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平時的教學,常會給我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這些記憶豐富著我的情感,影響著我的教育觀,升華著我的靈魂。
曾記得初一六班的某同學,身材結(jié)實偏胖,滿臉肉嘟嘟,一看上去就是那種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人。在去年執(zhí)教該班的道法課時,因其反應遲鈍,悟性較差,沒少挨我的訓斥。每次挨批評時,他總是滿臉通紅,羞愧萬分,頭低得不能再低了,仿佛自己犯下了彌天大錯,一副誠心懺悔的神情又令我手下留情,“法外施恩”——整理知識點。而他總是在規(guī)定的第一時間內(nèi)完成,他交上來的作業(yè)總是寫得工工整整,一絲不茍,絲毫不像是被懲罰,倒像是傾注全部心血完成的一件作品。很多時候我都被她這種認真誠懇的學習態(tài)度感動著,他已經(jīng)盡力而為了,我還苛求什么呢。但真正令我對他刮目相看的則是在這學期。每次在學校安排打掃衛(wèi)生時,他總是投入的最多,干得最認真的學生,除了將本班教室打掃得一塵不染,還主動承包了教室旁邊的一間小辦公室,不需要任何人的提示和吩咐,他總能將教師辦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條,多么能干的學生啊。而我以前總是盯著他的學習成績,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shù)高,我為自己的偏見而內(nèi)疚和不安。這段記憶插曲將永久地影響著我,鞭策著我,換種眼光看學生,將會看到賞心悅目的閃光點。
還記得初二六班的某同學,活潑外向,聰慧,悟性好,尤其是數(shù)學天賦極好,但他也頗有些恃才放曠,愛耍小聰明,課堂上老師的上半句話還沒說完,他就搶著接過去說下半句,愛搶著出風頭,經(jīng)常在課堂上出洋相,課堂帶課老師都極度反感他。批評,談心,警告,激勵,作為班主任的我試過無數(shù)次,但總是收效甚微。后來我在一本教育雜志上看到一篇題為《賞識,教育的試金石》的文章,不禁豁然開朗,原來我們一直都過分關注著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越是關注,其缺陷越顯著,不如換種眼光來看。此后,我們都不再僅就他愛接老師的話頭而批評他,指責他,反而肯定他的思維敏捷,注意力集中。一次,學校組織演講賽,班上同學都推舉他。那段時間他忙著寫稿子,試講,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還誠懇地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漸漸地,他懂得謙虛,懂得傾聽,上課也不再搶老師的話頭了。
面對后進的、犯錯誤的學生,教師應當用發(fā)現(xiàn)、寬容、賞識的眼光去看學生,寬容他們的缺陷,善待他們的錯誤,淡化他們的不足。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并幫助他們將這些閃光之處一點點放大,逐步取代不足和錯誤。以欣賞的眼光對待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懷、愛護、肯定和贊賞,要相信:“只有差異,沒有差生。”讓我們用賞識教育這把“金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靈,今天的賞識,一定會換來明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