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妮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重癥護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30例進行分析,根據(jù)入院順序進行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觀察組實施綜合重癥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jié)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肺功能、舒適度以及生活質(zhì)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實施綜合重癥護理后能夠改善肺功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及舒適度。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質(zhì)量;重癥護理;住院時間;舒適度;肺功能
Analysis of critical nursing car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XIAO N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ngnan, Longnan, Gansu 74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vere nursing car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3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They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intensive care.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length of stay,pulmonary function,comfor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intensiv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pulmonary function,shorten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omfort of patients.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Intensive care; Length of stay; Comfort; Lung functio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見于老年人,此病會反復發(fā)作,屬于不可逆的肺功能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當患者的肺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會導致肺心病以及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甚至患者會出現(xiàn)臨床死亡的危險。對于慢阻肺的患者在臨床中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就是呼吸衰竭,一般重癥COPD合并呼吸衰竭時患者的死亡率極高[1]。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的肺功能損害,針對臨床癥狀實施有效的護理能夠改變臨床效果[2]。本文針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實施綜合重癥護理,匯報如下。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患者年齡均為60~75歲,平均年齡為(71.6±2.2)歲。所有病例經(jīng)臨床檢查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診斷標準,根據(jù)入院順序?qū)⒒颊叻譃橛^察組與對照組,各15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情、性別等臨床資料相似(P>0.05),實驗數(shù)據(jù)具有臨床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對患者實行基本護理和心理疏導,同時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重癥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2.1環(huán)境營造 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接待,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應注意溫濕度適宜,并定期開窗通風,進行環(huán)境消毒,患者病室清潔舒適,床單減少污漬[3]。主動介紹病房內(nèi)相關設施以及陪探視制度,準確地進行入院評估以及相關疾病的了解,為患者安排相關檢查的時間,提高患者治療的準備能力。
1.2.2生命體征及病情監(jiān)測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尤其是血氧飽和度的指標情況,如果出現(xiàn)異常癥狀及時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對患者的皮膚、甲床以及口唇的顏色進行觀察,當出現(xiàn)紫紺癥狀,及時改善通氣狀態(tài),測量血氣分析數(shù)值,對低氧血癥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癥狀進行糾正。對于使用呼吸機的患者注意觀察呼吸機的各項指標,及時處理呼吸機報警情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呼吸道內(nèi)的分泌物,改善呼吸通氣的效果。
1.2.3心理疏導 由于此病會出現(xiàn)反復以及呼吸困難等癥狀,導致患者內(nèi)心出現(xiàn)沉重的負擔,部分患者會產(chǎn)生焦慮的不良情緒,患者內(nèi)心缺乏積極的面對能力,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內(nèi)心變化,針對心理狀態(tài)較差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給予鼓勵,通過理解和安慰的方式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心理狀態(tài)。
1.2.4排痰護理 此病患者會長期出現(xiàn)咳痰現(xiàn)象,患者的肺部痰液較多,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將痰液有效排出,鼓勵患者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如果痰液較黏稠可以在咳痰前少飲溫水,有利于痰液的排出。為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時,關注患者的霧化吸入狀態(tài)、有無加重呼吸困難反應,告知患者霧化吸入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4]。在霧化吸入前后應該為患者進行叩背,必要時給予機械性排痰措施,有利于肺部的痰液因震蕩而排出體外。
1.2.5呼吸鍛煉 對于慢阻肺的患者需要進行呼吸功能鍛煉,主要呼吸功能的形式有說、純呼吸、吸氣運動的鍛煉、吹氣球以及吹蠟燭等方式,鼓勵患者每次鍛煉一定的時間,每日鍛煉3~5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患者進行鍛煉時,護理人員應給予鼓勵和安慰,對于呼吸功能鍛煉出現(xiàn)錯誤的應及時給予處理,提高患者鍛煉的依從性。
1.2.6飲食護理 此病應注意飲食結(jié)構(gòu),告知患者進食清淡的食物,如果食鹽以及辛辣刺激食物較多時會加重患者的咳嗽反應,因此告知患者選擇優(yōu)質(zhì)蛋白、新鮮蔬菜水果等高維生素的食物,保證患者機體的熱量攝入。根據(jù)患者的疾病以及飲食習慣,及時調(diào)整患者的飲食計劃,以免患者因飲食不當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適量的飲水,有利于稀釋痰液。
1.2.7出院指導 出院后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的告知,鼓勵患者按時服藥,減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發(fā)生,根據(jù)天氣及季節(jié)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養(yǎng)成定期鍛煉的習慣,增強自身的機體抵抗力。留好患者的聯(lián)系方式,然后做好定期的隨訪和監(jiān)督工作,保證患者能夠預防疾病的復發(fā),告知患者戒煙的必要性,減少患者病情的惡化,當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以及喘憋情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防止病情加重。
1.3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有創(chuàng)通氣時間、總機械通氣時間及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生率[5]。②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第1s用力呼氣容積(FEVl)和第1s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l/FVC)[6]。③舒適度比較:包括心理、生理及環(huán)境,各項評分滿分為100分。④生活質(zhì)量:運用SF-36生活質(zhì)量評定量表對患者進行評估,一共涉及項目包括精神健康(MH)、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精力(VT)、情感職能(RE)、生理機能(PF)、社會功能(SF)、一般健康狀況(GH)8項,各項分數(shù)最高值為100分,以評分越高則說明生活質(zhì)量評分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住院時間、有創(chuàng)通氣時間以及總機械通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見表1。
2.2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指標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生活質(zhì)量 觀察組護理后的生活質(zhì)量指標得分更高(P<0.05),見表3。
臨床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慢阻肺的患者數(shù)量正在大幅度上升中,它不同于其他導致肺動脈高壓的內(nèi)在肺疾病,因為肺毛細血管后病變引起的肺充血和水腫是常見的特征,機體對氧氣的耐力低下等癥狀,后者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障礙的最終表現(xiàn)形式,因多種因素導致患者出現(xiàn)血氧分壓的降低(PaO2<50 mmHg),其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升高(PaCO2>60 mmHg)等一系列臨床表現(xiàn)綜合征的發(fā)生現(xiàn)象。多數(shù)患者存在支氣管、肺部等慢性疾病,嚴重累積到呼吸道器質(zhì)性的病變,當機體內(nèi)出現(xiàn)二氧化碳潴留嚴重時,患者會表現(xiàn)呼吸困難、神經(jīng)系統(tǒng)改變等情況,嚴重影響患者的病情以及生活質(zhì)量,甚至威脅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因此需配合有效的治療急救措施。當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癥狀時,會出現(xiàn)焦慮以及恐懼等不良情緒,不能平靜內(nèi)心活動,會對治療帶來一定的影響。綜合重癥護理以患者為中心,了解患者的疾病特點,掌握患者的內(nèi)心活動,盡量滿足患者的日常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促進患者的康復。針對患者進行專項的健康教育工作,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特點以及疾病潛在的危險,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做好病情的監(jiān)護,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及時處理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呼吸系統(tǒng)的通氣功能。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同時并發(fā)呼吸衰竭的患者,綜合重癥護理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患者加快康復速度,使患者病死率大大降低,在臨床上應該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亞玲,王儷燕.一體化護理對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探討[J].自我保健,2022,26(24):217-218.
[2] 張俊楊.危重癥專職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健康之家,2022,9(3):161-163.
[3] 徐甜甜.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呼吸衰竭患者序貫機械通氣治療中應用危重癥專職護理的價值[J].特別健康,2022,11(19):167-168.
[4] 譚月,楊懷洪.全方位精細化護理聯(lián)合高頻振動排痰系統(tǒng)在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jié)合護理(中英文),2022,8(10):94-96.
[5] 王雪梅,高潔,藏千靜.分析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SRF)的護理方法、效果[J].健康大視野,2022,30(14):202-203.
[6] 李金華.序貫通氣治療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22,13(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