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紅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定位教師的價值。
在《新教育實驗》中,教育學者朱永新直言:“站在教室講臺前的那個人,決定著教育的基本品質?!彼J為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專業(yè)能力、價值取向等對教育品質具有決定性作用。
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第一驅動力,努力打造優(yōu)質教育,豐盈學生的生命,使學生具有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關鍵能力,從而擁有改造世界的心、改造世界的夢、改造世界的本領。
一、厚植教育情懷,點燃生命火種,提升內驅力
每個孩子對學校來說,可能只是幾百甚至幾千分之一,對班級來說是幾十分之一,但對一個家庭來說,他是父母的全部,是家族的希望。為引領教師清楚教育的使命,了解教育與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關系,我校邀請市委黨校教師講解黨的二十大精神,讓教師感受并明白祖國的發(fā)展與戰(zhàn)略部署,激發(fā)自豪、自信意識,增強強國必定有我的擔當。
學校管理者堅持“將教育融入生命,使其成為生命不可或缺的組成,讓我們的生命因教育而煥發(fā)光彩”的情懷與大愛,爭做“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的理想信念,讓教師托舉起每個孩子的生命。
二、陶冶高尚情操,爭做“四美”教師,成就雅致人生
教育是引領學生崇善尚美的事業(yè),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2017年建校伊始,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就提出了“以文化人,培養(yǎng)學生高貴修養(yǎng)”“書中華方正,賡續(xù)中華文脈”“誦國學經典,品中華文化魅力”三大教育特色?!耙褜W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薄耙雽W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睘閷崿F以美育人的目的,讓學生擁有“根植于內心的修養(yǎng),無須提醒的自覺,為他人著想的善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這樣的高貴品質,學校引領教師做“四美”教師。
一是形象之美。教師的品質和修養(yǎng)體現在日常生活、言談舉止甚至一顰一笑之中。因此,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和品位,不僅是教師追求美的需求,更是教師的必備品質。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聘請河南師范大學禮儀教師,對本校教師進行商務禮儀培訓,使教師衣著得體、妝容相宜。教師和善的言語、儒雅的談吐、文明的就餐習慣、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行、無須提醒根植于心的規(guī)則意識等,定將以無聲的外在美引領、熏陶學生崇善尚美。
二是書香之美。書香是校園最具魅力的文化。為使教師愛上書的芳香,迷上書的氣息,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開展共讀活動,共讀《做最好的老師》《靜悄悄的革命》等專業(yè)類著作;推薦教師讀《紅樓夢》《南渡北歸》等文學類著作,背誦岳飛的《滿江紅》、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等名篇。學校還建立激勵機制,開辟周一例會讀書分享專區(qū),開展學科組同讀一本書交流活動,以及書香班級、書香教師、書香家庭評比活動,以不斷激勵教師成為專業(yè)的讀書人。教師豐盈的內在之“美”,體現著學校的育人文化之“魂”。
三是多才之美。教師的任務是培養(yǎng)未來之人。要讓未來的孩子多才多藝,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應該具有多才之美。班主任風采大賽、教師才藝比賽、五谷雜糧中的創(chuàng)意美、味蕾廚藝大比拼……盡管不能使學校教師精通“六藝”,但絕不做呆板無聊的古董型教師。多才多藝,讓自己的課堂靈動起來、鮮活起來,引領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彰顯學校的文化之“韻”。
四是書法之美。漢字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彰顯著中華文明的獨特風采?!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將書法納入語文教學,并制定了每個學段的漢字書寫、毛筆書法等方面的學習內容和目標。為賡續(xù)中華文脈,賞析中華文字之美,學校安排書法教育進課堂,將學生書寫納入語文教師考評,舉行“墨香潤少年,撇捺贊中華”漢字書寫比賽、“文字里的中華,品中華文化魅力”說文解字比賽,以及教師練字展評、教師書法晉級等。古色古香的書法教室、造型新穎的硯臺,讓師生情不自禁提筆寫一寫、練一練。教師書法之美將學生帶入中華文化殿堂。
三、引領專業(yè)成長,打造卓越團隊,托舉孩子未來
教科研是教育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命力,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最佳路徑。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以教科研為引擎,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打造卓越教師團隊,促進教育減負提質。
(一)教科研破冰,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素養(yǎng)
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建校初始的教師團隊充滿朝氣與活力,有拼勁、干勁,但缺乏教育智慧和教育教學策略。第一次教研活動上,有教師發(fā)問:“教研是干什么的?”還有教師拿著自己的課程表一臉驚嘆:“一周不足10節(jié)課怎么上??!”
為了使這群年輕教師快速提升自我,我組織他們到鄭州、安陽、新鄉(xiāng)等地的名校集中學習,奔赴全國各地進行教學觀摩。2017年12月,學校開啟了“教科研破冰,全面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行動,開展了“感知中華漢字魅力、多彩識字教學”“多科融合語文教學”“梯度性習題設計”等專題突破教研活動。
2018年,學校制訂了《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教科研活動實施方案》,出臺“1+4+N”教科研機制,將教育教學的疑難、困惑變成全校教師共研共探的課題,變成學科組研究的專題,變成有共同期待教師的微課題;2019年,學校啟動教師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2022年,學校啟動領航教師培育工程,激勵、引領教師用做科研的思維做教研。
教科研助力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教師成長,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迅速提升,化繭成蝶。
(二)教科研引領,教師從個人改變走向團隊裂變
針對教師不愿做課題、不會做課題的難題,學校邀請省內知名專家從怎樣選題、如何選研究方法、如何推動研究等進行培訓指導。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學校實現了從個別教師的轉變到一個個領航教師帶著自己的課題團隊,在探究教育智慧的奔途上裂變的目標。“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生命教育實踐研究”“基于本真教育的小學國學經典誦讀實踐研究”“基于本真教育的書寫教育敘事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實踐研究”等省級課題優(yōu)秀獎、成果獎紛紛落地。
(三)教科研創(chuàng)奇跡,“本真教育”“本真課堂”彰顯教育魅力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以課堂改革為突破口,探索出十維五度“本真課堂”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腦細胞沸騰;突出自主探究,讓教師有伴著蝸牛去散步的心境,期待、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成功;提升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成長奠基,為他們的后續(xù)發(fā)展助力,讓每個學生生命出彩。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激趣啟疑性、教師語言的簡潔嚴謹性、激勵語言的豐富性、評價語言的針對性、相關問題的思考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及課堂的突發(fā)生成性、小組合作的實效性、課后習題的梯度性,呵護學生的批判思維。
我們還研發(fā)出“6+6”教研策略,通過賽課前的磨課、研課,聽課中的思課、觀課,課后的議課、辯課與反思復盤,打造高效課堂。
經過6年努力,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實現了教育的特色優(yōu)質發(fā)展。正如《中國教育報》所說的,“正是原陽縣第二完全小學打造出了這支卓越的教育團隊,才擁有了今天的驕人成績”。今后,學校將繼續(xù)加快教師能力提升,學習發(fā)揚教育家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