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巧玉
【摘 要】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審美品位、激發(fā)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 任務辭 支架
“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任務群視域下,教師可以圍繞單元語文要素,依托學習任務群,搭建內容支架、情境支架、任務支架、評價支架,助力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單元學習中,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審美品位、激發(fā)文化自信,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內容支架,科學重構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是一個習作單元,本單元以凝練的語言傳達了“形形色色的人”這一人文主題。圍繞主題,本單元編排了精讀課文《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習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以及習作《形形色色的人》,也安排了“交流平臺”與“初試身手。本單元第一個語文要素是“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側重指向從精讀課文、習作例文、拓展閱讀等寫人的文章中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聯(lián)系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總結、梳理寫人的基本方法并嘗試練寫。第二個語文要素是“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地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指向本單元的習作要求。
本單元習作是寫人方法的綜合運用,在了解單元主題與語文要素的基礎上,我們可以從課程內容及呈現(xiàn)方式上思考這個單元所屬的學習任務群。對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單元可歸屬于“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根據(jù)此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年段教學目標,整合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學習資源,可以創(chuàng)設“校刊征稿活動——小作家訓練營”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內驅力,引導學生在學習情境中加深對具體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方法的體會,通過任務情境下的單元習作來實踐方法的綜合運用,如下表:
二、情境支架,進階分布
《課程標準》倡導“圍繞多樣的學習主題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因此,教師應結合文本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來創(chuàng)設學習任務情境,讓情境來幫助學生進入真實的學習狀態(tài)。例如,借助校園《向陽花》??瘷谀浚O置一個習作專欄叫“形形色色的人”,本節(jié)課對應欄目中的第二期“班級風云人物展”,讓學生圍繞“足球陳”“鋼琴李”“繪畫朱”……通過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正面描寫來刻畫自己熟悉的同學。接著,利用校刊征稿欄目來征集小作家完成“運用側面描寫來豐富自己筆下的人物形象”的學習任務。上述學習情境《向陽花》??瘷谀俊鞍嗉夛L云人物展”與學生學校生活、班級生活緊密相連,能激發(fā)學生運用語文課學到的寫人習作方法來參加??鞲寤顒?,從而引導學生抒發(fā)自己的真實情感。
“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情境支架的幫助,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提升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如《刷子李》教學片段:教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走進文字,先聚焦“居然”“竟然”等關鍵詞語來體會曹小三的驚訝之情,再由“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到“轟然倒塌”“發(fā)怔發(fā)傻”感悟曹小三內心的一波三折,透過對刷墻事件以及“找白點”場景和心理活動細節(jié)的描寫,感受刷子李技藝高超的人物形象,體會曹小三對師傅的敬佩之情。
三、任務支架,激發(fā)潛能
《課程標準》對“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任務群的教學提示是:注意整合聽說讀寫,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朗讀、默讀、誦讀、復述、評述等方法學習作品”。如在教學《我的朋友容容》時,設置學習活動“讀例文,學表達”,引導學生先找出文中“沒有取到報紙就發(fā)脾氣”和“給我寄信”這兩件典型事例,再品味作者運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豐富這兩件典型事例的方法,最后引導學生感悟這樣描寫的目的是為了突出我的朋友容容忠于職守、天真可愛的形象。通過整合聽說讀寫來架構學習任務支架,讓學生體會語言、動作、神態(tài)描寫等詞語的表達效果,在文字細節(jié)中帶領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人物描寫方法的秘妙,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
又如,在本單元學習中設置學習任務“校園臻美人物”習作片段,先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理出人物的特點和典型事例,再運用本單元學到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方法來豐富人物形象,最后通過習作片段挑選出學生心目中的“校園臻美人物”。
四、評價支架,具體有法
新課標倡導“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任務群的評價,既要能夠匹配學習目標,又要能夠驅動教學任務。
一是多元主體。不僅要有學生自評,還要有生生互評和師生評價。教學時,教師可提前設計好評價表,如下表:
學生圍繞評價表,進行互評,教師也要圍繞評價表對學生的表現(xiàn)和作品進行點。如有的學生采用典型事例,能突出人物特點,但是只運用了正面描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回想旁人的反應,并詳細描寫出來,即側面描寫。多元主體評價可以讓評價更加全面、具體,促進學生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chuàng)造的綜合發(fā)展。
二是多元維度。“校園臻美人物”習作片段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班級風云人物展”習作片段的表現(xiàn),還要關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研討、合作能力,也要關注對同學作品的欣賞水平以及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意表達能力,使得課堂評價真正做到多維度評價。
綜上所述,通過內容支架的深度重構,科學合理安排單元知識的學習;在情境支架的驅動下,引導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學習情境,積極主動地參與本單元的學習實踐活動,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彰顯語文學科學習的實踐性、趣味性;通過任務支架,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欲、求知欲,也在層層深入的任務支架中,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最后關注多元主體和多維度的評價,樹立整體教學質量觀,突出評價的多元主體和多元維度。這樣,通過多樣的學習支架,更好地實施學習任務群,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