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菊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幼兒園
在德育視角下開展幼兒園勞動教育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從多個角度探究,將多元化的途徑作為主要介入點,從而在德育中滲透幼兒園的勞動教育,促使幼兒在生活中、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并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提升自理能力,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其他人幫助。與此同時,德育視角下的幼兒園勞動教育能讓幼兒明白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進一步為幼兒的健康發(fā)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勞動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教育內(nèi)容,在幼兒的健康成長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師以及家長應該采用正確的方法積極引導幼兒參與勞動,并促使其對某一項勞動提起興趣,從而為幼兒教師開展勞動教育提供有利條件。在德育視角下開展幼兒園勞動教育,還應該從幼兒的成長角度出發(fā)。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跟隨父母的腳步,模仿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在此過程中,家長應正視幼兒的勞動行為,促使幼兒學會各項勞動技能。
幼兒園勞動教育本身是根據(jù)幼兒的成長特點以及認知程度來開展的,在開展的過程中具有層層遞進的特點。在幼兒園中,教師可以依照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勞動訓練。例如,在小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自我服務的勞動訓練,如幼兒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自己吃飯、自己洗手等;而在中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為集體服務的勞動訓練,如在用餐過程中讓幼兒幫助其他同學分餐、分碗筷等,這些都是為集體服務的行為;在大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自主管理的勞動訓練,如整理自己書包、自己洗杯子、幫老師擦桌子等。通過這樣的勞動訓練,使幼兒樹立一種以自我服務為中心向集體服務展開的勞動思想觀念,從而促使幼兒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漸養(yǎng)成勞動的習慣。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與教師是必不可少的引導者,所以在進行幼兒勞動教育的時候,家長與教師應站在同一方向,為幼兒提高勞動素質(zhì)搭建橋梁,從而促使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中以及家庭生活中都能得到勞動教育,在家長與幼兒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促使幼兒進一步提升勞動能力。
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生活責任感,促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其自身的意志力。實際上,對于幼兒家長來說,教師在幼兒園中所布置的一些如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服等教學任務是十分簡單的,并且幼兒應能快速完成。然而,對于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幼兒來說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所以年齡較小的幼兒一定會耗費一些時間和精力,但是通過幼兒的努力也一定可以完成。所以,幼兒園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幼兒的思想品質(zhì),還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促使其認識到勞動成果的來源途徑以及成果獲取的艱難過程。與此同時,在勞動教育中,幼兒還可以通過自己對勞動教育的認知,樹立人人平等的觀念,并在勞動的過程中,認識到每一個人的任務都需要自己通過努力去完成,進一步促使幼兒改變對勞動的看法。
幼兒在參與勞動教育的時候,能夠形成獨立意識并提升自己的獨立能力。通過勞動教育可以促使幼兒在未來的生活中創(chuàng)造性地得到提升。幼兒只有具備了獨立能力,才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及學習中主動解決問題,從而逐漸掌握一些生活基本技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在參與勞動教育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為避免幼兒產(chǎn)生依賴他人的錯誤思想,教師和家庭都不應代替幼兒完成任務,應該對其給予充足的鼓勵并為其樹立自信心,促使幼兒在日后的生活、學習中靠自己的努力獨立生活。
幼兒園在德育視角下開展勞動教育,并不是通過教師簡單的引導使幼兒學會自己動腦、自己動手,而是需要通過幼兒在勞動教育中的實踐,提升其動手能力,進一步促進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養(yǎng)成。在勞動教育中,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勞動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培養(yǎng)其耐心,并進一步提升其對事物觀察的認真程度,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大腦得到有效刺激,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培養(yǎng)。
在德育視角下開展幼兒園勞動教育是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教師在勞動教育當中應學會適當把控時機,通過多元化的教育途徑,為幼兒開展獨特的勞動教育。教師可以在多個方面展開勞動教育,例如,在社會、藝術(shù)以及語言等方面融入勞動教育思想,從而為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與此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在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來的時候組織幼兒開展一些勞動活動,進一步提升幼兒對勞動的喜愛程度。例如,教師可以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時候充分利用網(wǎng)絡技術(shù),尋找一些有關勞動的小故事,讓幼兒講述小故事中的勞動內(nèi)容,從而促使幼兒了解更多的生活道理。除此之外,教師在進行健康生活教學時,可以通過組織大掃除的活動,讓幼兒充分了解勞動工具的用處,并為其樹立保護衛(wèi)生的勞動意識。當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還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勞動歌曲,從而促使幼兒在聆聽的過程中形成對勞動的記憶,并使其感受到勞動的快樂。當然,教師在設計勞動教育方案的時候,也可以結(jié)合幼兒園的教學特點,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并在此過程中融入一些學科知識的教學,進一步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在德育視角下的幼兒園勞動教育中,教師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一些勞動教育內(nèi)容,從而促使勞動教育內(nèi)容貫穿幼兒的生活中以及學習中。例如,在組織幼兒吃飯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自主洗手、自己吃飯,從而促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對自己班級進行分組,并以小組輪流的方式維持班級的秩序。在吃飯之前,由小組成員為其他幼兒分發(fā)餐具等,在這一過程中,其他的幼兒不需要做什么,小組成員們會為其服務,而在此過程中,每一小組的成員在勞動過程中的表現(xiàn)會由教師進行評價,在每周結(jié)束的時候都會評選出幾名“勞動之星”,從而提升幼兒在勞動活動中的積極性。
幼兒天性活潑并且喜歡游戲,所以教師可以在游戲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內(nèi)容,從而提升幼兒的勞動主動性。在開展游戲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結(jié)合幼兒的成長特點以及學習特點,在幼兒園規(guī)定的一些游戲區(qū)域內(nèi)組織游戲。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布置一些書架并在書架上放置繪本,正確引導幼兒進行繪本的閱讀并整理,促使幼兒意識到整理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小活動,比如穿衣比賽、整理書包比賽等,讓幼兒在比賽中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在培養(yǎng)幼兒自主意識的同時,提升幼兒的勞動意識。再如,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一起玩生活類的游戲,在游戲中融入一些勞動內(nèi)容,如教師在游戲中可以加入“大家需要整理完教室,將小桌子擺正,將小椅子擺齊,我們才可以出去玩哦”等一系列的話語,鼓勵幼兒參與勞動。在戶外的時候,教師也可以為幼兒設計一些種植活動,為幼兒選擇一些小花小草并引導幼兒定期澆水施肥,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參與到勞動中,進而提升其勞動主動性。
父母在幼兒的生命中,不僅具有“父母”這一個角色,同樣還具有“教師”這一角色。在一般情況下,幼兒模仿的行為通常來源于家長的一舉一動,所以家長在生活中的行為會影響幼兒的成長。因此,教師需要與家長之間建立聯(lián)系并做好家長的教育工作,促使其能夠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一些勞動機會。通過家園協(xié)作的方式,全面促進幼兒參與到勞動教育中。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空閑時間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引導家長為幼兒提供一些勞動的機會。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對家長的教育思想進行梳理,并為其提供一些具有實施性的建議,從而確保教師在勞動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反饋。教師還可以對幼兒家長進行定期訪問,全面掌握幼兒在勞動教育中的發(fā)展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幼兒發(fā)放一些勞動手冊,讓幼兒在勞動手冊的圖畫中學習更多勞動內(nèi)容,引導家長與幼兒一同研究勞動手冊中的內(nèi)容,提升家長在幼兒教育中應發(fā)揮的作用。
大量實踐證明,幼兒在參與勞動的時候不但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身體素質(zhì),從而加快幼兒骨骼的健康發(fā)展。與此同時,還可以令幼兒在勞動活動中通過反復的實踐獲取更多的勞動知識和勞動經(jīng)驗,為幼兒的思想建設提供有利條件。
勞動的范疇主要在日常生活的范圍里,因此,對幼兒的勞動教育不應該限制在做自己的事情上,應將勞動教育拓展到幫助其他人做事的層面上。由于部分幼兒在生活中并不喜歡勞動,同時也由于不經(jīng)常勞動產(chǎn)生了不會勞動的現(xiàn)象。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對幼兒開展教學。例如,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的能力有所差異,所以教師在開展幼兒勞動教育的時候的應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設置不同強度的勞動練習。在小班,應促使幼兒多多參與到一些植物的種植活動中;在中班,由于幼兒已經(jīng)對植物的種植活動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可以令幼兒在植物的養(yǎng)護活動中進行自主的練習;在大班,幼兒在植物種植以及養(yǎng)護活動中已經(jīng)學習到了大量的相關知識,因此已經(jīng)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照顧好植物,所以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一些具有較高難度的勞動活動。這樣的方式能夠促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可以在教師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下更好地參與到勞動教育中,從而進一步提升其自身的勞動能力以及勞動意識。
在幼兒園的教育中,游戲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教學手段,同樣也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將游戲融入勞動教育并將勞動教育滲透到生活中對幼兒的勞動能力以及正確道德思想的建設具有一定積極意義。教師可以在勞動教育中有意識地為幼兒提供一些勞動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體會勞動的意義。例如,可以組織大班的幼兒幫助小班、中班的幼兒整理碗筷,或者幫助幼兒整理書桌等;在幼兒穿鞋子的時候,教師也可以通過唱歌的方式引導幼兒互相幫助,從而為幼兒建立情感橋梁,促使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中不但可以學習到有用的知識,還可以結(jié)交到許多好朋友。
通過結(jié)合幼兒園的教學理念,教師以及家長應積極地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些勞動環(huán)境,從而促使幼兒被周圍良好的勞動氛圍所影響,提升幼兒的勞動意識。教師在每個班級中可以設置一些游戲性的勞動互動,如穿衣服比賽、疊毛巾活動等。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與幼兒一起商議班級衛(wèi)生的維持規(guī)則,從而激發(fā)幼兒保持班級衛(wèi)生的主動性。通過大量的實踐發(fā)現(xiàn),年齡在6 歲左右的幼兒通常十分熱愛勞動并且能夠充分體會到勞動中的快樂。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為幼兒開展情境教學,為其營造良好的勞動環(huán)境,可以進一步促使其自主能力以及自主意識的提升。
幼兒園在德育視角下開展勞動教育,只靠教師的正確引導是不夠的,還應適當?shù)厝谌胍恍┘议L的支持。通過家園協(xié)作的方式,促使家長教育能力得到提升,促進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得到改善,實現(xiàn)共同進步?;诖?,教師可以采用電話訪談以及見面訪談的方式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并為家長在教育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一些教育建議,從而促使教師與家長一起為幼兒營造充分勞動元素的學習氛圍,進一步為提升幼兒的勞動能力以及正確的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幫助。