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昝娜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陽光小學)
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事實上是一門藝術,相比較于剛性管理方法,學生更容易接受像滲透情感教育這樣柔性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在管理時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多去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樣可以方便解決學生所遇到的一些難題,使他們對自己更為信任。在師生之間構建成功信任之后,班主任再去實施情感教育滲透的管理方式就會取得更大的功效。
班主任通過情感教育的方式有助于豐富小學生的內在情感。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多給他們一些關懷,讓他們感受到被關心的溫暖。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的身心發(fā)育尚未成熟,班主任通過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引導他們樹立積極的價值體系,讓他們也能夠學會關愛和關心他人。小學生的思想也還沒有完全成熟,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會犯一些小錯誤,班主任需要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合理的管理,引導他們逐漸成為思想積極的人。班主任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師生共同努力。部分學生性格靦腆不愛表達自己,班主任一般不容易察覺到他們的心理,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就應該積極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從而了解到他們的內心,并通過合理的情感滲透豐富他們的內在情感。
學校是一個大的溫室,學生在其中學習生活,可能體會不到社會中的各種情況與人情世故。而班主任通過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讓他們將來可以順利走上社會。部分學生對于自己的感情無法進行良好的處理,常常因為一些比較小的事情就感到異常憤怒或者是難過傷心,這些學生的抗打擊能力往往比較弱,為此班主任需要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管理,讓他們在面對一些挫折時能夠擁有比較冷靜的情緒,沉著看待問題。尤其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通過情感分析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正確分析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并且積極面對。社會環(huán)境復雜多變,學生如果一直以單純的情感去看待整個社會,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班主任需要通過管理學生,改變他們原來面對一些事物的情感,讓他們變得更加堅強,以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
班主任需要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這樣他們更加愿意與其進行深入心靈的溝通。良好的溝通氛圍是情感教育成功的一半,在平時的課余時間當中,班主任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溝通的視頻,引發(fā)他們的思考。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應該用平靜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尤其是當學生犯一些比較嚴重的錯誤時,班主任需要積極地給學生分析他們錯誤的原因,并且提出糾正的建議。通過這樣的方式,班主任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學生的信任,他們也愿意在這樣良好的溝通氛圍內與班主任進行溝通交流。良好的溝通氛圍是需要師生共同營造的,班主任也可以定期地在班級當中開展相關教育班會,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宣傳教育作用。總而言之,班主任應該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溝通氛圍,通過這樣的方式去管理學生。
比如,班主任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課時,盡量多給予學生一些鼓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引導他們自覺學習,這樣在課堂上的學習溝通氛圍就會和諧很多,班主任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減輕學生的溝通壓力。在學校中,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部分學生會存在懈怠學習的現象,班主任通過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可以間接營造出良好的情感溝通交流氛圍,從而解決他們的這些問題。班主任應該注意,要在合適的環(huán)境當中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情感教育,不能夠進行不合時宜的教育,不然他們不但不能夠進行比較好地反思學習,還會產生一些反感的情緒。良好的溝通氛圍的營造,需要班主任尋找合適的契機,達到自己所要的班級管理教育目的。良好的氛圍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協同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需要明確教育的目標,做好教育與引領,通過這樣的方式才可以較好地管理班級中學生的各項事務。班主任在對學生展開管理教育之前,最好了解自己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標,朝著這個教育目標不斷努力,最終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教育成果。情感教育的目標一般是讓學生擁有比較穩(wěn)定的情緒,在面對事物時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班主任再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就能夠減輕不少管理的壓力。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需要做到以理服人,因此合適的班規(guī)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管理理念,讓學生作為班級的主人,引導他們自主制定相關的班規(guī),這樣當班主任在用這些班規(guī)管理學生時,他們就會更容易接受,服從班主任的管理。
比如,班主任想要在班中換屆選舉班委時,就應該及時地將這些信息告知班上的學生,引導他們公平地參與競選,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交流更加密切。與此同時,班規(guī)也需要學生與班主任共同制定,班主任以及班委擬定班規(guī)初稿,然后將初稿進行公示,引導班上的學生積極參與討論,逐漸完善班規(guī)。學生共同制定出來的班規(guī)在班級中實行的效果會更加良好,更方便班主任積極地管理班級。班主任將班級管理的權力交還到學生手中,也就是給予了他們信任,這樣他們也會對班主任產生一定的信任,班主任可以利用學生的此種情感特點,對班級進行更妥善的管理。班主任制定出來的教育目標一定要符合教育實際,也要符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的教育目標可以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動力。
在班級當中,班主任一般能夠尋找到情感教育比較成功的一些學生,將他們作為典型案例,可以對其他相對而言不太成功的學生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擴大自己的教育成果。班主任想要讓班上的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擁有良好的品德,就需要糾正他們的不足。每個學生身邊都會有一些格外優(yōu)秀的人,班主任可以將這些人挑選出來,并將他們作為模范典型,引導班上的學生積極學習。模仿是每個學生的本能,班主任讓這些典型長期地存在于學生的生活當中,能夠對他們起到巨大的引導作用。典型人物的情感可以對學生起教育作用,這樣當班主任在對他們進行管理時,就可以較為輕易地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典型人物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一定的榜樣示范作用,班主任應該利用好這一點,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自己的管理工作當中。
比如,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有優(yōu)秀典型例子參考,同時也會有部分人存在不足之處。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會存在打架斗毆的現象,引發(fā)此事端的原因可能是一件小小的紛爭,班主任應該公平處理此類事件,不能夠偏袒每一個學生,對于做法錯誤的人,班主任需要給予一定的懲罰。而其中不正確的一方就是錯誤的典型,班主任在班級中可以結合此類學生的一些錯誤,進行集體教育。在此情況下,班主任也可以激發(fā)班中學生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引導他們產生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情感。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班主任的教育還是要以鼓勵式的教育為主,錯誤的典型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一些學生啟示,但是正確的典型卻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他們起到積極的情感導向作用。
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開展情感教育相關的主題活動,將管理與教育密切結合。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天性愛玩,班主任除了管理他們的學習之外,也要給他們組織豐富的課外生活。班主任通過這些課外活動來開展情感教育相關的主題活動,效果會更加良好。班上的絕大部分學生會積極參與到班主任開展的課外活動當中,并且主動認真地參與這些活動內容。與此同時,班主任在組織此類活動時,需要征求學校的同意,還應該參考班上學生的相關意見,來決定最后的活動形式以及活動內容。例如,保護環(huán)境等活動的意義非常重大,班上部分學生會有亂丟亂扔垃圾的現象存在,班主任就可以引導他們去參與課后撿垃圾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班主任趁機引導他們激發(fā)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比如,在班級當中部分學生的成績確實不理想,而且他們的學習能力比較弱,但是他們卻不乏其他的閃光點。而班主任需要做到的就是挖掘學生的這種閃光點,激發(fā)他們在學校中學習生活的自信心,從而促進他們不斷前進,并方便自己的管理。在運動會等大型的體育賽事上,班主任就可以采取這樣的情感教育方式。班主任可以選取班上體育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讓他們踴躍參與此類比賽,從而顯現他們的運動才能并激發(fā)自信心。通過這樣的方式,這部分學生在班級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動力。借助這樣的主題活動,班主任可以向班上的學生傳授集體主義觀念,引導他們產生熱愛集體的情感,來達到情感管理以及教育的目的。當班主任給學生自我價值實現的機會之后,他們也會對班主任更加尊敬,逐漸開始發(fā)自內心地服從班主任的各項規(guī)定。
在小學的學習生活當中,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會有一些情感上的問題,需要班主任積極地溝通解決,班主任應該重視學生的這些情感需求,從而促進自己管理工作的開展。每個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情感的需求,在家庭中的時候,家長負責解決他們的情感問題,并且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議。但是學生在學校中的時間會比在家中的時間要多上不少,因此絕大部分學生的情感問題可以由班主任來解決。班主任需要積極地給予學生必要的情感關懷,在管理他們時采用柔性的情感管理方式,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被愛的感覺。例如,當學生遇到問題求助班主任時,班主任應該第一時間幫助學生解決難題,并疏導他們的情緒,使得他們的心理能夠保持一個健康的水平。通過這樣的方式去開展管理工作,班主任能夠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等意料之外的收獲。
比如,當班主任發(fā)現自己班上有部分學生上課一直有打瞌睡的現象時,就應該在下課時間段和學生積極溝通,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積極輔助解決。部分學生可能是因為家中產生了一些變故,或者是與班級中其他同學鬧了矛盾,導致平時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班主任需要疏解學生的此類負面情緒,積極引導他們產生正向情緒。每個學生都會有想要被班主任關愛的情感需求,班主任應該盡量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促進他們樹立良好的價值體系。
當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發(fā)現學生之間有紛爭時,需要對他們之中產生紛爭的理由進行詳細了解。這樣之后班主任可以對這些學生積極地進行相關溝通交流,通過以情動情的方式引導他們產生情感共鳴,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管理教育的過程中,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心,低年級的小學生抗打擊能力較弱,班主任需要多用溫暖的語句去和他們進行溝通交流,盡量減少一些批評的語句,鼓勵型的管理教育方法相比較于剛性的批評教育效果會更好。當高年級的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一定要問清楚原因,對他們采用相應的獎懲措施,通過班規(guī)合理安排他們。班主任的各種管理教育方式必須要在情理當中做到以情動情,讓班上的每一個學生對其所做的一些處罰或者獎勵都沒有異議。當學生確實有需要幫助或者鼓勵的情況時,班主任應該及時挺身而出幫助他們。
比如,班主任需要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了解他們當時的情感,從而做到以情動情,與他們產生情感共鳴。部分學生性格比較靦腆,當班主任去詢問他們是否難過或者痛苦時,他們不愿意分享,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就應該積極地向這些學生身邊的同學了解他們的情況,并且盡自己所能為他們做一些事情。通過這樣的方式,班主任可以使班上學生的情緒得到改善,慢慢地,班主任就可以走入學生的內心,真正做到以情動情,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成功管理學生。
總之,情感教育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班主任都可以積極在自己班級中嘗試這樣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平時有空的時候,可以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他們的學習生活當中多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通過情感教育積極融入他們中間,努力成為其中一員。這樣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學生更加愿意順從他們的管理,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