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國,姜正壽,白潔,陳鏡宇,成磊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5)
在現(xiàn)階段工程施工中,塔式起重機作為一類重要的垂直運輸設備,在各種類型的工程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也是巨大的。而在工程施工部署中,塔式起重機的選型及定位是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選型與定位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項目施工是否順利、進度是否得到保證等。塔式起重機選型及定位,看似是兩個步驟,但兩者是息息相關的,塔機的位置直接關系到塔機具體型號的選擇。本文對塔機選型與定位進行分析,從工程的結構形式、塔機的性能等方面提供要點,以避免塔機選型與定位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
目前,建筑起重機械租賃市場上塔機型號較多,按其最大起重量有6 t 機構、8 t 機構、10 t 機構、12 t 機構、16 t 機構、24 t機構等。
不同型號的塔機的最大起重量與最大高度不同,當然租賃價格也是千差萬別,選型時要根據(jù)工程的規(guī)模、吊次、建筑物的高度、工期要求、吊物重量、覆蓋范圍、當?shù)厥袌龅馁Y源等進行統(tǒng)籌考慮。
當工程規(guī)模較小時,一般對吊次要求不高,可選擇小型塔吊;當工程規(guī)模較大時,一般所需吊次較多,可選擇中型以上塔吊。
當建筑物高度較低、吊物重量較小時,可選擇小型塔吊;當?shù)跷镏亓枯^大時,則需選擇大中型塔吊。
塔機的型號決定了塔機的覆蓋范圍,塔機選型和布置時應避免覆蓋盲區(qū),但這不是絕對的。一項工程一般包括主樓、裙樓,其中,主樓高度較大,必須全部覆蓋,裙樓應全部覆蓋,但當裙樓的邊、角等位置出現(xiàn)難以覆蓋的情況時,可臨時租用汽車吊解決垂直運輸問題,不能盲目加大型號。
圖1 為某項目部分平面圖,選用60 m 臂的塔機型號時,由于定位有限制要求,導致左側(cè)塔樓有一角不能全部覆蓋;且兩棟塔樓共用1 臺塔機,吊裝效率較低。
圖1 某項目部分平面圖
當對塔機一定幅度處的起重量有要求時,應按實際需求進行選型,并應考慮一定的安全系數(shù)。隨著塔機高度的增加,塔機的實際起重量會有所折扣,選型時應提前考慮。
圖2 為某項目結構平面圖,結構形式為核心筒-鋼桁架,塔機不僅要完成核心筒的施工,還需同時吊裝結構外側(cè)的鋼柱,為滿足吊裝需求以及所有結構的全覆蓋,選用1 臺ZSL750 動臂塔吊,1 臺ZSL500 動臂塔吊進行施工。
圖2 某使用動臂塔機項目的平面圖
如某一工程,塔樓間距較近時,通過合理定位,1 臺塔機可覆蓋兩棟塔樓,當工期要求不高時,可按此種方案;但當工期比較緊湊時,則需每棟塔樓布置1 臺塔機,以滿足工期需求。
塔機選型時,應根據(jù)當?shù)厥袌霈F(xiàn)有的型號進行選擇,不能只憑空想,導致在當?shù)責o法找到相應型號的塔機。
塔機的定位,首先應考慮塔機的覆蓋范圍和起重能力,要能保證塔機盡可能地覆蓋全場,核對塔機在構件吊裝位置處的起重能力,堆場位置等。
塔機定位時,應考慮基礎位置條件,如地基承載力、坑中坑、電梯井、后澆帶等。
塔機的基礎設計施工一般由施工單位按國家現(xiàn)行標準和使用說明書所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根據(jù)地質(zhì)勘察報告確認施工現(xiàn)場的地基承載力,可類比選用塔機使用說明書所推薦的基礎形式及做法。當塔機使用說明書所推薦的基礎做法無法匹配現(xiàn)場時,可由施工單位土建工程師根據(jù)相應標準規(guī)范對塔機基礎進行設計和計算,以適應現(xiàn)場需求[1-2]。
常用的基礎形式有樁基承臺式混凝土基礎(見圖3)和組合式基礎(見圖4)。
圖3 樁基承臺式混凝土基礎實物圖
圖4 組合式基礎實物圖
板式基礎設計應進行抗傾覆穩(wěn)定性和地基承載力驗算。樁基承臺式混凝土基礎的設計,應對樁基單樁豎向承載力和抗拔承載力;承臺的抗彎、抗剪進行驗算[3]。
該點主要是考慮塔機是否與建筑物干涉,尤其是建筑物的凸出部分、空間造型如凸窗、陽臺等,如只有個別或者少數(shù)樓層有凸出部分,可考慮結構預留。
附著條件主要考慮附著距離和附著點的布置,所謂附著距離,即塔機中心到附著點平面的垂直距離,它和附著點的布置共同決定著附墻桿的角度。附著點一般設置在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墻等位置,對于下大上小、逐步收縮的結構,應著重考慮上部結構的附著位置。附著點確定后應根據(jù)附墻荷載進行結構承載復核,不滿足的應提前進行加固處理[4]。
塔機安裝必須依靠汽車起重機、履帶式起重機等起重設備輔助,安裝作業(yè)需有構件堆放、拼接場地和吊車就位場地,其中起重臂長度較大,其拼接場地的選擇尤為重要,吊車就位場地應保證地基承載力足夠、平整、穩(wěn)固,防止吊車發(fā)生傾覆事故。
塔機定位必須考慮的還有工程施工完成后塔機的拆除,必須保證塔機能順利降塔,尤其是塔機解體時吊車需在地下室頂板站位的,必須保證塔機能降塔至最小高度,所以,要求塔機塔身與建筑物或構筑物均無干涉,塔機頂升方向的起重臂與平衡臂覆蓋范圍內(nèi)不應有建筑物或構筑物等障礙。
圖5 為某項目塔吊拆除時的現(xiàn)場部分平面圖,該塔機在頂升方向時,起重臂方向有一主體結構,與起重臂干涉范圍約為26 m,導致該塔機無法正常降塔至地面。
圖5 某項目塔吊拆除時的現(xiàn)場部分平面圖
圖6 為某項目塔吊拆除時的現(xiàn)場部分平面圖,該塔機下部塔身位于標高45 m 的裙樓內(nèi),且頂升方向均為裙樓和連廊,汽車吊無站位點,最終另外安裝一臺ZSL120 屋面吊,與現(xiàn)場原有的一臺塔吊配合拆除。
圖6 某項目塔吊拆除時的現(xiàn)場部分平面圖
當工程項目體量較大時,1 臺塔機往往無法覆蓋全場或無法保證正常施工的進行,此時需要布置多臺塔機。當多臺塔機進行定位布置時,必須考慮塔機防碰撞的要求。
關于塔機的多本規(guī)范均明確規(guī)定:處于低位的塔機,臂架端部結構與其存在大臂交叉范圍內(nèi)其余塔機的塔身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2 m;處于高位的塔機,最低位置的部件與其存在大臂交叉范圍內(nèi)其余塔機的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2 m。
此時當考慮低位塔機與高位塔機防碰撞時,應注意低位塔機的起重臂端到塔身結構最外側(cè)(即套架平臺)的間距;當考慮高位塔機與低位塔機防碰撞時,應考慮低位塔機的起重臂拉桿、塔頭、高位塔機的平衡重、吊鉤等部位。如圖7 和圖8所示。
圖7 某項目平臂塔吊防碰撞立面圖
圖8 某項目動臂塔吊防碰撞立面圖
此時的環(huán)境因素主要指與高壓線水平和垂直距離等。塔機定位時,必須考慮周邊高壓線的影響,提前了解清楚高壓線電壓、高壓線走向、架設高度以及具體的實際位置,塔機與高壓線的距離必須符合表1 所示要求[5]。
表1 塔機與輸電線安全距離表
通過總結工程施工過程中塔式起重機選型定位的注意要點,對7 個方面的注意事項進行了說明和分析,根據(jù)這7 個方面的說明進行各類工程塔式起重機選型與布置,能有效避免選型與定位錯誤對工程施工造成的影響,希望為塔式起重機選型與定位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