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聽說訓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能夠讓學生正確辨析知識和信息內(nèi)涵,同時也是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關鍵所在。新課改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進行多方位訓練,學生在聽說訓練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辨別事物的能力,產(chǎn)生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構(gòu)建聽說訓練課堂,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對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具有積極作用,然而現(xiàn)如今初中語文課堂上開展的聽說訓練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最終的聽說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诖?,本文針對初中語文課堂建構(gòu)聽說訓練思路進行詳細分析。
一、初中語文課堂上組織聽說訓練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明確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全方位訓練,但是當下部分初中生在聽說方面的水平并不高,難以理解對方表達的觀點,很難完整、準確地復述出來,更別說提出針對性的意見了。
第一,教師對學生進行普通話訓練能夠有效糾正學生的發(fā)音。當下部分學生發(fā)音并不標準,聽說準確度容易出現(xiàn)偏差,平舌翹舌發(fā)音把控不好,這對其以后的聽說會帶來負面影響。
第二,部分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容易忽視對學生進行聽說方面的訓練,只是簡單地為學生布置朗讀學習任務。學生在實際朗讀過程中難以理解其中的語氣變化,容易對語言表達信息認識不清晰,在實際表達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表達不明確、難以把握重點等問題,這與教師所采取的聽說訓練教學模式落后有關,很少融入輕松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難以積極主動地參與聽說訓練。
第三,教師對教材知識點的認識不夠清晰,容易出現(xiàn)訓練混亂現(xiàn)象。有些教師甚至用不標準的普通話或者方言進行授課,這樣會給學生帶來聽說方面的學習障礙,導致學生語言表述不清。同時有些教師很少對課內(nèi)教學內(nèi)容中的聽說部分進行拓展,實際訓練僅停留在表面,這樣只會讓聽說訓練課程大打折扣。
第四,教師在組織開展聽說訓練課程時未考慮學生個體情況,按照統(tǒng)一的訓練標準指導學生聽說訓練,很少分階段、分步驟地為學生安排聽說訓練計劃,這會導致部分學生陷入訓練困境。由于教材中沒有系統(tǒng)的聽說訓練要點,所以部分教師在建構(gòu)聽說訓練思路時過于盲目和隨意,也很少將聽說訓練延伸到課外,這不利于學生聽說能力的訓練,多數(shù)學生依舊處于說話口音不準確、聽信息不清晰的狀態(tài)。
第五,教師很少將“聽、說、讀、寫”四種教學元素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讓學生互相穿插地使用,長期下去,勢必會逐漸降低初中生的聽說水平,不利于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構(gòu)建聽說訓練思路的重要性
語文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憑借語言加強思想交流,實現(xiàn)信息共享。新課改也明確指出要在培養(yǎng)未來人才期間多讓其發(fā)表自我觀點,在傾聽中找到關鍵信息,使其逐漸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良好的傾聽習慣不僅是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還是一種個人修養(yǎng)表現(xiàn)形式,對后期學生與他人進行良好的語言交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開展聽說訓練教學活動,能夠有效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復述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學生會將所接收的知識進行有效反饋。教師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能夠引導學生有層次、有條理地將學習成果呈現(xiàn)出來,從而有效改善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的教學現(xiàn)象,學生會在復雜的知識點中綜合分析其中的觀點和中心思想,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專注度和辨析能力,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其格外注意自身不標準的發(fā)音和語言的連貫性,能夠有效檢驗學生的信息記憶水平,對學生閱讀分析和寫作創(chuàng)新也具有積極作用。
三、初中語文教學聽說訓練思路構(gòu)建策略
(一)明確聽說訓練目標適當指引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聆聽信息的能力,要求學生關注他人的表情、動作、語氣,并適當在對方說話的過程中積極記錄,要平衡好聽說時間和記錄時間,形成良好的邊聽邊記能力。學生在聽讀課文時應當正確理解文章闡述的思想觀點,在聽說訓練中分清是非對錯,可以有選擇地聽,并對所聽到的信息進行深入分析,用邏輯性較強的話語剖析其中的涵義。這就要求教師制定清晰明確的聽說訓練目標,讓學生對聽說訓練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準確地使用普通話,達到語句表達完整、口齒清晰的效果,能把表述的話語說連貫,突出重點,避免啰唆,并緊扣主題,具有一定的說服力,這樣才能讓初中生的聽說能力得以有效提高。
例如,在講授《秋天的懷念》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xiàn)秋天的落葉、大樹、人們散步的場景等圖片,帶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有助于刺激學生的語言表達。然后教師提出問題:“納蘭性德有詞云: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這句話描述的是哪種思想情感?本課作者在懷念什么?又產(chǎn)生了哪種寄寓情思的感情?”這表明教師已經(jīng)開始滲透傾聽的目標,要求學生找到課文中的關鍵信息,并整理成自己想要表述的內(nèi)容,用獨特的語言表達出來。有的學生認為課文表達的是作者追憶母親時的一種懺悔的情意和懷念的情感,作者認為自己忽視了母親對他的包容,難以彌補對母親的愧疚之情。有的學生認為作為兒女應當積極聽取母親的勸慰。在聽說訓練期間,有的學生會用重復性的語言回應教師的問題,這時教師一定要給予其提醒,不得用重復性的語言進行表述。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中母親和“我”的對話,讓其他學生仔細聆聽對方的語氣和節(jié)奏,這時學生會在聆聽過程中將課文信息搭建成豐富的想象空間,在說的過程中注重分析該人物的形象特點,產(chǎn)生預設想法,用語言表述母親為了“我”割舍自己喜歡的事物,母親希望活得長久一些,讓兒子找到活下去的意義等。這樣學生便形成了良好的傾聽能力和語言復述能力。
(二)拓展課內(nèi)知識進行聽說訓練
初中語文課堂上所構(gòu)建的聽說訓練思路需要教師重點考慮學生各自的認知規(guī)律,讓聽說訓練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選取學生關心的話題,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達到高度專注的效果。教師應保障聽說訓練始終保持一定的吸引力和爭議性,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更新聽說訓練素材,在課內(nèi)深挖和拓展,多留意現(xiàn)實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信息,將聽說訓練與現(xiàn)實進行緊密銜接,不僅能夠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還能讓學生了解課本以外的知識,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對學生信息篩選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如詩詞欣賞、融入課本短句、演講比賽等多種形式的聽說訓練活動能夠有效激起初中生聽說訓練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考慮融入新聞、歷史事件、時政等聽說訓練元素,從而提高學生聆聽時的辨析能力、說話時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邏輯推理能力。
例如,在講授《太空一日》一課時,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聽說訓練期間,讓其提前尋找課文中隱含的各種信息,并將收集到的信息表述出來。其他學生在聆聽同學的概述信息后,認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成功背后有很多工程師和航天員克服了各種困難才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逐漸產(chǎn)生強烈的民族自信和愛國情懷。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采訪楊利偉的視頻畫面,讓其聆聽楊利偉在太空中的各種經(jīng)歷,邊聽邊記錄,找出其采訪時語言表達中的關鍵詞,然后為學生預留一些時間,讓學生將采訪信息用自己的話語整理出來。如楊利偉在飛船起飛和飛船急劇抖動的情況下產(chǎn)生痛苦和擔憂,看到飛船外的地球和太空后感到震撼,在太空失重和遇到神秘敲擊聲的條件下產(chǎn)生好奇的心理,在飛船返回地球途中有了驚心動魄的經(jīng)歷等,這些都是學生在邊聽邊記錄的過程中找到的關鍵信息,能夠有效體現(xiàn)學生良好的聽說水平。
教師可以尋找一些例子,比如,讓學生思考航天員楊利偉的嚴謹科學態(tài)度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并將這些信息用自己的語言整理出來,形成具有說服力的表達。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演講的方式表現(xiàn)楊利偉飛行途中緊張、痛苦、意外等各種心理活動,從而鍛煉學生良好的聆聽信息的能力和語言復述能力。
(三)結(jié)合實際進行分段訓練
盡管初中語文考試中很少將聽說能力納入考核范圍,但是這部分內(nèi)容依然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以往教師采用統(tǒng)一的授課方式訓練初中生的聽說能力,很少考慮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注意力、普通話標準程度以及語言組織能力等,難以讓全體學生都能在聽說訓練中達到理想的發(fā)展效果。教師應重點考慮學生各自的聽說情況,精心設計分層聽說訓練計劃,以有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聽說能力發(fā)展需求,讓所有學生都能集中注意力找到關鍵信息。同時,教師在分層分段聽說訓練期間,還要引導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讓語言組織格外流暢,具有邏輯性,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例如,在講授八年級課文《蘇州園林》時,首先,教師要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提出具有導向性的問題,詳細地講解蘇州園林的建造歷史、葉圣陶對園林的評價信息、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的區(qū)別,再簡要概述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各自的設計風格和結(jié)構(gòu)特點。其次,讓學生利用表格回憶四大園林的建筑風格特點,并表述出來。教師可以采用播放錄音的方式,讓學生找到關鍵信息,同時反復播放幻燈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時學生通過掃讀課文找到類似詞語,并與所聽到的信息充分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達到良好的聆聽能力訓練效果。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語言建構(gòu),訓練學生的信息辨析能力,從而使學生精準表述出蘇州園林的地位、特點以及藝術美體現(xiàn)形式。
(四)加強聽說讀寫相結(jié)合的訓練
僅僅對學生進行聽說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要將聽、說、讀、寫緊密銜接,讓學生達到會聽、會說、會讀、會寫的學習效果,讓“讀寫”促進“聽說”,使這四種能力的培養(yǎng)互相促進、互相影響。
例如,在講授《皇帝的新裝》一課時,首先,教師讓學生分段朗讀,或者按照分組的方式進行角色扮演朗讀課文,這樣會引發(fā)學生強烈的聽說興趣。其次,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皇帝、騙子、官員、百姓、小孩各自有哪些特點。學生在朗讀后能接收到獨特的信息分析結(jié)果,細心考慮課文中不同人物的特征,有的學生認為皇帝受騙了,有的學生認為騙子在行騙,還有的學生認為官員在幫助騙子、小孩在揭露騙局。最后,學生通過書寫讀后感的方式闡述課文的中心思想,從而達到聽、說、讀、寫相結(jié)合的理想效果,有效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
(五)課外拓展聽說訓練內(nèi)容
為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習慣,教師可以適當拓展課外聽說訓練內(nèi)容,讓學生從課外信息中積極聆聽對方的觀點,客觀地將對方的想法與自己的見解融合成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樣能夠有效展現(xiàn)學生獨特的思想。
例如,在講授《敬業(yè)與樂業(yè)》一課時,教師可以融入名人名言,讓學生通過聆聽找出其中具有說服力的關鍵詞,還可以為學生介紹我國具有敬業(yè)和樂業(yè)精神的各個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如袁隆平、張桂梅、錢學森、鄧稼先等,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語言信息,用自己的思維分析這些優(yōu)秀人才具備哪些敬業(yè)和樂業(yè)的品質(zhì),從而高效率地找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論點、論據(jù),并將中心論點、分論點、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等概括出來,有效訓練學生良好的聽說能力。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教師采用明確聽說訓練目標適當指引、延伸和拓展課內(nèi)知識進行聽說訓練、結(jié)合實際進行分段訓練、加強聽說讀寫相結(jié)合的訓練等措施,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習慣,讓初中語文聽說教學效果達到理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