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深入分析發(fā)展性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探討視覺注意訓練任務和動作視頻游戲兩種干預方式的效果,綜合分析國內(nèi)外文獻,發(fā)現(xiàn)視覺注意廣度缺陷與閱讀障礙之間存在顯著關(guān)聯(lián),視覺注意訓練任務和動作視頻游戲這兩種干預方式能有效提升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能力和閱讀表現(xiàn)。未來的研究應采用統(tǒng)一的實驗范式和更標準化的材料,以提高研究結(jié)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進一步探索閱讀障礙與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具體機制;進行基于不同干預方式的比較研究等。在此基礎(chǔ)上,對未來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領(lǐng)域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議,強調(diào)進一步探索和驗證的必要性。
[關(guān)鍵詞]視覺注意廣度;閱讀障礙;動作視頻游戲; 干預策略;視覺注意訓練
[中圖分類號]B 842;G 7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310(2024)04-0085-08
Research on Visual Attention Span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LIU" Qingping, MAO" Rongjian
(Special Education Colleg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75, China)
Abstract:" To rigorously analyze the deficits in visual attention span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two intervention methods: visual attention training tasks and action video gam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eal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visual attention span deficits and reading disabilities. The interventions of visual attention training tasks and action video games have been shown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visual attention capabilities and reading performance of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Future research trends should focus on adopting a unified experimental paradigm and more standardized materials to enhance the consistency and comparability of research outcomes; explore further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linking reading disabilities and visual attention span deficits; and conduct comparative studies based on different intervention methods. On this basis,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of visual attention breadth for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emphasizing the necessit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and verification.
Keywords: visual attention span;developmental dyslexia;action video games;interention strategies; visual attention training
0 引言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閱讀障礙分為獲得性閱讀障礙和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獲得性閱讀障礙是由先天或后天的腦損傷以及視聽覺障礙造成的閱讀困難。發(fā)展性閱讀障礙是指個體在一般智力、動機、生活環(huán)境和教育條件等方面與其他個體沒有顯著差異,也沒有明顯的視力、聽力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但其閱讀能力明顯低于相應年齡的應有水平[1]。本文中的閱讀障礙是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五版)》指出,閱讀障礙屬于學習障礙的一種,以難以精確地或流利地認字、不良的解碼和不良的拼寫能力為特征[2]。
閱讀障礙兒童在閱讀過程中常常遇到將文字看反或?qū)懛础⒁曃锊磺宄?感覺文字在晃動,以及閱讀時落字、添字、串行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兒童難以從閱讀中汲取新知識、獲得樂趣,甚至導致其學業(yè)表現(xiàn)不佳,影響自我認知的形成。一項最新的元分析研究結(jié)果顯示,我國閱讀障礙的發(fā)病率高達4%~10%,全球患病率為7.01%,且不具有文化差異[3]。由此可知,閱讀障礙兒童群體數(shù)量龐大,所面臨的困境和衍生出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
閱讀障礙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國家,由于漢語與英語等拼音文字不同,對漢語閱讀障礙的研究于20世紀80年代Stevenson的跨文化研究之后才有所發(fā)展。Stevenson等的研究表明,在日本、中國臺灣和美國兒童中,閱讀障礙的發(fā)生率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說明無論是拼音文字還是表意文字,閱讀障礙都是存在的[4]。
閱讀障礙的發(fā)病機制仍存在爭議,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語言學層面, 如,語音意識缺陷和正字法加工困難,而語言的基礎(chǔ)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認知加工,包括感知、記憶、思維等方面,這些認知能力為語言的理解和使用提供了基礎(chǔ)。因此,一些研究者認為,閱讀障礙的原因應從認知加工水平方面尋求答案[5]。Bosse等提出了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理論。該理論認為,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是獨立于語音意識缺陷而存在的[6]。近年來,我國閱讀障礙研究者也關(guān)注到這一問題,并根據(jù)漢語獨特的語言性質(zhì)進行了研究,形成了研究焦點和熱點,如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一致性、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條件及影響因素等,本文通過對 上述閱讀障礙問題的研究進行整理分析,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借鑒。
1 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特點研究現(xiàn)狀
1.1 拼音文字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特點研究分析
Bosse等最早提出了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理論,并通過實驗進行佐證。研究者利用全部/部分報告法對視覺注意廣度與閱讀表現(xiàn)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了研究,證實了視覺注意廣度對拼音文字閱讀者的重要性。視覺注意廣度對拼音文字閱讀者(法語和英語兒童)的閱讀準確性和速度有顯著的預測作用,即使控制了語音技能,視覺注意廣度對閱讀表現(xiàn)的影響仍然顯著,這表明視覺注意廣度是閱讀能力的一個獨立預測因子,而非語音技能的附屬品[7]。有研究者對Bosse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質(zhì)疑。他們認為,Bosse等的研究需要受試者盡可能準確和完整地口頭報告他們所看到的短暫出現(xiàn)的字母,而閱讀障礙受試者可能在識別字母這一環(huán)節(jié)存在困難,由于語音意識缺乏而無法準確識別并表達目標字母。Bosse等的研究無法證明受試者在視覺注意廣度測試中的表現(xiàn)是由于語音意識缺乏導致的字母識別困難還是視覺注意廣度有限所致?;诖?,Ziegler等采用二擇一系列位置效應范式,用字母/數(shù)字和符號的語言材料和非語言材料 重新 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進行了測查[8-9]。在這一實驗范式中,一開始屏幕中央會呈現(xiàn)出5個刺激組成的序列, 之后這個序列將被5個#遮蓋,同時隨機在其中一個#上面或下面出現(xiàn) 兩個選項,被試需要從這兩個選項中選擇剛剛出現(xiàn)在 該#位置的目標刺激。研究結(jié)果表明,選取的10歲左右閱讀障礙組兒童僅在字母和數(shù)字維度的測試上較差,且兩組兒童都存在“W形位置效應”(在字母和數(shù)字材料條件下,對中央位置目標刺激識別的正確率最高,位于刺激序列首尾位置的識別正確率明顯高于其他兩個位置,因此正確率曲線呈W形)。因此,Ziegler認為,兒童僅在字母和數(shù)字維度上存在缺陷,證明語言因素對閱讀障礙兒童識別并報告所見字母或數(shù)字序列時的影響,即閱讀障礙兒童的主要缺陷來源于語言學層面的影響,并不存在視覺注意廣度缺陷[8-9]。但Ziegler在研究過程中并沒有采取額外的研究或測試來證明受試者在測查過程中對實驗材料進行了語音加工,這意味著語言學層面的缺陷并沒有得到證實。
Lobier等的研究使用全部/部分報告法的實驗范式,再次對閱讀障礙兒童進行視覺注意廣度測查。在這一研究中,研究者以更多元的角度重新選取實驗材料 ,新材料既使用了可命名的材料(字母和數(shù)字),也使用了不可命名的材料(不規(guī)則幾何圖形和日語平假名),從而控制了心理語言表征帶來的潛在影響,排除了語言學層面可能存在的缺陷及可能帶來的誤差。Lobier等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無論在哪種實驗材料條件下,被試的測試成績均與其閱讀成績呈中度顯著相關(guān),且閱讀正常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與其閱讀準確性和速度呈現(xiàn)顯著差異[10]。這一研究結(jié)果直接回應了Ziegler等研究者的質(zhì)疑,證明實驗材料的種類與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存在沒有直接關(guān)系。有研究采用字母組成的測試發(fā)現(xiàn),法語、葡萄牙語閱讀障礙兒童存在視覺注意廣度缺陷[11-12],且排除語言因素影響后這一缺陷仍舊存在[13],但在德語、希伯來語國家卻并未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缺陷[14-15]。有研究者提出了另一種猜想,這些研究的語言背景同屬拼音文字,視覺注意廣度缺陷也許受不同語言正字法深度的影響[16]。
神經(jīng)科學領(lǐng)域的研究從腦區(qū)活動的角度證實了閱讀障礙者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有研究表明,語言能力與左半球大腦網(wǎng)絡(luò)中的下額葉區(qū)、上顳葉皮層和下頂葉有關(guān)[17],這些腦區(qū)的激活減少與閱讀障礙者的語音和視覺語言映射缺陷有關(guān)[18-22],視覺空間注意與雙側(cè)后腦區(qū)域中的顳頂葉交界處、頂葉上小葉和額葉眼區(qū)[23]有關(guān)。Peyrin等分別對具有單一視覺注意廣度缺陷和具有單一語音缺陷的閱讀障礙者進行了神經(jīng)影像學檢查,結(jié)果顯示,具有單一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受試者在視覺多元素處理中表現(xiàn)出頂葉上小葉活性降低,但在語音處理過程中卻表現(xiàn)出正常的外側(cè)裂周區(qū)功能;具有單一語音缺陷的受試者則表現(xiàn)出相反的模式,即外側(cè)裂周區(qū)激活不足,卻保持了頂葉上小葉的功能[24]。Peyrin 等的研究首先證明了視覺注意廣度受損的閱讀障礙者的頂葉激活不足,但其語言腦網(wǎng)絡(luò)活動正常;其次證明了具有單一語音缺陷的個體表現(xiàn)出頂葉功能正常。如果這一研究能夠在更大的樣本中得到證實,這些發(fā)現(xiàn)對于進一步解釋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大部分學者認可在拼音文字背景下,閱讀障礙兒童存在視覺注意廣度缺陷,但也有一些研究結(jié)果存在差異。究其原因,實驗材料的多樣性、被試的語言背景及正字法的深度等多種因素導致這種情況的產(chǎn)生。目前,在單一語言背景下,英語、法語、意大利語和葡萄牙語都有研究證據(jù)支持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存在。神經(jīng)科學領(lǐng)域從腦區(qū)活動角度提供的研究證據(jù)也支持了這一理論,但研究過程存在樣本 量小的局限,研究的普適性有待提高。綜上所述,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領(lǐng)域的研究 仍有很大 空間,需要更多實證研究來探討分析和推進研究的深度,形成突破與共識。
1.2 漢語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特點的研究分析
近年來,國內(nèi)研究者將視覺注意廣度作為考察閱讀障礙兒童視覺空間注意能力的 指標,并在 漢語條件下形成了全部/部分報告任務的實驗范式,但不同研究之間仍存在分歧:一是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是否存在;二是這種缺陷存在的具體條件是什么。
在語言文字實驗材料維度下,曹寒冰和張媛媛以漢字作為實驗材料, 依據(jù)筆畫數(shù)來區(qū)分材料難度,對漢語閱讀障礙兒童進行視覺注意廣度測查,研究結(jié)果表明,與普通兒童的任務表現(xiàn)相比閱讀障礙兒童在面對簡單漢字串和復雜漢字串時的表現(xiàn)相對較差,這說明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在 處理不同難度的語言文字材料維度上都存在[25-26]。 為排除語言因素的干擾,探討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是否只在語言文字材料條件下存在,劉涵隆等在研究中選擇非語言的視覺圖形(難以用語言直接表征的抽象符號)作為實驗材料,實驗材料經(jīng)不參加實驗的學生進行六點評分,說明其難度適中。劉涵隆等的研究也考慮到在正字法深度的語言背景下,個體的閱讀策略會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生變化,由主要依賴亞詞匯的拼讀策略轉(zhuǎn)變?yōu)檎~通路的閱讀策略[27]。視覺注意廣度在基于整詞通路的閱讀策略中的作用比基于亞詞匯通路的編碼過程中的作用更顯著[28]。因此,視覺注意廣度缺陷在年齡更大的兒童中表現(xiàn)得更明顯,因此,研究者將被試 者分為低、高年齡組,分別以部分報告法進行測查。結(jié)果表明,依賴于整詞通路閱讀策略的小學高年齡組閱讀障礙兒童存在視覺注意廣度缺陷[29]。劉芳芳等采用相同的實驗范式和類似的實驗材料進行驗證,研究結(jié)果與劉涵隆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30]。姚玉娥 通過語言文字/非語言文字對實驗材料進行區(qū)分,分別得到10個最高頻漢字、10個數(shù)字、10個幾何圖形和10個不同顏色的圓[31]。結(jié)果表明,閱讀障礙兒童只在語言文字材料(字母和數(shù)字)維度的視覺注意廣度中存在缺陷,在非語言文字的材料維度中不存在缺陷,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隨著年齡增長而發(fā)展,閱讀能力 與視覺注意廣度的發(fā)展水平高度相關(guān),這與劉涵隆等的研究結(jié)果相反。筆者認為,這與兩個研究所選取的實驗材料不同有關(guān)。如表1所示,姚玉娥的研究選取的材料對于中高年級的兒童來說較為簡單,可能會出現(xiàn)天花板效應 [31]。因此,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難以顯現(xiàn),而劉涵隆等的研究設(shè)計了無法用語言進行表征的抽象符號,且以客觀量化的方式對抽象符號進行了難度評定,不僅能夠測查出面對具有一定難度系數(shù)的視覺信息時, 閱讀障礙兒童 的視覺注意廣度特征,也排除常見的非語言材料(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潛在的熟悉效應影響。這兩個研究的分歧也提示了對實驗材料的難度與種類做出規(guī)范、客觀化區(qū)分的必要性。
研究材料內(nèi)容 姚玉娥研究所選取的非語言文字材料[31] 劉涵隆等研究所選取的非語言文字材料[29] 但有一些研究表明閱讀障礙兒童不存在視覺注意廣度缺陷。例如,米曉麗采用口頭全部/部分報告法測查新疆的小學二至五年級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 其中,目標刺激為5個高頻漢字[32]。研究結(jié)果顯示, 在控制工作記憶廣度 的影響后,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測試成績與同年齡正常閱讀者無顯著差異。這也許與不同研究所選取的實驗材料有關(guān)。米曉麗的研究選取的高頻漢字對高年級學生來說難度不大,因此視覺注意廣度缺陷難以顯現(xiàn)。祖力胡瑪爾·艾尼完爾對烏魯木齊某所小學三至六年級的小學生進行視覺注意廣度測查,結(jié)果表明,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不存在缺陷,其成績與正常兒童無顯著差異[33]。該研究所選取的材料和范式與劉涵隆等的研究相似,卻呈現(xiàn)出 相反的研究結(jié)果,說明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特點或許存在研究對象差異,劉涵隆等的研究對象與艾尼完爾的研究對象存在選擇性偏差。
綜上所述,對漢語閱讀障礙視覺注意廣度的研究,在語言文字材料維度下,漢語閱讀障礙兒童存在視覺注意廣度缺陷,與拼音文字閱讀障礙的主流研究結(jié)果一致,說明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跨文化一致性。但在非語言文字材料維度下,研究結(jié)果出現(xiàn)分歧,可能與非語言文字材料的難度水平存在差異有關(guān)。對漢語閱讀障礙兒童來說,繼續(xù)探討不同實驗材料的難度、復雜度等,有助于發(fā)現(xiàn)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發(fā)展的特點和缺陷機制。
2 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干預研究現(xiàn)狀
通過梳理國內(nèi)外相關(guān)文獻發(fā)現(xiàn),在拼音文字和漢語背景下,研究者選擇的主要干預策略為視覺注意訓練任務和動作視頻游戲。
2.1 視覺注意訓練任務干預研究分析
Valdois等對一名法語、西班牙語雙語閱讀障礙者進行了研究,受試者表現(xiàn)出嚴重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和正常的語音技能。測試結(jié)果顯示,受試者兩種語言的單詞、假詞和文本的閱讀速度都處于較低水平, 尤其在假詞閱讀和文本閱讀速度兩方面,受試者的法語閱讀速度比西班牙語 閱讀速度更慢[34]。假詞閱讀需要依賴字母和發(fā)音的對應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在法語中比在西班牙語中更為復雜。如果閱讀者的視覺注意廣度受限,一次只能處理少數(shù)幾個字母而無法識別全部字母串,在選擇對應的字母發(fā)音規(guī)則時就會出現(xiàn)錯誤,進而導致假詞閱讀出現(xiàn)錯誤?;诖?,研究者設(shè)計了一系列視覺注意廣度干預任務,包括視覺搜索和辨別任務、視覺匹配和視覺解析任務。 由于這些任務需要多元素同時處理,依賴于視覺注意廣度。Valdois等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這些訓練使受試者在法語閱讀中的單詞識別速度和文本閱讀速度獲得了顯著提升,干預后,受試者閱讀法語文本的速度快于西班牙語文本。因此,基于視覺注意廣度的干預任務使受試者能夠更快、更準確地識別法語單詞,但在西班牙語中沒有類似的改善。在雙語環(huán)境中,訓練干預效果的差異進一步說明了 視覺注意廣度 在處理正字法較深的語言時的重要作用。此外,研究者還在干預前后對受試者進行了神經(jīng)影像學檢查,檢查結(jié)果顯示,干預后雙側(cè)上頂葉的激活顯著增加[34]。這與Peyrin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即有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閱讀障礙者其對應腦區(qū)的神經(jīng)功能受損,特定的視覺注意廣度干預不僅可以改善其閱讀表現(xiàn),還可以增強腦區(qū)活動,彌補其受損的頂葉功能。國內(nèi)研究者 Zhao等設(shè)計了基于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視覺注意訓練任務,并將其應用于兒童群體之中,任務包括找數(shù)字、走迷宮等。干預后的數(shù)據(jù)表明,視覺訓練有助于提高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具體表現(xiàn)在受試者在1-back任務中準確率和反應時(即受試者反應判斷所用的時間)的提升(1-back任務是一種記憶和注意力測試,通常用來評估個體的工作記憶和視覺注意廣度)。同時,兒童默讀的準確性在訓練后也有所提高[35]。
國內(nèi)外的干預研究都表明,根據(jù)視覺注意廣度特性設(shè)計的訓練任務對于改善閱讀障礙者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是有效的,具體表現(xiàn)在閱讀速度和閱讀準確性的提升。
2.2 動作視頻游戲干預研究分析
動作視頻游戲是常見的游戲種類之一,游戲畫面豐富多彩,操作要求靈巧準確,對玩家的要求較高。Green等研究者指出,動作視頻游戲有3個適合訓練提升視覺相關(guān)技能的鮮明特點:第一,游戲畫面會在短時間內(nèi)呈現(xiàn)多個目標和干擾刺激,要求玩家迅速反應。第二,需要較高的認知負荷以及注意轉(zhuǎn)移能力。游戲中,玩家需要不斷瞄準畫面呈現(xiàn)的新刺激,及時結(jié)束對舊刺激的認知加工,從而獲得更好的成績。第三,重視視野外圍空間的處理。游戲中的目標刺激和干擾刺激遍布整個畫面,且刺激的出現(xiàn)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玩家不僅需要關(guān)注視野中央的變化,還需要調(diào)動更多的認知資源對視野周圍進行視覺加工[36]。
Franceschini等首次創(chuàng)新性地將動作視頻游戲應用于閱讀障礙兒童的干預訓練中[37]。研究分別對10名意大利語閱讀障礙組兒童和10名對照組兒童進行12 h的動作視頻游戲干預,對比前后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接受動作視頻游戲訓練的閱讀障礙組兒童的閱讀速度明顯提升,對照組兒童的閱讀成績沒有顯著變化。意大利語是淺層正字法語言,為了排除正字法深度這一因素的影響,F(xiàn)ranceschini等選取了28名英語閱讀障礙兒童進行動作視頻游戲訓練,這些英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空間注意能力、閱讀速度和注意轉(zhuǎn)移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研究結(jié)果說明,動作視頻游戲這一干預方式適合不同深度正字法語言下的閱讀障礙兒童。
Antzaka等將動作視頻游戲?qū)σ曈X相關(guān)技能的提升細化至視覺注意廣度方面。研究者將36名法語閱讀正常者(均為成年人)分為接受動作視頻游戲訓練的實驗組和不接受動作視頻游戲訓練的對照組,結(jié)果表明, 在視覺注意廣度任務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假詞閱讀任務,接受動作視頻游戲訓練的實驗組表現(xiàn)均優(yōu)于對照組[38],這說明動作視頻游戲干預不僅能提升個體視覺注意廣度,還使個體能夠更好地處理更大的字母組合單元,對其閱讀效率也有提升作用。
國內(nèi)研究者劉芳芳對120名漢語閱讀障礙兒童進行了12 h的動作視頻游戲干預,這款游戲選自某網(wǎng)頁游戲平臺,視覺刺激從畫面右側(cè)流動至左側(cè),玩家需控制角色擊中目標刺激[30]。對比干預前后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在視覺注意廣度任務的部分報告法中,干預組的正確率有顯著提升,這說明動作視頻游戲干預可以提高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
綜上所述,動作視頻游戲是一種不同于以往認知干預的寓教于樂的干預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研究發(fā)現(xiàn),動作視頻游戲可以提升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并對其閱讀速度、閱讀效率產(chǎn)生積極影響。未來的研究不僅要探討動作視頻游戲的干預模式,更重要的是探討動作視頻游戲的干預機制。
3 總結(jié)與展望
3.1 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特點的研究趨勢
從國內(nèi)外已有研究來看,雖然主流研究認為閱讀障礙兒童存在視覺注意廣度缺陷,但也存在不同的聲音,拼音文字背景下的研究主要受語種差異影響,漢語背景下的研究主要受實驗材料種類影響,因此,本領(lǐng)域研究呈現(xiàn)多種發(fā)展趨勢。
3.1.1 在特定語言背景下,統(tǒng)一實驗范式、規(guī)范實驗材料
1)由于拼音文字與表意文字的本質(zhì)差異,以及不同語種拼音文字的正字法深度差異存在,相關(guān)研究應在相同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并就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缺陷這一理論達成共識。
2)實驗范式的選擇至關(guān)重要。國內(nèi)關(guān)于漢語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的研究在實驗范式上未達成統(tǒng)一。例如,劉涵隆等使用了部分報告法,張媛媛則實施了全部報告法。全部報告法的可靠性受工作記憶影響,且增加了視覺—語言轉(zhuǎn)換的復雜性,可能導致結(jié)果出現(xiàn)偏差。因此,為了提高結(jié)果的準確性,建議采用部分報告法,以削減工作記憶和語言處理帶來的影響。
3)已有研究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實驗材料不統(tǒng)一。國際研究在實驗材料的選取上展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從單一語言到可命名及不可命名材料的轉(zhuǎn)換有助于排除語言干擾。國內(nèi)研究在材料的選擇上也出現(xiàn)分歧。部分研究使用非語言刺激,以減少語言的影響,其他研究則專注于漢字的語言刺激,探究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的表現(xiàn)。盡管有研究考慮了語言和非語言因素的影響,但所用圖形簡單,未能充分揭示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因此,在選擇實驗材料時,應考慮視覺熟悉性對視覺注意廣度的影響,并評估不同圖形的難度差異,同時需兼顧材料的種類和難度。
因此,未來研究應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統(tǒng)一實驗范式并規(guī)范實驗材料,明確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是否存在以及在何種條件下存在,對以往研究中 不一致的地方作出進一步回應與確認。
3.1.2 開展跨語言的深度研究,探究不同語言背景、不同語種的影響
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在拼音文字背景下的研究中表現(xiàn)出跨語言的不一致性,這或許與不同語種拼音文字的正字法深度差異有關(guān)。因此,未來的研究應 在特定語言背景下展開并達成單一語種范圍內(nèi)的共識,進而在多語種背景下展開跨語種研究,探究影響這一缺陷表現(xiàn)的因素。同時,考慮拼音文字與表意文字(如漢語)的差異,研究雙語閱讀障礙者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表現(xiàn), 解釋 閱讀障礙的成因,也是跨語言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3.1.3 探究兒童年齡發(fā)展與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的關(guān)系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姚玉娥的研究結(jié)果與劉涵隆等的研究結(jié)果相悖。姚玉娥認為,漢語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會隨其年齡的增長而發(fā)展[31],劉涵隆 等在研究中指出,高年齡組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更為嚴重 [29]。兩個研究采用的實驗材料有所不同, 導致最終結(jié)果出現(xiàn)差異,因此, 以后應在統(tǒng)一實驗范式和實驗材料的條件下,探究閱讀障礙兒童的年齡發(fā)展階段與其視覺注意廣度缺陷之間的關(guān)系。
3.1.4 運用醫(yī)學、神經(jīng)學等多學科技術(shù)手段,探究閱讀障礙的腦機制
在拼音文字背景下,研究者使用了跨學科方法,采用神經(jīng)科學領(lǐng)域的影像工具進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閱讀障礙者大腦活動的異常模式既拓寬了研究的學科視角,也為閱讀障礙者視覺注意廣度與心理學領(lǐng)域的相關(guān)研究提供了生物學和神經(jīng)學基礎(chǔ),但此類跨學科的研究僅在拼音文字背景下的小樣本范圍內(nèi)展開,缺乏普適性并且未兼顧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兩種符號系統(tǒng)的本質(zhì)差異。因此,未來的跨學科研究首先應在特定的語言背景下進行,并在更大的樣本范圍內(nèi)取得更多的研究證據(jù),進而探究不同語言背景下,不同閱讀障礙個體的腦區(qū)活動機制及其表現(xiàn)。
3.2 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的干預研究趨勢
目前,針對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常用的干預模式有視覺注意訓練任務和動作視頻游戲,但二者之間存在明顯差異,未來的干預研究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探討完善。
3.2.1 進一步提高視覺注意訓練任務的趣味性
視覺注意訓練任務為閱讀障礙兒童的家長和教師提供了一種方便有效的干預手段。家長可以在家中通過桌面游戲進行視覺注意訓練,教師也可以在學校 實施閱讀障礙小組干預或在有閱讀障礙兒童的班級進行集體干預。然而,長時間的單一訓練可能會使閱讀障礙兒童感到枯燥,從而影響訓練效果。因此,未來的研究應著重增加視覺注意訓練任務的趣味性,在持續(xù)密集的干預中加入變化, 避免兒童產(chǎn)生倦怠,例如,引入更為有趣的訓練材料,在自然情境中進行干預等。此外,為閱讀障礙兒童提供及時獎勵也是提高他們參與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3.2.2 控制商業(yè)性游戲的風險因素,研發(fā)教育性動作視頻游戲
動作視頻游戲相較于單純的視覺注意訓練任務具有更高的趣味性與靈活性,能夠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閱讀障礙兒童的興趣,增強他們參與的積極性。 這一干預方式 在閱讀障礙群體干預中產(chǎn)生了出色的效果,但也存在明顯短板。首先,國內(nèi) 已有研究選取的商業(yè)性動作視頻游戲皆依托于網(wǎng)頁游戲平臺,雖然研究者可以選擇適宜兒童的游戲,但網(wǎng)頁內(nèi)部存在不可控的信息,兒童打開游戲之前的前置頁面內(nèi)存在更多類型的游戲推薦信息,這些信息由網(wǎng)站隨機推送,不可避免地成為兒童瀏覽的內(nèi)容之一。其次,在游戲設(shè)置上,商業(yè)性動作視頻游戲最為常見的呈現(xiàn)模式為橫版射擊,刺激目標從屏幕右側(cè)向左側(cè)移動,游戲角色單一,形式和內(nèi)容比較刻板,不能根據(jù)兒童的能力水平靈活調(diào)整。因此,未來的研究應以教育者為研發(fā)主體,從兒童的興趣、需要以及成長規(guī)律出發(fā),自主深度地研發(fā)畫面純凈、操作簡捷的教育性動作視頻游戲。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EB/OL].(1990-05-17)[2023-08-20].https://icd.who.int/browse10/2010/en.
[2]美國精神醫(yī)學學會.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M].張道龍,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63-64.
[3]YANG L P,LI C B,LI X M, et al.Prevalence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rain Sci,2022,12(2):240.
[4]STEVENSON H W, STIGLER J W, LUCKER G W, et al.Reading disabilities: the case of Chi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J].Child Development,1982:1164-1181.
[5]GOSWAMI U.Sensory 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three challenges for research[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5,16(1): 43-54.
[6]BOSSE M L, TAINTURIER M J, VALDOIS S. Developmental dyslexia: the visual attention span deficit hypothesis[J].Cognition,2007, 104(2):198-230.
[7]BOSSE M L, VALDOIS S. Influence of the visual attention span on child reading performance: a cross-sectional study[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2009,32(2):230-253.
[8]ZIEGLER J C, PECH-GEORGEL C, DUFAU S, et al. Rapid processing of letters, digits and symbols: What purely visual-attentional deficit in developmental dyslexia?[J].Developmental Science, 2010,13(4): 8-14.
[9]TYDGAT I, GRAINGER J. Serial position effect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letters,digits,and symbol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009,35(2):480.
[10]LOBIER M, ZOUBRINETZKY R, VALDOIS S. The visual attention span deficit in dyslexia is visual and not verbal[J].Cortex, 2012,48(6):768-773.
[11]VALDOIS S,BOSSE M L,ANS B et al.Phonological and visual processing deficits can dissociate in developmental dyslexia: Evidence from two case studies[J].Reading and Writing, 2003,16:541-572.
[12]GERMANO G D, REILHAC C, CAPELLINI S A, et al.The phonological and visual basis o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Brazilian Portuguese reading children[J].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4,5:1169.
[13]LOBIER M A, PEYRIN C, PICHAT C, et al. Visual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lements in the dyslexic brain: evidence for a superior parietal dysfunction[J].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4,8:479.
[14]HAWELKA S, WIMMER H. Visual target detection is not impaired in dyslexic readers[J].Vision Research, 2008, 48(6): 850-852.
[15]YEARI M, ISSER M, SCHIFF R. Do dyslexic individuals present a reduced visual attention span? Evidence from visual recognition tasks of non-verbal multi-character arrays[J].Annals of Dyslexia, 2017,67(2):128-146.
[16]AWADH F H R,PHNIX T,ANTZAKA A,et al.Cross-language modulation of visual attention span: an arabic-french-spanish comparison in skilled adult readers[J].Front Psychol,2016,7:307.
[17]PRICE C J.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first 20 years of PET and fMRI studies of heard speech, spoken language and reading[J].Neuroimage, 2012,62(2):816-847.
[18]BLOMERT L. The neural signature of orthographic-phonological binding in successful and failing reading development[J].Neuroimage, 2011, 57(3):695-703.
[19]DMONET J F, TAYLOR M J, CHAIX Y. Developmental dyslexia[J].The Lancet, 2004,363(9419):1451-1460.
[20]RICHLAN F. Developmental dyslexia: dysfunction of a left hemisphere reading network[J]. Front Hum Neurosci, 2012,6: 120.
[21]RICHLAN F. The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letter-speech sound integra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brain abnormalities in developmental dyslexia[J].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2019,13:21.
[22]XU W Y, KOLOZSVARI O B, OOSTENVELD R, et al.Rapid changes in brain activity during learning of grapheme-phoneme associations in adults[J].Neuroimage,2020,220(prepublish):117058.
[23]BEHRMANN M, GENG J J, SHOMSTEIN S. Parietal cortex and attention[J].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2004,14(2): 212-217.
[24]PEYRIN C,LALLIER M,DMONET JF,et al.Neural dissociation of phonological and visual attention span disorders in developmental dyslexia: fmri evidence from two case reports[J].Brain Lang,2012,120(3):381-394.
[25]曹寒冰.小學閱讀障礙兒童的視覺注意廣度特征[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9.
[26]張媛媛.漢語閱讀障礙兒童視覺空間注意特點及干預研究[D].濟南:濟南大學,2021.
[27]COLTHEART M,RASTLE K,PERRY C,et al.Drc: a dual route cascaded model of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aloud[J].Psychol Rev,2001,108(1):204-256.
[28]LALLIER M, CARREIRAS M, TAINTURIER M J, et al. Orthographic transparency modulates the grain size of orthographic processing: behavioral and ERP evidence from bilingualism[J].Brain Research, 2013,1505:47-60.
[29]劉涵隆,趙婧.漢語發(fā)展性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的發(fā)展及其對閱讀流暢性的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18, 34(5):533-540.
[30]劉芳芳, 左彭湘, 唐淑婷,等.發(fā)展性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廣度及動作視頻游戲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21,42(11):1665-1669.
[31]姚玉娥.漢語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的視覺注意廣度缺陷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20.
[32]米曉麗.漢語發(fā)展性閱讀障礙兒童視覺注意力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6.
[33]祖力胡瑪爾·艾尼完爾.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發(fā)展性閱讀障礙兒童視覺空間注意能力發(fā)展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19.
[34]VALDOIS S, PEYRIN C, LASSUS-SANGOSSE D, et al.Dyslexia in a French-Spanish bilingual girl: behavioural and neural modulations following a visual attention span intervention[J].Cortex,2014,53: 120-145.
[35]ZHAO J, LIU H L, LI J X, et al.Improving sentence reading performance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by training based on visual attention span[J].Scientific Reports, 2019,9(1):18964.
[36]GREEN C S,BAVELIER D.Learning, attentional control, and action video games[J].Current Biology,2012,22(6):197-206.
[37]FRANCESCHINI S, TREVISAN P, RONCONI L, et al.Action video games improve reading abilities and visual-to-auditory attentional shifting in English-speaking children with dyslexia[J].Scientific Reports,2017,7(1):5863.
[38]ANTZAKA A,LALLIER M,MEYER S, et al. Enhancing reading performance through action video games: the role of visual attention span[J].Scientific Reports,2017,7(1):14563.
(責任編輯 柴 智;責任校對 齊蓉暉)
[收稿日期]2023-12-21
[作者簡介]劉清蘋(1999—),女,北京市人,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閱讀障礙。
[通訊作者]毛榮建(1974—),男,河北肅寧人,北京聯(lián)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學習障礙和融合教育。E-mail: rongjianmao@bu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