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
【摘? ?要】英語項目化學習通過問題驅(qū)動的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真實語境,在展示成果的過程中運用語言,表達自我,符合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和要求。山區(qū)學校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缺乏,英語學習資源有限,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較少。為提高山區(qū)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以PEP教材中的單元內(nèi)容為綱,立足課堂,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資源,在不增加學生學業(yè)負擔的前提下,將項目化學習同步到單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英語學科的育人目標。
【關鍵詞】單元同步教學;項目化學習;山區(qū)學校;小學英語
項目化學習旨在讓學生經(jīng)歷提出問題、規(guī)劃方案、解決問題、評價反思等過程,以解決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為目的導向,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者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奶剿髡?。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英語需要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英語項目化學習通過問題驅(qū)動的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真實語境,在展示成果的過程中運用語言,表達自我,符合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和要求。
然而,山區(qū)學校位置偏遠,英語學習環(huán)境缺乏,且山區(qū)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較少,接觸的課外英語學習資源有限,阻礙了英語項目化學習的開展。針對山區(qū)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嘗試以小學英語PEP教材中的單元內(nèi)容為綱,立足課堂,創(chuàng)造性地整合資源,在不增加學生學業(yè)負擔的前提下,將項目化學習同步到單元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英語學科的育人目標。
一、梳理單元內(nèi)容,確定項目化學習目標
對待山區(qū)的學生,如果完全放手讓他們進行英語項目化學習是相當困難的,需要教師不斷跟進。因此,教師將項目化學習與常規(guī)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整合,讓學生既鞏固常規(guī)英語課堂的學習,又參與項目化學習的活動。項目化學習開始前,教師要梳理單元內(nèi)容,分析學情,設計驅(qū)動性問題,明確項目化學習目標。
(一)分析單元內(nèi)容,提取核心知識
項目化學習主題與單元主題有關,單元中的語篇與情境為項目化學習的推進提供了語言支持和邏輯支撐。因此,開展項目化學習前,教師應先從單元整體出發(fā),分析教材涉及的話題,明確項目化學習主題,提取核心知識。
PEP教材以單元為綱,每個單元確定一個話題,每個話題下包含“對話”“詞匯”“閱讀”“故事”四大板塊。教師要分析各個板塊的設計意圖,構建知識網(wǎng)絡,精準把握項目化學習內(nèi)容。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 以飲食文化為話題,圍繞四大板塊,劃分了五個子話題,即“討論中西方飲食差異”“談論最喜愛的食物”“描述食物特征”“討論現(xiàn)代科技與飲食”“品嘗美食”,這些內(nèi)容聚焦概念性知識,適合開展項目化學習。教師帶領學生梳理本單元涉及的核心句型:Do you like ... I like ... I dont like ... Can I have some ...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 Id like ...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并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將本單元的項目化學習主題確定為Western food,與學生一起羅列該主題下的詞匯。
(二)分析學生情況,設計驅(qū)動問題
驅(qū)動性問題是圍繞項目化學習主題設計的、能夠推動學生自主探究的關鍵性問題。同時,驅(qū)動性問題又具有開放性,需要學生尋找信息、提出觀點、給出證據(jù)、分析推理。
教師在確定項目化學習主題和驅(qū)動性問題前,要先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將學生不熟悉但又感興趣的內(nèi)容融入項目化學習中,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山區(qū)學校的學生對一日三餐的食物非常熟悉,特別是高山蔬菜,如eggplants、green beans、potatoes、tomatoes等等,但對書本中涉及的fish sandwich、salad、hamburger、ice cream等食物相對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確定了Western food這一項目化學習主題后,將驅(qū)動性問題設計為“How to make a kind of western food?”,并以此問題為核心,設計問題鏈:What western food do you know? Whats your favourite western food? What do you need for making the food? What are the making steps? 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
(三)以終為始,確定學習目標
在明確了項目化學習的核心內(nèi)容和驅(qū)動性問題后,需要明確項目化學習的目標,以終為始,以此指導教學過程。教師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基于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確定了語言能力培養(yǎng)目標:能夠用句子“These/Those are ... They are healthy ...”簡單描述一些食物的味道和特征;能夠提問并回答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并說出原因。文化意識滲透目標為:會介紹家鄉(xiāng)的高山蔬菜和美食,了解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表達自己的飲食喜好。思維品質(zhì)訓練目標為:會通過以舊帶新的方式,串聯(lián)已學的語言知識,參與小組的項目化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學習。學習能力培養(yǎng)目標為:能通過項目化學習,制作一份自己喜愛的西餐,并簡單介紹制作的步驟和活動感想。
二、同步課堂教學,開展項目化學習實踐
完成前期準備之后,就可以開展學習實踐。本次項目化學習與單元教學同步,時間為兩周。教師向?qū)W生發(fā)放列有學習目標的學習單,逐項介紹目標內(nèi)容,讓學生貼在本單元學習筆記的首頁。同時講解評價要求,讓學生明白項目化學習成果并不只是一份自己喜愛的西餐,還包括講述為什么制作和制作過程的報告。
(一)提出問題,開啟項目
入項活動開始時,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項目化學習主題,提出問題:“我對西餐有哪些了解?中西餐的區(qū)別在哪里?”然后呈現(xiàn)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教材主情景圖里的餐廳圖片,思考:為什么這個學校的餐廳既有西餐又有中餐?書本里人物的飲食習慣與自己的飲食習慣有什么不同嗎?該入項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教材中的圖片信息,思考教材插圖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
(二)小組交流,設計活動
基于單元同步教學開展項目化學習離不開教材內(nèi)容的落實和實際問題的解決。圍繞驅(qū)動性問題,學生分組討論:設計該項目化學習需要開展哪些活動?一個學生在記錄單上羅列問題,并記錄可能要開展的活動的清單。學生圍繞課文主情景圖、Part A Lets talk和Lets learn的內(nèi)容,針對問題“What would Sarahs family/Mike/Chen Jie like to eat? 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 ”,從圖片和對話中提取信息,記錄在表格上。接著針對問題“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Chinese food or western food? Why? What Chinese/western food do you know?”,展開小組討論,并記錄討論結果。
同樣地,學生圍繞Part B Lets talk和Lets learn,針對問題“Whats Zhang Pengs/Sarahs/Chen Jies favourite food? Why? How do they taste? ”,提取書本上的對話信息,并記錄在表格上。針對二級驅(qū)動性問題“Whats your favourite western food?”,學生分組開展活動,如上網(wǎng)搜索相關信息和圖片并記錄下來,或組隊采訪學校教師,整理教師提供的內(nèi)容。
(三)組內(nèi)合作,形成成果
教師將學生搜集的資料在班級內(nèi)進行展示,讓學生思考:中西餐的食材有哪些區(qū)別?烹飪方式有哪些不同?需要注意什么?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述,將西餐制作過程中涉及的一些關鍵詞羅列在表格上,并發(fā)給學生。如:食物名稱有sandwich、salad、hamburger、ice cream、hot dog、French fries、bread、cake、pizza等;調(diào)料名稱有tomato sauce、salt、pepper、vinegar等;烹飪方法有frying、boiling、baking、steaming等。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信息,小組分工完成美食制作步驟的整理,有的配圖,有的口頭描述,有的寫步驟。課后小組成員一起搜集食材,按照步驟制作美食,記錄制作過程和自己的感想。
(四)評價反思,公開成果
教師讓學生整理過程性記錄,圍繞項目化學習目標展開討論,形成成果評價量規(guī)(如表2)。學生小組分享作品并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評價,根據(jù)成果評價量規(guī)對其他組的作品進行評價并提出合理的建議。項目化學習成果可以上墻展示,也可以通過學校云上平臺進行展播。教師、學生和家長參與投票,評出“英語表達達人”“美食制作達人”等。
基于單元同步教學的山區(qū)英語項目化學習以英語教材單元內(nèi)容為綱,立足課堂,做到與單元教學內(nèi)容同步,與單元授課時間同步,不增加學生的負擔。教師基于學情,挖掘?qū)W生感興趣、喜歡參與的活動,讓學生的思維走出大山,認識到英語學習就是真實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依托單元內(nèi)容的項目化學習具有持續(xù)周期短、作品顯現(xiàn)快等特點,能夠激發(fā)山區(qū)教師的參與熱情,從而推動教學方法的革新和教師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凱茲,查德.開啟孩子的心靈世界:項目教學法[M].胡美華,譯.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2]赫爾姆,貝內(nèi)克.項目課程的魅力:應對當代幼兒教室挑戰(zhàn)的策略與方法[M].林育瑋,洪堯群,陳淑娟,等譯.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4]高瀟怡,喻婭妮.關注項目式學習中的驅(qū)動性問題[J].中國教師,2020(7):51-53.
(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石梁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