%,當混合粉含量為90 g時,酸奶添加量90.46 g、黃油添加量9.6 g。在此條件下,燕麥酸奶蛋糕的理論得分為91.66。在保證工藝條件不變的前提下,為了實驗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將工藝配方調整為燕麥粉添加量占總面粉量的30%、酸奶添加量90 g、黃油添加量10 g,根據(jù)上述配方,重復進行3 次,所得燕麥酸奶蛋糕的平均得分為91.20,與響應面軟件預測得分91.66 相近,說明該模型可靠性高。
將本實驗最優(yōu)配方下制作的燕麥酸奶蛋糕與市售普通蛋糕進行品質特性對比,結果見表5。研究結果表明:相較于市售普通蛋糕,燕麥酸奶蛋糕硬度沒有明顯變化,彈性、咀嚼性、內聚性有所增加,燕麥酸奶蛋糕彈性、咀嚼性較好,并且風味獨特,色澤金黃,口感綿軟,具有燕麥獨特的清香,感官評分更高。
經(jīng)過單因素實驗和響應面實驗分析對燕麥酸奶蛋糕配方進行優(yōu)化,確定燕麥酸奶蛋糕的最佳配方為:面粉(燕麥粉、低筋小麥粉組成混合粉)總量為90 g,燕麥粉占總面粉量的30%,蛋糕粉占總粉量70%,酸奶90 g、黃油10 g、白砂糖40 g,雞蛋135 g,烘烤溫度為上下火120 ℃,烘烤時間45 min。在此配方和條件下制作,蛋糕色澤金黃,形體飽滿,口感綿軟,既有酸奶的風味,又富含了燕麥的清香,感官品質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