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好宏(甘肅省隴南市禮縣鹽官鎮(zhèn)高樓小學)
在網絡社會發(fā)展迅速的時代,各種紛繁復雜的新鮮事物伴隨著我們成長。小學生的好奇心極強,往往經不住誘惑,在心智沒有發(fā)育成熟的階段,德育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學校在進行德育的時候一定要把學生們放在主體地位,改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為德育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氛圍,讓小學生們能夠在這個和諧的氛圍中不斷把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提升上去。況且小學德育符合我國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新時期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其對學生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小學德育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行,形成健康人格,發(fā)展個性的重要教育。本文通過對小學德育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重點分析了加強學校在開展德育時存在的問題、原因,闡述了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
小學德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對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人格品德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包括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以及正確價值觀形成等方面的內容。德育在小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小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幫助他們接受良好的社會主義教育,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對于小學生來說,德育具有引領和促進的作用,是他們成長和發(fā)展中的關鍵。小學教育教學要加強小學生的德育,這不僅對提高教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作用,也對我國未來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發(fā)展至關重要。
德育是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也是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在新時期,加強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建設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話題。但是當前我國小學存在著很多問題,如教學方式單一、內容陳舊枯燥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加上我國教育界深受應試教育、傳統(tǒng)教育的深刻影響,學校、社會、家長容易忽視學生的德育工作。殊不知,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道德素質。這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引起教師和廣大家長的關注,更好地把他們塑造成思維、品德、行為全面發(fā)展的人,使他們沿著正確的軌跡健康成長,不斷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針對小學德育的現狀進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問題。其中,教師在德育工作方面的精力投入較少,許多教師認為德育工作只是輔助教學進行的,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針對某個德育問題開展專門的主題班會,集中地為學生講解德育知識,使小學生德育工作開展得不到位。他們認為,德育不是很重要,沒有形成對德育的正確理解。其次,小學德育工作的內容比較寬泛、空洞,對學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德育知識沒有傳授到位,也會對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小學是學生接受知識、塑造人格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沒有很好地進行德育工作,對學生以后的學習以及發(fā)展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有大部分的教師在時間和精力投入方面有所不足,不能很好地適應教育教學的改革,仍采用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缺乏正確的認識,這些都是德育工作中的弊端,嚴重影響了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在小學德育工作中,學校對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情況不是很重視,德育工作沒有充分實施到位,仍采用舊有的應試考試的方法來評價學生,給學生無形之中造成了很大的學習負擔。一味地用成績來評價學生的在校表現,容易使教學偏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是有缺陷的。德育存在的問題必須進行改善,才能更好地與現代教育相銜接,更好地配合當前的教學工作。在促進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能夠提高他們的德育水平,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社會認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同時,也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切不可疏漏任何環(huán)節(jié),對于評價過程的好壞,也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由于種種原因,小學德育中存在著一些疏漏,這樣就無法更好地發(fā)揮德育在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價值。
目前,學校德育工作開展得不是很順利,有的學校沒有對德育進行專門的教育工作。部分開展德育工作的學校方法也比較簡單,德育工作不能很好地適應學校改革的需要,不能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的主體性也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出來。大部分學校都比較注重德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背一些道德理念,這種教育方法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枯燥無味的知識學生很難接受,讓學生無形之中也會產生厭倦感,并不是現代教育所強調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它的作用,以致學生的人格培養(yǎng)工作也不能落實到位。這種簡單的德育方法不應該出現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
德育工作長期以來都被視為學校所必須進行的工作,社會對德育工作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是殊不知,只有形成家校合力,使家庭參與其中,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德育的作用。因為小學生不僅是學校教育的主體,也是家庭的成員之一,家長在家庭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才能更好地輔助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兩者相得益彰,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它的育人功能。缺乏家庭教育的支持,小學德育工作的價值就不能很好地凸顯出來。大部分學生家長沒有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意識,對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近況不是很了解,使德育工作無法更好地與學校生活相契合。因此,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必須得到重視。
在開展小學德育工作的同時,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將學生成為德育工作的主體,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使他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德育工作之中去。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講授形象生動的知識,為他們創(chuàng)造更加寬松自由的氛圍,使他們更好地將學習與生活相聯系,能夠發(fā)現德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對德育的了解。教師的德育教學方式應該有所改進,拋掉傳統(tǒng)的機械式的講授方法,可采用分享一些書籍的方式,幫助同學們增進交流,使他們通過溝通來構建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增進他們的道德情感。教師必須以身示范,發(fā)揮自己的模范帶頭作用。因為小學階段學生的模仿性非常強,學生對于教師的行動、舉止都十分注意。因此,在開展德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示范,或者是為他們分享榜樣人物,讓他們學習。小學生通過向榜樣學習,會產生學習德育知識的積極性,這樣就能夠更好地進行道德,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接受道德文化的熏陶。
家長應完善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tǒng),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家庭也是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對于家長來說,必須要認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積極地配合教師開展德育工作,家長要有德育方面的意識,密切關注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學校教育應該主動聯系家庭,形成家校聯合。與家長密切的配合,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在小學德育工作中,要重點突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它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不僅能夠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風。通過學校向家庭傳授德育工作的內容,能夠形成雙向互動,避免了單一的培養(yǎng)人才的模式,這樣培養(yǎng)的人才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學生的道德素質也會不斷提升。良好的家庭氛圍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能形成,德育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須通過家庭、學校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德育工作的價值,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健康全面的成長,學生在正確的道德理念的引導下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充分挖掘自身的潛力。因此,必須搭建一座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橋梁,實現家庭和學校德育工作得順利開展。
對于教師來說,他們是開展德育工作主要的人員,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課本中的知識內容,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優(yōu)勢,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課堂的時間,構建高效率的德育課堂。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資源,能夠更好地與學生所學的知識相結合,與各個學科相結合,密切配合各個教師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德育的教學資源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必須傳授積極向上的教學內容,通過各種平臺,比如現代多媒體技術,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正確的信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德育工作順利地開展,進而提高課堂的效率,構建高效和諧的德育課堂。在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結合PPT課件,通過視頻、圖片、文本的形式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上去,使得枯燥的德育知識變得有趣起來,增進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德育學習。此外,教師針對課堂上學生的問題要及時地進行回答和解決,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對于學生的優(yōu)秀行為要進行鼓勵和表揚,使學生能夠再接再厲。鼓勵不敢發(fā)言的學生大膽地進行發(fā)言,勇于表現自己,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營造高效的德育課堂而努力。
學校要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通過對德育工作的形式、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不定期地對教師展開德育工作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德育水平和能力,進而能夠為學生的教育教學服務。教師要加強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不定期地進行監(jiān)督和檢查,使德育工作能夠有效滲透到學科建設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道德素質和水平。完善的制度才能夠保證德育工作順利開展。因此,學校有必要針對德育工作進行專門的管理,提升教師應用知識的能力,進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學校有必要創(chuàng)建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增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提供導向。同時也需要完善道德教育的理念,把道德教育理念與行動更好地結合起來,使其符合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要求,提高德育工作的整體力度。
在進行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使德育工作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之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高效的學習課堂,能夠增進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了解學生的難處,針對有問題的、品德素質低下的學生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改掉自身的問題,更好地適應學校、社會的發(fā)展。
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不僅要依賴于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更多的應該是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通過德育的形式將德育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使他們能夠在社會生活中進行探索,更好地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德育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教師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也能夠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開展德育實踐活動也是教育教學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學習與生活相結合,通過自己的行動去發(fā)現德育的重要作用。通過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德育工作的內容,加強學生對德育工作的認同感,使學生能夠在主動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會到服務他人帶來的喜悅與滿足。學校可以不定期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頻率,使他們積極地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說,教師可以帶學生到養(yǎng)老院去看望、照顧老人,給老人表演節(jié)目,使學生在和老年人相處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形成尊老愛幼的價值觀念。也可以讓學生到農場里去體驗農民伯伯勞作的辛苦,使他們能夠從小學會節(jié)約糧食,養(yǎng)成不浪費的好習慣,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通過此類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德育教學的形式,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總而言之,針對小學德育教學工作的現狀,我們有必要提高小學的德育工作水平,通過創(chuàng)新德育方法、豐富德育教學內容,確保德育工作順利開展,更好地為小學生的成長奠定基礎,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學生也會受益終身。教師必須通過以上有效的策略,積極探索德育的有效途徑,為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